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八大特色美食
霍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臨汾市的北部,因東依霍山而得名。霍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周武王封其弟叔處于此為霍國,而后稱彘縣、永安縣、霍邑縣、霍山郡,唐改霍山郡為呂州,金增置霍州,清改霍州為直隸州,轄靈石、汾西、趙城三縣,民國始稱霍縣。1989年12月,撤縣設立霍州市?;糁菸幕滋N深厚,康熙、李商隱、孔尚任等眾多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都曾親臨游覽霍州,留下眾多著名詩文和遺跡;霍州威風鑼鼓歷史久遠,威震四方,被譽為“華夏第一鼓”。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不同的地理歷史環(huán)境造就不同的風俗人情,也形成了不同的美食風格,霍州也有很多特色美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1、霍州饸饹
霍州饸饹面是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的特色小吃?;糁?a href='/techan/947' target=_blank>饸饹面,面粉加堿后,使用特制饸床進行壓制,煮熟后,使用熟油攪拌,晾5-8小時,過水加鹵(條狀炸豆腐、蔥花、等材料)即可食用,非常好吃。
霍州饸饹可分為稍子面饸饹和干面饸饹兩種,二者的做法略有差異。稍子面饸饹制作方法是先煞醬,即是熱鍋上將面醬焙黃,然后加入素油、蔥絲、蒜片、姜末、調味品等與焙黃的面醬反復攪拌,隨后加入沸水調成紫黃色的調料湯,接著放進炸豆腐絲、金針、海帶、小酥肉等,繼而將適量雞蛋打散,徐徐倒入鍋內,并用淀粉汁勾芡,最后再放些菠菜切段即可?;糁莞擅骛毬阋唤^,它與稍子面饸饹在做法上的區(qū)別,在于用精粉加堿水“和”面,要“和”的不軟不硬,煮熟后用涼水過三遍,撈出待面中水分退去后,用清油搓一遍。這樣,色黃帶光,不糊不斷,香脆可口。
2、霍州年饃
霍州年饃是可食用的山西傳統(tǒng)民俗工藝品,年饃在民間也叫“花饃”,饅頭在山西俗稱“饃饃”。逢年過節(jié),霍州人會豐富饃饃的造型,并賦予其寓意,過年做的這種饃叫年饃?;糁菽牮x當地人稱之為“羊羔兒饃”,古時的“羊”即是“祥”,有著“吉祥”的寓意,每到春節(jié)前夕,霍州都以年饃最為出名。年饃選中原地區(qū)的小麥面粉,采用本地傳統(tǒng)酵母發(fā)面(老面肥),用精選的灰棗做 造型裝飾,做年饃程序復雜,全程必須手工操作,為了蒸出的年饃表面光滑漂亮、饃饃彈性分層,每次制作年饃需要提前三天開始揉面,面團需要經過7-10次醒發(fā)、揉和,每次揉面都要摻入一定比例的干面粉,最后饃樣做好后繼續(xù)醒發(fā),達到發(fā)虛光潤,再入籠內蒸熟,因此,真正的霍州年饃宣騰嫩白、面絲分層、棗甜不爛。
3、霍州碗圫子
蕎面碗托起源于西晉戰(zhàn)亂年間,因其制于碗食于碗而得名是風靡晉南、陜北地區(qū)的地方風味小吃,其中霍州碗托最具特色。苦蕎麥粉成漿加工后,裝入碗或盆中冷卻后,即可食用、因其狀而得名,口感奇特,清熱、解毒。碗托子有兩種一種是用苦蕎麥面做的,呈黃色。還有一種是用面粉,淀粉做的,呈白色。千百年來以其柔韌、筋道、滑膩、香辣爽口,以及獨特的食用方法而聞名遐邇。既是充饑果腹的當家糧,又是啖口小酌的盤中菜。
4、霍州燒餅
霍州燒餅是霍州的道地小吃?;糁轃灥淖畲筇卣魇抢锩娑鄬?,層里有料,料是小茴香!小茴香是一味中藥,味辛,散寒,有理氣和胃的藥效,用鹽炒制的鹽小茴香能暖腎散寒。
5、豬血灌腸
豬血灌腸就是霍州傳統(tǒng)名食之一,它創(chuàng)制于清朝中葉,加工精細,風味獨特,是譽滿三晉之佳品。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西太后與光緒皇帝出逃西安,歇足于霍州,霍州名廚為其制作御宴。西太后、光緒皇帝與諸大臣對豬血灌腸贊不絕口,故此成為一道傳統(tǒng)名吃。
6、霍州豆腐
霍州豆腐是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的特產?;糁荻垢珴扇榘?,柔軟韌勁,細嫩光潤,清香可口?;糁荻垢?,因制作時不用石膏點鹵,而用獨特的老鹵水點制,使豆腐細膩有韌,聞之豆香純正,食之清爽滑嫩,細嚼則噴香而筋道,沁香入胃,營養(yǎng)豐富,令人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7、霍州糊飽
“糊飽”是家鄉(xiāng)土話,說的是一中類似羊肉泡饃的吃食。說是如此,卻也不盡相同。煮的并非羊肉,而是腸兒、肚兒、血豆腐之類羊雜,泡的也不是“饃”,而是家鄉(xiāng)的燒餅。霍州人吃方便面、干面饸饹之類總會泡一塊燒餅。湯把燒餅泡的更軟卻不失嚼勁,燒餅內的調味料與湯有融為一體,恰到好處,滋滋,那叫一個香!既管飽,可也不貴。倘干活累了,懶得做飯了,拿一塊兒燒餅,撕作若干小塊兒 放入碗里,隨手撒些鹽、胡椒粉、味精之類,開水一沖,便是一碗飯。
8、霍州油炸糕
在山西省晉南地區(qū)的霍州市流行著一種美食小吃,叫做“油炸糕”,這種美食小吃是用黍面和紅棗疊放在一起蒸制而成,金黃的顏色讓人看著都很有食欲,口感綿軟香甜,當地人非常喜歡吃。
霍州的美食還有很多很多,歡迎大家來補充!
Hash:fe9eb7fce574a812baf378c7e8125aee185748e9
聲明:此文由 中國傳統(tǒng)美食文化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