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幽棲寺

南京幽棲寺

南京幽棲寺

南京幽棲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早期的著名廟宇,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始建于南朝劉宋大明三年(459年),位于南京市南郊祖堂山的南麓,與宏覺寺遙遙相對。

幽棲寺地勢幽靜,竹海松濤,置身其中,令人塵慮頓消,幽思無限。南唐烈祖李異在政務倥傯之際,常來此山游賞,中主李瑕也多次來此禮懺拜佛,后主李煜更在此處大興土木,造寺千間。南宋治平(1064~1067年)年間,恢復幽棲寺原名。

祖堂山與牛首山似斷若連,層巒疊翠,主峰削如芙蓉,高矗云霄。南麓茫茫竹海,古木參天,原名幽棲山。南朝劉宋大明三年(459年),在此建寺,即以山為名,稱幽棲寺。唐太宗貞觀(627-649年)年間,高僧法融禪師在此山北崖洞穴中修行,得禪宗四祖道信嫡傳心法,創(chuàng)立禪宗的一個支派“牛頭宗”,被稱為“南宗第一祖師”。幽棲寺為牛頭宗即“江表牛頭”的發(fā)祥地,亦被譽為南宗祖堂,由此改名祖堂寺。幽棲山亦隨之更名為祖堂山。晚唐光啟(885-888年)中,寺廢。

寺廟依山而建,規(guī)模宏大,自山腳至山門,為一冗長古道,林木參天。繁葉蔽日,殿閣僧舍,錯落有致。據(jù)《金陵梵剎志》記載:明代祖堂寺內(nèi)主要殿堂有金剛殿、天王殿、佛殿、千佛殿、觀音殿、華嚴殿、水陸殿等。除觀音殿為三檻外,其余各殿均為五楹;另有三層十五楹禪堂、二層十楹齋堂及五楹廚庫、茶寮各一座。寺院基址占地240余畝,田地山塘500余畝。幽棲寺在明代還管轄著附近的幾座小剎。寺前并建有一座無梁殿及回廊、渡橋等建筑。

歷代文人雅士多喜前往祖堂山、幽棲寺、獻花巖等處,留下了不少詩篇。

殷邁<牛首山閱楞嚴夜坐>詩,記述了自己夜宿幽棲寺中,閱讀佛經(jīng)的情景,并表達了對南京第一禪宗祖師法融大和尚的深切崇敬之情。詩云:

幽棲寺久已破敗,目前尚存遺址及祖師洞、銀錠橋、月牙池、水井等建筑。另有明代銅鐘一口,現(xiàn)藏江寧區(qū)博物館。

祖堂山松柏森森,竹海茫茫,流泉淙淙,禪宇隱現(xiàn),景色幽麗。山頂有芙蓉峰,層巒疊翠,高矗云表,宛若芙蓉凈植。山上有拱北峰、天盤嶺、伏虎洞、神蛇洞、太白泉、長庚池、拜經(jīng)臺諸景,歷代文人雅士游屐時至,多有題詠,幽棲寺置身其間,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