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孔廟大成殿

宿遷孔廟大成殿

宿遷孔廟,又名黌學、學宮,為廟學合一的場所。據(jù)《宿遷縣志》記載,原孔廟在治所南1公里﹙即今項王故里南﹚,規(guī)模較小。明成化五年﹙1469年﹚督學御史謝遷改建。明崇禎八年﹙1635年﹚知縣王芳年將孔廟遷建于城南靈杰山﹙即今址﹚。

宿遷孔廟占地十余畝,系仿曲阜孔廟而營建,中軸線上,自南向北的建筑主要有照壁、泮池、欞星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jīng)閣等。中軸線左右建筑對稱排列。建筑精美宏大,布局嚴謹。民國初年,孔廟內(nèi)多次駐軍,無人管理,房舍倒塌。1929年,江蘇省宿遷中學由城北鐘吾書院遷入孔廟建校,后在學校的擴建中,部分建筑被拆除,僅大成殿幸存。

大成殿為孔廟主體建筑,面闊5間20米,進深9檁13米,檐高7.8米,脊高11.25米,磚木結構,歇山頂,上復琉璃筒瓦。兩側有東西配殿各五間,供歷代先賢先儒牌位。

2006年6月5日,宿遷孔廟大成殿被公布為第六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