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諸葛旅游景點介紹作文(描寫漢中景點的作文)

導讀:漢中諸葛旅游景點介紹作文(描寫漢中景點的作文) 國慶難忘的諸葛古鎮(zhèn)400字作文 家鄉(xiāng)的諸葛亮城作文 游諸葛古鎮(zhèn)作文300字 有關漢中名勝古跡的作文

國慶難忘的諸葛古鎮(zhèn)400字作文

秋風送爽,天高云淡,在這個花果飄香的季節(jié)里,我們迎來了祖國64歲的生日,能與大家同祝國慶,我感到非??鞓贰T谶@里,我要自豪地對祖國母親說:我愛你,中國!

國慶的來臨,到處張燈結(jié)彩,升國旗彩旗,各旅游團更是大力宣揚,各商場也開始實行什么“國慶大優(yōu)惠…………置身如此喧鬧的氣氛,能有多少人可以鎮(zhèn)靜下來,好好想想慶祝國慶的真正的最好方式。

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之所以美,是因為它獨有的西湖。西湖以它特有的魅力名揚四海,每天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人,為它流連忘返。去杭州西湖游玩,一直是我盼望已久的愿望。

湖湖水清澈、碧綠,宛若一顆鑲嵌在群山中的寶石,在太陽光下熠熠生輝。西湖邊上的柳樹的嫩綠色的樹葉青翠欲滴,枝條隨著微風扭動著柔軟的腰肢,舒展開細長的手臂,提起翠綠的裙擺,跳起了優(yōu)美的舞蹈。我們沿長長的堤岸走了3個小時,由于游人很多,最后決定坐船到對岸。船大約有6米長。在微風中,船開始出發(fā)了。船夫在撐篙,我們坐在椅子上,盡情觀賞西湖的美景。我們蕩漾在西湖上,心里很興奮。

在這一路上我看見了許多文明出游不亂扔垃圾大家都很和諧……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碧波蕩漾,泛起的水波在陽光的照射下像閃著銀光的魚鱗。我把手伸進水里,水流沖擊著我的手,把手往后沖,感覺舒服極了。微風輕輕吹拂著臉,涼絲絲的,真愜意!每年的十月一日是一年一度的國慶節(jié),是我們偉大祖國母親的生日。伴隨著風風雨雨,我們的母親祖國已經(jīng)64周歲了,這一天,舉國上下都在歡度慶祝這一節(jié)日:祖國母親節(jié)日快樂!

家鄉(xiāng)的諸葛亮城作文

我的家鄉(xiāng)在湖北省襄樊市,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據(jù)說有2800年的歷史了。在這里有一位大家都熟悉的歷史文化名人,那就是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諸葛亮,也就是計謀和智慧化身的諸葛孔明先生。在襄樊還有一個以他命名的廣場那就是諸葛亮文化場。這里我就重點介紹一下諸葛亮廣場吧!

在襄樊市長虹路的盡頭就是諸葛亮廣場。首選映入眼簾的就是高高聳立在廣場正北諸葛亮先生的巨大朔像,他頭戴冠帽,手持羽扇,眼睛眺望著前方,栩栩如生,好像活的一樣!在它的旁邊有一個十分大的音樂噴泉池,伴隨著明快的音樂,和著迷離的霓虹,噴泉此起彼伏變化萬千!那里聚集著很多的小朋友,在水池邊玩耍戲鬧。

雕像后側(cè)還有一個非常大,非常壯觀的體育場,它和水立方的樣子十分的相似。襄樊的運動會常常在這里舉行。在它的周邊上有許多的石像,上面刻著各式各樣的奧運項目,比如:射擊、賽跑、游泳、射箭等好多項目。

雕像的右旁還有小石頭鋪的小路,通往右邊的一個小廣場,那里面有各種各樣專為市民設置的體育游樂設備。每天這里都有許多的大人和小孩到這里鍛煉,游戲。

這就是諸葛亮廣場,一個十分美麗有趣的廣場。在我們襄樊有很多的美景在等待著你來探索和欣賞!

游諸葛古鎮(zhèn)作文300字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我們曾經(jīng)有一個偉大的王朝——漢朝,而漢朝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戰(zhàn)略要地,就是我的家鄉(xiāng)陜西漢中。漢中是一個美麗而富饒的城市,然而在這座城市中唯一避免不了的還是人們環(huán)保的匱乏。

一天,我在校園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校園里的垃圾還真不少,塑料袋,碎紙,雪糕紙……

這些引起了我的反思——

我們天天都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這美好的一切當中。地球媽媽慷慨的為我們提供各種無限而又有限的資源,讓我們“豐衣足食”,而人類不但不知足,反而還破壞地球母親。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把一棵棵大樹砍下做成木船、一次性筷子等一切對人類有利的東西,而這些在人類的眼里總是一閃而過,對于大自然是多么大的破壞。

雖然,現(xiàn)在人們處處在宣傳環(huán)保,呼吁綠色,但這樣仍然沒有阻止破壞者的腳步,一棵棵大樹仍在倒下,沙漠的面積仍在擴大。

現(xiàn)在,由于人類大量地砍伐樹木,所以現(xiàn)在荒漠正吞噬著大自然,吞噬著整個地球,人們??!難道你們就心甘情愿地看著大片的綠的被破壞?這種塑料很難腐爛,被稱之為“白色污染”,用過的廢棄物十分難以處理。如果埋掉,會破壞土壤結(jié)構(gòu);燒掉它,能生產(chǎn)出氟化物,氫化物等有毒或劇毒氣體,危害人畜。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塑料袋竟然有這么大的危害。

人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所播種的災難時,大自然已憤然回擊。海洋與大氣向人類發(fā)出了警告。全球不論哪一個海域,不管它與工農(nóng)業(yè)活動區(qū)有多么遙遠,從北極冰島到南極大陸,到處都不同程度的監(jiān)測到有害物質(zhì),唉!我以前喜歡的海洋到哪里去了?綠如藍,成記憶了嗎?

現(xiàn)如今高速發(fā)展中的中國,無論是在經(jīng)濟,文化,政治,還是在信息產(chǎn)業(yè)上,都有突飛猛進的增長,在高速發(fā)展的軌道上急速行使時,中國的人們似乎忘記了一個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問題——道德素質(zhì)。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古代昌盛的儒家思想,也都是把“仁”和“禮”放在首位的。古代的道德方面的故事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孔融吃梨時把大的讓給長輩。晉國重耳與楚國大戰(zhàn)時,遵守諾言,主動退避三舍。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孔明出山時,不恥以誠相待……這許許多多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映襯了一個重視道德素質(zhì)的古代極為發(fā)達的中國,可現(xiàn)如今……

中國的青山綠水,正遭受到極度的摧殘。工業(yè)廢水的大量排放污染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森林大面積地砍伐、毀壞,使得洪水肆意猖獗,所到之處,民不聊生,眼睜睜看著家園被洪水吞噬,無不心痛。更有甚者,祖國的大動脈——黃河,已經(jīng)不再是昔日養(yǎng)育中華民族起源的魚肥水美之處了,卻成了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帶走的泥土,不可估量。大片土地的沙漠化,也正襲擊著我們居住的城市。人們?yōu)榱素潏D自己的利益? ?在食品里放添加劑來牟取巨大的利潤。由于食物中毒而導致死亡的事也時有發(fā)生。在校園里,同學們?yōu)榱朔奖愣雎粤谁h(huán)保的意識,口香糖隨口一吐,致使校園的地面上留下了一道道黑色的“傷疤”。這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道德問題正困擾著這條“東方的巨龍”甚至影響了它未來的發(fā)展。

相比之下,我們的鄰國,日本韓國,在2002年日韓世界杯上,球迷觀看完足球比賽后,離開后的座位竟然沒有留下一個廢物,我依舊記得報紙那天報道的標題是“可怕,可敬的日韓民眾”。而國民在每一次公眾場所聚集后,都需要工作人員反復地檢查,確定不再有垃圾。更有甚者,每當表演與比賽不是那么盡如人意時,總是能見到在比賽場地上看臺上有著塑料瓶和廢紙團等垃圾。在美國,父母帶著小孩子在商場等公共場所是,若有垃圾,不論垃圾箱有多遠,父母都會鼓勵自己的孩子,自覺地把垃圾扔進垃圾袋。而中國的父母在孩子手中有垃圾時,則是告訴他將垃圾偷偷地扔在一個角落,根本就沒有想到這樣會有什么后果。更夸張的是街頭大小便與城市小廣告比比皆是。先不談中國與其他發(fā)達國家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上述的話語也該能讓各位心知肚明了吧。

說到我自己,我在以前也確實有過沒有注意道德規(guī)范的時候,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不再是小孩,當口中有痰是,我會稍加思考,拿出紙巾,包好,再扔入垃圾桶。當手中攥著糖紙時,我也會稍加思考,直到手中冒汗,我也會扔進垃圾桶。當眼前面對著紅燈時,我依舊會多加思索,靜靜地等待著綠燈的再次閃爍……你要問我為什么,我會告訴你:我是新一代的中國人。

如今,21世紀的中國在發(fā)展的列車上暢通無阻地前進時,我們依然不能忘記那“老掉牙”的道德行為,它就像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成為發(fā)展列車上的“潤滑油”,也可以成為發(fā)展道路上的“攔路虎”。在新聞中不斷報道著經(jīng)濟、財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文化教育的同時,我也希望看到一些關于道德素質(zhì)的報道。明天的我們,應該如何行動呢?

我呼吁:不要再破壞我們自己的家園了,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有關漢中名勝古跡的作文

漢中名勝古跡 一、 東湖 在漢中市城內(nèi)東南隅。面積6358平方米。相傳漢王劉邦曾飲馬于此,俗稱飲馬池?,F(xiàn)存有“神龍能作蒼生雨,飲馬常懷赤帝風”的石刻。東湖地形低洼,每遇秋雨,頗為民患,清嘉慶、光緒年間,曾兩次修整。 二、 漢臺 在漢中市城內(nèi)東南隅。占地4萬多平方米,高9米。相傳筑于公元前206年,是劉邦受封為漢王時興建宮廷的基址。登臺可俯瞰全城,眺望漢江。臺上原遍筑亭閣樓館,畫棟連云,境界優(yōu)美,后因歲久失修,頹圮荒廢,僅留清代所建的望江樓。建國后經(jīng)過修整,恢復了漢臺風貌。 三、凈明寺塔 在漢中市東關。為方形密檐式磚塔。高15米,共11層,每面正中辟券龕,龕兩側(cè)各磚砌隱出單層小方塔一座,建造特殊古樸,型態(tài)秀麗雄偉?!皷|塔西影”為“漢中八景”之一。 四、拜將臺 在漢中市城南。為南北列置的兩座方形高臺,各高丈許。南臺上豎“漢大將韓信拜將壇”碑。北臺上建有臺亭閣。兩臺周長百余步,面積7840平方米。劉邦采納了韓信還定三秦東向以爭天下之策,終于亡秦滅楚,完成西漢統(tǒng)一大業(yè)。相傳漢王劉邦十分禮遇韓信,“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拜韓信為將,昔日拜將壇即是此臺。 五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在漢中市城北17公里褒河水庫內(nèi)。這里原為長250公里的峽谷,南口名“褒谷”,地處原褒城縣境,北口名斜谷,在眉縣,故統(tǒng)名褒斜谷,谷中棧道則名褒斜道。石門位于峽谷棧道南端的一段隧道,東西兩壁及褒河兩岸懸崖上,鑿有漢魏以來大量題詠,通稱“漢魏十三品”。1970年因根治褒河,在石門所處峽谷修建水庫,故將石門洞及附近主要石刻17方移入漢中市博物館保存。 六、山河堰 在漢中市北17公里舊褒城的褒河沿線。據(jù)《漢中府志》載:“山河堰,漢相國蕭何所筑,曹參落成之?!鄙胶友咴喔劝?、南鄭兩縣部分地區(qū)農(nóng)田,今褒惠渠基本上是沿山河堰舊線修筑。歷代均有修復、擴建。對發(fā)展?jié)h中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具有重要作用。 七、留壩縣張良廟 張良廟 在留壩縣廟臺子鎮(zhèn)西、紫柏山東南腳下。又稱留侯祠。相傳為西漢張良晚年隱居的地方。建筑和遺物,都是明清時代所制。有六大院,150余間房舍。門楣磚刻橫額“漢張留侯祠”。一進大門,便? ??連通二門的長木橋-進履橋。二門額懸木匾,上書“保安觀”。過廳走廊里鑲嵌著40余塊明清名人留題的碑刻。授書樓用大理石南陽玉砌筑,建在百余米高的假山上,登樓須拾級,上下迂回長達1公里許始達其巔,舉目四望,青綠一片,點綴著九座紅色的建筑。 漢張留侯祠,俗稱張良廟,為祭祀漢高祖劉邦的開國謀士張良(字子房)的祠廟。因張良曾被封為留城侯,故稱“漢張留侯祠”。傳說為漢高祖劉邦所建,以后歷代都有重建和擴建,而以隋、唐、宋各代規(guī)模最盛。張良廟內(nèi)現(xiàn)存古建筑清朝康熙年間重建的,經(jīng)歷數(shù)百年,才形成規(guī)模,是全國所有祭祀張良的祠廟中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勝跡。有樓、殿、亭、閣、廊、榭共156間,現(xiàn)存碑刻39通,摩崖題字51塊,匾額50多面,楹聯(lián)40余幅,古樹10棵,占地面積14200平方米,是研究秦漢社會歷史的珍貴文化遺產(chǎn),是中國早期道教活動勝地之一,也是絕佳的旅游休閑度假勝地。寺院建筑技藝精巧,布局獨特,與自然佳景渾然和諧 ,交相輝映。院中,泉水竹影,聲色成趣;古柏勁松,千姿百態(tài);奇花異草,濃郁馨香; 碑石字畫,各具其妙;石徑巖梯,千回百轉(zhuǎn);文物典故,妙趣橫生。游觀大小九院,院院風貌各異,身臨其境,如墜仙界。 鎮(zhèn)巴縣 八、班超食邑碑 九、張飛拴馬嶺 十、蒿坪寺古鐘 城固縣 十一、張騫墓 在城固縣西4公里的黎何村西。冢南北長13米、東西寬8米、高5米,略呈橢圓形。原墓地范圍南北170米,東西80余米,有清乾隆、光緒年間所立的記墓碑數(shù)通,還有石虎一對,頭部已殘缺,但尚可看出西漢時期雕刻藝術的風格。張騫(?-前114),漢武帝封博望侯。建元二年(前139年)奉命出使大月氏,相約共同夾攻匈奴。元朔三年(前126年)方歸漢,在外十三年。途中曾被匈奴扣留,前后達十一年。元狩四年(前119年)又出使烏孫,并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他先后兩次出使西域。1990年9月,建立張騫紀念館。 張騫紀念館 張騫,西漢時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其故里在漢中城固縣城南2公里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墓地在縣城西2.3公里處饒家營村,現(xiàn)為張騫紀念館,屬陜西省人民政府1956年公布的首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騫墓坐北朝南,南北長35.6米,東西寬20米,高5米,成覆斗形。四周古柏參天,竹影婆娑。墓前一對漢代石虎雕工粗獷,姿態(tài)雄偉,格局大方。 百姓緬懷張騫,賦予石虎以神話色彩:傳說他們是張騫泛搓時所得天宮織女的一對支機石。解放前,這一對石虎一直? ?當?shù)匕傩斩\病乞嗣求雨的神靈。 陵園整體以獻殿為中軸,對稱分布。獻殿內(nèi)置著名書畫家張重光所繪大型壁畫“張騫出使西域圖”、“鑿空圖”。東西配殿為展室,分別推出“張騫生平偉績”展覽和具有鮮明陜南特色的民間藝術展覽。闕式大門青磚筒瓦,古樸大方,兩闕相對,飛檐斗拱,再現(xiàn)了兩漢宮闕的建筑特色。 十二、五門堰 在城固縣北15公里許家廟街東南。傳說始建于新漢王莽時期。元至元年間(1335-1340),城固縣令蒲庸,改建為石渠,渠底開列五洞,東二西三,可以啟閉,節(jié)制水量,故名。明弘治、萬歷年間,相繼擴建,五門堰全部水利工程告成。有支渠、洞三十六處,灌溉農(nóng)田面積5萬余畝。 南鄭縣 十三、大佛洞 在南鄭縣小南海西南約1.5公里處。巖壁突開穴洞,洞口寬約3米,內(nèi)可容千人。洞內(nèi)鐘乳、石筍,奇形怪狀,蔚為大觀。洞內(nèi)有佛殿,極其深邃。 十四、小南海 在南鄭縣城南約35公里牟家壩南叢山中。雙峰壁立,陡峭懸絕,山麓交歧處,洞開一穴,水從中出,匯成巨池,故名。洞中鐘乳石參差,可秉燭入洞游覽。洞口外有虹橋二拱,上建觀音殿一座。這里山勢高聳,林木茂密,為避暑勝地。 十五、圣水寺 在南鄭縣馬家咀鄉(xiāng)。因寺內(nèi)外有青、白、黃、烏、黑五個龍泉,取“五龍捧圣”之意,故名圣水寺。寺內(nèi)院中有一株古桂樹,粗可四五人合抱,相傳是西漢初年相國蕭何親手載植,故名“漢桂”。其花開5-7瓣,與一般桂樹花開3-4瓣者不同。寺背依群山,面對漢水,寺后蒼松遍山,寺前古柏參天,春來山花遍地,秋來漢桂飄香,故每年中秋,賞桂之游客多不勝數(shù)。 洋縣 十六、開明寺塔 在洋縣城內(nèi)。為方形單層密檐式磚塔,塔北正中設券門,內(nèi)辟方形小室。塔共13層,塔身通高22米。自第二層以上塔身各面共有佛龕52個及方形單層小塔100個,龕內(nèi)石雕佛像大部已毀。塔原建于開明寺內(nèi),寺已圮廢。根據(jù)塔的造型及建筑手法,似為南宋建筑。 十七、良馬寺 在洋縣城西20公里湑水鄉(xiāng)龐家店村外。建于元中統(tǒng)二年(1261年)。寺內(nèi)原有建筑群,經(jīng)附近湑水幾次泛濫和兵燹等嚴重的破壞,僅存大雄殿,又名覺皇殿。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歇山頂。這座古建的細部手法與宋營造法式相近似,其西梢間的后檐墻壁上尚存有以佛教故事為內(nèi)容的巨幅壁畫一塊,構(gòu)圖、用筆以及色調(diào)等都和山西永濟永樂宮內(nèi)保存的元代壁畫相似。 十八、智果寺 在洋縣城西約15公里。今為洋縣智果中學校舍。寺內(nèi)以廣藏明永樂、正統(tǒng)、萬歷等時期皇后頒賜的經(jīng)卷而馳名。寺的規(guī)模相當宏敞。正殿為元至順三年(1332年)僧人所建,藏經(jīng)樓為明萬歷十四年(1586年)建,大殿面闊五間。藏經(jīng)樓坐北向南,兩層,單檐,歇山頂。長21.7米,寬18.3米,高約15米,莊嚴雄麗。這兩座建筑,歷代雖有修葺,基本保持著原來的建筑風格,為陜西罕見的木構(gòu)古建。 十九、蔡倫墓 在洋縣龍亭鋪街南。蔡倫(?-121),東漢桂陽(郡治在今湖南郴州市)人。傳為我國造紙術的發(fā)明人。墓坐北向南,墓冢南北長30米,東西寬17米,高10米。墓前有石碑三通: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漢龍亭侯蔡倫之墓”碑、萬歷四十一年“新建祠記碑”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漢龍亭侯蔡公倫墓”碑。墓南約30米處有蔡倫祠,有過廳、大殿和東西廂房,院內(nèi)有古柏19株。 寧強縣 二十、漢江源禹王碑 二十一、金牛道五丁關 二十二、陽平關 二十三、子龍山 二十四、龍洞 古鎮(zhèn)青木川 古鎮(zhèn)青木川 “秦開蜀道置金牛,漢水元通星漢流”。李白的筆下如此描繪了古金牛的山水。古金牛,今寧強也。寧強據(jù)“劍門蜀道”東端,為古今秦蜀咽喉,是漢水源地、嘉陵上水。峰巒崔巍,林木蔥籠,備秦巴之景色,匯南北之風情。境內(nèi)奇峰秀水、雄關矗立。七盤關、西峽關、牢固關、五丁關、鹽茶關、鐵鎖關、陽平關、青木川,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陽平關,諸葛亮經(jīng)此而北伐,唐明皇越境而奔蜀。青木川位于寧強的西端,毗鄰川甘、鎖鑰三省,重巒疊嶂、山高路險、清溪碧灣、飛流濺珠。 青木川隸屬陜西省漢中地區(qū)寧強縣,位于陜西西南角,陜、甘、川三省交界處,因川道中有一棵古青木樹而得名,因魏輔堂和古建筑而名聲大振。 ... 青木川發(fā)軔于明中葉,成型于清中后期,鼎盛于民國,是羌漢雜居地區(qū)。先后稱草場壩、回龍寺、回龍場、永寧里、鳳凰鄉(xiāng)、青木川。 青木川遠離縣城,地處僻遠。雖為要塞,卻一直處于閉鎖狀態(tài)。有幾條逶迤石徑連通鄰省鄰縣,供山民來往交通。青木古鎮(zhèn),聞名遐邇。逢三趁墟,山民結(jié)伴,來來往往,背扛肩擔,荷貨互市,互通有無。當年杜甫過境時曾吟到:“仰凌棧道細,俯映江木疏。地僻無網(wǎng)罟,水清反多魚。好鳥不妄飛,野人半巢局。喜見淳樸俗,坦然心神舒?!彪m白駒過隙、日月如梭,世界的面貌日新月異,青木川中先秦遺風尚存,青山? ??貌依舊。 青木川山清水秀,自然生態(tài)秀美,民風古樸。一條“回龍場”古街從南向北把小鎮(zhèn)拉得悠長,兩邊的明清民居錯落有致地連綴在一起:四合院式的、船型的,中西合璧式的……古街中段,一座蓋頂華麗的“飛鳳橋”橫跨金溪河兩岸。整條古街呈現(xiàn)出“平盤端凳,雕窗扇門,院落集中,四水倒淌”的格局?,F(xiàn)在還留存的幾處中西結(jié)合的老式豪宅,里面有回廊、天井,寬大舒展,土改時分給當?shù)鼐用窬幼?,現(xiàn)在仍然住著多戶人家。 民國時期的魏輔堂是這一帶的傳奇人物,那時的青木川繁華非常,有洋行、商戶、茶肆、酒店等,因地理位置位于陜、甘、川三省交界處,三省商人匯聚于此進行商業(yè)交易。農(nóng)民安于種植,商人忙于交易,秩序井然,仿佛亂世中一處世外桃源,渾然不知戰(zhàn)爭的存在。很多逃避戰(zhàn)亂的人逃到青木川就安頓下來,以此為家,目前這里老一輩的有四川人、湖北人、湖南人等,從他們改不掉殘存的鄉(xiāng)音里還是覓到一點蹤影。 佛坪縣 二十五、 佛坪大熊貓自然保護區(qū) 勉縣 二十六、馬超祠墓 在勉縣諸葛武侯祠東約0.5公里。馬超(176-222),字孟起,三國扶風茂陵人。出身涼州豪強家族,后為蜀漢劉備部下的一員大將。馬超祠有殿宇3座,作品字形排列,內(nèi)塑馬超泥像一尊。祠前有“漢征西將軍馬超之墓”記墓碑一通,祠內(nèi)另有一碑,上書“一世英名基事漢,一遍遺跡痛仇曹”,為馮玉祥所立。墓地在祠后一座小山丘后面,與定軍山遙遙相望。墓冢高約3米。 二十七、天蕩山 在勉縣城北,與定軍山遙相對峙。山窩有天燈寺,寺周古木參天,寺旁有一噴泉,常年噴水。寺門前有一巨石,傳為黃忠斬夏侯淵后,回營地時馬的踏腳石。據(jù)《沔縣志》載,黃忠當年曾設營于此。 二十八、定軍山 在勉縣城南約5公里。沿漢江峰巒起伏,東西綿亙約5公里,統(tǒng)稱定軍山。山上有主峰十二,隔江與城北天蕩山對峙。由武侯坪南望,東西兩峰屹立。其中另有一小峰,俗稱二龍戲珠。西側(cè)峰頂有鍋底形大洼,周圍約2公里,即當時屯萬兵的仰天窩。山下平坦處名武侯坪,是黃忠與夏侯淵激戰(zhàn)的戰(zhàn)場。 二十九、武侯墓 在勉縣南1公里之定軍山下。三國時蜀丞相諸葛亮葬定軍山,因山為墳。墓園古木蔭翳清幽,并有正殿、廡房等古建筑,懸掛匾額、對聯(lián),襯以林立< /a>的碑石,更顯得莊嚴肅穆。 三十、武侯祠 在勉縣舊城東0.5公里,新城西3公里。祠內(nèi)建有殿廡、游廊房舍七大院56間。祠堂北向,雷峰屏障于前,漢水環(huán)繞于后。祠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20米,院內(nèi)古木參天,遠望蓊郁叢林。大殿內(nèi)有諸葛亮泥塑坐像一尊,綸巾、羽扇,側(cè)塑關興、張苞立像。歷代名人如桓溫、李白、蘇試、王安石、陸游、顧炎武等,都在祠內(nèi)留有墨跡刻石?,F(xiàn)共有漢、晉、唐、宋、元、明等時代碑刻40余通。 西鄉(xiāng)縣 三十一、午子山西鄉(xiāng)城東南15公里堰口鎮(zhèn)旁。山上原有幾座大廟,分上、中、下三觀,統(tǒng)稱午子觀。午子觀是漢代戚姬進香焚輪之處。午子山現(xiàn)存大殿三座,屋舍六十一間,明代銅鑄佛像2尊,鐵佛像1尊。清乾隆時(1736-1795)鑄大鐵鐘一口和殿內(nèi)壁畫多幅。午子山山青水秀,山坡上1000多畝白皮松尤為珍貴,素有“陜南小華山”之美稱。 三十二、鹿齡寺 在西鄉(xiāng)縣城西北1公里。是回族伊斯蘭教清真寺?;亟贪蚱铎o一,甘肅河州(治今甘肅臨夏東北)人,奉師之命,于清康熙年間來西鄉(xiāng)傳教??滴跷迨四辏?719年)死于西鄉(xiāng),遺囑其徒修建鹿齡寺。寺現(xiàn)有磚雕照壁一座,高10米、長11米,正中有纏枝牡丹雙龍搶寶磚雕,兩側(cè)為蓮子荷花和雙龍戲云磚雕。寺門為牌樓式,四柱三間,正中廡殿頂,門額上懸“鹿齡寺”匾額。大門內(nèi)為正殿前院,東西磚墻均有磚雕圖案。正殿為歇山頂,面闊3間,殿東側(cè)小院為阿訇住所。寺自清康熙五十八年建成至今,信仰該教的回族、維吾爾族、東鄉(xiāng)族、保安族等教徒,從陜、甘、寧、青、新、滇、川、黑等省,不遠萬里,來此朝拜瞻仰者絡繹不絕。 略陽縣 三十三、靈巖寺 靈巖寺 在略陽縣城南約3公里嘉陵江畔。寺在天然的巖穴上,形如虎口,兩山對峙,江水如沸,有瀑布如空中白練。創(chuàng)建于唐開元間(713-741)。寺分前后兩洞。前洞口高約25米,寬50米,進深60米。洞左右和正面有房屋建筑。后洞有涅般佛及羅漢像多尊,并有天然的鐘乳形成白色的石柱,形如一手撐天。兩洞間懸空橫架一木,曰奈何橋,或名飛橋。攀崖過橋,如履薄冰,十分驚險。寺內(nèi)共有碑碣118通,約分兩類,一類是游寺的題詠,一類為寺的修建沿革。 三十四、略陽江神廟

在略陽縣環(huán)城西路嘉陵江邊,有一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神廟,又名“王爺廟”、“龍王廟”。 江神廟座東向西,東西進深約65米,南北面闊約30米,占地面積近2000平方米,整體建筑平面布局利用地勢落差,采用中國傳統(tǒng)宅第平面布局,形成上、中、下三進式院落,從西向東依次為戲樓、過廳、前殿、后殿,兩側(cè)廊房,布局合理緊湊。群體建筑外觀以實墻而為的封閉空間,形成外看見墻不見木,內(nèi)看見木不見墻。戲樓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底層為江神廟人口,二層戲臺和化妝室用木板隔開,欄板,檐仿雕刻精細,過廳前殿、后殿面闊五間,均為穿斗式木構(gòu)架。江神廟所有建筑細部裝飾著重于木雕板繪,外觀華麗,極富地方性和民族特點,檐口大量使用檔風板,遮蓋檐口內(nèi)部梁架結(jié)構(gòu)。戲樓翼角斜撐木柱是一只金雕木虎,并和人物造型聯(lián)成一體,給建筑增添了威嚴和別致的格調(diào),戲分欄板木雕題材豐富,有獸頭圖案畫,氏羌人物和浮雕故事圖像,獸頭圖案畫多為熊、豬、猴之類動物,全廟共有近300余幅這樣的圖畫,氏羌人物形象奇特,衣著服飾與漢族迥然不同,浮雕人物故事圖像,多系人物花卉,現(xiàn)僅存木雕215幅,具有濃厚的羌文化特色和寫實風格。過戲樓往東,為一庭院,兩側(cè)過廳共分兩層,底層墻壁上展為略陽民歌、情歌,二層展有略陽民間人物故事傳說,再往東拾級而上,過一小巧玲瓏的大理石橋,即到江神殿前殿,飛龍繞柱,江神坐在龍身上一手抓龍角,一手指天,前殿兩側(cè)各有兩間小廂房,古時為船幫休息室,過前殿往東,拾級而上,則到了后殿,后殿與前殿之間,有一小小庭院,兩側(cè)各有兩間廂房,后殿為書畫展室,一進大門,便可聞到一股濃濃的翰墨清香。 江神廟是我國長江流域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氏羌戲院式建筑群,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和文物考古價值,為了加強對這一珍貴的文物建筑群的保護,縣上于2000年設立了江神廟民俗博物館。

Hash:bcdfffb237d478689ed0a05078d6bbc72e1afb5e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