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湖林旅游景點「高安華林風景區(qū)」
導(dǎo)讀:華安湖林旅游景點「高安華林風景區(qū)」 華安縣里有哪幾個村? 華安縣主要種植什么蔬菜水果?請詳細點 謝謝! 漳州旅游必去的十大景點有哪些? 漳州的著名旅游地點? 華安縣的歷史沿革 福建華安縣巖畫有幾處?
華安縣里有哪幾個村?
縣人民政府駐華豐鎮(zhèn)。全縣轄6個鎮(zhèn)、3個鄉(xiāng):華豐鎮(zhèn)、豐山鎮(zhèn)、沙建鎮(zhèn)、新圩鎮(zhèn)、高安鎮(zhèn)、仙都鎮(zhèn)、高車鄉(xiāng)、馬坑鄉(xiāng)、湖林鄉(xiāng)。
2008年,華安縣下轄:
華豐鎮(zhèn):大同居委會、新村居委會、靖河居委會、平湖居委會、銀和村、綿良村、湖底村、巖坪村、華豐村、草坂村、下坂村、赤溪村、羅溪村、高石村、半嶺亭村、下田村、良埔村、半山村、大燕村、上雪村、芹嶺村;
豐山鎮(zhèn):芹坂村、寨坂村、康山村、下尾村、銀塘村、湖坪村、內(nèi)角村、后壁溝村、紅巖村、龍徑村、浦西村、碧溪村、玉蘭村、玉勝村;
沙建鎮(zhèn):汰口居委會、寶山村、岱山村、庭安村、上樟村、下樟村、利水村、大坑村、建美村、官古村、日新村、汰內(nèi)村、沙建村、山溪美村;
新圩鎮(zhèn):新航居委會、新圩村、官畬村、華山村、玉山村、黃棗村、天宮村、五岳村、高宅村、下路村、綿治村;
高安鎮(zhèn):半嶺村、三洋村、高安村、西洋村、平東村、邦都村、坪水村;
仙都鎮(zhèn):先鋒村、中圳村、仙都村、市后村、大地村、上苑村、送坑村、招坑村、招山村、下林村、云山村、嶺埔村、高村村、高車鄉(xiāng)、際頭村、高車村、前嶺村、馬坑鄉(xiāng)、馬坑村、下垅村、文華村、和春村、福田村、貢鴨山村;
湖林鄉(xiāng):西陂村、吉土村、上田村、石井村、湖林村、前坑村、大坪村、島瀨村。
華安縣主要種植什么蔬菜水果?請詳細點 謝謝!
綠色食品基地:華安地處九龍江中游,是全國生態(tài)建設(shè)示范縣,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完好,有大量未受污染的土地,藤茶、苦菜、蕨菜、紅菇等食用天然野生植物資源豐富,現(xiàn)已建立10多個綠色食品生產(chǎn)基地;全縣現(xiàn)有四季筍竹16萬畝、名優(yōu)特水果基地16萬畝、鐵觀音優(yōu)質(zhì)茶生產(chǎn)基地13.5萬畝、蘑菇種植面積100萬平方米;湖林、馬坑已建成該縣高山優(yōu)質(zhì)米生產(chǎn)基地,為研制、開發(fā)綠色食品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在華安研制、開發(fā)綠色食品的條件已經(jīng)完全具備。
漳州旅游必去的十大景點有哪些?
漳州旅游必去的十大景點有:云水謠、東山島、塔下村、懷遠樓、和貴樓、裕德樓、靈通山、六鰲半島、樹海瀑布、火山島。
1、東山島
東山島古稱銅山,是福建省第二大島。銅山古城位于東山島東北部銅陵鎮(zhèn),距漳州市區(qū)158公里。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防御倭寇侵犯,江夏候周德興在此以石壘城,設(shè)立水寨,堅守海防。古城內(nèi)有關(guān)帝廟,又稱武廟,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仍香火鼎盛。在關(guān)帝廟附近海濱石崖上,有一塊重約200噸的臨海巨石,狀似玉桃,底部觸地僅數(shù)寸,風吹石動,故名“風動石”,歷經(jīng)臺風、地震而不倒。
2、塔下村
塔下村被譽為“閩南周莊”,這個村的歷史悠久,建于1426年,現(xiàn)有300多戶人家,土樓沿河而建,并非常均勻地分布在兩岸,土樓形態(tài)豐富,有常見的方形、圓形土樓,還有圍裙形、曲尺形土樓。
3、懷遠樓
位于福建省南靖縣梅林鎮(zhèn)坎下村東部,距南靖縣城54千米。建于1905-1909年,是建筑工藝最精美、保護最好的雙環(huán)圓形土樓。2006年5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漳州的著名旅游地點?
海濱風光
風動石——塔嶼風景區(qū) 位于東山島東北部的銅陵鎮(zhèn),是國家4A級旅游區(qū)和著名的省級風景區(qū)。景區(qū)三面臨海,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有天下第一奇石——風動石,有全國最為精致、香火鼎盛的關(guān)帝廟,有保存完好的明代抗倭名城——銅山古城,有惟妙惟肖的石僧拜塔、虎崆滴玉以及被譽為“海上仙山”的中國四大名嶼之一的東門塔嶼等景觀。區(qū)內(nèi)綠樹成蔭,曲徑通幽,蜿蜒的古城,碧藍的大海,潔白的魚帆,翱翔的海鷗,在燦爛的陽光下,如詩如畫,漫步其中,令你塵囂盡去,寵辱皆忘,悠然自得。
該景區(qū)距漳州市區(qū)158公里,可從漳州南客站乘車至縣城前往,門票20元。
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zhì)公園 位于漳浦、龍海濱海一帶,北到鎮(zhèn)海、南至前湖、西到魚鱗石、東達南碇島,面積100平方公里,是一處典型的第三紀火山地質(zhì)公園。距今1700萬年前,區(qū)內(nèi)火山巖(玄武巖)在喜馬拉雅運動中巖漿由地球深處沿北東向斷裂向上涌出噴發(fā)形成,保留了中心式火山噴發(fā)構(gòu)造形跡和后期風化侵蝕的地形地貌景觀。其中,牛頭山古火山口噴發(fā)機理完整、層次清楚、保存完好;林進嶼擁有世界罕見的火山噴氣口群;南碇島和陸域上魚鱗石坑的玄武巖柱狀節(jié)理,雄偉壯觀。南碇島約140萬根巨型石柱,展現(xiàn)在20-50m高的海島崖壁上,宛如一排黛絲環(huán)島垂入海中,美不勝收。
該景區(qū)距漳州市區(qū)80公里,距縣城50公里,可從漳州南客站乘車至縣城前往,門票10元。
山水風光
云洞巖風景區(qū) 位于龍文區(qū),324國道線上,屬省級風景區(qū)。因山上有一石洞,天將降雨,云霧從洞中飛出,雨霽天晴,云霧又飄回洞里,故名。云洞巖海拔僅280米,從山麓到峰巔,幾乎全是由各種玲瓏奇特,各具神態(tài)的花崗巖石層層疊疊堆砌而成。景區(qū)方圓約十華里,山巖突兀,怪石嶙峋,洞壑幽深,象縮小的“山石盆景”,具有千山萬壑之概。主要有月峽、千人洞、飛來石、風動石、一線天、摩崖石刻等景點。月峽是云洞巖景區(qū)的一大奇觀,每逢農(nóng)歷八月十五中秋夜,天上一輪圓月傾入峽谷中的一弘清泉,又映照在石壁上,遂成“三月紛輝”的綺麗景觀。游覽云洞巖,可千萬別錯過這最佳時間。云洞巖的摩崖石刻,行、草、楷、纂各體兼?zhèn)?,共?50處,素有“閩南第一碑林”之稱。宋代理學家朱 熹曾在云洞巖講學,留有“溪山第一”、“石室清隱”兩處題刻。明代道學家蔡烈也曾在此隱居著書講學,現(xiàn)尚存蔡烈墓及碑亭。
在這里,你可進行爬山、品茗等活動,還可品嘗獨具風味的云洞巖鹽雞,令你大飽口福。
該景區(qū)可乘坐漳州市區(qū)1路公交車前往,門票8元。
綠色生態(tài)
天柱山森林公園 位于長泰縣東部,面積約1000多公頃,植物1500多種,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區(qū)內(nèi)古木參天,樹根盤結(jié),須髯懸垂,如熱帶雨林;山上奇石叢聚,百態(tài)千姿,石室、石洞、石府、石梯、洞洞相連,洞府相通,猶如迷宮;泉瀑溪流,涓涓潺潺,似珍珠滾落,如銀練懸空,令人尋味無窮。
該景區(qū)距漳州市區(qū)40公里,距縣城20公里,可從漳州北客站乘車至縣城前往,門票10元。
樂土亞熱帶原始雨林 位于南靖縣和溪鎮(zhèn)樂土村,面積320畝,是我國東南沿海唯一的原始植物群落,素有“小西雙版納”之稱,是虎伯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雨林植物種類多達1800余種,其中貴重藥材沉香、八戟天、金不換等達1700余種,有國家一級珍稀保護植物刺桫欏等。區(qū)內(nèi)古木參天,樹根結(jié)成高高板狀隆出地面,樹冠直聳云霄,遮天蔽日。無數(shù)藤本植物錯綜攀附,有的如蟠龍附柱、凌空直達樹梢;有的橫越山谷,如天梯、天橋。最大的一株蜜花豆藤,其扁莖寬52厘米,主莖長250多米,分枝總長2000多米,攀附于15棵大樹,枝葉鋪天蓋地,堪稱中國第一大藤,實屬天下奇觀。
該景區(qū)距漳州市區(qū)80多公里,可從漳州西客站乘客車至和溪鎮(zhèn)前往,門票20元。
花博園 位于漳浦縣馬口,國道324線漳州閩南百里花卉走廊的中心地段,是國家批準的第一批“海峽兩岸農(nóng)業(yè)合作實驗區(qū)”、國家科技部授予的“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園區(qū)”和歷屆“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覽會”的主會場。整個園區(qū)面積320公頃,有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示范園、洋蘭(蝴蝶蘭)培育中心、韓國仙人球與多肉植物培育中心及臺灣花果培育中心?;ú﹫@設(shè)有六園六館、一市一莊,“六園”即錦繡漳州園、棕櫚園、榕景園、沙生植物園、閩南瓜果園、兒童娛樂園;“六館”即萌生植物館、沙漠植物館、奇石館、盆景精品館、洋蘭館、國蘭館;一市即花卉超市;一莊即花博園紫溪山莊,是一處集觀光、觀賞、休閑、娛樂、生產(chǎn)、商貿(mào)、加工為一體的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旅游勝地。到此觀光旅游,不僅可以觀賞到閩南、臺 灣及國外的珍貴花卉植物,而且還能體驗閩南及臺灣風俗,了解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shù)。
該景區(qū)距漳州市區(qū)20公里,可從市區(qū)乘花博園專線車前往,門票10元。
水仙花基地 位于龍海九湖鎮(zhèn),面積3200畝。水仙花是漳州的市花,也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素有“凌波仙子”、“南國花王”的美稱。具有鱗莖肥大,箭多花繁,色美味香,開花期長等特點。漳州水仙花有單瓣、復(fù)瓣兩個品種:單瓣,名為“金盞銀臺”,俗稱“酒盞水仙”,清香濃郁;復(fù)瓣,雅號“玉玲瓏”,俗稱“百葉水仙”,香氣稍淡。培育方法有二:一是自然盆栽。即距開花期前一個月把花球放入水盆中培育,就能長出芬芳沁脾的花朵;一是雕刻制作盆景。漳州水仙花的魅力就在于她的雕刻藝術(shù),雕刻藝人能“據(jù)形授意”,雕刻出各式各樣、惟妙惟肖的造型來,如“桃李爭春”、“鴛鴦戲水”、“金雞報曉”、“孔雀開屏”、“雙龍戲珠”等,被譽為“有生命的藝術(shù)珍品”。漳州水仙花在每年春節(jié)前后開花,被人們視為純潔、美好、吉祥的象征。
前往該景點可乘坐漳州市區(qū)2路、3路、12路、18車公交車至九湖花卉市場站下車。
文化古跡
漳州土樓 主要分布在漳州西北部山區(qū),約800多座。它起源于唐朝陳元光開漳時的兵營、城堡和山寨,具有聚族而居、防盜、防震、防獸、防火、防潮、通風采光、冬暖夏涼等特點。漳州土樓以其歷史悠久,數(shù)量眾多,規(guī)模宏大,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而聞名于世,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qū)古建筑”,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南靖的田螺坑土樓群、懷遠樓、和貴樓以及華安縣的二宜樓是漳州土樓的典型代表。
田螺坑土樓群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遺”申報點之一,位于南靖縣書洋鎮(zhèn)上坂村,為黃氏家族聚居地。土樓群由1座方樓(步云樓)、3座圓樓(和昌樓、振昌樓、瑞云樓)和1座橢圓形樓(文昌樓)組成,方樓步云樓居中其余4座環(huán)繞周圍,依山勢錯落布局,在群山環(huán)抱下,居高俯瞰,像一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大地,山腳仰視,則像布達拉宮雄居山腰傲視人間。田螺坑土樓群的精美建筑組合,構(gòu)成人文與自然巧妙之成的絕景,給人強烈的觀賞沖擊,令人嘆為觀止。
華安縣的歷史沿革
周代,華豐屬“七閩地”。春秋時期屬越國轄地。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滅越,越人大規(guī)模入閩,和當?shù)赝林穗s處,逐漸形成了新的閩越部落。華豐地屬“閩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建閩中郡,華豐地屬之。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劉邦封越王勾踐后裔無諸為閩越王,定都東冶縣(今福州)。華豐為閩越國轄地之內(nèi)。
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興師征伐閩越國,閩越國亡。故地改設(shè)冶縣,隸屬于會稽郡,縣署設(shè)在冶(今福州市),華豐屬會稽郡冶縣所轄。
東漢時,冶縣易名為東侯官,華豐歸屬不變。
東漢建安元年(196年)以后,孫策進軍福建,改名建安郡,下轄5個縣,華豐屬建安郡的侯官縣。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三國歸晉后的第三年,析建安郡地,立晉安郡,郡治設(shè)在侯官。華豐納入晉安郡的晉安縣。
梁天監(jiān)中,析晉安郡地置南安郡。梁大同六年(540年)建立龍溪縣,華豐為龍溪縣的一部分。
南北朝,陳改南安郡為閩州,后又改稱豐州。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改豐州為泉州。
隋大業(yè)二年(606年),又稱泉州為閩州。翌年又改閩州為建安郡。這時,華豐為建安郡龍溪縣的一部分。
唐高祖元年(618年),隋亡唐立,華豐屬嶺南道(后改稱江南東道泉州都督府)豐州龍溪縣轄地的一部份。
貞觀初,廢豐州入泉州。龍溪縣(包括今華安縣境)又隸屬于嶺南道泉州。
唐垂拱二年(686年),武后批準在泉、潮二州間設(shè)置漳州。
唐上元元年(760年),漳州改隸于江南東道,華豐則為江南東道漳州龍溪縣所轄屬。五代十國時期,華豐屬漳州龍溪不變。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四月,陳洪進獻地歸宋。雍熙二年(985年),泉、漳二州隸屬于福建路,納入宋版圖。華豐隨漳州龍溪縣入屬。
北宋時,華豐為福建路龍溪縣游仙鄉(xiāng)九龍上里,統(tǒng)9圖,轄11保:即浦西、桃源、歸德、迎富、升平、龍嶺、宜招、華豐、珍山、大深、蓬萊大坑。
南宋淳祐年間(1241~1252年),改龍溪縣33里為30都,華豐列為龍溪縣二十五都地。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南宋滅,元朝建立。先在閩置泉州行省,后復(fù)置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年,并泉州行省入福建省。這時漳州升為路,領(lǐng)4縣,龍溪縣(含華豐)從屬。
元末,華豐地為福建行中書省漳州路龍溪縣領(lǐng)地的一部份。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元滅,明朝建立。明初福建設(shè)布政使司,下領(lǐng)府(州)、縣。
同年漳州改路為府,領(lǐng)10縣,華豐隨龍溪縣入屬于漳州府。
清順治元年(1644年)明亡,清朝建立。順治三年華豐隨龍溪縣入清版圖,屬福建布政使司漳州府所轄。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龍溪縣丞廳移駐華豐,設(shè)縣丞署 。
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年)十月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次年中華民國成立,廢府治為道治,并改廳、州為縣。華豐為龍溪縣分縣,設(shè)縣佐。
中華民國2年,福建省分為東、西、南、北四路。漳州龍溪縣(華豐隨之)屬福建西路觀察使所統(tǒng)轄。
民國3年,改路為道,廢觀察使改設(shè)道尹。西路道改稱“汀漳道”,轄19縣,龍溪縣(含華豐分縣)歸屬。
民國14年,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廢道治。福建實行省、縣二級政制。龍溪縣(含華豐分縣)為省直轄縣。
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龍溪縣丞廳移駐華豐,設(shè)縣丞署。1912年龍溪縣設(shè)縣佐于華豐。1928年置華安縣。1949年11月28日和平解放,屬龍溪專區(qū)(地區(qū))、漳州市。1949年11月18日華安縣解放后,撤銷原來的鄉(xiāng)(鎮(zhèn))保甲制,建立區(qū)、村新政權(quán)。全縣設(shè)4個區(qū):第一區(qū)(華豐)、第二區(qū)(高安)、第三區(qū)(沙建)、第四區(qū)(仙都);分轄73個村。
1951年冬,改村設(shè)鄉(xiāng)。全縣仍設(shè)4個區(qū),下轄55個鄉(xiāng)。1952年4月,劃出一區(qū)的天宮,二區(qū)的高車,三區(qū)的五岳、寶山、蓬萊、綿治、下樟、上坪、上樟、內(nèi)寧10個鄉(xiāng),建立第五區(qū)(綿治)。
1954年,將原有55個鄉(xiāng)調(diào)整為65個鄉(xiāng)。1955年9月17日,撤銷第五區(qū),第一區(qū)至第四區(qū)改稱為華豐區(qū)、高安區(qū)、沙建區(qū)、仙都區(qū)。仍轄65個鄉(xiāng)。
1956年5月24日,撤銷華豐區(qū);6月23日,正式成立華豐鎮(zhèn)。至此,全縣縮減為3個區(qū),下轄39個鄉(xiāng)、1個鎮(zhèn)。1957年3月17日,改仙都區(qū)華豐鎮(zhèn)、下坂鄉(xiāng)、羅溪鄉(xiāng)、草坂鄉(xiāng)、銀和鄉(xiāng)、銀坑鄉(xiāng)、西陂鄉(xiāng)及高安區(qū)高石鄉(xiāng),共1鎮(zhèn)7鄉(xiāng)為縣直轄。
1958年3月12日,實行撤區(qū)并鄉(xiāng)。全縣并為25個大鄉(xiāng):高嶺、溪坂、華豐、銀和、文下、福春、平都、高安、高明、沙建、新建、上坪、汰內(nèi)、玉蘭、豐山、綿治、玉山、新圩、大島、吉土、湖林、良村、仙都、大地、云山。
1958年9月14日,將原來25個鄉(xiāng)(鎮(zhèn))、88個高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合并為6個人民公社,分轄37個生產(chǎn)大隊和5個耕作區(qū)。1959年11月,公社體制下放,全縣生產(chǎn)大隊調(diào)整為75個。1960年,生產(chǎn)大隊縮減為68個。1961年5月至7月,將全縣6個公社、68個大隊改為10公社、110個大隊。
1969年,改華豐鎮(zhèn)為五七大隊,歸華豐公社管理。1980年10月,撤銷五七大隊,恢復(fù)華豐鎮(zhèn)建制;高車公社并入高安公社,良村公社并入仙都公社。
1984年10月,取消人民公社,實行鄉(xiāng)(鎮(zhèn))建制?;謴?fù)良村、高車2個鄉(xiāng);華豐公社并入華豐鎮(zhèn);其余7個公社分別改為豐山鄉(xiāng)、沙建鄉(xiāng)、新圩鄉(xiāng)、高安鄉(xiāng)、馬坑鄉(xiāng)、仙都鄉(xiāng)、湖林鄉(xiāng)。至此,全縣共設(shè)9鄉(xiāng)1鎮(zhèn),下轄4個街道居委會、90個村。至1986年,因仙都鄉(xiāng)增設(shè)高村村,全縣增至91個村。
1990年,華安縣共設(shè)1鎮(zhèn)(華豐)、9鄉(xiāng)(豐山、沙建、新圩、高安、馬坑、仙都、湖林、良村、高車),轄4個街道居委會、91個村。
1997年,華安縣面積1315平方千米,人口15.8萬,轄6個鎮(zhèn)、4個鄉(xiāng):華豐鎮(zhèn)、豐山鎮(zhèn)、沙建鎮(zhèn)、新圩鎮(zhèn)、高安鎮(zhèn)、仙都鎮(zhèn)、馬坑鄉(xiāng)、湖林鄉(xiāng)、良村鄉(xiāng)、高車鄉(xiāng)??h政府駐華豐鎮(zhèn)。
2002年9月,撤銷良村鄉(xiāng),并入華豐鎮(zhèn)。區(qū)劃調(diào)整后,華安縣轄6個鎮(zhèn)、3個鄉(xiāng)。
2003年,華安縣轄6個鎮(zhèn)、3個鄉(xiāng):華豐鎮(zhèn)、豐山鎮(zhèn)、沙建鎮(zhèn)、新圩鎮(zhèn)、高安鎮(zhèn)、仙都鎮(zhèn)、馬坑鄉(xiāng)、湖林鄉(xiāng)、高車鄉(xiāng)。
福建華安縣巖畫有幾處?
華安縣巖畫廣泛地分布于福建南部九龍江下游及其以東地區(qū),除仙字潭之外,沒有大面積多圖形的地點,一般是在孤零零的一塊巖石上刻石作畫。有以下9處:
石井巖畫。位于華安縣湖彬鄉(xiāng)石井村后溪林內(nèi),主要鑿刻著5個大小不等的圓形凹穴。
石門坑巖畫。巖畫點在華安縣城東北處的地方,九龍江在其西側(cè)流過。巖畫磨刻在山上路邊的一塊孤石上,孤石旁邊有深溝。畫面最右邊是套在一起的兩個蹄印形。下邊圖像較密集,是11個蹄印。
草籽山巖畫。該巖畫點位于華安縣馬坑鄉(xiāng),巖畫磨刻在一塊孤石上。畫面由5個蹄形組成,另有數(shù)個蛇形圖案。
官畬巖畫,在華安縣東南的新圩鄉(xiāng)官畬村。巖畫鑿刻在官畬村墳仔翰稻田邊的一塊孤石上。畫面由7個符號構(gòu)成,符號大致表現(xiàn)了蹄印和動物形。
蕉林巖畫。位于華安縣之南稍偏西的新圩鄉(xiāng)蕉林村。這里巨石棋布,巖畫主要反映了蛇的題材。
高安巖畫。巖畫點在縣城西南的臨溪。巖畫由大小均等的11個圓穴組成,可能是星象圖。
良村巖畫。巖畫點在良村鄉(xiāng)芹嶺村,畫面的主題圖案為十字形,除此之外還散布著圓穴、足印,以及類似鳥形的刻畫。
仙字潭巖畫。在九龍江支流汰溪的北岸,地屬華安縣沙建鄉(xiāng)苦田村。九龍江的支流汰溪由此流過,并折而東流,形成一個較大的河灣。
巖畫刻于臨水的石壁上,人們稱之為“仙人題字”,故名仙字潭。巖畫分布在長約30米,高約2.5米至5米,從西向東依次分為數(shù)組,以人面像、舞蹈以及其他人物活動為主,圖像中還散布著各種符號。
仙字潭石刻共有6處,自東往西長30多米。除一處漢字“營頭至九龍山南安縣界”外,其他5處共36個符號。既像圖畫,又像文字,有的如王者坐地,有的仿武士爭斗,有的若舞女蹁躚,有的如獸面猙獰,有的像俘虜被執(zhí),有的似人首落地,千奇百怪,其意難以索解。
湖林腳印巖畫。在華安縣湖林鄉(xiāng)下溪邊的石橋頭,有男女足跡各一個,相距約一米;湖林鄉(xiāng)猴仔樹嶺中段,也有一腳印。
福建巖畫中的動物群
Hash:53291e1c4b85c67414c7f58707c9075246819423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