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虹橋

霽虹橋

滇西保山市與永平縣之間的瀾滄江上的霽虹橋,近年來經(jīng)專家們考證,確認(rèn)它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的鐵索橋。追溯這座古橋的歷史,既能窺見云南古代各族人民的智慧,又可從一個側(cè)面了解云南古代的交通狀況。瀾滄江,發(fā)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東北部。經(jīng)西藏進(jìn)入云南省境內(nèi),向南流經(jīng)迪慶、麗江、大理、保山、臨滄、思茅和西雙版納,然后出境,國外稱為湄公河。瀾滄江從西藏進(jìn)入云南的1000多公里流程中,穿過橫斷山脈的千里縱谷,兩岸山大谷深,懸崖峭壁,河道礁石密布,險灘眾多,水量隨季節(jié)變化,給航運帶來不便?!案艉尤绺籼欤珊尤缍呻U”。幾千年來,居住在兩岸的各族人民,為征服這一天險,在江上開辟了無數(shù)的渡口,架設(shè)了許多橋梁,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就是“蘭津古渡”了。“漢德廣,開不賓;渡博南,越蘭津;渡瀾滄,為他人。”這首三言六句的民歌,是東漢永平年間,漢王朝為開發(fā)永昌郡,征發(fā)大量民工服役,人民不堪其苦,而發(fā)出的憤怒詛咒。它明確地告訴我們:博南古道上的蘭津渡,當(dāng)時就已開辟。在此之前,張騫出使西域,在阿富汗,曾見過蜀布和滯竹杖,是從川滇緬印古道上運出去的,這些商人,大概過的也是這個渡口。漢武帝為打通中印道路,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設(shè)益州郡,其中不韋縣在永昌境內(nèi)。這里所出的奇珍異寶,強烈地吸引著內(nèi)地商人和統(tǒng)治者。這時的蘭津渡,來往的客商已是比較頻繁了。

至唐,這里已建竹索橋。元代,曾換成木橋,后來,復(fù)以舟渡。明洪武二十八年,鑄兩鐵柱于兩岸崖間,用以牽引舟渡,然岸陡水急,時遭覆溺。行者視為畏途。至成化中(約公元1476年),江項寺僧了然募建鐵索橋(一說為弘治年間王槐建),用粗大的鐵索橫牽兩岸,系于鐵樁上,上釘木板,長120米,寬6.7米。上無所倚,下無所憑,飄然是空,上下顛簸,左右搖晃,人行其上心驚膽寒。后又在橋上建廊,使行者安全,行人可雁序而越,雖負(fù)物牽牛而不驚,督學(xué)使吳鵬題為“滄江飛虹”。這證明,500年前,這里已改為鐵索橋了。明崇禎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徐霞客過霽虹橋,他所見到的情況是:鐵索橋東“臨流設(shè)關(guān),鞏石為門,內(nèi)倚東崖,建武侯祠及稅局;橋之西,鞏關(guān)亦如之,內(nèi)倚西崖,建樓臺并記創(chuàng)橋者”。此橋為“迤西咽喉,千百載不能改也”(《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八》)。后鐵纜常蝕,兵禍常生,屢壞屢修,清康熙皇帝為此橋親題“虹飛彼岸”,放在東岸增辟“御書樓”。直至滇緬公路修通之前,仍為滇西交通要沖,民國年間仍基本維持原狀。南北有關(guān)樓,兩端建柵門,立稅卡;西岸橋頭有碉堡,臨江扼險,大有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到霽虹橋,有東西二路。東路由大理至永平杉陽,然后沿博南山盤旋而下直至江邊;西路從保山經(jīng)水寨,至橋邊。二者相比較,東路較平,且古跡較多,“古道”風(fēng)味較濃。從保山到水寨,已有簡易公路。水寨,四面是高山,谷底有一小片平地,旁有小村,即水寨。從這里下車步行,從東南方向沿水寨河徐徐順山谷而下,約2里,到羅岷山口,瀾滄江即遙遙在望。從這里至江邊的平坡村,是一條東西向的峽谷。兩山夾峙,一徑陡絕,崎嶇回環(huán),古稱“梯云路”。下坡的第一段,稱為“倒馬坎”,據(jù)說是因山路陡險,“馬蹄高下處,一步一心驚”(黃萬春詩),跋涉艱難,故名。水寨河沿溝瀉下,水陡勢險,沿途泥沙多被沖刷,全溝巨石裸露,若獅蹲獸伏。水枯季節(jié),河水僅從巖隙中穿縫而過;至雨季,則箐水洶洶?!皾舅w來瓊屑濺,岡腰? ?處板橋通”。沿途螺徑紆徐,磴道盤空;時間一久,沿路小石遍鋪,人行其上而常滾動,稍有不慎即會摔倒。由于長年累月馬幫過往,鐵蹄到處,火星飛濺,青石樓上留下了一個個深深的蹄印,似一種特殊的象形文字,記錄著古道漫長悠久的歲月。

300多年前徐霞客經(jīng)過這里的時候,記道:路從“疊磴夾縫間,或西或北,曲折上壑甚峻;兩崖夾石如劈,中垂一窗,水搗石而下,磴依壁而上,人若破壁捫天,水若爭道躍壑,兩不相遜者。夾中古木參霄,虬枝懸蹬,水聲石色,冷人心骨”。這段古道的奇、險,至今仍基本如此。云梯路腳,是平坡。這里是一個百戶左右的小山村,緊貼在陡峻的羅朗山腹。名雖帶“平”,實際仍是“坡”,只不過坡度稍緩罷了。山村雖小,過去卻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驛站。自滇緬公路通車后,這里才逐漸冷落下來。出平板坡村,沿著山坡北上,一路盡是茅草荒坡,絕少樹木。行約3里,古老的蘭津渡口,便呈現(xiàn)在面前。距橋約200至300米處,有碉堡殘垣。即當(dāng)年的關(guān)卡。再前行,路上有一石卷洞,名為“緊三步”,古稱“飛石口”。因上面山陡石多,若遇刮風(fēng)下雨,一塊塊巖石,常會飛墜而下,打翻馱子,砸傷牲口,擊傷行人。遇此險況,可緊奔進(jìn)洞躲避,待石滾過,再繼續(xù)前行?!熬o三步”前數(shù)十米,但見危崖矗立,巖壁如削。在巖壁的下段,約4至5米高的地方,布滿了前人的題刻:有詩、有聯(lián)、有題詞。諸如:“蘭津渡”、“霽虹橋”、“金齒咽喉”、“天南鎖鑰”等題詞。有“怪石倒懸侵地隘,長江諸曲盤山多”等對聯(lián),還有描寫蘭津古渡的詩文。如郡人張含的(蘭津渡)詩云:山彤充抱哀牢國,千崖萬壑生松風(fēng)。石路直從雙諸葛,鐵柱或傳唐鄂公。橋通赤霄俯碧馬,江含紫煙浮白龍。漁梁鵲染得有此,絕頂颶尺樊相公。蘭津古渡的摩崖題刻大字甚多,有的每字竟高約1.8米,雄渾壯麗,頗有氣魄,隸、草、楷各體均備。它既是歷史、文學(xué)、書法的寶庫,又為山川增添了光彩,給游人增加興致雅趣。崖腳路旁有一古老的鐵樁,頂呈蘑菇形,露出地面約80厘米,周長約72厘米。相傳為明代系舟之柱。緊傍題字的危崖,即是橋頭。沿崖砌石為橋墩,墩長約25米,鐵鏈沿墩而過,穿入崖縫中。橋臺之上,建有橋樓,行人可在此休息,守橋人亦在此食宿。霽虹橋由18根粗大的鐵鏈為骨骼,承重底鏈為歷根,排列成八八八的形式,另有兩根為扶手,每邊約用30根高約1.5米的鐵條將扶手索和外邊底索之間連結(jié)起來,形成欄桿狀。底部約隔6米有一道鐵夾板,將16根底索鎖住,上鋪橫板,用鉛絲綁扎在鐵鏈上,各板之間,再用木條和抓釘扣緊。佇立橋頭,看上流百米之外,瀾滄江還銀花雪浪,近前卻水流悠緩,并無“驚濤飛涌”。當(dāng)年徐霞客曾以“渾然逝,淵然寂,其深莫測”

10字描繪了這里的水流態(tài)勢。20年前先民選擇這樣一個水流平緩,風(fēng)浪絕少的地方作渡口,又是多么富于科學(xué)眼光!

由于古道、摩崖、橋梁,與滇西地區(qū)的開發(fā)有密切的聯(lián)系,在歷史、文化、橋梁建筑等多方面有科學(xué)價值,政府已撥款整修,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