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寧夏必吃的經(jīng)典特色小吃
羊肉臊子面——是寧夏著名的傳統(tǒng)面食。在首府銀川的大街小巷,處處可以見到羊肉臊子面館。據(jù)說是由唐朝初期的“長壽面”演化而來,成為老人壽辰、小孩生日及其他節(jié)日的待客佳品,含“福壽延年”之意。湯香,是臊子面的主要特色,俗云“吃飯吃湯”,意即指此。臊子湯主要用肉、辣椒油、時鮮蔬菜、豆腐及各種調(diào)料做成。一般選用好里脊肉,肉要切得細(xì)碎均勻,熱鍋炒煉(熗),隨后依次加入辣面、蔥、姜、調(diào)料以及米醋等。
羊肉搓面——是寧夏盛行的一種風(fēng)味面食。有一點象西安的拉條子。面和好搟成片,切成細(xì)條用手搓圓,如西安的拉條子粗細(xì)。這道小吃特點:面精肉鮮,風(fēng)味獨特。先將面粉揉成面團醒好,將羊肉切成大丁炒熟。然后將面搓成筷子般粗,下鍋煮熟,再澆上用羊肉原汁、羊肉丁和新鮮蔬菜燴成的湯,放入辣椒紅油即口可食用,面精肉鮮,風(fēng)味獨特。
燴小吃——是一道傳統(tǒng)著名小吃,寧夏各地均有制作。形狀相似的夾板子、豆腐、粉條、面筋、菠菜,丸子,再加上清瑩的湯,羊肉洗凈剁成肉泥,拌入雞蛋、淀粉、蔥未、姜末等料,制成肉餡將制好的一半肉餡平抹在雞蛋皮上,上面再蓋一張雞蛋皮,壓實后用刀切成菱形塊,下入油鍋內(nèi)炸呈金黃色撈出另一半肉餡則用手?jǐn)D成丸子,也下油鍋炸熟。燴制時,炒勺內(nèi)依次放入羊肉湯和夾板、丸子、菠菜等料,燒開后用淀粉勾薄芡即成。
炒糊餑——即炒餅,在西北一般被稱作炒糊餑,流行于寧夏銀川、吳忠等地。特點是制作方便,配菜豐富,香、辣,嚼起來很有口感。燜炒時,炒勺里放適量植物油,先將羊肉絲煸炒至肉色變白,再依次放進豆腐條、干辣椒片等料和幾勺羊肉湯。燒開后,將切好的餅條抖散放進勺內(nèi),蓋上蓋子。燜至餅條熟透,再撒上蒜苗終一即成。
莜面蒸餃——秘制醬料、香油等調(diào)制的餡料,搟好的莜面皮,像包餃子一樣,包成月牙等形狀,略大于普通水餃,放開水鍋上蒸15-20分鐘,悶鍋一分鐘,食用即可。莜面蒸餃蒸的時候是白色的,蒸好后見風(fēng)即變?yōu)楹稚?,非常有趣。吃起來一股爽口清香,配上多汁味美的餡,令人回味無窮。
八寶飯——一道筵席小吃,寧夏各地均有制作,選料各地稍有不同。在吳忠一帶,八寶飯往往在筵席中最后上桌。八寶飯一上桌,就標(biāo)志著筵席結(jié)束。
涼皮——是搟面皮、面皮、米皮、釀皮的統(tǒng)稱。流行于中國北方地區(qū)。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綠色無公害食品。因原料、制作方法、地域不同,有熱米(面)皮、搟面皮、烙面皮、釀皮等??谖队新槔?,酸甜,香辣等各種口味。 涼皮歷史悠久,據(jù)說源于秦始皇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羊肉泡饃——亦稱羊肉泡,古稱“羊羹”,關(guān)中漢族風(fēng)味美饌。它烹制精細(xì),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yǎng)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欲,食后回味無窮。
固原水盆羊肉——固原的傳統(tǒng)小吃之一,水盆羊肉不僅味美,而且還是溫補肝腎的良藥,像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等等都是有益處的。
Hash:15c6101f18d39f9f042c178f0cca3f52855fa178
聲明:此文由 山東屹格信息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