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縣旅游景點大全(祁門縣旅游景點地圖)
導讀:祁門縣旅游景點大全(祁門縣旅游景點地圖) 祁門有哪些特產(chǎn)和風景? 有誰對祁門了解更多,除了紅茶外 祁縣旅游不得不去的景點介紹 牯牛降風景區(qū)的介紹 祁門牯牛降風景區(qū)如何 七彩玉谷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嗎?
祁門有哪些特產(chǎn)和風景?
鄉(xiāng)土特產(chǎn)篇:茶中英豪--“祁紅”翻開美國韋氏大辭典,“祁門紅茶”的譯英詞組悄然出現(xiàn)了。上邊清楚地記錄著祁門紅茶的原產(chǎn)地--中國安徽省祁門縣。作為中國的十大名茶,祁門紅茶在近代史上無論是作為商品出口創(chuàng)匯,還是作為博大精深的中華茶文化一員,都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認識這位茶中英豪。 祁門產(chǎn)茶創(chuàng)制于光緒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余年的生產(chǎn)歷史,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 的記載,當時的祁門就隸屬歙州。祁門產(chǎn)紅茶,事出近代。當時的英國、法國、俄國、丹麥等國家都有著巨大的紅茶市場。1875年前后,祁門人士胡元龍借鑒了外省的紅茶制法,在祁門加工出了紅茶。 保健食品黑木耳 黑木耳別名木蛾、樹雞、葷耳、黑菜等,是世界著名的四大食用菌之一。人們經(jīng)常食用的黑木耳有兩種:一種腹面平滑色黑,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稱毛木耳;另一種兩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稱為光木耳。黑木耳為祁門傳統(tǒng)特產(chǎn)之一,近年來,由于采用先進的栽培技術,祁門黑木耳產(chǎn)量和質(zhì)量都有顯著提高。尤其是祁門所產(chǎn)的光木耳,色澤好,外觀美,肉質(zhì)肥厚,質(zhì)佳味正,遠近馳名。 十大名菇之首徽菇 徽菇是徽州香菇的簡稱,為我國最負盛名的四大名菇之一,1990年12月全國香菇專業(yè)會議確定全國十大名菇,徽菇高居首位。 山蔬第一珍品石耳 石耳是祁門特產(chǎn)之一,因其形似耳,并生長在懸崖峭壁陰濕的石縫中而得名。俗稱石衣,又叫石菇、巖耳、石壁花等名,在植物分類學上屬地衣門、石耳科。石耳外形和木耳相似略大,體呈扁平葉狀,塊大厚實,正面有顏色烏黑有絨毛,背面呈灰綠色,腹面中間有一粗壯的“臍”,它就靠著這個奇妙的小吸盤似的臍,才得以在懸崖峭壁上安家落戶。 野果之王獼猴桃 獼猴桃,祁門人習慣上稱作楊桃,明代醫(yī)學家李時珍來黃山,曾對獼猴桃作過一番研究,說“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諸名。” 白術之最祁術 祁術為白術的一種,是名貴地道中藥,因產(chǎn)于祁門而得名。我國浙江、江西、云南等省均產(chǎn)白術,但以祁術品質(zhì)最優(yōu),為白術最上品。 中藥上品九制黃精 黃精在祁門民間又叫作老虎姜、雞頭參等,古稱黃芝,意為象靈芝一樣的靈丹妙藥。黃精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橫生根狀莖,肉質(zhì)肥大。地上莖長而較柔弱,一枝多葉輪生,葉短似竹,線狀披針形,先端卷曲而纏繞它物,無柄。夏季開花,花梗下垂,花白色鐘狀,漿果球形,熟時黑色。 傳統(tǒng)工藝篇:天然配方祁門瓷土 瓷土是制造瓷器的原料,為祁門特產(chǎn)之一,自古就很有名。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天工開物》載:“景德鎮(zhèn)從古至今為燒器地,然不產(chǎn)白土,出土婺源、祁門兩山”。清代《續(xù)文獻通考》說:“陶土之種類極多,最純粹者,西人稱高嶺土。高嶺土雖多供輸出,用者多來自祁門,祁門南鄉(xiāng)龍風壁,西鄉(xiāng)伊坑,產(chǎn)量均高,即景德鎮(zhèn)所用之上等原料,亦多取于此。”《陶冶圖》中“采石制泥”一節(jié)中說:“石產(chǎn)江南徽州祁門縣平里、郭口兩山,距窯廠二百里,開窯取之?!?鄉(xiāng)土風韻祁西土布 祁門生產(chǎn)土布始于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0),為農(nóng)家婦女自行紡織的一種布匹。這種土布以歷口為交易集散地,歷口附近的村子多有出產(chǎn),其中彭龍村為最。這一帶均屬祁門西鄉(xiāng),故稱“祁西土布”。祁西土布,門扣在5百至6百根紗左右,門約1尺8寸,長度3丈6尺至4丈足尺。品種有醉紅、窄綠、紫青、十文青、三文青、白地青花、青花白地等,可做衣服、印花被面、包袱、頭巾。因其特別厚實暖和,耐用經(jīng)磨,用來做冬天的內(nèi)衣和棉被里子非常適宜。 珍惜動物篇:蛇中毒王祁蛇 祁蛇是我國特有的蛇種,又名蘄蛇、白花蛇、五步蛇、方勝板等。因其蛇頭為三角形,身子短粗,尾巴細而短,吻端延長向前突起,所以也叫尖吻蝮。祁門自然環(huán)境極宜其生長繁殖,為祁蛇主產(chǎn)區(qū)。對祁蛇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戰(zhàn)國時期的《山海經(jīng)》,據(jù)說柳宗元的《捕蛇者說》中提到的“黑質(zhì)而白章”的亦指祁蛇。祁蛇全身都是寶,是一種與麝香、鹿茸齊名的動物藥材。作為中醫(yī)學上的祁蛇,性溫,味甘,有毒,《本草綱目》中稱之“為風痹、驚搐癩癬、惡瘡要藥”,主治中風、驚風、麻風、癩癬、痹痿等頑疾。蛇蛻 “治目疾居多,退目翳為最”。蛇膽具有清熱解毒、化痰鎮(zhèn)痙的功效,常用于百日咳、咳嗽痰喘和多種眼疾。祁蛇煎熬加工可制成蛇油,多用于防治凍傷、燙傷、皮膚皺裂。祁蛇毒具有“抗凝”和“保凝”兩種作用,在治療血栓類疾病以及惡性腫瘤方面,用途更大。 山中仙禽白頸長尾雉 白頸長尾雉,俗稱“野雞”,在祁門常常見到它靚麗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上體大部分金黃色,雄雉的數(shù)十枚尾羽竟長達1米多,上面有黑褐色大型橫花斑及白色的細羽緣。額、頰、眉際與頭部均呈濃墨色,唯獨頸部的羽毛潔白如霜,鮮明奪目,其名從此而來。 珍奇有趣娃娃魚< /a> 娃娃魚,因其長腳像人手、叫聲酷似嬰兒啼哭而得名。在祁門四鄉(xiāng)深山溝里可見其蹤跡,尤其是鳧峰鄉(xiāng)余坑村,有一條長達數(shù)十里的深山峽谷,土名叫大坑源,溪水中就生長著不少這種其貌不揚、珍奇而有趣的動物。我國古代對娃娃魚就有記載,晉代郭璞的《山海經(jīng)注》中稱為“人魚”。《爾雅》注:“鯢魚似鱸,四腳,前腳似猴,后腳似狗,聲如兒啼,大者八、九尺”。 “鳳凰鳥”白鷴 白鷴又叫銀雉、越禽,山區(qū)群眾亦稱作白雞、白山雞,是產(chǎn)于南方的珍貴鳥類。早在漢代,人們就稱其為“鳳凰鳥”。唐代大詩人李白對白鷴一見心儀,曾特意向黃山人胡暉求贈白鷴,并寫詩答謝曰:“請以雙白璧,買君雙白鷴。白鷴白如錦,白雪恥容顏。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樹間。夜棲寒月靜,朝步落花閑。我愿得此鳥,玩之坐碧山?!?贊美了白鷴玉翎一塵不染,秉性高潔不凡。 最珍貴的鹿類黑麂 黑麂屬于鹿科,祁門民間也稱為烏金麂。在麂類中,黑麂是體型較大的種類。體長1—1.2米,肩高0.55—0.65米左右,體重21—26公斤。體毛冬呈深黑褐色,夏毛棕色成分增加。額部有一簇呈鮮棕色或淡黃色的毛,長達5厘米以上,這是與其它麂類的明顯區(qū)別。雄性具角,角柄較長。尾巴長度超過20厘米,背面黑色,尾腹及尾側毛色純白,十分醒目。黑麂是我國的特產(chǎn)動物,分布范圍十分狹小,祁門山區(qū)是其理想的生活區(qū)域,在祁門的山地林間,可見其敏捷的身影。黑麂早春時常在茅草叢中尋找嫩草;夏季生活于地勢較高的林間,常在陰坡或水源附近;冬季則向下遷徙,在下雪的時候被迫下遷到農(nóng)田附近,在陽坡活動。在牯牛降的山村里,常有黑麂冬季誤入農(nóng)戶家中的趣事發(fā)生。 純潔吉祥的紅嘴相思鳥 紅嘴相思鳥又名紅嘴玉、紅嘴畫眉,是名貴的觀賞鳥。羽翼碧綠似翡翠,嘴殼鮮紅如丹玉,眼的四周淡黃色,兩翅和頸下的羽毛淡染鵝黃,尾羽黑色,尾端分叉,足爪卻輕抹橙色,亭亭玉立,異常嫵媚。它昂頸啁啾,婉轉(zhuǎn)悠揚,為極受歡迎的鳥中“寵兒”。 “天馬”鬣羚 在牯牛降的深山密林中,有一種神奇的動物,它的角象鹿不是鹿,蹄象牛不是牛,頭象羊不是羊,尾象驢不是驢,人們據(jù)此稱其為“四不象”。其實,真正的四不象是大家所熟知的麋鹿,而祁門的四不象真名叫鬣羚,因最早在印尼的蘇門答臘發(fā)現(xiàn)而又叫蘇門羚。鬣羚屬???,因此山民也叫它野牛。鬣羚雌雄都有短而尖、略向后彎曲的角,角上有橫棱。全身灰黑色,體背中央有一條黑色縱紋,腹部及四肢銹棕色,口角、耳殼內(nèi)、喉部及鬃毛均為白色,鬃毛披散長達20厘米,奔跑起來鬃毛飛揚,姿態(tài)飄逸。 民間美食篇:美味可口的祁門茶點 鹽餅、松糕、花里早米果、炒凍米、鹽水豆、苞蘆松是祁門人日常喜愛的茶點,四鄉(xiāng)均有。炒凍米是將糯米洗凈蒸熟,冷卻后搓成碎粒狀晾干,用大鐵鍋將細沙炒熱,放入干米粒爆炒,片刻米粒膨脹,用篩篩掉沙粒即成。松糕制法是將秈米浸泡瀝干炒熟后,磨成細粉,以水攪和,拌入白糖后做成塊狀,用刀切成長條形,置于箱籠中烘烤而成?;ɡ镌缑坠菍⒍i米磨粉炒熟,摻入堿水(麻桿、豆秸燒灰浸成的水汁),搓成小圓球狀,蒸熟即可,入口鮮糍香軟,微有咸味,是祁門縣城居民傳統(tǒng)早點,舊時小販用木桶裝米果沿街叫賣,至今尚存。 朱花蒸臘肉 朱花是祁門人的俗稱,即紫藤花。紫藤是我國一種著名的觀花藤本植物,每年春季開花,紫紅色蝶狀小花,數(shù)十上百朵聚生在枝端,芳香美麗異常。李白有詩云:“紫藤掛云木,花蔓宜陽春。” 祁門山邊地頭,野生紫藤隨處可見,深山老林中甚至有合抱粗的古藤。 葛粉圓子 葛粉的食用方法很多,祁門鄉(xiāng)間,用葛粉做圓子當菜,別有風味。葛粉圓子做法比較考究,先在大鐵鍋里,將葛粉反復翻炒,讓其干透成細粉沒有結塊,再將豬肉(肥精適宜)、豆干(五香干最佳)、香菇、冬筍、蝦米等配料切成細丁,和細鹽、味精等作料一起,倒進葛粉混合均勻,然后加入適量開水,攪拌至形成稠糊狀,再輕捏成一個個圓子,入蒸籠大火蒸至熟透,即可食用。其味多樣,糯香鮮滑,柔韌適口。也有的還要下鍋,添加蔥蒜等作料,用豬油再炒一下,更加油潤可口。 觀音豆腐、楂子豆腐與苦櫧豆腐 名為豆腐,其實與豆類無關。觀音豆腐又叫草豆腐,其來歷頗有些神奇,傳說祁門古時經(jīng)常發(fā)生饑荒,人們時常挨餓,被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知道后,便教人們采摘一種野樹葉,做成豆腐充饑,觀音豆腐因此得名。這種野樹名叫腐婢,土名臭娘子,是一種多年生的灌木。摘其當年新發(fā)的嫩葉,洗凈后倒入清水里,用手揉搓成糊狀,再用干凈布過濾掉葉渣。然后取草木灰適量,用水調(diào)和均勻,亦過濾成灰水。將灰水倒進葉汁中,邊倒邊用筷子攪動,葉汁漸漸變稠凝固,豆腐即做成了。觀音豆腐呈墨綠色,隱隱有些透明??勺霾耍肟诨佀绍?,芳香清涼,亦是防暑降溫的佳品。楂子豆腐原料為橡樹的果實,名橡栗,亦叫櫟實,可食,早在《列子說符》中就有“冬日則食橡栗”的說法。從山上將橡栗撿回后曬干,去掉硬殼,把果肉磨成細粉,篩掉粗渣。煮一鍋水,待其稍滾時倒入橡栗粉,并攪拌均勻,等到變稠凝固后,取出攤涼,切成塊狀即成。苦櫧豆腐原料為苦櫧的果實,苦櫧又名櫧栗,為皖南一帶常見的喬木,種子如毛栗可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說:“櫧子處處山谷有之,生食苦澀,煮炒乃甘,亦可磨粉。” 苦櫧豆腐制法與楂子豆腐制法大同小異,這兩種豆腐均呈醬褐色,光滑而微透明,祁門人一般用其配以紅辣椒、腌菜等同炒,添加生姜、大蒜和香蔥等作料,炒時有講究,做到鍋熱油老, 慢慢煎炸,切忌亂翻,否則易碎。 干腌齏燒肉、黃齏煮筍 黃齏煮筍是祁門名菜,其做法是選取較嫩的白菜,洗凈后用清水煮開,注意不可太熟,撈出冷卻后,一棵棵碼放在木桶或水缸中,適量倒入一點腌菜的酸水,用石塊壓住,漸漸會出水淹蓋住菜棵,數(shù)日后即可食用。腌齏與黃齏一樣,也是祁門特色土菜。說起這兩種土菜,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是古代有個祁門人外出做生意,一路上和一外地人同行,兩人吃飯時在一起,拿出自帶的菜來相互請吃。外地人帶的菜較好,祁門人就說:以后你到我家去,我請你吃腌齏和黃齏。因 “齏”與“雞”的發(fā)音相同,外地人聽成了腌雞和黃雞,很高興。不久他果然來到祁門,沒想到吃的是酸腌菜,大惑不解,忍不住問到:你不是說請我吃鹽雞和黃雞呀?祁門人哈哈大笑,一指碗里的酸腌菜說:這就是腌齏和黃齏,你不是在吃嗎。與黃齏不同,鹽齏為干菜,其做法是選取較大的白菜,祁門人習稱為春菜,從菜地割回后,直接放在地上晾曬至萎軟,洗凈后一棵棵掛在竹桿上曬至八、九成干,然后放入鍋中用水煮,此時可放鹽也可不放,撈出后再曬至全干即成。成品鹽齏干枯而柔韌,色澤醬褐,類似于外地的霉干菜。
有誰對祁門了解更多,除了紅茶外
人文自然景觀 祁門歷史文化恢弘,屬徽文化一脈,有風格獨具的古建筑“曾國藩行轅”、“貞一堂”、“一府六縣”等。縣西閃里片有全國罕見的江南古戲臺群,還有“雙橋映月”之譽的平政、仁濟雙橋。民間藝術自古以來豐富多彩,鄭之珍的“目連戲”、江南采茶戲、黃梅戲、撲蝶舞、嬉燈等聞名中外。祁門縣旅游資源獨具特色。境內(nèi)有華東地區(qū)最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牯牛降,群峰競秀,溝壑縱橫,遠眺恰如一條牯牛橫臥頂峰,奇松、怪石、飛瀑、云海和佛光稱之為牯牛降風光之五絕,被譽為“動植物天然寶庫”和“未被開發(fā)的黃山”、“亞熱帶邊緣的綠色自然博物館”、“珍稀物種的天然基因庫”,2004年2月被國土資源部批準為第三批“國家級地質(zhì)公園”。近年來,又相繼開發(fā)了九龍池、龍池坡、櫓溪灣(灘下)等多處景點,“綠色、生態(tài)、古樸、原始”已成為旅游特色品牌。
縣樹樟樹 樟樹為樟科樟屬常綠大喬木,據(jù)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其木理多文章,故謂之樟”。由于它有豐富芳香油,木氣特香,由此又得香樟、芳樟之名。樟樹四季常青,干形圓渾,枝稠葉密,姿態(tài)雄偉,深受人們喜愛,古代文人墨客吟詠很多,白居易詩云:“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圍?!鼻艺翗淠炯y美觀,故以文喻樟,雅韻悠遠而明其理;以樟喻文,才高意深而耀其紋。樟樹名稱之博雅,也是中華文化生態(tài)倫理的重要特征和通俗表達。樟樹枝梢春季發(fā)葉,嫩綠新紅,艷麗多彩;盛夏酷暑,濃蔭郁閉,清涼宜人;冬季亦不落葉,頂風傲雪,青翠不凋,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且全身都是寶,為珍貴用材和特種經(jīng)濟樹種,樟樹材質(zhì)上乘,具有香氣,能避蟲蛀,有“南國佳木”之譽。其根、干、枝、葉、果實都能用來提取樟腦和樟油,可作多種醫(yī)藥和化工原料。樟葉能滅菌殺蟲,凈化空氣,樟籽入藥有解酒醉之功。樟樹根深葉茂,樹體高大挺拔,生長較快,壽命長達數(shù)百年。在祁門農(nóng)村有零星栽植“村前樟”的傳統(tǒng)習慣,因而境內(nèi)古樟眾多,是安徽古樟最多的縣,全縣樹齡在5百年以上的古樟就有10多棵,數(shù)人合抱的大樟樹亦很常見,棵棵雄偉壯麗,生機盎然。它們或立于村頭,或立于村中,或單株獨生,或混生于風水林中,將村莊點綴成一幅幅怡靜的田園風景畫。
縣花桂花 桂花在我國已有2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地理古籍《山海經(jīng)》中就有“招搖之山,其上多桂”的記載。桂花屬木犀植物,全世界約有40余種,? ?我國就有25種。通常分為金桂、銀桂、丹桂、月桂、四季桂,花有金黃色、白色、橙紅色、淡黃色幾種。終年常綠,樹冠圓長,不但適合于盆栽,也是名貴的園林觀賞花木。開花時節(jié),“碧綠之中萬點金”,濃香四溢,遠飄數(shù)里。雖不艷麗,但卻“獨占三秋壓眾芳”,“枝頭萬點妝金蕊,十里清香,十里清香,解引幽人雅思長”,桂花被當成心靈美好、情愛與友誼的象征。桂花濃香撲鼻,經(jīng)浸制提取而成的桂花浸膏,是配制香精的原料,也是熏制花茶的好材料。桂花具有化痰、散瘀之效,桂花露可疏肝、理氣、醒脾、開胃,是理想的上等飲料。桂花經(jīng)白糖腌制是食品的重要佐料,祁門人做凍米糖、芝麻糖時,喜加入桂花,別有一番清香。祁門境內(nèi),桂花樹很多,其中不乏高大的古木,每到中秋,城鄉(xiāng)丹桂遍地開,繁花堆簇,輕風吹拂,花香四溢,到處都象是浸在桂花蜜中。
縣鳥畫眉畫眉是我國著名的籠鳥之一,鳴聲嘹亮,悅耳動聽,能仿效很多鳥類的鳴聲,深受人們喜愛。畫眉又叫金畫眉,鳥綱,雀形目,翁鳥科。它的上體為橄欖色,頭和背部的羽毛帶有滌褐色的軸紋,下體淡棕色,腹部中央灰色,有非常顯眼的白色眼圈和眉紋,“畫眉”的名稱即由此而來。在祁門境內(nèi)的深山、溪邊、灌叢中到處可見到它的行蹤。有時聚集小群活動,雄鳥好斗,常驅(qū)逐外鳥。雄鳥在繁殖期極善鳴囀,聲音十分宏亮,尾音略似“如意如意”。畫眉食性雜,在非繁殖季節(jié)以野果、草籽等為食。在4—7月間的繁殖季節(jié)嗜食昆蟲,其中有很多是害蟲,是自然界內(nèi)保護農(nóng)林的益鳥。
祁縣旅游不得不去的景點介紹
祁縣位于山西省中部,古稱“昭馀”,因“昭馀祁澤藪”而得名。隸屬于山西省晉中市。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祁縣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大全,希望能夠為大家的祁縣旅行錦上添花。
祁縣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
喬家大院地處美麗而富饒的山西晉中盆地,位于祁縣城東北12公里處的喬家堡村,距省會太原50公里,與祁縣著名的中華周易宮、延壽寺、九溝風景區(qū)、渠家大院、明清街巷、長裕川等景點形成一日游格局。
喬家大院是祁縣喬家“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聞名海內(nèi)外的商業(yè)資本家喬家第三代喬致庸的堂名。
地址:祁縣東觀鎮(zhèn)東觀村
據(jù)大殿正脊下題記“大宋天圣三年(1025年)始建西管村,大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移建東觀鎮(zhèn)”?,F(xiàn)僅存大雄寶殿。大殿坐北朝南,坐落在磚石結構的臺基上,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屋面琉璃瓦剪邊。建筑面積287.3平方米。斗栱為四鋪作出單抄,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對前后搭牽用四柱。
地址:祁縣城內(nèi)東大街30號
舊址為磚木結構建筑,坐北朝南,為前后兩進院,前院有東西房各五間,中間是過廳,后院為二層小統(tǒng)樓,占地858.29平方米。為明代店鋪。臨街為鋪面,面闊五間。
鎮(zhèn)河樓
位于祁縣城東北7.5公里處的賈令鎮(zhèn)。這一建筑,始建于明代宣德年間,這是一處自成一體的古建筑。鎮(zhèn)河樓,位于祁縣城東北7.5公里處的賈令鎮(zhèn)。這一建筑,始建于明代宣德年間,這是一處自成一體的古建筑。
鎮(zhèn)河樓共有4層,樓體高達15.5米,東西長達15.5米,南北寬度為13.5米。鎮(zhèn)河樓四周,有18根明柱,底層有一磚砌而成拱形門洞。門洞長8米,寬2.8米。這一樓閣式建筑,在山西省內(nèi)已不多見,現(xiàn)被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地址:祁縣城南3公里的閻名村北
東周時期晉國大夫祁奚和其子祁午(晉悼會時中軍尉)的墓葬。位于閻名村北約150米,兩墓東西排列,相距30米左右。祁奚墓為園形,封土高4.5米,直徑16米。祁午墓方形,封土高3.2米,東西16米,南北14.5米。保存完好。
九溝風景區(qū)
九溝風景區(qū)歷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觀薈萃,距此一公里的梁村古人類遺址是省級文物保護區(qū),唐代詩人王維、溫庭筠、明代小說家羅貫中均出生于景區(qū)周邊村莊。此處也是子洪口戰(zhàn)略要地,史書記載,宋代名將楊延昭的兵寨就設在九溝南一公里處的洛陽村。明末名人< a href='/fushan90/' target=_blank>傅山、顧彥武等曾著詩贊美此處的秀麗景色。地處平遙古城、祁縣古城、喬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等觀光性景點的中心地帶。
風景區(qū)處于無污染源的萬畝果園區(qū)中心位置,溫度、濕度適中,水源充足,具有山上北國風光、湖區(qū)江南水鄉(xiāng),四周田園風光的特色,湖光山色、鳥語花香,是山西省中部、太原市近郊一塊難得的觀光性旅游景點的配套性風景旅游度假區(qū)。
祁縣城東南10公里的梁村遺址,范圍約2平方公里,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遺物.
梁村遺址
地址:祁縣城東南10公里的果村村西
遺址面積約2平方公里,該區(qū)域到處可見古代陶片。村西北高崖頭斷面上,露出明顯的燒灰層和灰坑,含有豐富的遺存物。1954年進行過調(diào)查,1955年9月5日至28日,進行挖掘,確認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器物有:陶、石、骨器。陶器有彩陶、紅陶、灰陶等。型制上有罐、缽、鬲等。石器有石斧、石球、石刀、石環(huán)等13件。骨器有骨鏃16個,骨鑿5個,骨針2個,骨錐4個,蚌器有穿孔蚌殼、蚌環(huán)、蚌刀等。
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座落在祁縣古城以東、占地24畝的昭馀廣場,是祁縣縣委縣政府在今年實施“城市管理年”戰(zhàn)略中的重要工程。廣場邊建有富有濃烈傳統(tǒng)色彩的文化墻,墻上24位祁縣歷史文化名人的浮雕栩栩如生。廣場上題為“晨”的現(xiàn)代雕塑,以紅黃兩色展現(xiàn)出日出東方、霞光萬道的美景。一組大型音樂噴泉灑出道道水幕、股股清泉。
祁縣羅貫中紀念館
祁縣羅貫中紀念館位于祁縣西六支鄉(xiāng)河灣村,南靠著名的九溝風景區(qū),北靠南同蒲鐵路、108國道?,F(xiàn)利用羅氏祠堂成立了羅貫中紀念館,內(nèi)陳展有羅貫中家譜、神軸以及羅貫中使用過的硯臺等一批珍貴文物。
羅貫中故居位于村中,門樓牌匾《天高月旦》,為清代竹溪山人所題。村內(nèi)保存完好的有貫中墓、千年古槐樹、文峰塔、鎮(zhèn)河牛,已成為研究羅貫中和游客關注的又一個旅游景點。
長裕川大院位于古城內(nèi)段家巷北口,原是晉商十大財東、祁縣名門望族渠家的茶莊舊址,為晉商中開設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茶莊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嘉慶年間,整座大院三面臨街,院內(nèi)明樓、統(tǒng)樓、出檐走廊雄偉氣派;磚、木、石雕隨處可見,寓意深刻;斗拱? ?檐、彩繪金裝、工藝精湛。尤其是西南院門上的大型青石浮雕,高15米,寬10米,生動逼真,巧奪天工,堪稱山西民居石雕之最,是國內(nèi)少有的文物藝術珍品?,F(xiàn)利用茶莊舊址創(chuàng)辦的晉商茶莊博物館,系統(tǒng)地向游人展示了中國茶文化悠久的歷史,博大的內(nèi)涵,是供游人品茗、納涼、娛樂的好地方。
度量衡是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結晶,數(shù)千年深深植根于中華文明和民族的觀念習慣中,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生活的各個領域,歷史悠久,博大精深。
利用座落于晉商老街上的明清巨商大賈渠氏家族宅院創(chuàng)辦的度量衡博物館,陳列有近千件從遠古至民國年間的用陶、骨、銅、鐵、玉、瓷、石、木、竹等質(zhì)地制做的各式尺、量、釜、升、斗、權、秤、天平、戥子,采用以物歸類,以史述變,以物系用的方法,系統(tǒng)藝術地展示了我國古代度量衡的產(chǎn)生、發(fā)展、統(tǒng)一、完備歷程和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對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進步發(fā)揮的作用。館內(nèi)還配備有可讓大家參與、體驗的度量衡器具,是人們了解中國古老文明,學習度量衡知識的基礎,更是游客中求趣、啟迪益智的好去處。
祁縣旅游必去景點
雨樓明清家俬博物館
雨樓明清家俬博物館位于祁縣古城東大街路南,是晉商巨族何氏的宅院,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房屋34間,是山西省內(nèi)少有的四合樓院,現(xiàn)已投資200余萬元,由私人籌辦成晉商明清家俱博物館,館內(nèi)主要陳展晉商大戶所使用過的部分家具,瓷器、字畫,并有名貴的黃花梨木、紫檀、紅木桂元等家具,為滿足收藏愛好者的需要,既可觀賞,也能轉(zhuǎn)讓。臨街二樓開辟的茶藝館是游客品茗觀賞茶藝表演的好地方。館內(nèi)并開辦“好三茶藝館”,廣交藝術、收藏、攝影愛好人士,共同提高,遨游藝海。
珠算博物館位于祁縣古城東大街原渠家經(jīng)理院的主院內(nèi),較系統(tǒng)地向游人展現(xiàn)了目前征集收藏部分珠算資料和近千種各式各樣的算具,揭示了作為晉商文化精髓珠算的博大和精深。館內(nèi)陳列著古代原始的算具模型和各個時期的算盤,有遠古結繩記事、春秋算籌、古算書《數(shù)術記遺》中記錄的十四種算法算具;其中最長的6米,最小的僅1厘米;還有較全面介紹珠算算法、算理的古代書籍,是全國目前規(guī)模最大的一家專門收藏、研究、弘揚珠算文化的博物館。
晉商鏢局博物館
晉商鏢局博物館位于渠家大院以西30米,是渠本翹故居___九如堂舊址,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其建筑結構精致,雕梁畫棟,氣勢恢宏,該館內(nèi)容分為五大系列:(1)鏢局的形成與發(fā)展。(2)晉商著名鏢局。(3)鏢行行規(guī)。(4)鏢師傳奇軼事。(5)心意拳的形成與發(fā)展。該館陳列采用文字、圖片和實物相結合的方式,將晉商鏢局的歷史呈現(xiàn)在游客面前。國慶期同,將由戴氏心意拳第六代傳人曹繼植與眾心意拳傳人進行祭祖與授徒儀? ?,并進行心意拳術表演,相·信這對心意拳這一民間武術的發(fā)揚光大將起到積極作用。
祁縣旅游好去處
戴隆邦,字興國。清代祁縣小韓村人,生卒年待考。有的資料推測大約生存于1713——1803年,享年90歲,主要活動于乾隆時期。戴隆邦自幼酷愛武術,長年堅持練功習武,寒暑不輟。更兼謙虛好學,廣交武術名家,青年時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武術師,后到河南省陽縣賒旗鎮(zhèn)開設鏢局,聲名大震。其為人謙恭豪爽,重義輕利,一諾千金,深受武林擁戴。經(jīng)過幾十年鍥而不舍的鉆研,博采眾長,集各地武術名家之拳術精華于一爐,終于編創(chuàng)出具有獨特-的戴氏心意拳。武術界將他尊為心意拳的開山鼻祖。其子文良、文熊(乳名大閭、二閭)都是武林高手,特別是文熊,拳術高超,聲震長城內(nèi)外、大江南北。
戴隆邦故居位于祁縣古縣鎮(zhèn)小韓村戴街西部,門牌26號。宅院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各帶西偏院,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風格。院落寬敞、房屋高大,很有氣派。值得注意的是屏門繪畫、門道壁畫、天花板及柁頭梁圖案都與武術有關。屏門上繪有練武圖,門道壁畫東側為民間傳說故事《劉海戲金蟾》,劉海取坐姿起撲狀,武術動作逼真。西側為《行僧圖》。
何家大院位于祁縣城南街路東,是繼喬家、渠家后又一處有名的深宅大院。 明末清初的歷史名人戴廷式曾在大院內(nèi)建有丹楓閣,除珍藏書、版、字畫外,又是傅山、閻若璩、顧炎武、閻爾梅等反清志士和學者聚會的地方。 院門為磚木結構挑角門樓,下置八仙石磚,里施木雕垂花門。進院門由西向東是條百米長的青石甬道,甬道南是車馬大院,甬道北是兩座樓院。東面的明樓院是里十外三的雙進四合院,院中部以過廳分隔。里院中又筑花欄,分隔為二庭院,東西約6米,用方磚鋪地。
渠家大院
渠氏家族是明清以來聞名全國的晉中巨商之一,在祁縣城內(nèi)有十幾個大院,千余間房屋,占地三萬多平方米,人稱“渠半城”。渠家十七世有著名的三大財主:田喜財主(渠源潮)、旺財主(渠源湞)、金財主(渠源淦)。渠源潮(嫡孫渠晉山字仁甫)的住宅位于祁縣城內(nèi)東大街33號,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它占地5317平方米,建筑面積3271平方米。為全國罕見的五進式穿堂院,內(nèi)分八個大院、19個小院、 240間房屋。明樓院、統(tǒng)樓院、欄桿院、戲臺院巧妙結合,錯落有致。懸山頂、歇山頂、卷棚頂、硬山頂形式各異、匠心獨運。大院外觀為城堡式,墻高十余米,高大的拱式大門洞,上有玲瓏精致的眺閣。院內(nèi)建筑布局合理,主側院主次分明,院落青石奠基,水磨青磚砌墻。院與院間隔有牌樓、過廳,明樓、統(tǒng)樓遙相呼應。石雕欄桿石雕門,工藝精湛;磚雕篆文磚雕景,高雅美觀。該院堪稱民宅建筑藝術的佳作,為中華文明的一顆民居瑰寶,是“渠半城”的一處典范建筑。在大院中開辟的晉商文化博物館,意在弘揚晉商精神 ,樹立“商可富民興晉”的觀念,激發(fā)人們振興山西經(jīng)濟的雄心。陳列展分晉商總覽、著名商號、巨商大賈、愛國義舉、商界盛事、渠氏家族、晉劇淵源七大系列,28個展室,采取原狀陳列和系列展出相結合的方法,運用實物、圖片、模型、雕塑等手法,配以燈光、電聲等現(xiàn)代手段,揭示晉商文化的內(nèi)涵,藝術地再現(xiàn)了晉商的輝煌。渠家大院的原建筑已基本修復,展覽內(nèi)容將陸續(xù)增多。
猜你喜歡:
1. 2018年5月19號山西免費景點
2. 山西旅游攻略
3. 山西十大旅游好去處
5. 山西旅游攻略大全詳解
6. 山西旅游攻略
牯牛降風景區(qū)的介紹
牯牛降風景區(qū)位于石臺縣與祁門縣交界處,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黃山、清涼峰、牯牛降)之一,主峰海拔1727.6米,其中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祁門縣境內(nèi),主峰海拔1727.6米,總面積為6700公頃。牯牛降以雄、奇、險著稱,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古稱“西黃山”,山岳風光秀美綺麗。境內(nèi)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因其山形酷似一頭牯牛從天而降,故名牯牛降。2014年,牯牛降旅游景點榮獲“安徽名牌”產(chǎn)品稱號。
祁門牯牛降風景區(qū)如何
素有“第二黃山”之稱的牯牛降以雄、奇、險著稱,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古稱“西黃山”,山岳風光秀美綺麗。境內(nèi)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因其山形酷似一頭牯牛從天而降,故名牯牛降。牯牛降風景區(qū)位于祁門與石臺縣交界處,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黃山、清涼峰、牯牛降)之一!距石臺縣城22公里,主峰海拔1727.6米,總面積為6700公頃。
牯牛降群峰棋布,拔地摩肩;山水相映,煙云萬態(tài);秀美中顯得幽雅凈潔,險峻中蘊含柔和恬淡,集雄、奇、險、秀、幽、妙于一身,游客身臨其境,無不心曠神怡。還有那神幻迷人的“佛光”,更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佛光,科學上叫“寶光”,是由于太陽透過水蒸氣衍射而形成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
牯牛降共分五大景區(qū):主峰景區(qū)、靈山景區(qū)、雙龍谷景區(qū)、龍門景區(qū)、觀音堂景區(qū)。其中前四個皆位于石臺縣境內(nèi),觀音堂景區(qū)位于祁門縣境內(nèi)。
牯牛降主峰位于牯牛降呈東西向橫臥在石臺縣與祁門縣交界處,是閶江和秋浦河的分水嶺,海拔1728米,是馳名中外的游覽勝地--黃山向西延伸的支脈。長達數(shù)十里的牯牛大降(祁門方言“降”即山脊)東與大歷山相連,西與斗笠尖相接,組成一道天然屏障,能北拒寒流,南接季風。
牯牛降靈山景區(qū)由西庫、中庫、東庫、高山田園風光、銀杏林、觀孝寺、七井泉等景點所組成。所謂 “庫”,在當?shù)卮迕竦恼Z言習慣中,實指“坳”或“山谷”,之所以動用了一個“庫”字,主要顯示了這三個大山谷的神秘性。
雙龍谷景區(qū)內(nèi)集牯牛降風景區(qū)所有景觀之長,臻山、臻水、原汁原味,是牯牛降生態(tài)旅游深度開發(fā)的精華之選。雙龍谷景區(qū)的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可以讓游客真正體味到牯牛降“西黃山”的韻味,領略奇松、怪石、峭崖、懸?guī)r所組成的美妙景觀。雙河口景區(qū)以其自身的發(fā)展?jié)摿Ρ貙⒊蔀殛襞=底蠲利惖囊坏里L景線。
三、安徽牯牛降風景區(qū)主要景點
1、龍門潭:
牯牛降龍門潭兩山對峙,可望而不可及,其形如門,相傳是牯牛降里的龍王出入之所,所以稱“龍門”。
2、四疊飛瀑:
牯牛降四疊瀑布的水來自主峰和奇峰,水流終年不斷。
3、九龍池:
牯牛降九龍池位于祁門縣安凌鎮(zhèn)倪村以南,有祈雨臺、學堂基、中華石、坐禪大佛、臥獅、試劍石、三疊瀑布、龍女瑤池、曾國藩校軍坦等景點。
4、情人谷:
牯牛降情人谷中有情人床、殉情崖,之所以叫情人谷,是因為此處曾演繹過一幕愛情悲劇。
5、嚴氏宗祠:
牯牛降嚴氏宗祠位于嚴家村,建于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祠堂里有塊匾,叫“富春堂”
6、風水林:
牯牛降風水林位于嚴家村口的一片蒼天古樹。因為是風水林,很久以來,嚴家村人是不允許隨意砍伐這里的樹木,否則會受到族規(guī)的嚴懲,因此風水林至今保存完好。
由于牯牛降地區(qū)多云多霧的氣候和山高林密及東西走向的山脈地形,使佛光極易形成。這里的佛光比峨嵋佛光更清晰,且顯現(xiàn)時間長、次數(shù)多:一年四季均可見到,而又以春秋季出現(xiàn)的頻率高;一天中餓早中晚都可以形成,尤其是早晚的機會多。
傍晚時節(jié)的佛光格外漂亮,站在牛角上朝西望去,只見一束陽光斜照過來,山谷與高空之間,出現(xiàn)了一個澄澈明亮的空間,一片松海濤上出現(xiàn)了一個很大的弧形霧氣團,一個七色光環(huán)鑲嵌其中,歲捉錦浪的涌動而熠熠閃爍。
令人費解的是,置身佛光只中,不管有多少人,游客都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且舉手投足,影皆隨形。望著那美麗的光環(huán),奇幻的神景,還有彩色鏡子中自己的身影,心中自然生起一種超脫只感,飄飄欲仙。
(牯牛降景區(qū)導游圖)
牯牛降最佳季節(jié):四季皆宜。
春季的牯牛降(3-5月)景色亮點:觀百花競開,松枝吐翠,山鳥飛歌;
夏季的牯牛降(6-8月)景觀亮點:觀松、云霧及避暑休閑;
秋季的牯牛降(9-11月)景色亮點:觀青松、蒼石、紅楓、黃菊等自然景色;
冬季的牯牛降(12-2月)景觀亮點:觀冰雪之花及霧松;如遇極寒天氣,還能欣賞到冰瀑奇觀。
更多關于祁門牯牛降風景區(qū)怎么樣?,進入:查看更多內(nèi)容
七彩玉谷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嗎?
現(xiàn)在的人們都喜歡外出旅行,其實是為了能夠近距離跟大自然親密接觸,想要找到這樣的旅游景點,在中國許多城市,都能讓游客如愿。安徽大山深處也有一個“九寨溝”,人煙稀少,景致美得堪稱奇跡,在安徽省石臺縣的仙寓山就有一條七彩玉谷,凡是去過的游客,都留下了深刻記憶。之所以會把這條峽谷稱為七彩玉谷,是因為在全長為4000米的的幽谷里面,能夠看到不同顏色呈現(xiàn),遠遠望去,仿佛是一條好看的彩帶一樣,在山腰上不斷盤旋著。
仙寓山被譽為皖南第四高峰,不僅能夠欣賞到來自于皖南山水間的自然風景,而且還能欣賞到徽派文化特點,這里的風景美的讓人難以言喻。當?shù)厝税严稍⑸椒Q為神仙最喜歡居住的地方,這里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七仙女下凡”的特殊天象。所以仙寓山上呈現(xiàn)出來的七彩玉谷,則被譽為七仙女下凡時留下的飛天飄帶。
泉水流得特別快,沿途能夠看到許多碧潭,水底清晰可見隨著水流不斷晃動的彩色石紋。就連專家都表示,七彩玉谷的形成時間至今已有三億四千萬年了,它的形成是由于地震跟巖漿噴射、地殼運動等等多種因素共同組合而成的,可以稱得上世界一絕。
這里的景觀為高山峽谷地貌,石質(zhì)也是七彩花崗巖,成片之后,游客們所看到的景象漂亮極了。位于泉水兩岸,則能看到郁郁蔥蔥的高大樹木,七彩玉谷看點十足,即使炎熱的夏天來到這里,也會隨著潭水流動,感覺到絲絲涼意,可以稱得上是夏季避暑的好去處。
每年雨季來臨時,七彩玉谷的潭水也會增多,根據(jù)一天到晚時間段不同,七彩玉谷呈現(xiàn)給游客的色澤也是各不一樣的。細心的游客在七彩玉谷里欣賞風景時,還能看到有兩處仿佛是天然巨幅壁畫似的,其中的一幅長約百米,氣勢恢宏,形狀就跟人物與珍禽異獸似的。由于七彩玉谷游客量不大,所以這里擁有原始的大自然純美風光,想要尋求大自然超美風景的,一定要親自到達,才能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大部分游客來到七彩玉谷,都會感受到這里的景致跟“九寨溝”有一拼,游客們一年四季在不同季節(jié)前往七彩玉谷,一定會讓你感覺到,這里的景致仿佛在隨著季節(jié)進行變換似的。仿佛是一幅水墨畫卷一樣,使得游客們浮想聯(lián)翩。對于如此美麗景致的七彩玉谷,你們來過沒?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親自來領略一下,這里的曼妙與奇特。
不用去四川,安徽就藏著個“九寨溝”, 人煙稀少,卻勝人間仙境
Hash:a6e33cff4f086d6dbd8b499d81bf349659e6b388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