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洪澤湖旅游景點 泗洪洪澤湖濕地游記
1. 泗洪洪澤湖濕地游記
江蘇洪澤湖最佳旅游季節(jié)是每年的7月到8月荷花盛開的季節(jié)。
洪澤湖,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淮河下游、江蘇省淮安市西北部,淮安、宿遷兩市境內,是未來“南水北調”工程東線部分的過水通道。在正常水位12.5米時,水面面積為1597平方公里,在汛期或大水年份水位可高到15.5米,面積擴大到3,500平方公里。湖泊長度65公里,平均寬度24.4公里。洪澤湖東北—西南向為攔洪人工石壩,其余為天然湖岸,全源水域由成子湖灣、溧河湖灣、淮河湖灣三大湖灣組成。洪澤湖為"懸湖",湖底高出東部里下河平原4~8米。
2. 泗洪的洪澤湖濕地
洪澤湖濕地泗洪占35%。
3. 泗洪洪澤湖濕地簡介
洪澤湖濕地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中國十大生態(tài)休閑基地,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位于江蘇省泗洪縣洪澤湖西畔,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科學實驗區(qū)內。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江蘇省最大的淡水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在全國內陸淡水濕地中排第11位,華東地區(qū)第2位。
4. 泗洪洪澤湖濕地攻略
洪澤湖主要景點有:
一、萬頃碧波。
二、百里長堤。
三、港塢帆墻。
四、奠淮犀牛。
五、泄洪大閘。位于洪澤湖東岸的三河閘、二河閘、高良澗進水閘。
六、老君遺蹤。位于洪澤湖南岸,淮河入湖處的老子山。
七、龜山晚眺。位于老子山南側,山形如龜,為歷代用兵之地,古稱龜山鎮(zhèn)。
九、臨淮觀日。建議夏天去。還有洪澤湖的大閘蟹也非常好吃美味,一定要嘗試下!
5. 江蘇省泗洪縣洪澤湖國家濕地公園
為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打造旅游產業(yè),2013年起泗洪縣委縣政府舉全縣之力,投入近6億元打造了一條25公里縣城至洪澤湖國家級濕地公園的通湖大道,交通的便利極大促進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如今的通湖大道已成為助推全域旅游發(fā)展的重要引擎,年接待旅客? ?升至120.7萬人次。
洪澤湖國家級濕地公園位于泗洪縣境內的洪澤湖西岸,這里水網密布,水域遼闊,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旅游資源獨特,是集觀光旅游、生態(tài)休閑、科普教育、度假養(yǎng)生等為一體的生態(tài)旅游區(qū)。
6. 泗洪洪澤湖濕地介紹
景區(qū)簡介:
洪澤湖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中國十大生態(tài)休閑基地,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江蘇省最大的淡水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在全國內陸淡水濕地中排第11位,華東地區(qū)第2位。景區(qū)是泗洪縣充分利用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資源優(yōu)勢打造的集生態(tài)休閑、觀光游覽、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旅游景區(qū)。區(qū)內湖水浩淼,原野廣袤,荷苑飄香,曲橋蜿蜒,蘆蕩深深,百鳥齊鳴,旅游資源獨特,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是江蘇省自駕游和攝影的基地。
泗洪洪澤湖濕地景區(qū)位于宿遷市泗洪縣城頭鄉(xiāng),面積5.2平方公里,分為五大游覽區(qū),分別是以蘆葦迷宮為代表的濕地文化體驗區(qū)、以洪澤湖魚族館為代表的濕地科普互動區(qū)、以千荷園為代表的濕地植物展示區(qū)、以深呼吸通道為代表的濕地生態(tài)養(yǎng)生區(qū)以及以洪澤湖濕地培訓中心為代表的濕地度假休閑區(qū)。園內景點包括荷花大觀園、蘆葦迷宮、水車驛站、漁人碼頭、鹿園、水杉森林、愛情公園、玫瑰園、桃園、金沙泉、魚跳谷、露營基地、漁趣園、洪澤湖魚族館、竹之翼音樂廣場、石磨林、千荷園、深呼吸通道、洪澤湖濕地博物館、梅園、牡丹園、芍藥園、白鷺湖、天鵝湖、水生植物園、孔雀園等。公園主要保護對象為:內陸淡水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和其他野生動植物、魚類產卵場、下草灣標準地層剖面。保護區(qū)擁有鳥類194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鴇、東方白鸛、黑鸛、丹頂鶴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6種,近來還發(fā)現世界瀕危鳥類震旦鴉雀。
7. 泗洪縣洪澤湖濕地景區(qū)
洪澤湖橫跨蘇北平原中部西側,位于淮安、宿遷兩市境內,由泗洪縣、泗陽縣、洪澤縣和盱眙縣四縣管轄。
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淮河中游、江蘇省洪澤縣西部,是“南水北調”工程東線部分的過水通道。全湖水域由成子湖灣、溧河湖灣、淮河湖灣三大湖灣組成
8. 泗陽縣洪澤湖風景區(qū)
洪澤湖在江蘇省蘇北地區(qū)的中西部,位于宿遷市和淮安市之間,洪澤湖是我國的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積規(guī)模排在第四位,由江蘇省的泗洪縣、泗陽縣、洪澤縣、盱眙縣共同管轄。這樣是為了方便洪澤湖的洪澇災害統(tǒng)一治理,因為歷史上洪澤湖屬于過兩個省管轄,所以管理上有些困難。
9. 泗洪洪澤湖景區(qū)
近800平方公里。
洪澤湖,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25]。位于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蘇北平原中部西側,淮安、宿遷兩市境內,地理位置在北緯33o06′—33o40′,東經118o10′—118o52′之間,為淮河中下游結合部。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兩漢以后稱破釜塘,隋稱洪澤浦,唐代始名洪澤湖。公元1128年以后,黃河南徙經泗水在淮陰以下奪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東潴水,原來的小湖擴大為洪澤湖。
10. 泗洪洪澤湖濕地圖片
泗洪洪澤湖濕地景區(qū)位于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西岸,總面積5.2平方公里,集生態(tài)休閑、會議觀光、科普教育等功能為一體。2015年,洪澤湖濕地景區(qū)啟動5A創(chuàng)建計劃,2017 年通過原國家旅游局景觀質量前置評審,同年12月通過原省旅游局環(huán)境質量與服務質量初驗,并被推薦至原國家旅游局申請正式驗收。三年來,省市文旅部門嚴格對照5A級旅游景區(qū)評定細則,指導洪澤湖濕地景區(qū)高規(guī)格、高質量、高標準在基礎設施配套、員工服務質量、品牌外在影響力、游客滿意度、創(chuàng)建氛圍營造等方面不斷提升,為5A的創(chuàng)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1. 泗洪洪澤湖濕地景區(qū)官網
不是連云港的。洪澤湖濕地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中國十大生態(tài)休閑基地,位于江蘇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科學實驗區(qū)內。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江蘇省最大的淡水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在全國內陸淡水濕地中排第11位,華東地區(qū)第2位。保護區(qū)主要保護對象為:內陸淡水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和其他野生動植物、魚類產卵場、下草灣標準地層剖面。保護區(qū)擁有鳥類194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鴇、東方白鸛、黑鸛、丹頂鶴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6種,近來還發(fā)現世界瀕危鳥類震旦鴉雀。旅游資源獨特,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洪澤湖旅游景點大全介紹 洪澤湖旅游景點有哪些 洪澤湖
1. 洪澤湖旅游景點有哪些
洪澤湖古堰景區(qū)位于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q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地處中國第四大淡水湖的洪澤湖畔。景區(qū)主要包括洪澤湖大堤、水釜城、漁人灣、歡樂園四大旅游片區(qū),是一個融文化體驗、養(yǎng)生休閑、大湖觀光、森林探秘、現代游樂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tài)文化旅游景區(qū)。洪澤湖大堤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是世界文化遺產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沿線有乾隆御碑、周橋大塘、信壩遺址等眾多歷史遺跡;水釜城占地面積755畝,建筑風格以仿宋園林為主,亭臺樓閣相間,斗拱鏤空應合,小橋流水互映,絕妙獨特的建筑與清澈碧透的河水,繪就了一幅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漁人灣依湖而建,波光瀲滟、空氣清新、景色怡然,是賞大湖美景、品湖鮮美食之勝地;歡樂園游樂項目齊全、設施先進完備、安全措施得力,是一個冒險刺激、極具挑戰(zhàn)的主題樂園。洪澤湖大堤:洪澤湖大堤北起淮陰區(qū)碼頭鎮(zhèn),南迄洪澤區(qū)蔣壩鎮(zhèn),全長70.4千米。始建于東漢,完成于明清,加固于當今,擁有1800多年歷史,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迎水面直立式石工墻,由6 萬多塊千斤重的條石及糯米石灰漿砌筑而成,規(guī)格統(tǒng)一,筑工精細,治水工藝達到當時世界領先水平。
2. 洪澤湖旅游景點大全排名
洪澤湖的景點,要說哪兒最好?我認為每個人對“好”的定義不同,凡是自己認為好的,那就是最好的景點,不用人云亦云,以下的景點都是好的,就看你個人的喜好了!
洪澤湖古堰旅游風景區(qū),北起西順河鎮(zhèn),南至蔣壩鎮(zhèn),東至洪三公路,西依洪澤湖,占地面積為13萬。景區(qū)重點建設了水釜城風景區(qū)、漁人灣風景區(qū)、洪澤湖歡樂園、洪澤湖大堤及沿線節(jié)點等幾個部分。洪澤湖古堰,古稱高家堰,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水上長城”,始建于東漢建安5年(公元200年)。古堰有信壩遺址、周橋越堤險工段遺址、鎮(zhèn)水鐵牛、乾隆巡視古堰留下的詩文碑刻等景觀。 三河閘水利風景區(qū) 三河閘水利風景區(qū)位于洪澤湖東南岸< /a>,主要包括三河閘、洪澤湖鎮(zhèn)水鐵牛、白鷺自然保護區(qū)、月牙湖、洪澤湖水利碑廊、劉少奇下榻處等六個自然、人文景觀。三河閘全長697.75米,共63個孔,每孔凈寬10米,是淮河流域第一大閘。 老子山旅游度假區(qū) 老子山因老子在此煉丹而名揚天下。老子山三面臨水,突兀于洪澤湖南岸,從唐至清一直是文人薈萃、僧侶膜拜之勝地。主要景點有溫泉、龜山、安淮寺。 大吉祥寺 大吉祥寺位于高良澗鎮(zhèn)越城境內,占地67畝,總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由山門殿、大雄寶殿、華嚴講堂、藏經閣、居士樓構成,可容納3000人講經。
3. 洪澤湖的景點有哪些
洪澤湖古堰旅游風景區(qū)洪澤湖古堰旅游風景區(qū),北起西順河鎮(zhèn),南至蔣壩鎮(zhèn),東至洪三公路,西依洪澤湖,占地面積為13萬。景區(qū)重點建設了水釜城風景區(qū)、漁人灣風景區(qū)、洪澤湖歡樂園、洪澤湖大堤及沿線節(jié)點等幾個部分。洪澤湖古堰,古稱高家堰,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水上長城”,始建于東漢建安5年(公元200年)。古堰有信壩遺址、周橋越堤險工段遺址、鎮(zhèn)水鐵牛、乾隆巡視古堰留下的詩文碑刻等景觀。
三河閘水利風景區(qū)三河閘水利風景區(qū)位于洪澤湖東南岸,主要包括三河閘、洪澤湖鎮(zhèn)水鐵牛、白鷺自然保護區(qū)、月牙湖、洪澤湖水利碑廊、劉少奇下榻處等六個自然、人文景觀。
三河閘全長697.75米,共63個孔,每孔凈寬10米,是淮河流域第一大閘。老子山旅游度假區(qū)老子山因老子在此煉丹而名揚天下。老子山三面臨水,突兀于洪澤湖南岸,從唐至清一直是文人薈萃、僧侶膜拜之勝地。主要景點有溫泉、龜山、安淮寺。大吉祥寺大吉祥寺位于高良澗鎮(zhèn)越城境內,占地67畝,總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由山門殿、大雄寶殿、華嚴講堂、藏經閣、居士樓構成,可容納3000人講經。 垍頭條萊
4. 洪澤湖的景點
宿遷的湖泊,排名第一的就是洪澤湖,洪澤湖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位于宿遷市泗洪縣,洪澤湖濕地公園,是全國有名的旅游景點。
排名第二的是駱馬湖,駱馬湖位于宿遷市湖濱新區(qū),湖濱風景優(yōu)美,每到節(jié)假日,都會有很多游客慕名而來,游覽和觀光。
5. 洪澤湖景點哪里值得旅游
船塘,徐大灣,二河閘,白馬湖,越閘水庫等地方風景不錯,魚情也很適合釣魚。
6. 洪澤湖附近有什么旅游景點嗎
盱眙名初為“盱臺”(臺,音怡),后為“盱眙”。境內都梁山,古時盛產都梁香草(即澤蘭,是一種藥草),隋大業(yè)初,煬帝在盱眙置都梁宮后,盱眙別稱“都梁”。盱眙縣城依山傍水,景物宜人。鐵山寺、明祖陵、第一山、洪澤湖、都梁閣、龍蝦博物館、龍蝦宴廣場、盱眙小外灘、龍蝦步行街、新四軍軍部舊址等一大批景點,使盱眙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 垍頭條萊
7. 洪澤湖景點哪兒最好
1、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面積3960平方公里。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湖的西北是避暑勝地廬山。鄱陽湖旅游景區(qū),主要指湖區(qū)內的景點及自然保護區(qū)整體,湖區(qū)有41個島嶼和七個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內鄱陽湖候鳥已達300多種,近百萬只,其中珍禽50多種。鄱陽湖在調節(jié)長江水位、涵養(yǎng)水源、改善當地氣候和維護周圍地區(qū)生態(tài)平衡等方面都起著巨大的作用。
2、洞庭湖,古稱云夢、九江和重湖,處于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汨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xiāng)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岳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洞庭湖古代曾號稱“八百里洞庭”。
3、太湖,又名五湖、笠澤,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風景名勝區(qū)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是以太湖、沿湖山丘、島嶼的山水景觀為特色,是一個以山水組合見長,具有中國吳越文化傳統(tǒng)和江南水鄉(xiāng)特色,適合開展游覽、度假、休養(yǎng)、水上運動和科學文化等多種活動的天然湖泊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太湖風景名勝區(qū)的包含的區(qū)域分別為蘇州市的木瀆、石湖、光福、東山、西山、甪直、同里景區(qū);無錫市的梅梁湖、蠡湖、錫惠、馬山景區(qū);常熟市的虞山景區(qū);宜興市的陽羨景區(qū)等13個景區(qū)和無錫市的泰伯廟、泰伯墓2個獨立景點組成。
4、洪澤湖,中國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蘇北平原中部西側,淮安、宿遷兩市境內,地理位置在北緯33o06′—33o40′,東經118o10′—118o52′之間,為淮河中下游結合部。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兩漢以后稱破釜塘,隋稱洪澤浦,唐代始名洪澤湖。1128年以后,黃河南徙經泗水在淮陰以下奪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東潴水,原來的小湖擴大為洪澤湖。洪澤湖湖面遼闊,資源豐富,歷史悠久,既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庫、航運樞紐,又是漁業(yè)、特產品、禽畜產品的生產基地,素有“日出斗金”的美譽。
5、呼倫湖,又名達賚湖,與貝爾湖互為姊妹湖。當地牧人稱它為“海一樣的湖”,呼倫湖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草原西部的新巴爾虎右旗、新巴爾虎左旗和扎賚諾爾區(qū)之間,是內蒙古第一大湖、東北地區(qū)第一大湖,為構造成因的礦化度受環(huán)境影響較大的淡水湖。呼倫湖最大水深為8米,平均水深為5.7米,蓄水量為138.5億立方米。冬季封凍期達170天~180天,最大冰厚為1.3米。
6、巢湖,曾稱南巢、居巢湖,俗稱焦湖。長江水系下游湖泊,位于安徽省中部,由合肥、巢湖、肥東、肥西、廬江二市三縣環(huán)抱,東西長54.5公里,南北平均寬15.1公里,湖岸線最長181公里多公里,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湖水主要靠地面逕流補給,流域面積為12938平方公里,集水范圍包括合肥,巢湖、肥東,肥西,廬江,舒城、無為等兩市五縣。沿湖共有河流35條。其中較大的河流有杭埠河、白石天河、派河、南淝河、烔煬河、柘皋河、兆河等。從南、西、北三面匯入湖內,然后在巢湖市城關出湖,經裕溪河東南流至裕溪口注入長江。
7、南四湖,是串聯(lián)在一起的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四個湖的總稱,因位于山東省西南部的濟寧以南而得名,為淮河流域第二大淡水湖。其中微山湖面積最大,故又統(tǒng)稱為微山湖。南四湖區(qū)域原系古泗水流經之地。12世紀黃河南泛侵奪了泗水河道,排水不暢,潴積成湖。湖泊北高南低,南北長約125公里,東西寬5.6~30公里,湖區(qū)面積1225平方公里(一說1266平方公里),儲水量19.3億立方米。
8、博斯騰湖風景名勝區(qū)是國家5A級風景區(qū),占地面積988平方公里,是位于我國新疆的風景名勝,博斯騰湖古稱西海,這里有許多海邊風景,被譽為“世外桃園”。博斯騰湖風景名勝區(qū)是以博斯騰湖風景為主,博斯騰淖爾,蒙古語意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偯娣e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騰湖與雪山、湖光、綠州、沙漠、奇禽、異獸同生共榮,互相映襯,組成豐富多彩的風景畫卷。
9、興凱湖,史書記載,唐代稱為湄沱湖,以盛產“湄沱之鯽”馳譽;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金代有“北琴?!敝Q;清代后改為興凱湖,興凱湖是中俄邊界上的淺水湖。興凱為滿語,興凱湖,原為中國內湖,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定后,變成了中俄界湖。中國占28%,俄羅斯占72%。環(huán)湖多沼澤,湖底多淤泥和腐殖質。湖水從東北部龍王廟附近流出為松阿察河,注入烏蘇里江。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美稱,罕見的原生態(tài)濕地環(huán)境已成為攝影人心中的理想國及影視劇外景拍攝基地。
10、高郵湖,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高郵市,高郵湖連接江蘇省、安徽省兩省,又稱珠湖、璧瓦湖,水域總面積為760.67km2,水位5.55米深。風光秀麗的高郵湖屬淺水型湖泊,湖內還有野鴨、白鷺等多種野生水鳥。擁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東方白鷯、丹頂鶴、白鷺也在此繁殖越冬。高郵湖也是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的主陣地。
8. 洪澤湖旅游景點有哪些免費
宿遷好玩的地方有:龍王廟行宮、洋河酒廠工業(yè)園、項王故里、宿北大戰(zhàn)紀念館、嶂山森林公園、蘇北花卉示范園、虞姬公園、周圈花木盆景市場、中國楊樹博物館、梵音寺、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qū) 等等 。玩累需要吃的吧,宿遷美食可以參考這兒:宿遷美食攻略_宿遷特色小吃/美食大全 ,一邊玩一邊吃,才能享受生活的樂趣喲。哈哈
9. 洪澤湖旅游景點有哪些地方
淮安5處濕地納入省級重要濕地名錄管理,分別是江蘇淮安古淮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盱眙縣陡湖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qū)、白馬湖、高寶邵伯湖、洪澤湖。
10. 洪澤湖旅游景點大全
漁人碼頭,鹿園,水三森林
洪澤縣洪澤湖大堤旅游 洪澤湖堤壩 洪澤湖
1.洪澤湖堤壩
淮水東南闊,無風渡亦難。孤煙生乍直,遠樹望多圓。春浪棹聲急,夕陽帆影殘。清流宜映月,今夜重吟看?!啤?a href='/baijuyi/' target=_blank>白居易《渡淮》
縱目長湖水,空濛遠接天。不風還激浪,無雨亦生煙。大賈千檣集,長堤一線懸。那堪回首憶,魚鱉泣當年?!濉ね醮悍肌?a href='/hongze/' target=_blank>洪澤湖遠眺》
這兩首古詩的寫作時間,跨越千年,而描寫的地方,同是現在的洪澤湖一帶。千里長淮,匯于洪澤,昨日滄海桑田,今朝煙波浩渺。
淮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的地質時代,洪澤湖卻是年輕的湖泊,今天意義上的淮、湖匯一的浩渺“天鵝湖”,真正形成的歷史僅有八百余年。洪澤湖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淮河流域環(huán)境的劇烈變化,尤其是南宋以降七百多年的黃河奪淮史,對于黃河、淮河、大運河等河流的變遷產生深遠的影響。伴隨著洪澤湖的出現、擴大和泛濫,淮河下游的很多古代城鎮(zhèn)遭到滅頂之災,漢代始建的臨淮郡城、富陵縣城,唐代興起的泗州城,還有繁華千年的洪澤古鎮(zhèn)等都沉淪入湖中,黃、淮、運河交匯處的甘羅城、淮陰故城、清河縣城等也因洪濤而被廢棄。歲月悠悠,洪澤湖歷經滄桑劇變而成今日之模樣,千秋興替,幾多世事滄桑,古城興廢,不禁使人心懷“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的黍離之悲。唐宋以前,洪澤湖并不存在,今天的洪澤湖東南部和盱眙觀音寺、洪澤蔣壩等地區(qū),在唐宋以前,廣布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湖澤,如富陵湖、破釜澗、泥墩湖、萬家湖等?;春釉陧祉舾浇?,自西南至東北方向,沖破盱眙-龜山諸丘麓的阻隔,穿過這些湖泊形成的洼地,納匯泗水等河流,在蘇北云梯關逶迤注入黃海。
隋大業(yè)元年(605),隋煬帝下令開鑿通濟渠,即汴河。汴河自洛陽經過汴州(今河南開封)、穿過今河南省東部、安徽省東北部,綿延而至今江蘇省盱眙縣淮河北岸的古泗州城,穿城而過,注入淮河。同年,自山陽(今淮安市淮安區(qū))到江都(今揚州),連接淮河和長江的邗溝運河重新修浚。隋煬帝的御駕船? ?浩浩蕩蕩地從東都洛陽沿著新修的運河前往江南。隋煬帝途經汴淮交匯處的盱眙,興建都梁宮,途經西晉鄧艾開辟的破釜澗(今盱眙縣北洪澤湖南岸周邊地區(qū)),時因大雨,洪水泛濫,遂改破釜澗為洪澤浦?!昂闈伞焙?,由此而來。
到了南宋建炎二年(1128),東京留守杜充掘開黃河大堤,由此拉開七百多年的黃河奪淮史。南宋紹熙五年(1194),黃河在河南陽武(今河南原陽)決堤,滾滾濁流沖至山東梁山泊因地形限制而分為兩支,南支洪流與泗水匯合,一直向南流入淮河下游的清口(今江蘇省淮安市西南碼頭鎮(zhèn)附近)。自此以后,黃河奪淮之禍,更加肆虐。數百年間,黃河挾帶大量泥沙傾瀉在蘇北平原上,黃淮合流以后的淮河下游河道逐漸被抬升,淮河入海通道不暢導致淮水倒灌,常年泛濫成災?;春酉掠蝺砂兜母涣旰?、破釜塘等大小湖沼、洼地連成一片,逐漸匯聚成湖,洪澤湖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其危害日益加重。直到明清時期,萬頃洪澤,泛濫江淮,愈加一發(fā)不可收拾。
為治理水患,歷代在洪澤湖區(qū)域便修筑有堤壩等水利設施。明代后期,黃淮水患日益嚴重,治河名臣潘季馴以“蓄清刷黃”為方針主持對于洪澤湖的系統(tǒng)治理工程。其中,自萬歷六年(1578)開始,在洪澤湖東岸,從清口附近淮河之畔一直延伸到洪澤湖東南盱眙縣境內地勢較高的地方修筑一道防洪堤,這就是著名的高家堰。明萬歷八年(1580)開始,高家堰連年加固,一直延續(xù)二百多年,先是在北段改建石砌工程,以后逐步向南砌筑。至清乾隆十六年(1751),北起淮安府清河縣馬頭鎮(zhèn)(今淮安市淮陰區(qū)碼頭鎮(zhèn)),南到盱眙縣蔣壩鎮(zhèn)南的湖邊岡阜(今江蘇省盱眙縣觀音寺鎮(zhèn)堆頭村一帶),全長近七十公里的高家堰全面筑成。明清兩朝“蓄清刷黃”成就了高家堰這樣的古代水利奇觀,但也使洪澤湖成為著名的“懸湖”,形成了“堤堰有建瓴之勢,城郡有釜底之形”的局面?;春酉掠蔚淖匀画h(huán)境產生劇烈的變化。水無定勢,汪洋恣肆,再加上滾滾而來的黃河泥沙在黃淮運交匯處累年推積,徹底改變了黃淮平原乃至洪澤湖區(qū)的地理面貌。
“蓄清刷黃”成就了古代水利奇觀,但也使洪澤湖成為著名的“懸湖”,形成了“堤堰有建瓴之勢,城郡有釜底之形”的局面。在高家堰大堤南端的三河口(今盱眙觀音寺至洪澤蔣壩一帶)附近,清代水利部門修建了仁、義、禮、智、信五個減水壩,當洪水上漲時,用減水壩以分洪使洪澤湖水溢流至高家堰東邊的洼地中,以保護堤防,防止或減輕黃淮洪水險情。為了順應天意,朝廷選用具有封建傳奇色彩的“五常”對應于道家的水、火、金、木、土五行,以希望用次信條來防洪固堤,保障江淮。然而,世事難料,清咸豐元年(1851),淮水異漲,洪澤湖水溢出,高家堰南三河? ??“五壩”中的禮字壩被洪水沖壞,壩下沖跌出深潭,從禮字壩廢棄,濤濤湖水從決口處下三河口,向東注入寶應湖、高郵湖中,滾滾黃淮之水,輾轉而匯于長江。從此以后,淮河入江水道漸成雛形。
咸豐五年(1855),黃河北歸,于山東利津入海,結束了長達七百余年的奪淮歷史。此后,凡遇淮河、大水年份,洪澤湖水東流入高郵湖、寶應湖而不能容納之時,三河口“五壩”悉數開啟,淮河洪水便匯集于高郵湖中,向南經淮揚運河在揚州以南三江營注入長江。而原先淮河下游入海之道,由于黃河泥沙淤積,河床抬高,淮水無法通過,逐漸廢棄?;此畺|侵,高郵、寶應、邵伯湖地區(qū)受淹,里下河一帶往往淪為澤國,蘇北百姓的洪災損失慘重。
新中國的建立,令祖祖輩輩江淮兒女“淮水安瀾”的夢想終化為現實。1951年5月15日,毛澤東在授予治淮委員會等單位的錦旗上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淮河及洪澤湖地區(qū)的綜合治理進入新時期,淮河入江水道的整治和疏浚,也成為治淮工作的重中之重。悠悠秋風去,淮水自湯湯,洪澤湖的千年形成史已經成為一部“化滄海為桑田”的壯麗史詩。
2.洪澤湖水庫
洪澤湖南北長度60千米,東西寬度58千米。
洪澤湖,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蘇西部,介于北緯33°06′~33°40′,東經118°10′~118°52′之間,環(huán)湖為洪澤、泗陽、泗洪、盱眙4縣和淮陰區(qū)。為淮河中游末端最大攔洪蓄水綜合利用的平原湖泊型水庫,面積3,180平方千米。流域面積16萬平方千米,總庫容130億立方米。
3.洪澤湖堤壩上的花
京杭運河沿途主要與五大水系溝通,由南向北分別為: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與海河。
一.錢塘江
目前,京杭運河杭州段從武林門運河碼頭向東,過艮山門到三堡,由三堡船閘與錢塘江溝通。
歷史上,運河則是在六和塔附近,現在仍然叫閘口的地方進入錢塘江。從閘口向北,到鳳山門的水城門(即運河上的城門,目前仍保留完好),這一段叫龍山河,水城門往北,現在叫中河。中河到體育場路以北與東河匯合后向北到壩子橋。人力將船翻過壩后進入艮山門的運河口,與現在的京杭運河并軌。目前,中河,東河已成為城市內河,在河坊街新挖一段河道,使斷河頭在新宮橋與中河連通,用作城市雨水排放和景觀之用。
至于蕭山西興到寧波的浙東運河則是京杭運河派生的一段支流而已。
二.長江
運河由南往北到了鎮(zhèn)江,江南運河與長江交界口為江南第? ??閘——諫壁閘。為了拉直航道,加大運量,1976年1月開挖諫壁閘,至1981年完工,2000年前后又進行了擴建。運河船由此過長江抵對岸的揚州港繼續(xù)北上,進入里運河。
歷史上,鎮(zhèn)江的京口渡口離諫壁10多公里。京口的老渡口于閘的遺址至今仍在,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他與揚州的瓜州古渡口遙遙相望,成為當地旅游一景。正如北宋王安石所說:“京口瓜洲一水間?!?/p>
三.淮河
京杭運河從揚州向北到淮安,這一段叫里運河。到了淮安,運河理應與淮河相交。然而,東流入海的淮河不見了。那么,淮河下游這一段到哪里去了呢?原來這一段淮河在南宋時期(1128年)黃河決口被黃河“奪淮入?!?。即被當時的黃河兼并掉了,成了當時黃河的下游入???/a>。而黃河由于走向不定,1855年在河南銅瓦廂決口后改道經山東入渤海。原來經江蘇入黃海的這一段黃河改稱古黃河(或故黃河,廢黃河)。而淮河從桐柏山,伏牛山發(fā)源地東流,流入洪澤湖后結束。
當流入洪澤湖的水太多時則泛濫成災。歷史上這一地區(qū)多災多難。1951年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下,修整加固了洪澤湖堤壩;修挖蘇北灌溉總渠(從洪澤湖開始到鹽城入黃海);修二河閘,溝通了總渠運河與洪澤湖;修筑了長650米的三河壩。當洪澤湖水位太高時,可向當地三河泄洪。三河與白馬湖,高郵湖相通,再與運河溝通并軌流入長江。在淮安運河南閘附近有蘇北灌溉總渠與京杭運河連通的運河閘。這一系列水利工程,極大地改善了淮河水系的平衡,讓這里的人們得以安居樂業(yè)。
目前淮安南的運河南閘仍然相當壯觀,運河分為六個水道,其中有三道閘,三道壩,運輸十分繁忙。難怪歷史上漕運總督要設在淮安(原名楚州)。
四.黃河
黃河,炎黃子孫的母親河,世世代代在華夏大地上恣情流淌,哺育了中華各民族無數優(yōu)秀兒女??伤质且晃蝗涡缘哪赣H,時不時會發(fā)一點小脾氣,一伸胳膊一踢腿,決堤了,改道了。1855年河南銅瓦廂的決口,讓原來向東南徐州,淮安方向流入黃海的黃河,在蘭考附近改向東北方向流淌。留下蘭考的一地黃沙和山東的一片菏澤,大搖大擺地在泰山北面向東北方向流入了渤海。
就是這一任性,在梁山縣北部一個叫孫樓村的地方,黃河把山東境內的京杭運河攔腰沖斷。從此京杭運河斷航,讓當時清朝的漕運受到嚴重沖擊。天無絕人之路,十九世紀中后期,公路,鐵路,海運逐步發(fā)展,彌補了這一缺憾。1902年清政府正式宣布漕運結束。
(至于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運河水為何通過隧道,穿黃河底而過,后邊另外介紹)。
五.海河
海河因天津而舉世聞名,天 津因海河而變得重要。海河全長只有50多公里,從天津市內金剛橋起至流入渤海的天津港止。金剛橋往西為子牙河,往北叫北運河,到通州;往南過楊柳青到山東臨清叫南運河(以前又叫衛(wèi)河)。南運河與海河交叉處為一公園,建有引灤入津紀念碑。目前,南北運河水量充沛,水質不錯。
北運河到北京通州北關閘為止,即為京杭運河之終點。至今尚有一道二閘和一道泄洪閘遺址。附近還有一處當時專門存放木材的碼頭遺址,叫皇木廠村,現在遺址上已蓋了一座清真寺。
從通州北關閘向西到北京積水潭,1293年元始祖忽必烈下令挖河,叫通惠河。意為“永遠通達,惠及大都”。在通惠河上,離通州八里的地方有一座橋叫永通橋,又稱八里橋。橋下有閘,橋兩側護欄雕飾十分精美(1446年建),保存完好,十分珍貴。通惠河后來由于缺乏水源等種種原因而湮沒。壯美的永通橋和杭州的拱宸橋遙遙相望,給人們對京杭運河留下永遠的思念。
4.洪澤湖大壩在哪
洪澤湖大堤始建于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由廣陵太守陳登主持建筑,初為30里,始稱“高家堰”。明永樂年間,河漕督運陳宣在武墩至周橋之間興工修堤,明萬歷年間,總理河漕潘季馴將大堤延筑至蔣壩,至此,洪澤湖大堤基本建成。
石堤全長百余里, 雄偉壯觀,蜿蜒曲折共108彎,猶如“水上長城”。長堤沿線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如高良澗青龍庵、三國時大將鄧艾飲馬池遺址、九龍灣、周橋大塘、乾隆御碑、滾水壩、黃罡寺、三河閘等。
如今,千年古堤兩側遍植樹木,宛如游移欲飛的巨龍依水而臥,人行其中,倍覺“浩渺云煙籠細浪,空蒙雨色入重淵”,是一處天然大氧吧。洪澤湖大堤被江蘇省文物局納入江蘇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推薦名單。2006年05月25日,洪澤湖大堤作為漢至清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5.洪澤湖汛期
淮河防汛總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徐英三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大旱之后持續(xù)降雨。6月以來,由于降雨量偏少、沿淮季節(jié)性用水量加大,淮河干流水位每天以5公分到10公分的速度下降。至6? ?19日上午8時,蚌埠閘上水位17.09米,比常年同期偏低1米。而從6月26日開始,淮河流域出現大到暴雨過程,絕大部分地區(qū)降雨量100毫米以上,籠罩面積達19萬平方公里。由于王家壩上游河道陡,來水迅猛,造成水位上漲迅猛,漲幅達到7.8米以上。
二是地形影響。淮河上游基本是山區(qū)丘陵地帶,坡大流急,而淮河水系最大的湖泊洪澤湖由于多年泥沙淤積、加高加固,河底已高于淮河河床,形成“地上湖”。再加上蚌埠閘到洪澤湖間100多公里落差只有4米,致使淮河洪水越到下游流速越緩慢,往往一次洪水過程長達30天。
三是暴雨頻繁,持續(xù)時間長。淮河流域的暴雨多發(fā)生在6月到8月,其中6月、7月主要受梅雨鋒影響,降雨強持續(xù)時間長,導致汛期高水位持續(xù)相當時期,很容易造成流域平原的內澇。
6.洪澤湖大堤
洪澤湖水庫最大庫容135億立方米,是因洪澤湖大堤才形成洪澤湖水庫(也稱洪澤湖),是中國最大平原水庫。
澤湖大堤始建于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原名高家堰,堤長67.26公里,堤高3-9米,結構規(guī)格統(tǒng)一,筑工精細,展示了中國古代水利建設的高超技藝。近年(截至2011年)加固了洪澤湖大堤,防洪標準提高到16米。
7.洪澤湖水利
高家堰,即洪澤湖大堤。洪澤湖大堤是世界上最長最寬、有著"水上長城"美譽的人工河堤。洪澤湖大堤的筑堤成庫規(guī)劃和直立條式防浪墻壩工程技術代表了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洪澤湖大堤北起淮陰區(qū)碼頭鎮(zhèn),南迄洪澤區(qū)蔣壩鎮(zhèn)。洪澤湖大堤結構規(guī)格統(tǒng)一,筑工精細,展示了中國古代水利建設的高超技藝。洪澤湖大堤既是先民綜合治理黃河、淮河、運河水系的工程。又是一處可作為文化研究、旅游發(fā)展的歷史文物、治水豐碑。洪澤湖大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洪澤湖防洪
洪澤湖水庫最大庫容135億立方米,是因洪澤湖大堤才形成洪澤湖水庫(也稱洪澤湖),是中國最大平原水庫。
澤湖大堤始建于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原名高家堰,堤長67.26公里,堤高3-9米,結構規(guī)格統(tǒng)一,筑工精細,展示了中國古代水利建設的高超技藝。近年(截至2011年)加固了洪澤湖大堤,防洪標準提高到16米。
9.洪澤湖流域
洪澤湖水庫最大庫容135億立方米,是因洪澤湖大堤才形成洪澤湖水庫(也稱洪澤湖),是中國最大平原水庫。
澤湖大堤始建于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原名高家堰,堤長67.26公里,堤高3-9米,結構規(guī)格統(tǒng)一,筑工精細,展示了中國古代水利建設的高超技藝。近年(截至2011年)加固了洪澤湖大堤,防洪標準提高到16米。
10.洪澤湖水利工程
如果以淮河—蘇北灌溉總渠線作為南北分界線,那么沿線的洪澤區(qū)為地跨南北方。
洪澤區(qū)隸屬江蘇省淮安市,地處江蘇省中部,位于洪澤湖東畔,因湖設置,借湖得名。位于東經118°28'-119°9'、北緯33°02'-34°24'間,西依洪澤湖,與泗洪縣、泗陽縣隔湖相望,東挽白馬湖,與淮安區(qū)、寶應縣、金湖縣水陸相依,南臨淮河入江水道,與盱眙縣毗鄰,北瀕蘇北灌溉總渠,與淮陰區(qū)、清江浦區(qū)接壤。洪澤肩挑兩? ?(洪澤湖、白馬湖),四面環(huán)水,素有“淮上明珠”、“魚米之鄉(xiāng)”的美稱,湖濱新興生態(tài)旅游城市。
11.洪澤湖大堤什么時候修建
洪澤湖,位于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的淮安、宿遷境內,長約65千米,寬約24.4千米,面積約206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1.9米,最大深度4.5米。洪澤湖全湖由成子湖灣、溧河湖灣、淮河湖灣三大湖灣組成。洪澤湖水產資源豐富,又是航運樞紐,素有“日出斗金”的美譽?;春邮呛闈珊闹饕?,流入量占流入總量的70%以上。洪澤湖出水水道主要有四個:淮河入江水道、淮沭新河、蘇北灌溉總渠、淮河入海水道。
在古代洪澤湖并沒有如今遼闊的水域,最初只是一些淺水的小湖群,主要有富陵湖、破釜澗、泥墩湖、萬家湖等。漢朝之后,很多小湖已經消失,水面縮小,改稱破釜塘。三國時期,魏鄧艾在此筑堤造湖以供屯田之用,稱白水塘,史載“周圍250里,開八水門,溉田1.2萬頃”,大概位置在今洪澤湖東南角。
隋朝時,隋煬帝楊廣乘龍舟游揚州,一路干旱,經過這里時喜逢大雨,湖水大漲,高興之際將其改名為洪澤浦。唐朝時又改稱洪澤湖,洪澤湖之名由此至今。但是唐朝時洪澤湖的水域面積并不大,直到南宋紹熙五年,即公元1194年,黃河在陽武決口,黃河改道南流,奪泗入淮。在之后的幾百年間,淮河由于失去入海水道開始在今洪澤湖一帶潴水,加上黃河水的倒灌,洪澤湖一帶的大小湖澤逐漸連成一片。
但是,真正使得洪澤湖面積大幅擴大,完全形成則是在明清時期。黃河奪淮入海,泥沙淤積,入海水道河床越來越高。黃河水患頻繁,嚴重威脅到京杭大運河的安全,這對于錢糧依靠江南的明朝朝廷來說,是決不允許的。嘉靖時期,工部尚書兼右都御史潘季馴主持治理黃河和運河,頗有成效。他發(fā)明束水沖沙法,提出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黃方略和“蓄清(淮河)刷渾(黃河)”以保漕運的治運方略。簡單來說,就是加高加長洪澤湖大堤(高家堰),用淮河的清水來沖刷黃河河道,將泥沙沖入大海。但是潘季馴碰到了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功虧一簣,因為不斷加高高家堰,洪澤湖水位上漲,勢必會淹沒湖南岸的明祖陵,對古代任何帝王來說,水淹祖陵都是不可觸碰的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