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崇安寺步行街:尋美食,覽寺廟
此次出行趁著節(jié)假日時間充裕,便約上三兩好友一同出行,前往江蘇的無錫。難得來趟無錫,想逛的地方實(shí)在是多。太湖黿頭渚、惠山古鎮(zhèn)、南長街都值得玩一玩,但要說無錫的美食聚集地,崇安寺步行街算得上一處。過了崇安寺高大的石牌樓往里走,對于吃什么,我們患上了選擇困難癥。雖然節(jié)假日人群難免擁擠,但是為了能品嘗到當(dāng)?shù)氐拿朗常磺卸己苤档谩?/p>
最終,街上的老字號成為了我們的首選對象。主打陽春面和小籠饅頭的拱北樓,是我們挑選的第一家。這家店的位置不好找,找了好久才找到。店內(nèi)的裝潢很有年代味道,食客很多,小籠饅頭面皮較厚,肉質(zhì)鮮嫩有彈性,配一碗陽春面下肚,非常頂飽。然后,我們前往第二家店——王興記。王興記門面比較小,但是生意很火,小籠饅頭肉汁鮮美可口,餛飩湯清潤,醬排骨酥脆,菜品味道感人。
除此之外,街上也有很多當(dāng)?shù)氐奶厣?a href='/techan/31595' target=_blank>小吃,看了一圈,無錫人好像很喜歡吃小籠包,當(dāng)?shù)睾芏嗟昝娑茧x不開小籠包這道菜,炒栗子、酸辣粉、鍋貼也很有特色,值得一嘗。吃飽飯足,此時的步行街華燈初上,可以邊走邊欣賞夜景,兩三人結(jié)伴同行,路上說說話,聊聊天。
步行街中間是一座廣場,空間很大,其上的兩座古典建筑很醒目,一座匾上書“皇亭”,一座匾上書“崇安閣”,均飛檐翹角,上飾有金黃色的琉璃瓦,關(guān)于它們的由來,還要從無錫那座歷史上古老的寺廟崇安寺說起。據(jù)史料記載,崇安寺始建于東晉興寧二年,原是書法家王羲之的宅社,初名興寧寺,香火鼎盛,一度貴為梁溪首剎。及至北宋時,正式改名為崇安寺。清咸豐、同治年間,寺內(nèi)發(fā)生了兩次大火,不少建筑被毀后,留下了大片空地,最終逐漸發(fā)展成民間的商業(yè)街,及至今日。
古時候,寺院的規(guī)模龐大,有山門、金剛殿、大雄寶殿、大悲樓、 西方殿、皇亭等多座建筑,只是在近代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和炮火,或被毀或被拆除,如今的崇安寺已不復(fù)昔日之輝煌模樣了。解放后,寺院在原址上重建了皇亭和崇安閣。初時皇亭的建立,是有故事的。清光緒年間,無錫知縣廖綸為了恭維皇帝,特地在大雄寶殿前建了一座“圣諭亭”,內(nèi)供牌位,上書道“當(dāng)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皇亭”的名字由此而來。
皇亭后面是崇安閣,原是寺內(nèi)大雄寶殿的所在,閣前是一段白石橋,最前面的石墻上刻有一石碑崇安寺記,記載了崇安寺的過去。往上走,崇安閣上下三層,金黃色琉璃瓦鋪就,飛檐層疊,氣勢雄偉,似乎能想象到古崇安閣梵音陣陣中的非凡廟宇,閣內(nèi)三層壁畫都繪著無錫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fēng)情,精致典雅。在此高臺樓閣外望去,人群熙攘,無比熱鬧。
步行街東邊有一座廟觀,名洞虛宮,曾是無錫歷史最大的道觀,經(jīng)改建后的,內(nèi)有三清殿、雷尊殿和火神殿,阿炳曾在此寓居,想來在洞虛宮的歲月也深深感染過這位音樂家,其內(nèi)另設(shè)有阿炳故居,引得不少人前來參觀。
Hash:8559b2df931f07c6c97b61be61d577b8b6a7402e
聲明:此文由 心燈文化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