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青花瓷是福建漳州平和的特產(chǎn)。
20世紀90年代,福建平和南勝、五寨明清古窯址找到“克拉克”瓷,至此,一個長時間困擾國內外陶瓷考古界的克拉克瓷之謎終于被破解,經(jīng)過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考證,平和青花瓷就是歐洲人所稱的“克拉克”瓷。
平和青花瓷的特點是寬邊,在盤、碗的口沿繪分格及圓形開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實等。其生產(chǎn)可分明萬歷至清初和康熙兩個時期,前者為開光的青花瓷,后者則胎薄。產(chǎn)于明萬歷年間的平和青花盤使用浙料繪畫,有翠藍、灰藍、淡藍幾種色調,運用分水技法,形成三至四個色階,為康熙青花的成熟奠定了基礎。畫師們熟練地運筆,無論勾、點、染皆隨心所欲,自然灑脫。凡是勾勒圓圈,皆是用兩筆拼湊而成,因這種花卉圖案具有典型的歐洲風格的青花瓷器,深得歐洲王公貴族喜愛。
平和青花瓷是明代外銷瓷器中數(shù)量最多的一種,它既具有歐洲的趣味,又保留了中國的民族風格。平和青花瓷的造型主要有盤、碗、瓶、軍持等,以盤為多且具典型性。器物一般薄胎,盤有圓口和葵花口,內底微凹,圈足微向內斜,足上多粘有砂粒。其紋飾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裝飾上,中心的主題紋飾多為花卉、花籃、禽鳥及動物紋,盤內壁一般為八個左右扇形(亦有橢圓形)開光,開光內繪雜寶等圖案,有的盤壁還模印出花瓣或開光的輪廓。一般收藏的平和青花瓷瓷盤,有圓口,也有葵花口的,都是折沿、淺腹、平底、矮圈足,圈足粘砂;盤外壁為簡易開窗圖,盤內壁為蓮瓣形開窗,窗內飾四吉祥和向日葵等,并間以立柱。立柱內飾錦紋和瓔珞等;內區(qū)為錦邊八弧開窗,窗內為水草和飛禽等中國畫等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