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寨

普米族寨

木結(jié)構(gòu),木板蓋頂,四面墻用木料重疊垛成的木屋里展示了他們?nèi)粘5纳钇鹁?。旁邊有一酥里瑪酒酒作坊,香氣四溢。普米族自稱“培米”,意為白人,人口3.3萬,主要居住在滇西北的蘭坪、寧蒗、麗江及維西、永勝等縣。

民居建筑:

壩區(qū)住房多仿白族“三坊一照壁”等院落形式,山區(qū)多為木楞房四合院布局。多數(shù)房屋為木結(jié)構(gòu),木板蓋頂,四面墻用木料重疊垛成。在大床的中央再砌一火塘,其上架起三角架,供取暖和燒水做飯之用,稱為“下火塘”?;鹛潦欠课莸闹行?,是全家人活動的主要場所。周圍設鋪位,左為男鋪,右為女鋪,供全家人起居之用。一般為兩層,上面住人,下關(guān)家畜。普米族的房門外都懸掛著牛羊的骨頭,據(jù)說這是家庭財富的象征,同時也具有驅(qū)邪鎮(zhèn)鬼的作用。

宗教信仰:

信仰藏傳佛教、道教等,存在著濃厚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每天三次向火塘上方“宗巴拉”神祭拜敬酒。還崇拜祖先。每逢節(jié)慶、婚嫁、生育、出行、收割等,都要請巫師(汗歸)殺牲祭獻,誦經(jīng)祈禱,以便消災祛難,保佑安康。

禮儀習俗:

普米族每年過年都要為年滿十三歲的兒童舉行“穿褲子(裙子)”的成年禮儀式,亦即“成丁禮”。即給男孩穿上長褲,給女孩換上百裙長裙。舉行過“成丁禮”的少男少女,標志著已長大成人,開始成為家庭的成員,可以參加成年人的各種活動,可以戀愛、結(jié)婚。

語言:

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有說屬藏語支),有兩個方言區(qū)。無文字,通行漢文。

婚俗:

寧蒗地區(qū)保留著古老的“搶婚”習俗?!皳尰椤笔窍鄲鄣那嗄昴信蚧橐鍪茏瓒扇〉囊环N“生米做成熟飯”的結(jié)婚方式。男女雙方事先暗中商定婚期,結(jié)婚那天,姑娘仍若無其事的外出勞動。男方則派生辰屬相相合的人暗中跟蹤,看準時機后突然搶奪。搶得之后便高喊:“某某人家請你去吃茶!”姑娘佯裝-,早有準備的親友們聞訊后也迅速出擊,與迎親的人展開激烈爭奪,由于人多勢眾,終將姑娘奪回,然后簇擁她回家,舉行隆重的出嫁儀式。盡管女方家長不同意這門親事,但此時也無可奈何,只好默認,并準備豐盛的食物,為女兒出嫁進行慶祝。蘭坪、維西等地普米族的婚禮則是在對歌聲中進行的,整個婚禮喜慶、歡樂、吉祥。在部分普米族的婚姻習俗中,還留存著“不落夫家”的習俗。

服飾:

傳統(tǒng)服裝一般穿黑白直條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褲,習慣用麻布一塊從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袒露左肩右臂,左肩一角用草繩或竹針拴結(jié),腰間佩帶弩弓、箭包和砍刀。女子多在腰間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裝飾,常常披掛的五顏六色,串珠、胸鏈、耳環(huán),甚至銅錢和銀幣常掛在頸上和耳下。婦女出門要身背精致的篾籮。男女不戴帽,多披頭散發(fā),赤足。

文化:

文學藝術(shù)豐富多彩,內(nèi)容廣泛,詩歌、傳說、故事、寓言、雕刻、繪畫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其敘事詩《白狼詩歌》三章歷代傳頌,享有盛名。還有記載傳統(tǒng)習慣法規(guī)的《古利歌》,宗教方面的《請神歌》等世代傳唱。漆器是普米族的傳統(tǒng)工藝品,遠近聞名,通常的制品有漆碗、酒壺、酒杯、漆盒等。他們喜愛以黑色為底,配以紅白圖案,小巧玲瓏,光潔可愛。

飲食:

主食玉米、蕎麥,喜歡飲酥里瑪酒酒、吃烤肉、喝茶、抽旱煙。民間仍保留許多古樸的烹調(diào)方法,最常見的是用一種特制石板鍋烙熟的石板粑粑。烙制石板粑粑時,多選用阿吞或董棕樹淀粉,用鳥蛋和成糊狀,然后倒在燒熱? ??石板鍋上,隨烙隨食,別具風味。蜂蛹是獨龍族民間最講究的菜肴之一。典型食品有河麻煮芋頭、燒酒燜雞、吉咪等。

歌舞:

四弦琴是普米人非常喜愛的傳統(tǒng)樂器,常常都能聽到純樸、悠揚的四弦琴聲。它既是普通的樂器,還是小伙子們向姑娘傳情示愛的武器。最流行的交誼方式是“對歌”,無論婚、喪、節(jié)慶,都要“對歌”。

節(jié)日:

普米族的主要節(jié)日有大過年、大十五節(jié)、轉(zhuǎn)山會、嘗新節(jié)等。大過年即過春節(jié)。雪門檻游山節(jié)是普米族節(jié)日中人數(shù)最多而宗教氣氛較淡的一個節(jié)日。轉(zhuǎn)山節(jié)是農(nóng)歷七月十五進行的祭山神活動。

信息來源:5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