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和成吉思汗的關(guān)系 旅游忽必烈

導(dǎo)讀:忽必烈和成吉思汗的關(guān)系 旅游忽必烈 一、忽必烈和成吉思汗的關(guān)系 二、忽必烈簡介 三、忽必烈 四、忽必烈是中國人還是蒙古國人 五、忽必烈率領(lǐng)蒙軍攻打南宋史稱 六、忽必烈攻打日本 七、忽必烈和成吉思汗有什么關(guān)系 八、忽必烈是誰的兒子啊

一、忽必烈和成吉思汗的關(guān)系

吉思汗和忽必烈是祖孫關(guān)系。

成吉思汗,生于漠北斡難河上游地區(qū),取名鐵木真。從成為蒙古乞顏部可汗開始,一步步統(tǒng)一蒙古諸部。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歷史人物,同時又是最有爭議的人物。七八百年來,中外各國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名人學(xué)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討成吉思汗。

忽必烈,蒙古政治家、軍事家,是元朝的開國皇帝,忽必烈以孝順著稱,深諳漢文化,任用漢儒整頓吏治和軍務(wù),其弟蒙哥即位為元憲宗。忽必烈被京兆封地,同年率兵滅大理國,后隨蒙哥攻打宋朝。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也可以說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接班人,他完成了成吉思汗未完成的心愿,那就是統(tǒng)一中原,忽必烈繼承了祖父成吉思汗的遺志,前皇位滅大理,后皇位滅南宋,統(tǒng)一全國,創(chuàng)建元朝,是元朝的始祖。

二、忽必烈簡介

忽必烈全名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生于1215年,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監(jiān)國孛兒只斤·拖雷第四子,元憲宗孛兒只斤·蒙哥弟弟。大蒙古國第五位可汗,元朝開國皇帝。蒙古尊號“薛禪汗”。

1251年,孛兒只斤·蒙哥任孛兒只斤·忽必烈為總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南駐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漢族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jīng)略司于汴梁,整頓河南(今洛陽)軍政,并屯田唐、鄧,收到積極效果。

1253年,受京兆(今陜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與大將兀良合臺遠征云南,滅大理國。

1258年蒙哥興師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總東路軍。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線駕崩。

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開平,建元中統(tǒng)。忽必烈以漢地豐富的人力、物力為依托,出兵擊敗阿里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建國號為大元,確定以大都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顏大舉伐宋朝。

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滅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殘余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tǒng)一。

統(tǒng)一全國后,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馬,后阿合馬獨擅朝政。1282年(至元十九年),大都發(fā)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殺阿合馬事件。此后,忽必烈又先后任盧世榮、桑哥專理財政,都以失敗告終。同期,忽必烈接連派遣軍隊遠征日本、安南、占城、緬甸與爪哇,但都遭到失敗。但抗擊海都、篤哇等西北諸王的侵擾和平服東北諸王乃顏叛亂,具有一定積極作用。

三、忽必烈

忽必烈是元朝的開國皇帝。忽必烈是元朝的創(chuàng)建者,拖雷正妻唆魯禾貼尼的第二子。忽必烈為藩王時,便熱心于學(xué)習(xí)漢文化。

1251年,? ??兄蒙哥即大汗位,忽必烈以皇弟之親,受任總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南駐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漢人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jīng)略司于汴梁,整頓河南軍政,并屯田唐、鄧,收到積極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陜西西安)封地,忽必烈又在這里任諸儒臣興立屯田,興復(fù)吏治,恢復(fù)農(nóng)業(yè),建立學(xué)校,進一步取得北方漢族地主階級對他的擁護,為元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社會基礎(chǔ)。

四、忽必烈是中國人還是蒙古國人

忽必烈出生在蒙古族,是大蒙古國第五位可汗,元朝開國皇帝。蒙古尊號“薛禪汗”。

1251年,孛兒只斤·蒙哥任孛兒只斤·忽必烈為總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南駐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漢族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jīng)略司于汴梁,整頓河南(今洛陽)軍政,并屯田唐、鄧,收到積極效果。

1253年,受京兆(今陜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與大將兀良合臺遠征云南,滅大理國。1258年蒙哥興師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總東路軍。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線駕崩。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開平,建元中統(tǒng)。忽必烈以漢地豐富的人力、物力為依托,出兵擊敗阿里不哥。

基本信息:

忽必烈基本信息

中文名

孛兒只斤·忽必烈

別名

元世祖、薛禪汗

民族

蒙古族

出生日期

1215年9月23日

去世日期

1294年2月18日

陵墓

起輦谷

在位時長

1260年5月5日—1294年2月18日

1、 忽必烈是元世祖,蒙古族,是一名政治家、軍事家。監(jiān)國托雷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弟。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

2、 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將國號由大蒙古國改為大元,從大蒙古國皇帝變?yōu)榇笤实?,大元國號正式出現(xiàn),忽必烈成為元朝首任皇帝;

3、 忽必烈作為一個征服者給被征服地區(qū)的人民帶來了浩劫,但在歷史上仍能獲得不錯的評價。忽必烈是一個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他是少數(shù)能夠重視漢文化,推崇儒術(shù)的蒙古統(tǒng)治者之一。

五、忽必烈率領(lǐng)蒙軍攻打南宋史稱

眾所周知,之前蒙古人在進攻南宋的過程中,并沒有投入所有的蒙古軍隊,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繼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之后,又先后發(fā)動了兩次西征,打敗40多個國家,征服170多個民族。且南宋占據(jù)地理優(yōu)勢,有釣魚城等關(guān)隘可以據(jù)守,屬于以逸待勞。一時間并未能攻下宋朝,面對如此形勢,元朝到底怎么做才能取下南宋?

首先元朝有人才相助。自蒙古滅了金,占據(jù)黃河流域及以北地區(qū),實力大增,更重要忽必烈收攬了很多漢、遼、色目人才。不但管理了農(nóng)耕區(qū),而且在軍事戰(zhàn)略上熟悉南宋地形、政治等。使得原本勇猛的蒙古軍隊如虎添翼。而宋朝政治不清,沒有把握大局的人才,所謂南宋缺相,在軍事上,起初認用了許多人才,并放手給予權(quán)力,抵擋了蒙古進攻30多年!

后期,隨著奸臣當?shù)?,諸多軍事行動遭到失敗,賈似道當權(quán)時,皇帝幼小,因此一人說了算,導(dǎo)致戰(zhàn)略地,四川荊州,相繼失守。這兩地既失,南宋失去了最后的戰(zhàn)略依仗。很快便被攻破? ??其次是內(nèi)部軍事政變問題,和太祖太宗交接班內(nèi)幕重重有關(guān),太祖因為是武將出身,為了政體安全,也為了指揮體系的健全和職業(yè)化,制定了中央指揮,武將執(zhí)行的規(guī)矩。

但那時候的宋軍百戰(zhàn)百勝,是因為本身就是天才將領(lǐng);而因為交接班的內(nèi)幕和斗爭,太宗是文人出身不懂兵將,但是起碼還是知道一些的,可是就是因為一知半解,所以才在太原城下慘敗,本人也被那屁股上的一箭把人的精氣神都射沒了,膽魄也沒了,而且建國初到當時的百戰(zhàn)百勝的宋軍的底子也差不多敗光了,但又有誰知道,太宗當時離勝利也就是一個時辰的功夫,沒有武人的血性,自然導(dǎo)致了全盤慘敗。

六、忽必烈攻打日本

1274年,忽必烈命令屯戍高麗的鳳州經(jīng)略使忻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丘率兵15,000人,大小戰(zhàn)船900艘出征日本。在日軍堅決抵抗下,首戰(zhàn)只獲小勝,未能深入。不久,因臺風(fēng)將大部分戰(zhàn)船毀壞,加上已兵疲箭盡,元軍只得倉促撤回。

1275年二月,忽必烈派禮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杜世忠等一到日本,就被鐮倉幕府處死。這一消息直到1280年才傳到元朝。于是,忽必烈決心再次征討日本。是年下半年,元朝征調(diào)軍隊(包括結(jié)集南宋新附軍),成立征東行?。ㄒ喾Q日本行?。┲鞒终鞣ゴ笥?。

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軍兵分兩路遠征日本,但仍然失敗。

七、忽必烈和成吉思汗有什么關(guān)系

從輩分上來說,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是他的四子托雷的第四個兒子。

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國的第一位可汗,忽必烈雖然不是嫡長孫,但最后還是繼承了汗位,是第五位可汗,因為后來在位時改了國號所以也同時是末代大汗。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是一位歷史上著名杰出的軍事家。他先是一個一個地打敗了其他部落統(tǒng)一了蒙古,在1206年成為“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之后又發(fā)動對外的擴張侵略戰(zhàn)爭,征討了西夏、金國、花剌子模等周圍各國,使疆域版圖不斷擴大。他麾下的鐵騎甚至向西到達了中亞、東歐的黑海,而他的繼承人又發(fā)動了兩次征西戰(zhàn)爭,由此為世界歷史上面積第二大的帝國奠定了基礎(chǔ)。

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按照他的遺囑,三子窩闊臺繼承為可汗,四子托雷擔任監(jiān)國。窩闊臺死后,他的兒子繼承了汗位。兩年后,托雷的長子蒙哥被選為了可汗。而蒙哥之后,就是忽必烈當上可汗。1264年,忽必烈把蒙古國號改為“大元”,大蒙古國也至此結(jié)束,所以忽必烈是大蒙古國的最后一位可汗。而他在位時,元朝滅亡了南宋,算是完成了成吉思汗的一個心愿。

成吉思汗的廟號、謚號最早也都是出自忽必烈。1265年,忽必烈把自己的祖父成吉思汗追尊了廟號,為元太祖。一年后,又追尊了謚號,為圣武皇帝。

八、忽必烈是誰的兒子啊

忽必烈生于金貞祐三年(公元1215年),是拖雷的第四個兒子,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孫子,少年時的他便有著"大有為于天下"的遠大志向。

身為草原部落民族中的一員,他的騎射能力非常強,并且他還精通于漢文的使用,這是令人不得不佩服的地方。

在忽必烈的大哥蒙哥即任大汗之? ??時,他便被他的大哥蒙哥委以對大漠以南漢族地區(qū)的軍事行政管理重任。在公元1259年之際,蒙哥死于戰(zhàn)亂之后,忽必烈與阿里不哥便展開了激烈的汗位之爭。

公元1260年,忽必烈終于順利地奪取了蒙古帝國的汗位,并取年號為中統(tǒng)。攘外必先安內(nèi),忽必烈平定了內(nèi)部各汗國之間的斗爭之后,自此便開始著手侵吞中原的計劃。

根基穩(wěn)固之后,他便開始南下攻宋,先是率軍進取南宋的門戶襄陽,樊城等地,公元1279年,他終于消滅了南宋政權(quán)。在此后,他仍然揮軍掠地不斷,繼而將云南,東北,新疆,西藏等地盡皆據(jù)為己有,最終結(jié)束了宋、遼、金等并立的長達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據(jù)局面。

實現(xiàn)了中國的又一次大一統(tǒng),元朝的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其盛世規(guī)模甚至超越了漢唐時期,元朝的建立也促進了多民族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及融合,不可謂不令人欽服。

Hash:a9deccbaa88afa9c9bd4d35b0b87d962b0a3e134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