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大佛禪寺

金湖大佛禪寺

據寶應縣民國縣志23卷記載,大佛寺建于乾隆甲寅年(1794年),本次大佛寺復建,規(guī)劃選址即為大佛寺原址,位于黎城老街北面,后大堤南側,占地30余畝。復建的大佛禪寺,為具有宗教功能的佛教寺院,按傳統(tǒng)佛教寺院規(guī)制進行復建設計,造型為江蘇地區(qū)的明清風格,根據場地現(xiàn)狀,并結合周邊區(qū)塊改造利用的特點,再造一座莊重雄偉的傳統(tǒng)佛教寺院,成為金湖縣佛教文化與民俗文化的中心和象征。

禮佛參拜

寺院主體功能:山門、大雄寶殿、藏經樓(法堂)、鐘鼓樓、普賢文殊殿、地藏觀音殿、兩廂回廊等-修行

(按15僧人規(guī)模)

寺院輔助功能:方丈院、禪堂、多功能-廳、齋堂、廚庫、佛學館、客堂、法物流通處、財神殿、龍王殿、接待院、僧寮(五間居寮)、居士接待處(6間居室)以及其它生活相關設施。

寺前廣場:寺院主院前部為寺前廣場,依據場地形勢及功能需要,寺前廣場分作上下兩個臺地,上廣場為穿過式廣場,與濱水風光帶相套,連成一個整體。下廣場通過大臺階相連接,既消解了地勢高差,又豐富了臺地廣場的效果,上下廣場間以極具象征意義的兩段式蓮池相銜接,造型優(yōu)美的蓮池畔的軸線上,設立雙面佛立像,起到統(tǒng)領上下廣場及寺院整體的點睛效果。

大佛寺以及濱水廣場建成后,大佛寺的寺前廣場,將成為金湖縣的一個市民文化中心,可舉行各種文化、宗教、民俗活動、紀念活動(婚禮等),及各時節(jié)的寺院活動。山門前兩側的半開放式的鐘、鼓樓,將成為金湖市民守歲迎新年的歡慶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