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你不知道的赤水“非遺”文化

今年來,我市積極開展“非遺”普查工作,通過走訪、調查,共搜集到“非遺”線索234條,分類整理出103個普查項目,其中傳統(tǒng)技藝47項、民俗31項、民間文學14項、傳統(tǒng)音樂2項、傳統(tǒng)舞蹈4項、傳統(tǒng)體育、游藝與雜技2項、傳統(tǒng)醫(yī)藥2項、傳統(tǒng)戲劇1項。

根據(jù)我市目前掌握的非遺重點項目情況和遵義市2017年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申報的條件和要求。我市今年擬將“竹雕工藝”、“竹扇制作技藝”和“油紙傘制作技藝”三個項目申報為遵義市級非遺項目。

1

油紙傘

遵義市級非遺申報片《油紙傘制作技藝》

油紙傘是漢民族傳統(tǒng)的日用雨傘,使用歷史已有1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雨傘。它以手工削制的竹條做傘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紙做傘面,純手工制成,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

赤水油紙傘制作工藝已有上百年歷史,上乘的油紙傘制作工藝傳承古法,多達上百道工序。油紙傘的傘體沒有一片金屬,支架全部取自于竹,取材于川南或赤水一帶,海拔800米以上、成長到5年竹齡以上向陽面的竹子

一把油紙傘,需要經(jīng)過搭骨架、做傘邊、糊傘、收傘、換桿子、鉆孔、修整、上桐油、穿線等工序,光是上桐油就要八遍之多。準備好物料之后,一把傘的制作工期是一周,必須嚴格按照流程制作,一步也無法省去,這樣才能做出一把可以抗5級大風、經(jīng)久耐用的油紙傘。

如今,油紙傘早已超越了遮風擋雨的功能,成為工藝品和吉祥物。在云貴四川地區(qū),子女婚嫁要用到一把大紅油紙傘,“油紙”寓意“有子”,竹子寓意竹報平安,扇形寓意花好月圓。

2

竹雕

遵義市級非遺申報片《竹雕工藝》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國家,所以竹雕在中國也由來已久。竹雕也稱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竹雕成為一種藝術,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漸為人們所識,并受到喜愛。竹雕發(fā)展到明清時期大盛,漢族竹刻家們雕刻技藝的精湛超越了前代,涌現(xiàn)了"嘉定三朱"等諸多竹雕大家。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獨樹一幟,也是漢民族族寶貴的藝術財富。

竹雕工藝是在傳統(tǒng)竹雕基礎上演變發(fā)展起來的,是一項技巧性極強的工藝絕活。人們熟知的竹碗、竹杯、竹蒸籠、竹水瓢、竹鍋鏟等都屬傳統(tǒng)竹雕器具,其制作過程簡單、形態(tài)多樣,以實用型為主。但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竹子雕刻也從以前簡單的記號、圖案開始慢慢復雜起來,這種代表人類文化進程的技藝也逐步走向高端。其制作過程主要可分為選料、 取料、蒸煮、烘干、構圖、雕刻、打磨等二十幾道工序。作品通常根據(jù)用具的不同而選擇不同雕刻。

據(jù)古文獻記載,早在清朝乾隆時期赤水就已出現(xiàn)竹雕藝術,距今近300年。在生活實踐中,人們發(fā)現(xiàn)竹子用途廣、且實用性強,赤水盛產(chǎn)竹,人們就把符號刻在常見又便于保存的竹子上,于是便產(chǎn)生了竹雕。

竹雕需從書畫等藝術中汲取養(yǎng)分,不斷充實竹雕技藝。無論題材、技法、都與書畫藝術緊密結合,需要有扎實的書畫功底。

“竹雕是一門藝術,不僅需要技藝上的提高,很多時候對雕刻者各方面的素養(yǎng)要求也很高,” 一件作品,尤其是古代題材的作品必須要很嚴謹?shù)目甲C,一件衣服,一個飾物都不能弄錯,要查閱很多資料才能確定。

3

竹扇

遵義市級非遺申報片《竹扇制作技藝》

竹扇是用竹劈成扁窄片,刻編成扇,是夏天常見的日用品。扇面由細竹篾絲、片,編成花紋精美的萬字、菊花、松柏長青、福祿壽喜等傳統(tǒng)圖案,進而編織成各種花鳥蟲魚,山水人物。

水利楠竹為原料,開發(fā)加工出適合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知識結構的旅游者適用和收藏的全竹香扇,每柄竹扇要經(jīng)過80多道工序才成產(chǎn)品。小到3厘米大到2米等幾十個種類品牌,有孩童扇、男士扇、男士扇、老人扇四大類。

赤水非遺

還有這些

赤水河船工號子

《赤水河船工號子》主要發(fā)源于云南鎮(zhèn)雄,流傳于位于貴州西北隅,穿越云貴川三省十縣市的赤水河,分布在赤水河上、中、下游通航的主航道上。

赤水河船工號子

漢朝建元六年起,赤水河船工拉纖或劃槳時,為了統(tǒng)一步調省時省力,緩解途中勞累、痛苦與寂寞,由一名船工領唱,眾人合唱。有的號子悲壯低沉,如泣如訴,反映了纖夫長期離家在外,歷經(jīng)磨難、思念親人的無奈心情;有的號子鏗鏘有力,似排山倒海、渾厚激昂,反映了纖夫們齊心協(xié)力、勇往直前拉纖過險灘的動人場面。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機動船徹底取代全靠人力拉纖上行的木船,船工號子才告別赤水河纖道。

赤水河上船夫曲

船工號子拉纖

《赤水河船工號子》于2007年成功申報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吆二三號子、數(shù)板號子、倒板號子、嚎刀詞,大、小斑鳩調、開船調、下水調、平水調、推船調。另外,還有別具一格,節(jié)奏歡快,氣氛熱鬧的五月端五龍舟號子??偠灾?,順水逆水,船舶大小,灘險灘緩,灘大灘小,纖夫多少,載貨輕重等號子均不相同。船工號子歌詞多數(shù)取材于船工的真實生活經(jīng)歷,由船工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隨意編唱。

古纖道

為我們演唱號子的昔日老船工們

《赤水河船工號子》是一部見證赤水河千百年來航運事業(yè)興衰成敗的史書;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充滿生活情趣的、有著特殊歷史背景的、古老而質樸的一種民間音樂,是赤水河昔日船工生涯悲歡離合的真實寫照與再現(xiàn)。

赤水獨竹漂

《赤水獨竹漂》,流傳于素有“中國十大竹子之鄉(xiāng)”美譽的黔北明珠赤水市境內的赤水河流域,是當?shù)?a href='/laobaixing/' target=_blank>老百姓在農作和生活中以獨竹或獨木作為水上交通工具渡河的一種方式,在長期放竹排、劃竹筏追趕飄散河中的竹木等水上勞作中,消除寂寞、增強技藝而演化出來的一種具有實用性的水上娛樂和競技活動,獨木舟逐漸被獨竹漂取代,這種劃竹竿的絕技傳承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赤水獨竹漂》又稱“獨竹舟”,俗稱“劃竹竿”。表演者依靠一根大楠竹,采用正劃、倒劃、轉身劃、繞彎、滑行、換竿等在水上漂行。單人、雙人、團隊均可參與表演或比賽。單人表演動作自由美觀,速度輕快如飛,團隊表演隊形多變并且整齊協(xié)調。

1935年,紅軍四渡赤水曾以獨竹為舟搶渡赤水河。上世紀70年代,赤水獨竹漂延續(xù)發(fā)展成為紀念“毛澤東暢游長江”和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群眾性水上體育活動必須參演項目,在重大節(jié)日期間必選的民間體育活動,并且成為端午節(jié)期間與龍舟賽齊名的必備表演項目,被各大媒體譽稱“中華一絕”。

上世紀末,赤水獨竹漂作為一個體育賽事項目,在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上贏得了金牌。1999年獲團體金獎,2002年在貴州省民運會與2007年全國民運會上再次獲表演金獎。2007年貴州省把此項目定為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競技項目,并在遵義市紅花崗區(qū)舉辦了貴州省首屆獨竹漂大賽,2009年成功申報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現(xiàn)該項目已列入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

游氏武術

《游氏武術》于2009年成功申報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產(chǎn)生并流傳于素有武術之鄉(xiāng)美譽的赤水東部片區(qū)官渡鎮(zhèn),該鎮(zhèn)百姓習武歷史悠久,五禽戲便是東漢時期精通醫(yī)術的華佗所創(chuàng)?,F(xiàn)當?shù)亓曃溆问系茏蛹抑羞€保留有蛇矛槍古兵器。

游樹廷先生照片

圖為創(chuàng)始人游樹廷在練五禽戲

1932年,《游氏武術》創(chuàng)始人游樹廷來此定居習武授徒,對官渡民間武術進行改進傳承發(fā)揚光大。其主要內容包括《八段錦》、《達摩勁功》、《少林虎爪拳》,以及《僧門拳》、《五禽戲》棍術。由僧、岳、趙、杜、自、化、裘七大門派組成,共六十二個拳術套路。《游氏武術》集眾武術門派之精華為一體,是別具一格的稀有拳種,優(yōu)美的拳姿、精湛的拳術,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娛樂性。

游樹廷曾先后受聘于榮昌北門團局、常聯(lián)隊、訓練隊、特務班、三防軍等地任教,在習水民教館、謝家祠堂、縣府女子中學、石筍、程寨、葫市、長期等地授徒,來自全國各地弟子眾多,影響極大, 1988年被貴州體育報等多家專業(yè)雜志報道,且多次在全國獲獎。1958年,其妻在遵義武術比賽中獲得全能二等獎;1985年12月,在貴州武術挖掘整理時游樹廷榮獲“三獻”一等獎;1986年5月,在江蘇徐州市《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獲得全國雄獅金牌;1986年,在全國武術觀摩大會上,游樹廷表演的《達摩勁功》榮獲雄獅獎,1987年在《貴州省武術觀摩交流比賽大會》上獲得該比賽僅設四枚金牌中的三枚金牌,銀牌一枚。

赤水竹編

赤水《竹編工藝》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時期,而精細竹編是赤水竹編的典型代表,也是赤水竹編技藝最為精華的部分。它是在傳統(tǒng)竹編技藝和繼承祖?zhèn)骶幙椃ɑA上,經(jīng)過不懈努力、不斷探索、大膽革新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竹編工藝。是赤水勞動人民千百年來辛勤勞作的結晶,是一項技巧性較高的工藝絕活。

平面編織法

平面竹編作品

赤水精細竹編是在傳統(tǒng)竹編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以竹絲編制古今名家書畫為主,制作過程要經(jīng)選料、加工、起篾、染色、煮篾、精工細作的手工編織、裝制畫屏及一系列專業(yè)處理技術等二十多道工序而成,作品能完全還原原作的神韻。

《竹編工藝》的代表性作品有《赤水古城圖》、《大肚佛》、《九龍圖》、《八仙圖》、《平安富貴》、《四君子》、《歲寒三友》、《觀音圣像》、毛澤東《長征》、《神奇赤水》、徐悲鴻《八駿圖》、鄭板橋梅蘭竹菊書畫等。

竹編書畫《大肚佛》獲貴州省十大民間工藝美術精品獎,并被貴州省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收藏;《觀音圣像》獲遵義市旅游商品特等獎,多彩貴州旅游商品最佳制作獎,《竹編—竹》旅游商品設計大賽“遵義名創(chuàng)”優(yōu)秀獎等等。

圖為代表性傳承人陳文蘭(右)教授第六代傳承人楊昌芹起篾技巧

赤水竹編在2014年成功申報為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隨著旅游之路的深入拓展,赤水竹編的影響及作品已遠播國內外,深受國內外客人的喜愛。

獲獎情況

竹編工藝大師陳文蘭與徒弟---陳文蘭赤水市民族竹編工藝廠廠長,貴州省十大民間工藝大師.全國婦女雙學雙比女能手

信息來源:赤水市文化館

聲明:文章圖片、文字均來源于網(wǎng)絡,若有侵犯版權請聯(lián)系刪除。歡迎向赤水旅游局官方微信平臺提供文字、圖片信息!一經(jīng)采用,即可獲贈《赤水旅游手繪地圖》等旅游紀念品!

Hash:a0c51314573014357e53b17d54d0a837d9a441b1

聲明:此文由 赤水旅游局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