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國強 ‖ 范縣,范姓與范武子
范縣、范姓與范武子
史國強/文
多少年來,位于冀魯豫三省交界處的濮陽市都是郡州都府犬牙交錯的地區(qū),各種風(fēng)俗習(xí)慣相互交叉影響,燕趙的慷慨悲歌、齊魯?shù)娜蝹b豪放、鄭衛(wèi)的聰敏勤勞等匯聚在一起,形成了相對獨特的人文思想習(xí)俗。其中的齊魯風(fēng)尚主要集中在范縣、臺前地方。其實,1978年以前,范縣和臺前同屬于一個縣,就是范縣。
范縣:因“河”而生的千年“怪”縣
范縣屬于典型的黃河洪積平原地區(qū),黃河經(jīng)流42.5公里。說到范縣,人們自然就會聯(lián)想到黃河,好像黃河成了范縣的潛名。其實,范縣的初名并不是因為黃河,而是因為一條不太出名的河流,這條河叫范水。
范水一名始見于唐堯時期,稗史中有丹朱居范水的記述。丹朱是堯的兒子,至今在范縣境內(nèi)還有丹朱固堆的古文化遺跡,其文化積年距今大約4000多年,屬于龍山文化的范疇。范,是河流的名字,和模范的“范”是兩回事,在古代是不能通用的。范水的“范”,沒有繁體字,而模范的“范”,繁體字是“範(fàn)”,兩者不能混用。現(xiàn)在,如果因為需要繁體字的文本,把范縣寫作“範(fàn)縣”,就大錯特錯了。
西漢初年(大約是公元前206年)設(shè)置范縣,因為南臨范水而得名,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范水是濟水的一條支流,現(xiàn)在已經(jīng)了無蹤跡,這應(yīng)當(dāng)是黃河奪濟入海的緣故。從這個意義上講,范縣還是和黃河有關(guān)系。
早年的范縣城在現(xiàn)在的張莊鄉(xiāng)舊城村。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為黃河泛濫,縣城傾毀,被迫遷移,重建縣城,這就是今天的山東省莘縣古城鎮(zhèn)。這座縣城經(jīng)過了576年,因水利糾紛再度遷徙,于1956年遷至櫻桃園,即今范縣老城。1994年在城南5公里處建設(shè)新區(qū),這就是今天的范縣縣城。如此說來,范縣四遷,除了最后一次,都和“河”緊密相連,與黃河難以割舍。
范縣除了和“黃河”息息相關(guān)以外,還有一個就是“山東”,即使是行政區(qū)劃分開了,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還是水乳交融,難分難解。難怪范縣一帶流傳著這樣的諺語:“河南范縣真是怪,縣城設(shè)在省界外”。指的就是河南范縣縣城駐在山東省莘縣櫻桃園鎮(zhèn),河南的一個縣政府和山東的一個鎮(zhèn)政府同城坐落,比鄰而居的怪事。
還有一個民諺,專門說的是范縣之“怪”:“山東省有個河南縣(范縣),河南省有個山東鄉(xiāng)(櫻桃園鎮(zhèn)),山東鄉(xiāng)有個河南村(金村和張扶村),河南村住著山東人?!?/p>
要說怪,還有一怪,那就是鄭板橋了。他在范縣做官,還管理著朝城縣的事兒。說不定范縣的“怪”現(xiàn)象助長了鄭老夫子的“怪”勁兒,促成了他成為“揚州八怪”之首呢。
當(dāng)然,這是后話。
范姓:賢哲遞興的知名大姓
范姓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姓,可以說是明賢達(dá)仕,代不乏人。在中國100大姓中,范姓排名第61位,人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36﹪。范姓的始祖是范武子士會。
4000多年前,唐堯的兒子丹朱及其子孫在范水河畔生息繁衍。他們在夏商時代稱為陶唐氏,姓祁。周朝改封于杜,稱唐杜氏,是公侯伯子男中“伯”的爵位。周宣王時滅封邑,殺杜伯,杜伯之子隰叔逃到晉國,被任命為士師,家族以職官命氏改姓為士。他的曾孫士會,官至上卿,因功高封在了隨,就是現(xiàn)在山西省的介休一帶,稱隨會。公元前592年,隨會提出改封到祖先生活的地方。晉景公額外加封,在其已有的領(lǐng)地隨邑的基礎(chǔ)上,又加封了范邑,史書稱“食采于范”,就是現(xiàn)在的范縣一帶,隨會改名范會,成為最初的范姓,也是范姓的始祖。這就是唐《元和姓纂》記載的“士會食采于范,遂為范姓”。
歷史上的范姓名人很多。主要有:著名謀略家范蠡,楚國宛 (今河南南陽) 人,輔佐勾踐臥薪嘗膽,圖強雪恥。政治家、軍事謀略家范增,安徽桐城人,封歷陽侯,楚霸王項羽尊稱為“亞父”。史學(xué)家范曄,劉宋時期順陽(今河南內(nèi)鄉(xiāng))人,嘔心瀝血,著成宏篇巨制《后漢書》。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范仲淹,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一生論著等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名篇散文《岳陽樓記》馳譽至今。南宋詩人范成大,蘇州人,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并稱為“南宋四大家”。當(dāng)代史學(xué)家范文瀾,浙江紹興人,主編《中國通史簡編》《中國近代史》等。著名記者、新聞學(xué)家范長江,四川內(nèi)江人,他于1937年11月8日創(chuàng)建了“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協(xié)會”,這一天被國務(wù)院定為“中國記者節(ji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范長江新聞獎”,成為我國新聞界的最高獎項。還有范朝利中將,河南新縣人;范明少將,陜西臨潼人;范子瑜少將,湖南張家界人;范陽春少將,福建永定人;范忠祥少將,湖北天門縣人等等。
范縣是中華范姓的發(fā)源地,是范姓的祖根圣地、祖庭圣地和祖塋圣地。祖源在范水,范武子士會是范姓的得姓始祖。
范武子 :文武兼?zhèn)涞闹问滥艹?/p>
范武子,就是士會,也稱范會。他生活的時代大約在公元前660年~前583年。據(jù)說,他的墓葬在范縣高碼頭鄉(xiāng)老范莊。
士會出身官宦世家,年輕時即出任晉國大夫,輔佐晉文公、晉襄公,是晉國稱霸中原的重要功臣之一。他活躍在春秋前期晉國的政治舞臺上長達(dá)半個世紀(jì)之久。病逝以后謚號為“武”,史稱范武子。
公元前621年,晉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大臣們商議,決定廢除太子,另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為新的國君。當(dāng)時,公子雍在秦國做人質(zhì),他是晉文公與士會的姑姑所生,與士會有親戚關(guān)系。晉國派士會與另一位大臣先蔑一同出使秦國,迎接公子雍回國繼位。但是,當(dāng)士會他們尚在歸國途中時,晉國政局發(fā)生了大變化。以趙盾為首的晉國大臣們迫于晉襄公夫人繆嬴的壓力,立年幼的夷皋為國君,并派兵阻止士會和公子雍回國。為此,秦晉雙方展開一場爭戰(zhàn),結(jié)果秦軍大敗。士會不能回晉,被迫在秦國避難,開始了他長達(dá)7年的流亡生涯。但是,他在秦國很快受到重用,反倒給晉國造成了很大威脅,使晉國在軍事、外交等方面接連受挫。公元前614年,晉國的大臣們商討對策,一致認(rèn)為士會“能夠做到卑賤而知道恥辱,柔弱而不受侵犯,他的智謀足以使用,而且是沒有罪過的”,就決定請士會回國。
士會重返晉國,出任上將軍,很快又立了大的軍功,被封為晉國元帥,成為三軍統(tǒng)帥,開始執(zhí)掌晉國國政。史稱晉國在士會的治理下“軍無敗績”,“國無奸民”,國力日益強大起來。
據(jù)《左傳》和劉氏族譜記載,士會返回晉國后,他留在秦國的兒子及其子孫后裔,落地生根,繁衍生息。他的兒子取“留”之意,改名為“留”,子孫稱為留氏。古代的“留”與“劉”音義相通,這一支恢復(fù)了祖先豢龍氏劉累的姓氏,成了劉姓。有劉姓族譜記載,劉氏后世族人尊稱這位留在秦國的始祖為“留公”。
士會名彪史書,是在公元前633年的“晉楚城濮之戰(zhàn)”以后。當(dāng)時,士會代任戎右之職,他勇猛奮戰(zhàn),指揮得力,使晉軍以弱勝強,從而奠定了他在晉國政治舞臺上的牢固地位?!秶Z·晉語》記載“(士會)佐文、襄為諸侯,諸侯無二心”。城濮(今范縣一帶)之戰(zhàn),晉文公稱霸。士會之名也載入《春秋》。
當(dāng)時,晉國士大夫?qū)Ψ段渥邮繒陀泻芨叩脑u價,說他:“納諫不忘其師,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追,不阿而退”,“其為人,言依于信,行依于義,和而不諂,廉而不驕,直而不亢,威而不猛。君必用之”。意思是說,他接受了忠言不忘老師,談到自己的優(yōu)點不忘夸獎自己的朋友,事奉君王不是為了迎合君王就推薦所謂的賢才,也不是為了曲從君王就辭退所謂不賢的人。
范武子的德行,還表現(xiàn)在他對子女的教育和對晚輩的勸勉方面。他的兒子?范燮退朝回家,已經(jīng)退休的范武子問兒子為什么回來這么晚?兒子說:“秦國客人在朝上提了些奇怪的問題,大夫們沒有一個人能回答,我懂得三個,就講了起來?!狈段渥哟笈f:“大夫們不是不能回答,是謙讓。你年紀(jì)輕輕的,卻敢在朝中三次搶先說話,不尊重別人?!闭f著,就用手杖打了兒子,連兒子玄冠上的簪子都打斷了。
范武子教育兒子要謙虛禮讓,不要出風(fēng)頭,特別是在打仗得勝回國時要最后進(jìn)城,說“打了勝仗,要讓主帥先行,你不能喧賓奪主,把國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好像你立了頭功。”
由于范武子的言傳身教,他的子孫也繼承家風(fēng),處事謹(jǐn)言慎行。范武子的兒子范燮做了晉國的上卿。有一次,趙盾的孫子趙武行成人冠禮后,戴上帽子拜見范文子。范燮告誡年輕的趙武說:“有才智的人,受寵后會更加嚴(yán)格要求自己,無才的人得一點兒寵就驕傲。所以興國之君獎賞肯于進(jìn)諫的大臣,昏君則懲罰忠臣。古時候的君王建立了德政,仍然聽取百姓的意見,于是就讓樂師們在朝中朗誦諷諫,聽公卿大夫們獻(xiàn)詩,不讓自己被蒙蔽,在市井中聽商旅們的傳言,從歌謠中辨聽善惡,在朝廷上考察百官的工作,在路上訊問褒貶,有邪惡的就糾正,用盡了警戒的辦法。先王是多么憎惡驕傲的人啊?!?/p>
范武子的曾孫范鞅到了魯國,打聽具山和熬山。魯國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用具山和熬山所在的鄉(xiāng)名告訴他。范鞅詫異地問:“那里不是叫具山、熬山嗎?”魯國人說:“具、熬兩個字都是我國先君魯獻(xiàn)公、魯武公的忌諱啊。”范鞅回國后說:“人不能不學(xué)習(xí)啊,我到魯國,問了人家忌諱的山名,惹了笑話,就因為我不學(xué)習(xí)呀!人有學(xué)問就象樹木有枝葉一樣。樹木長了樹葉,還可以給人乘蔭涼,何況君子呢?”
范武子的文治武功于史有載,聞名于當(dāng)時,馳譽于后代。作為國之重臣,他知進(jìn)退,講禮法,行止適度,并且教育后代要謙恭謹(jǐn)慎、尊老禮讓、認(rèn)真學(xué)習(xí),處事公道。他的子孫又確能傳承家風(fēng),幾代興盛,其中所蘊涵的人文思想和法度約束,的確值得后人借鑒與深思。
關(guān)注濮陽說看更多原創(chuàng)好文章
Hash:7f479561ab95dc19294df1347cf69e26a0941747
聲明:此文由 濮陽說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