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文廟今位于云南省楚雄市中大街鹿城小學內。按史志記載,縣文廟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遷建于此;府文廟于嘉靖六年(1527年)遷建于縣文廟之右射圃。
縣文廟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遷建于此;府文廟于嘉靖六年(1527年)遷建于縣文廟之右射圃。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地震傾記,二十二年(1683年)奉旨重建,遂成統(tǒng)一布局。其格局與建筑風格均與全國相統(tǒng)一,分為東、中、西三區(qū),即東廂、西廂,中區(qū)有崇圣殿、蒼qIn殿、大成殿、大成門、欞星門、三元橋、伴池等。“其地勢宏敞,與臨安府(今建水)埒,謂之甲于全滇”。
清咸豐十年(1860年),旋遭毀損,同治年間,再次重修。雖然規(guī)模遠不及前,但“階級置楚石欄桿,栽松柏,殿宇越覺輝煌’。解放后,文廟因年久失修,部分建筑已經損毀。現(xiàn)僅存蒼頡殿、大成殿、大成門、三元橋、伴池等。其中大成殿保存較完好。
楚雄文廟雖始建于元朝,卻是在明代遷建。因其特定的祭孔功能,楚雄文廟與當時的各地文廟差異并不大。彼時,楚雄地處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點,建成初期規(guī)模宏大,只是在后期漸漸有所縮小。
如今,楚雄文廟的大范圍內主要由鹿城小學與楚雄市教師培訓中心使用、管理。走過鹿小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尊經閣。尊經閣坐北向南,是整個文廟建筑群最北端的建筑,往南依次是大成殿、大成門;大成殿前是天子臺,周圍有石欄桿,設有石臺階,臺前立有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標志碑,兩側則是東廡、西廡;而過了大成門,兩側則是名宦祠、鄉(xiāng)賢祠,再往南,便是三元橋和泮池,被稱為“三山四?!?,泮池內荷葉蓮蓮,五百多年前設計的三座單孔石拱橋如今仍是鹿小師生通向運動場的重要通道,東、中兩橋的橋面被學校修葺一新,雖然是水泥鋪面,但石塊搭建的橋身和未修葺的東橋,一塊塊古舊的青石板和隱約可見的刻字磚石一覽無遺,幽幽地說著古老的故事。文廟內古建筑對稱有序,古柏參天,綠樹成蔭,青石板與荷葉相映成趣。
文廟為封建官署建筑,所用木材考究,得以保存至今。大成殿看似兩層檐,實為一層。采用的重檐歇山頂設計也是典型的皇家建筑風格,鏤空木雕,彩畫均為龍、瑞獸、牡丹等寓意吉祥的中國傳統(tǒng)吉祥圖案。大成殿大門為三合六扇門,上層鏤空雕刻,中下部分為浮雕。門上雕刻的正是古老的儒家經典《大學》的前半部分的內容,“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文廟當中,見得最多的建筑材料便是木材。木材易于鏤空、雕刻,已成官署、孔廟的首選。木柱子下的柱礎石與起支撐作用的須彌座便是典型的明代建筑風格。如今歷經滄桑歲月,柱礎石與須彌座上雕刻的圖案已經部分模糊,有所陳舊。一位對文廟、民居很有研究的業(yè)內人士說:“陳舊就對了,嶄新的都是后來修的,并非原汁原味”。歲月如刀,石頭也經不起歲月的張牙舞爪。
如今,楚雄文廟因多次修繕,保存至今的明代早期建筑并不多,相比而言,大成殿則保存較為完整。此外,泮池體量較大,設計合理,功能實用,形式自成一體,為明代中期建筑。
現(xiàn)今的楚雄文廟歸鹿城小學與楚雄市教師培訓中心共同使用、管理。事實上,楚雄文廟與學校合二為一,“同體”是有傳統(tǒng)的。史載,文廟始建于元,明遷至今址,清多次完善。自民國二十一年后,文廟先后為小學、楚雄縣中學、航空站、空軍學校使用,解放后仍為小學使用。1932年,創(chuàng)始于1906年的鹿城小學前身楚雄第一高等小學堂,遷入文廟至今。如今,鹿小? ?是我省一級二等示范學校。1978年,文廟西區(qū)也成立了今為楚雄市教師培訓中心的前身——楚雄縣教師進修學校。自此,文廟東、中、西便形成鹿城小學使用、管理東區(qū)、中區(qū),楚雄市教師培訓中心使用、管理西區(qū)大部分的格局,文廟中唯一可供百姓參觀的僅剩尊經閣,卻也大門緊鎖,門頭上也多了塊“圖書館”的牌子,尊經閣現(xiàn)在已經成了鹿小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