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臊子面

臊子面屬岐山風味名吃,以其做工精細,用料講究,色香味形俱佳而久負盛名。臊子面從做工烹調(diào)到色香味形眼觀口感可以用“煎、稀、汪、薄、筋、光、酸、辣、香”九個字概括。該小吃始于西周早期,相傳是周文王的母親,為招待周文王的親朋和左鄰右舍所做的一種面食,距今已三千多年歷史。

岐山臊子面香味飄香省內(nèi)外,其肉臊子的制作算得上是一門絕活。先將肥瘦各半的豬肉切成肉丁,然后用文火爛,不能炒,更不能煮。

在這方面流傳有“緊鍋饃,慢鍋肉”之說。即蒸饃時要用緊火燒,爛肉卻是用溫火,還要慢慢翻攪,性急不得。這樣才能使肉“出油”,達到去腥生香吃起來不膩的效果。等肉爛到八九成時再下花椒、桂皮、生姜、八角等佐料并加陳醋,這樣一鍋酸香四溢的肉臊子就成了。另外紅蘿卜、蒜苗、豆腐、黃花菜和黑木耳都是湯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岐山臊子面的歷史典故

相傳周朝時,文王姬昌帶人出外狩獵,在渭河畔遇見一條蛟龍從水中騰空而起,張牙舞爪,殘害無辜。周文王令將士一齊射箭,一時空中箭鳴不止。頃刻之間長五丈重千斤的蛟龍眼瞎喉斷,從空中跌落下來。由于蛟龍肉食后有延年益壽和驅(qū)惡除邪的作用,文王讓廚師將蛟龍剁成厘米見方肉丁,加上佐料爛(音“蘭”)成臊子,把煮好的面條撈在碗里澆上湯和蛟龍臊子。

只吃面,不喝湯,再把湯倒進湯鍋,如此循環(huán)不但將士們吃上了蛟龍面,就連當?shù)剜l(xiāng)親也沾了光,品嘗了鮮美的蛟龍面。從此,西岐人仿效這種吃法,將豬肉爛成臊子,澆湯而食,這就是世代流傳千百年至今的臊子面。還有一種傳說是,岐山有戶人家娶了個賢慧能干的媳婦,她做的面條家人食后無不稱贊滑爽鮮美。后來,她的小叔做了地方官員,邀請同僚到家里做客。當人們吃了嫂子搟的面條后,贊不絕口。從此“嫂子面”便出了名。由于“嫂”與“臊”諧音,嫂子面便叫成了臊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