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一個鎮(zhèn)上走出306位“教授”!一起來看詩意岡上!

距離南昌城區(qū)40公里的南昌縣岡上鎮(zhèn),走出了306位教授級人才,被譽(yù)為“才子之鄉(xiāng) 生態(tài)名鎮(zhèn)”。5月19日,由南昌晚報、南昌市詩歌學(xué)會主辦的“詩歌下基層”活動就來到了這一站。

吳家古建筑群、市汊古碼頭、興農(nóng)沙漠生態(tài)公園候鳥天堂的禪師嶺……我省10位著名詩人在十大人文生態(tài)景點(diǎn)流連駐足,從人文到生態(tài),從歷史到現(xiàn)代,全方位領(lǐng)略了岡上的獨(dú)特魅力。詩人們?yōu)閷系纳詈駳v史文化底蘊(yùn)所折服,紛紛抒寫下他們心目中的岡上鎮(zhèn),一起來看看吧——

禪師寺

程維

親切的菩薩,民居中的神

你們享受著竹林供養(yǎng)

和岡上風(fēng)景,好像每天看一看

就飽了,僧家出去化緣

人間煙火,就是岡上青灰色屋頂

一鍋水煮開了,贛江清靈靈的河鮮

在白色霧氣上游弋,竹竿挑起一領(lǐng)

袈裟,里面灌滿了秋風(fēng)與經(jīng)文

彌陀佛,上師喝茶,參禪

紅漆木魚一遍遍咀嚼著槌音,吐出來

一個個浮想,進(jìn)香者,下拜,許愿

神不語,仿佛你想要什么,都答應(yīng)

禪師不在,菩薩坐在寺中待客

神的臉上帶著凡間煙塵,念聲經(jīng)

一只白鷺展開雙翅,剪過竹蔭

古巷

程維

古風(fēng)過巷,一顆釘子仍在墻上

干魚的腮呼吸到鐵的銹色

百年前的燈籠,見過巷中的美人

竹門推開,是朝天的井,釣一串星子

抽一桿水煙,九十九條巷,煙火明滅

卷簾起來,一堆肌雪懶在窗前

我就不打算走了,好歹再宿一晚

船家催也沒用,贛水空流,送去一些云

我還有酒在巷頭那戶,詞填了上闕

下邊的還等著填完,堂寬院深

我一進(jìn)去,照壁畫影,誰也找不著

走出來,已是斷壁殘垣,荒蕪空庭

時間把一朝繁華劫往了何處

遺下草木洶涌,滿臉塵煙,我不是歸人

只睡了一覺工夫,褲帶斷了

百代都是流水,誰能帶古巷走到哪去?

月池教授村

舒瓊

半個月亮

落在了岡上鎮(zhèn)

落在了古樟之下

落在了烏紗門內(nèi)

半個月亮

在大地之上

變成了一個幽池

半個月亮

使一千個夜晚

一萬個夜晚

都適于詩書

適于從一片

靜默的田園

催生出一種作物

叫作教授

市汊古碼頭

舒瓊

在贛江

時而平靜時而渾厚的

發(fā)音里

這一個名詞

被一千次一萬次地

讀出來

在南昌

一個叫岡上的古鎮(zhèn)

平原上難得的丘陵

讓歷史形而下地

以白鷺擦拭過的眼光

從南昌縣、豐城新建

三地交匯的水上

望見了

唐朝以來的光陰

望見了布匹茶葉

和洪洲窯的陶瓷

以及

求索著功名或富貴的

游子

在此來來往往

而我今天來此叩訪

踩著

32級紅石臺

已在蒼茫的江風(fēng)里

把自己忘記

岡上的竹

老德

岡上的竹

綠青翠欲滴

一陣風(fēng)吹來

彌漫出一股書香

這里讀書人甚多

教授 就有三百多個

每棵竹

都有顆達(dá)禮之心

每片葉下

都有個虛心之人

在竹林深處

普陀佛塔坐西面東

幾個世紀(jì) 就這樣

守望著岡上的日落日出

禪師嶺

老德

每一個臺階

都是歷史的堆積

每一次鳥鳴

都是古老的心聲

每一次閃電

都是傳說中的龍?zhí)ь^

每一次日出

都是一種陽光普照

在禪師嶺

三教合一

人與動物

詩意地棲息

禪意無處不在

師出古木參天

唐朝的碼頭

姚雪雪

銀光閃閃的身軀奔騰而去

兩岸植物開放

此刻一切正在行進(jìn)

岸邊直立的身影和拋錨的船影

被皺褶的波光揉碎

我還在岸邊

多少次驚醒與復(fù)活

在你光芒的撕裂與縫合中

多少次上岸

在老街穿行你預(yù)設(shè)的行程和虛掩的門

我從哪里來

從何處開始啟航

我在遠(yuǎn)方 在自己的遠(yuǎn)方

在你的遠(yuǎn)方

故鄉(xiāng)的遠(yuǎn)方

水聲變成落葉

漂泊是思念唯一的方式

橫渡時間之河的秘密

春天遠(yuǎn)了

秋天遠(yuǎn)了

故鄉(xiāng)遠(yuǎn)了

一啟程 千年故事已在身后

只有天空和大地迎面陌生地逼近

廢墟

姚雪雪

春天像一場暴動返回大地

遺落在這里的

是昔日的野花、樹葉、雨水穿過的溝壑

是坍塌的棟梁銹死的門鎖和堅固的門擋

那些飽滿的水聲哪里去了

那低吟的淺笑哪里去了

黑夜無邊的窗欞 透過燈光

想象寬綽的大宅

曾容納多少的信物、環(huán)佩和花香

被湮埋和吞噬的人與事

在枯黃的冊頁里恐慌和逃離

我聽見光焰的聲音

時間這蒼老和疼痛的手

還能召回多少破碎的靈魂

在岡上,

看一座家廟

陳安安

吳村口,我看見一座廟

像幾個老者蹲在湖邊

靜靜地

講述著歷史的滄桑

如今,吳村九十九條巷子

剩下的已不多

面容姣好的門樓

里面卻橫七豎八地殘垣著

只有這座吳姓家廟

三疊九級臺階仍保留尊嚴(yán)

告訴我們幾百年來的

家風(fēng)家訓(xùn)……

頂風(fēng)穿雨,

拜訪月池村

陳安安

拜訪月池村真不容易

起個大早,頂著風(fēng),穿過雨

可見三百多年的熊家

成長時的艱難

站在村口,一股文氣撲面

左手太陽般的古井

右邊月牙似的水塘

就是這小小的古井

喂養(yǎng)出了月池村

三百多位院士 教授

這些文化精英們走出去了

心,仍被這瘦瘦的田埂系住

他們血管里流淌著的

恐怕還有這口古井

這片月牙似的小水塘

岡上意象

溫燕霞

35.5米的海拔

把岡上鎮(zhèn)的禪師嶺托到了

離天很近的地方

于是 此地成為南昌縣南部

龍脈的龍頭 我想

熊家的月池 就是這龍頭的眼睛吧

借著太陽光

詩人們看見烏紗門里的

熊家人

正在秉燭夜讀

朗朗書聲是榕樹的氣根

鉆過民國的泥土

長成教授村的300多棵樟樹

每一棵樹

是一名學(xué)子 是一顆靈魂

他們漂洋過海 播撒四方

卻繞不過99條巷子 普陀佛塔

和唐朝大碼頭 記憶

鉚住了吳家祠堂的木紋和磚隙

時光的碎片和記憶

在葳蕤的樹木和墻角的青苔里發(fā)酵

古村的破敗升華為美

孑然而行時 我聽見了歷史的足音

市汊古碼頭

鄧濤

一線江天隱蔽著時間的碼頭

唐朝的船去了,宋朝的船去了

明清和民國的船統(tǒng)統(tǒng)都去了

去了就不回來

我坐在坑洼的石階上

像來往的歲月落下的帆

再也用不著裝卸名和利

熙熙攘攘對于市汊古碼頭來說

只算是一個過期的舊詞

大清的磚瓦

碎了一地

鄧濤

對生活的復(fù)述已經(jīng)疲倦

大清的磚瓦帶著陰影里那些固執(zhí)的寓意

碎了一地,過往的幸福潦草地存在

我們只是縫隙間力圖推倒殘垣的雜草

只是意識流狀態(tài)的苔蘚

哀愁暴露在炎炎陽光之下

蒸發(fā)成一朵孤獨(dú)的云

一口長大于寬的天井正好可以遙望

月池教授村

丘子

其實,春天并未走遠(yuǎn)

聽風(fēng)說,心遠(yuǎn)才能天高如畫

一個人的篤求或許無邊

霜染的路很長

是誰在月池邊吟唱回眸的歌

守著寂寞任雁來雁往

揣著敬畏,把自己奉在明月前

讓春風(fēng)在此有了著落

從此這里樟木成林,旗風(fēng)獵獵

有書聲響起的村子稻穗一定飽滿

有月駐足的風(fēng)景耐人咀嚼

飲過用文字浸泡的古井水

經(jīng)烏紗門,熊家人漸行漸遠(yuǎn)

已行走成一道月色

市汊古街

丘子

市汊街是岡上一枚古老的意象

如今遺落成了滄桑

一切有關(guān)它的文字

都會染上幽靜與黯傷

這里的每塊石板都會說話

青山不變流水源遠(yuǎn)和白鷺漁歌

江南跫音悠悠茶馬古道長長

最優(yōu)美的句子莫過于碼頭夕照

與掌柜上下?lián)軇拥乃阒?/p>

我的目光正淪陷于千年的斑駁

往事由叢草里振翅飛出

拍打著我喊不出的隱隱之痛

時光凋敝,清明上河卻從未消瘦

我如一個遲到的朝圣者

與詩相約,在市汊古街踽踽而行

找尋那部失傳已久的江湖斷章

青瓷

褚兢

一朵瓷器之花 優(yōu)雅而嫻靜

綻放在遠(yuǎn)古時期的商代

繁衍出眾多出身名貴的后裔

地分南北 物亦隨之

養(yǎng)育于南方的青瓷

含九秋風(fēng)露 奪千峰翠色

晶瑩純凈 如冰似玉

降生于北方的青瓷

其胎體厚重 呈端莊渾樸

色澤斑斕 恍若奇葩

然而,它們的基因是同類的

它們孕自同一塊東亞大陸

就像這大陸上所有的美人一樣

——鳳眼峨眉 清澈穎慧 姿容煥發(fā)

青瓷固不比青花的清雅娟麗

卻自擁有獨(dú)異的風(fēng)景

她的含蓄與內(nèi)斂之美,無可比擬

猶如書法的藏鋒 繪畫的留白

需憑想象去探秘

當(dāng)我手捧一瓣布滿冰裂紋的秘色青瓷

從那片片光可鑒人的釉面上

看見數(shù)不清的風(fēng)檣陣馬

風(fēng)云氣色 朝霞晚照 瀲滟水光一一涌現(xiàn)

恰如滿天星斗

紛紜閃爍 呼嘯登場 打馬而過……

行攝岡上

游華

當(dāng)鏡頭激情吟哦的時候

所有的鳥頓時停止了歌唱

廣角盡情地延展時間變幻的空間

每一幅畫面詮釋今天的文明

長焦穿越百年的煙云

聚焦每一興趣點(diǎn)

觸發(fā)不斷放大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

微距探頭深入歷史的紋理

珍藏一幀幀濃墨重彩的瞬間

鏡頭時而仰望

測試岡上人文的高度

又不間斷地俯瞰

站在時間之上

探視一潭月池的深度

當(dāng)詩人被第三只眼定格的時候

此處又多了一道讓后人評說的風(fēng)景

青瓷有感

游華

相遇沉睡千年后

初夏的贛江之濱

思緒一下扎進(jìn)浩如煙云的歷史長河

佇立于歲月的岸邊

觀看映紅母親河臉龐

長達(dá)八百年的窯火

如何成為唐王朝江南的一道盛景

眼光糾纏于各種優(yōu)美的器型

從每一處沁色里仍感受到泥土的芳香與溫度

包漿是無法衡量的歷史厚度

漢風(fēng)唐律的形韻

是陶工從無數(shù)口腔里掏出無數(shù)的驚嘆

那網(wǎng)絡(luò)的開片是時代的信息

更是火的藝術(shù)魅力

第二次釉裂是時間上的等待

那密如絲線的裂隙

是作偽者無法逾越的鴻溝

今天,在破損的胎體中

似乎領(lǐng)悟了中華民族滄桑歷史的一頁

我們?yōu)槭裁聪嘁娫谇曛?/p>

編輯 | 劉培堃

核發(fā) | 舒瓊

Hash:8aae9719d691e7db4e32af6c1499bfb90fef3ae4

聲明:此文由 南昌晚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