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馬樁重要性不輸故宮前的華表 還與成吉思汗有關

12月12日一大早,西安美術學院內的近千個拴馬樁突然變了摸樣,原來一夜之間拴馬樁的石獅子和石人都帶上了口罩,然后畫面就變成了這樣。。。。。。。。

估計看到這場景西安美院的師生表情就是這樣的吧?

摘了口罩,這些拴馬石露出本來面目:動物雕塑栩栩如生,人物形象活靈活現(xiàn)。拴馬樁是中國北方獨有的民間石刻藝術品,在陜西澄城縣分布尤為密集。明清兩代,石刻的拴馬樁已非常普遍,民國以后逐漸減少了。拴馬樁原本是過去鄉(xiāng)紳大戶等殷實富裕之家拴系騾馬的雕刻實用條石,以堅固耐磨的整塊青石雕鑿而成,一般通高2—3米,寬厚相當,約22—30厘米不等,常栽立在農家民居建筑大門的兩側,不僅成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機構成,而且和門前的石獅一樣,既有裝點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時還被賦予了避邪鎮(zhèn)宅的意義,人們稱它為“莊戶人家的華表”。

拴馬樁在渭北平原分布比較密集,基本是圍繞著內蒙古向周圍地區(qū)發(fā)散的,在地緣上以蒙古文化為中心與周邊地區(qū)文化相互作用影響。相傳這與成吉思汗有關,成吉思汗拴馬樁位于呼倫湖北岸,離滿洲里市88公里。有一年的冬天,成吉思汗在與世仇塔塔爾部落征戰(zhàn)時,他率百余輕騎兵連夜襲擊塔塔爾部落,不想一場激戰(zhàn),成吉思汗只剩10余人。只能自呼倫湖北岸撤退,塔塔爾人緊追不舍。乘著黑夜的掩護,成吉思汗一行退到湖的西北岸。岸邊是一道陡崖,后面塔塔爾人逼近,成吉思汗見陡崖20余米處有一高20米左右不規(guī)則形石柱立在冰面上,心里想這是絕妙的隱蔽處,便命令手下向西撤,引開塔塔爾人的追趕,而成吉思汗留下一隨從下馬,脫掉身上的蒙古袍把坐騎的馬蹄包住,從西坡上冰,走到湖中的石柱后隱藏起來。剎那間,塔塔爾人追到湖邊,發(fā)現(xiàn)湖中只有一個高20米的石柱,并無他人,這時塔塔爾人聽到西邊有喊殺聲,隨著喊殺聲塔塔爾人揮馬追趕去了。在寒風刺骨中等待塔塔爾人遠去的時候,成吉思汗望著拴馬石柱,雙手合掌,說道:“湖中石柱,搭救了我的生命,待我成大業(yè)時,再來祭拜?!闭f罷,他和隨從牽馬上岸,向駐扎在克魯倫河畔的老營飛奔而去。后人為了紀念他,將湖中的石柱叫做成吉思汗拴馬樁,至今仍有很多牧民每逢農歷五月初三和七月十三祭拜此石柱。

陜西拴馬樁結構造型相對固定,但樁首雕塑有較大發(fā)揮空間,比較隨意,體現(xiàn)出百姓人家純樸粗獷的審美情趣。人物與動物組合樁中的人物為多為西域胡人形象、蒙古人形象以及漢人形象。動物中以獅子居多,是因為獅子在佛教中被視為瑞獸。傳說佛祖釋迦牟尼誕生時,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獅子也是菩薩、財神的坐騎。從東漢始,帝王陵墓常請獅子護陵,帝王宮闕常請獅子護駕,獅子也成為戰(zhàn)無不勝、懲奸佑善的仁獸。又因古代官制中有太師、少師,大獅小獅暗寓太師、少師,故有“大獅背小獅”的各種石雕。于是石牌坊上有獅子的身影,門墩石、寺廟中也有獅子的身影,拴馬樁自然而然地烙上獅子身影。獅子雖是“舶來品”,卻成了賜福的化身,要升官發(fā)財、要代代出人,非得請獅子保駕護航。

除了獅子以外,拴馬樁樁首雕塑中猴子形象也不少見。一方面是由于與孫悟空有關?!?a href='/xiyouji/' target=_blank>西游記》前七回主要為孫悟空大鬧天宮,驚動玉帝,玉帝降旨招安,授其弼馬瘟職,以飼養(yǎng)天馬。拴馬樁所雕之猴形多坐于山中吃果,與孫悟空之形象相符。樁首雕一管馬之官,所拴之馬必然溫順服貼。另一方面,因猴與“侯”同音,侯是古代的一種爵位,《禮記·王制》記載:“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近期一直在進行考古發(fā)掘的?;韬?/a>劉賀墓其墓主人其身份之一就是漢代的王侯。猴子立在栓馬莊上寓意“馬上封侯”,意思是馬上能受封爵位或職位很快得到提升,圖寓意功名指日可待。

西安美術學院內的這些拴馬樁是2000年左右收購的,時任院長楊曉陽大概原本是希望用拴馬樁裝飾校園,但學生們賦予了他們新的“實用意義”——曬被子。

“咦,光線怎么突然沒有了?”

Hash:0fcf069de2e40b1ca2d80ff9cc2a5c4fff77fb74

聲明:此文由 鴻儒新說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