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精致在白鹿倉里尋找~

~乘風破浪~

年底的精致在白鹿倉里尋找

美食在哪里?

當我們走街串巷

在美食的天堂中穿梭

是那美食散發(fā)的香味一直引導(dǎo)我們的嗅覺

直至到達我們最終的味蕾

尋味終點

辣子蒜羊血

老陜燴三鮮

秘制炒涼粉

金線油塔

辣子蒜羊血

前段時間追劇《裝臺

真的是越看越餓~

大家是不是又被種草了一道美食

辣子蒜羊血

劇中刁順子給大明星丹丹姐推薦美食

他說到小時候在大差市口

有一個老頭推著車賣辣子蒜羊血

一毛錢一碗

一嗓子一條街人都能聽見

看到這里,聽著那聲

“辣子~蒜~羊血”叫賣聲

口水立馬就下來了有木有

辣子蒜羊血,是一道名稱極為直白的陜西名吃。光看名字,就覺得這是一道極為豪氣的菜品。辣子、蒜、羊血,試問哪一樣不夠粗狂,不夠豪爽?

量大味足,加上商戶響亮的吆喝聲,熱氣騰騰“回城補血”的良藥——辣子蒜羊血!咥一碗絕對給你帶來的驚喜不止于此!

地標:白鹿倉騾馬巷10號

老陜燴三鮮

濃湯鮮美

老陜燴三鮮是一道陜西風味的湯菜,是絕對的美味。其中配料很多,遠遠不止三種。最起碼的“三鮮”:丸子、響皮(南方叫炸豬皮)、五花肉片,再配以黃花、木耳、青菜、粉絲、香菜等輔料,在特制的高湯中沸煮,再加入特制的調(diào)味汁即成。湯汁濃厚潔白,非常鮮美。喝一口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以前在陜西有句俗話說:“沒有燴三鮮就不成請客宴”,可見燴三鮮在以前可是宴席中不可缺少的珍品啊!然而現(xiàn)如今在菜品豐富多彩的宴席中不一定有燴三鮮這道菜了。但陜西的本土餐館里卻始終給燴三鮮這道菜保留了一席之位。在白鹿倉里游玩之時,不妨帶家人嘗嘗這保留下來的地道老陜燴三鮮吧~

地標:白鹿原古街25號

秘制炒涼粉

云朵般

柔軟

涼粉綠豆淀粉打制而成,佐以豆醬,蔥,姜,蒜,用香油炒制而成。入口熱鮮香嫩,涼粉滑嫩不碎,素有“涼粉管炒”之美譽。制法是把粉芡配水打成稀糊,入沸水成熟糊晾涼,即為涼粉。炒涼粉就是以發(fā)涼粉為主料,佐以豆醬、蔥、姜、加油炒制而成。熱香鮮嫩,焦而不糊。

涼粉用淀粉加水調(diào)成糊狀,通過漏盆落入沸水鍋煮熟,再經(jīng)冷卻成型,涼粉色澤潔白,晶瑩剔透,嫩滑爽口。有詩稱贊:“冰鎮(zhèn)刮條漏魚穿,晶瑩沁齒有余寒。味調(diào)濃淡隨君意,只管涼來不管酸。”夏季吃涼粉消暑解渴;冬季熱吃涼粉多調(diào)辣椒又可祛寒,快來白鹿倉安排上!

地標:白鹿原古街19號

金線油塔

松潤綿軟

油而不膩

金線油塔是陜西三原地區(qū)的一種名貴的傳統(tǒng)小吃。它層多絲細、松綿不膩,其形狀“提起似金線,放下像松塔”,故而得名。

相傳在唐代稱其為“油塌”,《清異錄》記載,宰相段文昌家里有一號稱“膳祖”的老女仆擅長制作油榻,她曾將此技藝傳授給了100多名女婢,據(jù)西安民間傳說,真正能夠繼承的,只有一人,足見其此制作技藝不易掌握。

《朝野僉載》記載一位三品官員張衡,退朝歸來,路過街市,忽覺香氣撲鼻,下馬一看,原來是剛出籠的熱“油塌”。張衡垂涎欲滴,便悄悄地買了一個在馬背上就食,結(jié)果被御史彈劾,因而丟了烏紗帽。可見這種“油塌”吸引力之大,“聞香下馬”由此得來。

清代末年,三原縣兩家鋪子“悅豐和”“永豐亭”的店東彭占魁和楊丁海師傅,在繼承唐代“油塌”技藝的基礎(chǔ)上,不斷創(chuàng)新,使油榻層次增多,改餅狀為塔狀,改烙為蒸,“油塌”因此便改稱為了“金線油塔”。

合勝源金線油塔由王海峰親自指導(dǎo)制作,其在三原知名老店工作十余年,油塔技藝精湛超群,傳承千年的美味,是白鹿倉里真正的老味道!

地標:白鹿原古街17號

美食總結(jié)

來白鹿倉

這個好吃,那個也很不錯

寒假已經(jīng)來臨

帶著你的小可愛

進行年末美食之旅

來一場拯救寒冷的大作戰(zhàn)吧!

Hash:4873e2ddf2dd960256c8acebb0008cc94902f673

聲明:此文由 白鹿原白鹿倉景區(qū)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