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清光緒年間花翎知府衙署古丈坪廳撫民同知董鴻勛為主所編撰的《古丈坪廳志》載:“
天橋山
,城南25里,山腰兩峰對峙,橫石如梁,下臨百余丈,洞深難測,俯視涼風(fēng)襲人面。建佛殿其上,日壁懸白巖,山以名也。始無路可通,土人于橋旁鑿石為壁,架木二丈許為橋梯階。入望為進香亭,其石有倒懸如靴,直豎如筆,如劍如席帽者。其洞有水,曰龍曰雷曰鳳凰窩者。山無名而人為之名也。每六月朔,各寨村男女結(jié)伴為進香會。” 天橋山位于城關(guān)鄉(xiāng)白巖村境內(nèi),距省道1828線僅3華里,有公路直通山下。天橋山海拔847米,山峰入云,白巖陡險,天橋高掛,仙門洞開,石谷幽深,溶洞密布,嘆為觀止。相傳一游人預(yù)測橋高,拋下巨石后,倦怠入睡,待黃梁夢醒,方聞巨石墜地之聲。橋臺于宋朝建有觀音祖師殿一座,復(fù)修于光緒辛卯年,香火旺興,名揚沅陵、乾州。每逢六月朝山盛會,善男信女慕名而至,跳馬對歌,通宵達旦。
天橋山景區(qū)面積達30平方公里,其特色概括為險、奇、美、野四個字。有青山、有天橋、有仙門,有-,有飛瀑,有秀水,有奇洞,堪稱天橋山七有。古丈籍著名記者、散文家蕭離曾在《丹青引》一文中提到了天橋山的“橋奇”
、
“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