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食西部,旅行中忘不了的飯

媒體人

浪食西部

旅行中忘不了的飯

作家王愷在《浪食記》里說過:“人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吃飯,和誰吃,在哪里吃,就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p>

世間萬物,食物和人的心靈最為契合,我們從食物中長出來,最后又回到食物那里去。旅途中的飯,是旅行極重要的一件事。很多人的旅行之路,基本上是美食之路,什么都可以將就,唯獨吃,不行。

那些真正愛食物的人,在遙遠的他鄉(xiāng),交通不方便,就是非要走一個多小時的路,去找一個牛肉湯鍋;有的人,自駕出行,一后備箱的食材,路邊都能做一頓大餐;還有的人,漂洋過海到一個地方,只為吃到當季當地的食物。這是老饕,在食物的路上絕不停歇。

一家一家游走,邊晃悠邊吃,對食物敏感的人,有在任何一個地方獵食物的能力,就是能找出一條街上最好吃的餐館;進一家店,吃一口菜,就能明白這家餐廳的段位。在食物的選取上,不拘小節(jié)、粗曠、隨性,但有自己的獨特風味標準在。

能在點評網站上找到好吃的食物;能在不知名的小巷子里發(fā)現美味的老酒;路邊攤也能找到美好的食物;實在找不到了,吃肯德基德克士,也能吃出標準化快餐在異域的不同風味和樂趣。

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才是你的真生命。食物路,人情路。很多時候,食物如同山河,能引發(fā)出強烈的精神歸屬感。

達西第十次夢游,我們找來了西行路上的一群食客,不僅會吃,更重要的是能寫。他們寫了行游西部這些年,印象深刻的食物和一些吃飯的瞬間。有旅行指南式的,有文化美食論的,有食色男女情趣意味的。千山萬水走過,在一頓飯里找到樂趣,安頓身心。

是食物的浪游記,也是人的江湖行記。

@晚睡的貓

物產豐饒之地,飲食必有獨到之處。

大巴山南麓小城,來時逢天氣炎熱,在小館子坐定,一盆晾涼的清粥端上桌來,當作解暑飲料,米香清幽雅致,尋常茶水飲品就庸俗了。

『格格』是這邊的尋常小吃,羊肉、牛肉、肥腸,放在竹編的小蒸籠里,碼入味,食客點了現蒸,食材不收水氣,入口是鮮脆的,味覺中透著在我城無法重逢的精致和講究。

宣漢人從清晨開始,就用格格來佐早酒。但更有名的是麻辣雞塊,配早酒上了舌尖2。這樣的小城,本地人的味蕾是優(yōu)越而冷艷的。

江對岸半山的河鮮館,見同桌女人們的胃有所保留,等一鍋柴灶鐵鍋燜飯上來,她們才人手一碗,一嘗,果然驚艷。牛雜鍋里的野菌覺得已是夠好,在她們嘴里也是so so而已,說要等9月山上新出的什么菌才叫好……

顯得我愈發(fā)是一個貪吃的土包 子。

@老楊

騰格里沙漠的第一頓午餐,男人們在救援,沙漠正午的太陽特別得勁兒,兒子不愿在車上呆著,于是我們躲在車的一旁避避曬。趁著這十來分鐘的時間趕緊吃飯,吃的是省事兒的自熱米飯。那是他兩歲以來第一次吃方便米飯,當媽的心里還是有點過不去,忍不住問他,“好吃嗎?”

“好吃,媽媽再喂一口嘛?!?/p>

@熊貓

蘭州人的清晨是一碗拉面,夜晚是路邊烤串兒加西涼蜜(蘭州特有的水果)。蘭州拉面是極具西北特色的“快餐飲食”,有中國人聚集的地方,總有蘭州拉面店的身影,但無論在哪,離開了蘭州就只有形式,沒有了靈魂。

蘭州人眼里味道最好的拉面店,不是連鎖規(guī)模大的,裝修精美的堂口,而是那種門口有小板凳的私人小店,那是因為客人常常是因為面的味道好,而不去挑剔門面的環(huán)境。蘭州拉面的牛肉要單獨收費,面條的粗細也可以根據客人的需要變化,我總覺得這面里的牛肉軟糯化渣,還帶著奶香味,朋友告訴我說,因為他們本地的牛宰殺后,是有人念經超度過的,因為本地的回民多數信奉伊斯蘭教。對于外地人來說,這里可能就是有著獨特的烹飪技法而已。

如果有一天,我“流浪”在蘭州,有拉面即可,不為金錢、不為情愛,只為安逸的窩在這個吃的很純粹的地方。

@老蓋

川藏線上有很多美食,可以說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特色。從成都出發(fā),第一站是雅安,那里有雅女,據說能從雅魚的頭上吃出一把寶劍。

雅安出去,便是天全,那里的橋頭堡雞湯抄手和涼拌雞塊是每個經常走川藏線的人必去的餐館。二郎神腳基坪的邛崍飯店,很多大車司機都喜歡在那里吃飯,因為可以免費洗車。瀘定城里都是賣過路買主的,所以不經常在瀘定吃飯。

康定的美食就多了,麻哥面是一大特色,要感受藏餐,就去阿熱藏餐。過了康定,就是雅江,雅江有一個沒有名字的餐館,是一對成都夫妻開的店,那里的炒菜很正宗。

重點說下理塘,天空之城,更是倉央嘉措迷戀的地方。在理塘仁康古街,有一個倉央莊園,很多慕名而來的游客都會來此品嘗一下地道的理塘美食。我有幸在路過理塘的時候,也光顧了這家很有名的餐廳。理塘的牦牛肉在整個藏區(qū)都很出名,這家餐廳的牦? ??肉做得更是精細。手抓牦牛肉保持了最原始的味道,不加任何渲染,就像理塘的漢子一樣,自然純潔。鹵牛舌是這家店的特色,還有血腸,更是美味無比。如果你到理塘來,推薦你去倉央莊園,品位最正宗的牦牛肉大餐。

巴塘,是川藏南線上四川境內最后一個縣城,1950年,十八軍進藏時路過巴塘縣,由于秋毫不犯,所以深得當地藏族百姓擁戴,故用面粉,肉等材料制作成“團結包子”。

我曾經在服役時到過巴塘,當時作為戰(zhàn)士的我也品嘗了團結包子,據部隊領導說,這團結包子象征著藏漢友情和軍民一家親,所以每次車隊經過巴塘兵站時,司務長都會做團結包子?,F在想來,也別有一番風味。

@貓貓

在我有限的旅行中的那些美食始終都差強人意,就跟“片刻的歡愉”一樣,不能驚艷的長存于心中,旅行結束就忘,使勁想也想不起來。

我要推薦的美食是很日常的,也不是去旅行,是去采訪的途中遇到的,那是我吃過最像食物的食物了。

六年前,我第一次參加若爾蓋求吉鄉(xiāng)的度炯節(jié),那個場地在深山腳下,一行人分了很多批次用越野車運上去,中午自然而然也就在戶外解決。午飯時,當我走進用餐的帳篷時,無數個一大盆的燉牛肉和著一盤盤和尚包子,還有“碼”的老高的各種小面包和沙琪瑪,堆成了一座小山,可以看得出是村民非常熱情地招待了我們。

外面鐵制的大桶里還在燉著牛肉,裸露在外面的牛肉還有點兒肉紅色,帶著點兒血色,空氣里飄著牛肉的香氣和一些肉腥味兒,還夾雜著酥油茶的味道,我竟然有點兒迷醉了。找位坐下,每個人面前給發(fā)了一個小木樁兒,每人一把小刀,先選一塊肉,斯文的人可以拿著刀切一切,切成一小條一條兒的,蘸一蘸海椒面兒,配合土豆喝碗酥油茶,全是高蛋白,沒一會兒就飽了。

這新奇的吃法一下吸引了我的注意,心想:“這個小木樁兒真乖,和我莫名的搭配?!背灾灾?,被旁邊的本地人安利直接手拿著吃就行。我選了一塊半肥半瘦的肉,一下塞進嘴里,燉的稀爛的牛肉反而更有嚼勁,一半的瘦肉配著一半的肥肉,讓瘦肉有了湯汁兒,這混合的又恰到好處的味道瞬間讓我有了一種感覺:這幾十年的牛肉都白吃了。

油茶我也愛,但是相比之下,我更愛草原上的酸奶,濃濃的,白白的一碗端上來,放置一會兒,表面上會有一層泛黃的類似于油的東西凍住,撒點白糖,配點小人參果,攪拌開來,放在嘴里,開始是層次分明但又能神奇地融合在一起,奶的清香和發(fā)酵了的酸味兒在嘴里蔓延開來,再吃著軟軟又無雜味的人參果,我覺得我立馬消化了,可以再吃幾坨土豆、幾塊牛 肉幾個和尚包子了。

后來還解鎖了血腸,一個人可以吃一大盤,牛雜湯(純雜,一定要配點香菜和些許小米辣)也好吃。

從那以后,我每隔一陣都要去吃一次藏餐,牛肉、血腸、酸奶,必不可少。

@白猿

那年為做一本書,去了理塘。采訪了不少亂七八糟的好玩的人。那可是世界高城,養(yǎng)出的盡是些極致強烈的人與故事。

山西姑娘孔二在西藏轉了一圈,來這兒開了客棧,不走了。問她啥時候來的,說有點記不清了,高原慢,日子慢慢都忘了。很像龍門客棧,風沙嚴寒中一地兒,是江湖。她說那幾年一和別人提理塘,就要哭,這兩年好多了。

昂旺曲批是藏文書法家,他說寫藏字,肉里要有骨頭,才會生出靈魂。畫唐卡的師父說以后不想畫了,就去寺院修行。從巴塘來的藏醫(yī)已歷八代,自己上山挖藥配藥丸。

有天遇上了洛登,雅江人,他的店叫忠念客,漢譯是“追隨野牦牛的足跡”,自己做傳統(tǒng)皮具和藏裝。白天采訪時話很少,很沉默,不太會表達,晚上領大伙去吃他吃了十多年的藏餐。

在一條老街上,其貌不揚的,應該是有他個人的情感記憶在。我們對食物不敏感,具體吃的什么,記不太清了,沒什么炒菜,大都是牛身上的部位,很生猛,也很鮮嫩。沾著海椒面,就那么入鄉(xiāng)隨俗地吃了。

在藏地,酒才是主角。一輪一輪喝,不是應酬,就是拿你當朋友了的喝法,他們好像比你更想喝酒。后來喝高興了,人也開始放松下來,聊自己。洛登說他這個年紀,還未娶妻的,在當地算是怪物。他也不管了,就到處玩,活一天算一天,和野牦牛一樣。

那天青稞、白酒混著喝,大伙都喝得五迷三道的,索性走回住所。海拔高,人走得是真慢,記得天高云厚,有稀疏的幾顆星。

這些年稀里糊涂吃了太多頓奇怪的飯,一想,還是這頓夜宴,都是參與者,沒有旁觀者。

第二年聽聞洛登在回雅江的路上出了車禍,很嚴重,所幸保住了命,恢復得也不錯。后來又見他,感覺一下老了很多。

想起那會兒在理塘記了句藏語:,過了幾年,如今完全忘了是什么意思了,應該是扎西德勒。想把這祝福送給他。

你是個美食旅行打卡者?

你覺得在旅途中,美食重要嗎?

旅途中有印象深刻的飯嗎?

吃過哪些難忘的食物?

留言告訴我們吧。

Hash:7b4550e0670fc952d904c44288d09279ed839519

聲明:此文由 長腿驢叔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