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筒酒

郫筒酒是郫縣郫筒鎮(zhèn)的作坊生產的一種美酒,史籍中關于郫筒酒的記載和解釋有很多。相傳晉代名士山濤(即山巨源)在郫縣作官時,把上等糯米蒸熟后加曲藥裝入竹筒密封發(fā)酵一月即成酒。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簡介 郫筒酒郫筒酒是郫縣郫筒鎮(zhèn)的作坊生產的一種美酒,具有千多年的歷史。史籍中關于郫筒酒的記載和解釋有很多。相傳晉代名士山濤(即山巨源)在郫縣作官時,把上等糯米蒸熟后加曲藥裝入竹筒密封發(fā)酵一月即成酒。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據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辭源》中〈郫筒酒〉條目釋為:“酒名。郫人截大竹長二尺以上留一節(jié)為底,刻其外為花紋,或朱或黑不漆,用以盛酒。相傳晉山濤為郫令,用竹管釀酒,兼旬方開,香聞百步”。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辭海》中〈郫筒〉條目釋為:“酒名。仇兆鱉注引《華陽風俗錄》:郫縣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節(jié),傾春釀于筒,苞以藕絲,蔽以蕉葉,信宿香達于林外,然后斷之以獻,俗號郫筒酒”。

釀造方法 今有人根據曹學佺的《蜀中名勝記》“或云山濤治郫,以筠管(竹筒)釀酴醾酒”。就就認為它近似酒米做的醪糟酒,但愛喝酒的人認為,實際上它更近似于浙江紹興著名的特產“紹酒”。它與“紹酒”同屬黃酒系列,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與黃酒同為全國極品。民國時期,郫縣益豐和、元豐源、紹豐和三家醬園均生產少量郫縣酒。生產原料主要是糯米、小麥、高粱等糧食。產品有蜂蜜、桂花、佛手等香型。著名作家葉圣陶在《成都近縣視學日記》中記到:“(1940年)12月4日,郫縣附近尚有杜宇蠶叢墓,及揚雄之子云亭,亦不欲觀之。獨行入城,嘗郫筒酒。酒價每斤一元四。初以為白酒,孰知是黃酒,微苦。帶有橘皮味。盡半斤?!?

還有人說:“酴醾酒”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上述的黃酒,還有一種就是是第二次重釀的酒。郫筒酒就是重釀的酒。根據“郫人刳其節(jié),傾春釀于筒,苞以藕絲,蔽以蕉葉,信宿香達于外。然后斷之以獻,俗號郫筒酒”的記載,可知它是在原釀酒的基礎上再次加工,即將酒倒入竹筒內再作第二次處理,從而使其酒質更純、更香、更美。經過如此這般處理的酒,已產生某種質的變化,已不同于原來那種意義上的酒了。可以說,這才是真正的郫筒酒。

明代曹學佺在《蜀中名勝記》中還說:“今池井俱存,竹則不產”。但并不能說明那時已不再生產這種酒了,原因很簡單,該井、池旁雖然沒有竹,但郫縣是竹鄉(xiāng),農村處處竹林密布,因此,照樣可以繼續(xù)生產用竹筒釀的造的“正宗”郫筒酒了。其實曹學佺在《蜀中廣記·物產》中又說過,郫筒酒是由高粱、大麥、小麥、稻谷、玉米等五種糧食釀成,還說郫縣盛產高粱,是做郫筒酒的主要原料。

名人佳句 歷代文人墨客留下很多贊美郫筒酒的佳句。 詩圣杜甫客居成都出游返家時,在《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先寄嚴鄭公五首》中吟到:“得歸茅屋赴成都,直為文翁再剖符。但使閭閻還揖讓,敢論松竹久荒蕪?魚知丙穴由來美,酒憶郫筒不用酤。五馬舊曾諳小徑,幾回成札待潛夫”。表明他游歷天府,已經視丙穴魚(雅安之雅魚)為佳肴,郫筒酒為美酒。只要憶及郫筒酒,其它酒就不想喝了。 宋朝穆修在《城南五題獨游詩》中吟到:“水曲林幽獨杖藜,郫筒香入亂花攜?!?宋朝陸游在《思蜀》中吟到:“園廬已卜錦城東,乘驛歸來更得窮。只道驊騮開道路,豈知魚鳥困池籠。石犀祠下春波綠,金雁橋邊夜燭紅。未死舊游如可繼,典衣猶擬醉郫筒”。你瞧,衣服當了也要一醉郫筒,灑脫之外可見郫筒酒是如何的香醇迷人。 宋朝蘇軾(蘇東坡)在給他遠在浙江的老友周邠的《次韻周邠寄雁蕩山圖。二首》中說:“西湖三載與君同,馬入塵埃鶴入籠。東海獨來看日出,石橋先去踏長虹。遙知別后添華發(fā),時向樽前說病翁。所恨蜀山君未到,他年攜手醉郫筒?!?元代詩文大家虞集在《代祀西岳至成都作》中吟到:“我到成都才十日,駟馬橋下春水生。渡江相送荷子意,還家不留非我情。鸕鶿輕筏下溪足,鸚鵡小窗呼客名。賴得郫筒酒易醉,夜深沖雨漢州城?!?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寫道:“郫筒酒,清冽澈底。飲之如梨汁蔗漿,不知其為酒也。但從四川萬里而來,鮮有不變味者。余七飲郫筒,惟楊笠湖州刺史木上所帶為佳”。在南京一帶的袁枚,在那時的交通條件下,能七飲郫筒,可見郫筒酒當年的名氣有多大。袁枚對難免已有些變味的郫筒酒,仍贊美不已,可見郫筒酒是多么迷人。 直至當代,郫筒酒也還很有名。當年朱德總司令來郫縣時也曾詢問過郫筒酒的生產情況,外籍華人韓素音回郫縣時也問及郫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