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木瓜橋

武岡木瓜橋

木瓜橋又叫紅軍橋。位于武岡城西南15公里鄧元泰鎮(zhèn)木瓜村東,跨資水,東西走向,是連接木瓜村與沙洲坪的交通要道。橋始建年代不詳,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增建橋亭,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全長44米,面寬4.7米。四墩五拱,墩上疊木,拱間架木,逐層往上出跳,木以上石板加重壓固,構成12排木架長廊。橋廊兩端砌青磚牌樓,門額泥塑楷書“木瓜橋”三字。門聯(lián)楷書“木葉落亭前,際資水秋深,夜雨橫飛圃樹;瓜田連岸畔,看平原草綠,朝煙遙接板云?!?/p>

-聲隆隆的1930年12月,李明瑞、張云逸和鄧小平率領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七軍離開它的起義地廣西百色后,由桂入湘來到武岡。聽說有兵從廣西而來,木瓜村的村民們?nèi)缋邹Z頂,自然聯(lián)想到了民國15年10月廣西軍閥沈鴻英率部5000余人竄擾村里時燒殺搶掠的情形。為了躲避再次的災難,棄家逃命成了村民們唯一的選擇。就這樣,整整一個村莊,一個下午就變得空空蕩蕩,杳無人跡的了。

傍黑時分,躲在山林驚魂未定的村民隱約窺視到了一支約莫3000人的部隊從西北面開來,先是經(jīng)過木瓜橋,然后緩緩進了村莊。“他們的裝備簡陋,穿著襤褸,已經(jīng)進入冬季了還是穿的單衣服,隨身只有一條灰色軍毯。”(《早年紅軍過境見聞》肖建發(fā))當時的村民們還不知道這就是紅軍,所以沒有一個愿意下山,一個個誠惶誠恐地在山上熬了一個不眠之夜。

“紅軍是第二天天一亮就排著整齊的隊列離開了村莊的?!蹦赀^八旬的村民何松林、張一姣、陸躍海這樣回憶了當時的情景?!盀榉啦粶y,我們還是在山上呆了好一陣子,估計人馬確實已經(jīng)遠去,這才小心翼翼地下了山?!?/p>

村民們驚呆了。展現(xiàn)在他們眼前的一切完全在他們的想象之外:昔日臟亂的屋前屋后竟然破天荒被收掃得干干凈凈,每家每戶的門鎖完好地懸掛著,無處藏匿的雞鴨仍象往日那樣在院內(nèi)、禾堂里轉悠覓食。而就在木瓜橋的西端橋頭和附近的菜地里,村民們又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紅軍將士用紅土書寫的標語不僅用語言告訴了村民們他們是一支什么樣的軍隊,而且也用實際行動表明了這支軍隊是一支人民的軍隊——在菜地里,人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被拔掉了蘿卜的土坑,而每一個新鮮的土坑里,都發(fā)現(xiàn)放有一枚銅錢……

“他們是紅軍。這支紅軍部隊是鄧小平、李明瑞、張云逸率領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七軍?!睅孜焕先藢ν履钅畈煌?,對蘿卜眼里的銅錢更是記憶猶新:“后來我們才搞清楚,他們到達這里時,已是千里轉戰(zhàn),彈少糧缺。由于村里人一個不拉全跑光了,他們又不忍心撬開村民們的家門,只得忍受著刀刮樣的北風露宿在橋廊里、屋檐下。餓了,他們只得到菜地里拔些蘿卜充饑,為了不讓村民們受損,就在一個蘿卜眼里放一枚銅錢……”

木瓜橋是當年紅七軍途徑武岡的歷史見證,也是1945年5月抗日戰(zhàn)爭湘西會戰(zhàn)期間,國軍湯恩伯集團,第94軍牟庭芳軍長為阻截日寇,奉命從貴州鎮(zhèn)遠移師武岡,在這里所設的臨時作戰(zhàn)指揮部的舊址。除了橋的本身保留了我國南方晚清橋梁建筑的風格,有著珍貴的文化價值外,它的歷史價值同樣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我們有理由讓它更完好地保存下去,象“蘿卜眼里長銅錢”一樣流傳著,去感動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