走進(jìn)陜西,渭南的老傳統(tǒng)特色美食

渭南.位于西安市東南部,是八百里秦川最寬闊的地帶,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境內(nèi)有著名的五岳華山韓城古城。渭南地區(qū)的飲食以面食為多,獨(dú)具地方風(fēng)味,尤以時辰包子、水盆羊肉、帶把肘子、水晶餅、太后餅最為出名。渭南的華陰韓城兩地旅游景點最多,飲食也各有特色,華山腳下的玉泉路是餐館小店最集中的地方,當(dāng)?shù)赜刑厣媸炒蟮睹妗?a href='/techan/39278' target=_blank>麻食泡饃等。韓城的小吃金城大街最為集中,主要是各種各樣的餅和面食,其中,羊肉饸饹最受歡迎。

時辰包子

相傳,清朝光緒年間,由渭南城一家小食攤的店主張坤創(chuàng)制。由于他做的包子味香饞人,生意興隆,每天上午一過便賣完了,當(dāng)?shù)厝艘虼朔Q其為“時辰包子”。

水盆羊肉

蒲城縣、大荔縣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以鮮羊肉、羊骨頭、桂皮、花椒、小茴香、草果、味精等原料烹制而成。肉爛湯清,肥而不膩,風(fēng)味別致。據(jù)說,此菜起源于明朝崇禎年間,又因這些原料多在農(nóng)歷六月上市,故又稱“六月鮮

油潑辣子

陜西人必吃的一種名食。在陜西八大怪中,有一怪就說道:“油潑辣子一道菜”。陜西省各地的很多涼皮店都以油潑辣子為配料。有一首詩中說道:“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yáng),三千萬老陜齊吼秦腔;吃碗面喜氣洋洋,沒得辣子嘟嘟囔囔”。

大刀面

是華山腳下的特色面食。因用大刀切面,故名。面條筋道,鹵汁香濃,酸辣可口,深得游客喜愛。

蒲城椽頭蒸饃

蒲城縣的一種特色面食,因蒸饃的形狀似房屋的椽頭而得名。蒸饃清香適口,經(jīng)久耐放,攜帶方便,因而成為游客購物的首選特產(chǎn)。

太后餅

富平縣的一道歷史名吃。相傳,西漢漢文帝劉恒的母親薄太后,常常由長安城去看望生活在懷德縣(今富平縣)的母親靈文侯夫人,并隨身攜帶御廚,給靈文侯夫人制作柔軟可口的烤餅。后來,漢宮烤餅落戶民間,故名“太后餅”。

水晶

是渭南的傳統(tǒng)名點,其得名源于為官清廉的宋朝,名相寇準(zhǔn)。相傳,有一年,寇準(zhǔn)從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鄉(xiāng)下探親,正逢50大壽,寇準(zhǔn)擺壽宴招待前來道賀的鄉(xiāng)親。其中,有一位老叟送來一盒點心,里面裝著50個晶瑩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點心,還放著一張紅紙,上面寫著一首詩:“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與邪,清白不染塵”。后來,寇準(zhǔn)的家廚也做出了這種點心,并取名“水晶餅”。

帶把肘子

大荔縣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起源于明朝,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在大荔縣,逢年過節(jié)、宴請親朋,只要是設(shè)席擺菜,總不少了一道主菜,那就是帶把肘子。相傳,明朝弘治十四年(1501年),同州府(今大荔縣)一帶發(fā)生了六級大地震,幾千間房屋倒塌,百姓流離失所,叫苦不迭。孝宗皇帝派來巡視的欽差大臣賈存善,本是一個游手好閑的貪官,他來到同州后不察災(zāi)情,只知道吃喝玩樂,當(dāng)?shù)匕傩帐謿鈶?,但只敢怒不敢言。有一個叫平邑仁的廚師被同州知州招來給欽差做菜,平邑仁秉性剛正,嫉惡如仇,他便用一根豬骨頭、一塊豬皮和一些肉塊,烹飪出一道名叫“砸骨扒皮”的菜,本意憎恨這些狗官,恨不得扒他們的皮,砸他們的骨,以發(fā)泄心中的不滿。可誰知?dú)J差賈存善吃了這道菜后,連連夸贊,并問菜名。平邑仁是個聰明人,便說到:“這菜叫帶把肘子”。過了幾天,欽差賈存善便帶著幾盒“帶把肘子”回京復(fù)命去了,“帶把肘子”的名氣也隨之傳到了京城。當(dāng)?shù)厝丝诳谙鄠?,“帶把肘子”得以流傳至今?/p>

黑池羊肉糊餑

合陽縣黑池鎮(zhèn)的傳統(tǒng)小吃。其實類似于羊肉泡饃,以油水厚、味道美、經(jīng)濟(jì)實惠的特點而被譽(yù)為關(guān)中大名吃之一。當(dāng)?shù)卦小皩幊砸槐P糊餑,不吃酒席一桌”的食諺。

其他名吃

白水花饃、辣子湯、鍋盔、蕎面煎餅、同家莊水鮮饸鉻、路井扯面、華陰包谷面、韓城羊肉臊子饸饹、大荔水磨絲(即豬耳絲)、蒲城棒棒饃澄城旋面、路井辣子豆腐、潼關(guān)鹵燒雞、華陰搟饃、大荔爐齒面棗肉沫糊、渭南石子饃、澄城三翻餅、潼關(guān)醬菜、蒲城八寶辣子雞等

Hash:40e4154a96891c7bca9b87cde08747b9a431dccb

聲明:此文由 東叔聊芯事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