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 | 江漢訪古記——《刑書與道術(shù)》附錄二
江漢訪古記
本文為王沛教授新書《刑書與道術(shù)——大變局下的早期中國法》的附錄部分第二篇。為方便您閱讀,小編在編輯時刪去了原文腳注,若需引用,請參照原文本。
今天湖北省的荊州、隨州、襄陽一帶,江漢滔滔,平原廣袤。此地在西周時為周楚勢力交會之處。春秋以后,林立的古國相繼消亡,而楚國領(lǐng)土急劇擴張。到戰(zhàn)國晚期,秦將白起攻陷楚國都城郢,之后設(shè)南郡以管轄江漢平原,此地遂被中原王朝所統(tǒng)治。相較于秦漢王朝的遼闊疆域,荊隨之地面積并不算大,但是錯綜復(fù)雜的族姓勢力相繼登場,不同流派的思想文化碰撞交流,使此地文物積淀非常深厚。近30年來,記載早期中國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金文、簡牘資料在這里接連出土,數(shù)量之龐大,令人嘆為觀止。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師生于2015年5月4日前往湖北,在荊州、荊門、武漢、隨州、襄陽等地考察古代遺址與博物館,并與考古界的學者深入交流,收獲豐碩。
考察團隊由6位成員組成,成員分別是華東政法大學的教師張伯元、王沛、王捷、姚遠;博士研究生劉??;碩士研究生黃海??疾?a href='/luxian50/' target=_blank>路線為:由上海直達荊州,參訪荊州博物館、望山橋墓地、熊家冢墓地、紀南城、郭店楚墓、包山楚墓,并赴荊門博物館座談、參觀;之后返回荊州,由荊州前往武漢,參訪湖北省考古所、湖北省博物館;再從武漢啟程赴隨州,參觀葉家山、文峰塔曾國墓地出土的青銅器,參觀隨州博物館、曾侯乙墓。最后來到古城襄陽,參觀襄陽博物館以及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本次考察活動以荊州、隨州為核心,以楚、曾文獻為重點,以探研早期江漢平原的法律制度、文化為目標,行程共計8日,于2015年5月11日返滬??疾旖Y(jié)束之后,作本文以記之。
考察線路示意圖
一、抵達荊州
荊州素為楚文化之重鎮(zhèn)。荊者,楚也?!妒酚洝こ兰摇吩疲骸拔耐跣苜D立,始都郢”,雖然學界尚有不同觀點,但大量證據(jù)表明,自春秋晚期以來,楚國都城便遷至今天荊州城北5公里的紀南城處。兩千余年過去了,楚都遺址仍然河壕環(huán)繞,城垣可辨,而荊州附近眾多古代墓葬出土的司法檔案、律令文書,更為我們揭示了戰(zhàn)國秦漢時代的法律面貌。
5月4日清晨8時39分,考察隊成員搭乘動車從上海虹橋站出發(fā),經(jīng)過南京、合肥、武漢,穿越長江及大別山脈,于當日下午4時12分抵達荊州車站,歷時7小時33分。借助高速鐵路之便利,“千里江陵一日還”成為現(xiàn)實。荊州車站位于荊州古城之北,出站后乘坐出租車南行數(shù)公里,就可看到巍峨聳峙的城垣,由北門進城不久即抵達位于荊州中路的旅館。待安頓好住宿后天色已近黃昏,結(jié)束了簡單的晚餐,大家在荊州街頭隨意散步。步出旅館東行而南折,古城墻又映入眼簾,由小南門出城,沿城池西行1公里左右,再從另一處南城門入城,南城門內(nèi)即長江大學文理學院。
今日的荊州城墻完整堅固,周長10.38公里,城外環(huán)繞護城河,河濱修有步道以供市民鍛煉。據(jù)考,此處城垣始建于東漢,三國時關(guān)羽筑土城,其遺跡已埋入3米深的地下。此后歷代屢有興廢,而其位置大體仍在今址之上,現(xiàn)存城墻則為明清建造。最近20年間,荊州城區(qū)之行政建制更改數(shù)次,地名的變化甚至會給研究者造成不小的困惑。今天的荊州城區(qū),自漢代以來即稱江陵。1949年后,江陵縣城為荊州地區(qū)行署所在地。至1994年,荊州地區(qū)與沙市市合并成立荊沙市,原江陵縣城區(qū)部分改由荊沙市荊州區(qū)所轄,又于原江陵縣之東南郊析置新的江陵區(qū),治所在郝穴鎮(zhèn)。原江陵縣城,則為荊沙市荊州區(qū)之治所。1994年新設(shè)的那個江陵區(qū),在1998年再度改稱江陵縣,治所仍在郝穴鎮(zhèn),是為新的江陵縣,與昔日的老江陵城區(qū)相距甚遠。而1996年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荊沙市荊州區(qū)亦隨之更名為荊州市荊州區(qū),眼前所觀之巍峨古城垣,即屬此區(qū)所轄。以往中國法制史教科書及漢律研究論著在提及大名鼎鼎的《二年律令》與《奏讞書》時,通常說此批簡牘出土于江陵縣張家山漢墓,而據(jù)現(xiàn)在的行政區(qū)劃,當改作荊州市荊州區(qū)張家山漢墓。若要到今天所謂之江陵縣尋找張家山漢墓遺址,則會緣木求魚,一無所獲。
荊州城墻示意圖
二、荊州博物館與熊家冢墓地
按照預(yù)先安排,5月5日將參訪荊州博物館,并與荊州博物館原館長、著名的考古學者彭浩教授座談。清晨的荊州,車水馬龍,十分熱鬧、嘈雜。由于私家車輛的普及,如今中小城市的交通亦擁擠不堪,上下班高峰尤甚。考察團師生用過早餐之后,沿荊州中路步行向西,過了三義街,車輛漸為稀少,馬路變得清凈起來。不多時便抵達荊州博物館門前,而彭浩老師早已等候于此了。
考察團成員首先來到彭老師的辦公室座談。彭老師目前正從事張家山336號漢墓竹簡的整理工作。張家山位于荊州城西兩公里處。當?shù)厮Q之“山”,實為平原上隆起的土坡,若不留意,難以辨識其隆起之處何在,這和我們通常所說的山丘之山迥異。荊州出土簡牘之地如鳳凰山、紀山等“山”,皆是此類土坡,而所謂“包山”,不但無山,其地面因墓室回填,反較平地為低。所謂張家山,亦指這種崗地。張家山崗地為江陵磚瓦廠所在地,因該廠取土而發(fā)現(xiàn)了大量東周至秦漢的墓地。1983年發(fā)掘的張家山247號漢墓出土了《二年律令》與《奏讞書》,在2001年已全部公布其內(nèi)容。而1985年秋到1988年出土的336號漢墓竹簡,現(xiàn)在仍在整理過程中。作為整理者的彭老師詳細介紹了336號漢墓竹簡《朝律》《功令》的大致情況,并表示兩年后將完成出版工作。
考察團到訪之際,適逢荊州博物館展出新近出土的望山橋墓地文物,彭老師遂帶領(lǐng)大家前往展廳參觀。望山橋楚墓發(fā)掘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南距出土舉世聞名的“越王勾踐劍”的望山1號楚墓僅500米,而其西南2公里處,即是出土“吳王夫差矛”的馬山5號楚墓所在地。望山楚墓坑口長34米,寬32米,自墓葬開口至槨蓋深約10米,共有13級臺階,是荊州自1978年天星觀1號墓發(fā)掘以來,楚墓中規(guī)格最高的墓葬。墓葬出土了15枚竹簡,其中5枚為卜筮祭禱簡,其余為遣冊。根據(jù)簡牘分析,墓主為戰(zhàn)國中期楚國的“中廄尹”,中廄尹是主管馬匹的高級官員,而墓主尸骨散亂,或為戰(zhàn)死后歸葬于此。參觀完望山橋楚墓特展后,彭老師又帶領(lǐng)大家參觀了荊州博物館的其他重要文物,如張家山漢簡、鳳凰山漢簡等,都得睹其原貌。荊州博物館藏馬山楚墓絲織品尤其精美,聞名海內(nèi)外。經(jīng)彭老師詳細講解,大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其中的美妙之處。
午后,考察團驅(qū)車前往熊家冢墓地。熊家冢墓地位于荊州區(qū)的西北處,距離荊州古城約34公里。因望山橋墓地正位于在往熊家冢墓地半路上的川店鎮(zhèn)望山村,所以大家先在沿路參觀了望山橋楚墓原址。只見墓坑上覆蓋了鋼質(zhì)大棚,巨大的坑口上腳手架縱橫,如網(wǎng)格般直通墓室底部。順著搭建于腳手架上的木板來到墓坑中央上空,俯視四方,其巨大的規(guī)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抵達熊家冢墓地時已接近下午4時,此處遺址被考古學界推測為東周(春秋末至戰(zhàn)國中期)某位楚王的墓地,現(xiàn)已建成熊家冢遺址博物館。所謂“熊家?!保且蜻@里曾為明清熊氏家族的墓地。先秦楚國君王亦為熊氏,二者姓氏相同,蓋為巧合。熊家冢墓葬規(guī)模宏大,由主墓、陪葬墓、殉葬墓、車馬坑、祭祀坑及附屬建筑組成。墓葬曾多次被盜,兼之20世紀70年代修建水渠的影響,主墓封土已遭破壞,西北墓口和兩級臺階暴露于地表,現(xiàn)在已重新堆上封土,宛若小山,青草覆蓋,游人可攀登至其頂部以觀覽景色。主墓東北方為陪葬墓,據(jù)考證,當為楚王夫人之墓。此墓坑口面積約為主墓的一半,原封土亦遭嚴重破壞,現(xiàn)在同樣重堆封土,碧草萋萋,一如主墓。
熊家冢墓地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主墓南北側(cè)有數(shù)量驚人的殉葬墓——南側(cè)有4列24排,共計92座殉葬墓;北側(cè)有35座殉葬墓。殉葬墓由近及遠,依次為殉狗、妃嬪、其他貴族。殉葬墓越接近主墓,陪葬品越多,顯示其身份越高貴。登上主墓,眺望南北兩側(cè),殉葬墓整齊排列,歷歷在目。這些墓地大多回填,其上種植灌木作為標志。南側(cè)緊鄰主墓,更是保留了8座未回填的陪葬墓室,以供游人參觀。先秦時代,君主去世,貴族殉葬,史書有載。如《漢書·匡衡傳》云:“秦穆貴信,而士多從死”。但這些貴族真的心甘情愿去從死嗎?應(yīng)當不然?!稘h書·匡衡傳》注引應(yīng)劭曰:“秦穆公與群臣飲酒,酒酣,公曰:‘生共此樂,死共此哀?!谑茄傧?、仲行、針虎許諾。及公薨,皆從死。”此事《詩經(jīng)》、《左傳》亦曾記敘。然而《左傳·文公六年》言:“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之三奄息、仲行、鋮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薄对娊?jīng)·黃鳥》云:“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國人哀之,殉者惴惴,社會成員普遍不再認同這種惡俗。殉葬墓自戰(zhàn)國中期以后逐步消失,《史記·秦本紀》說“獻公元年,止從死”,而這座大型墓地,為我們了解東周的殉葬制度提供了直接的標本。
墓葬區(qū)西南部有規(guī)模宏大的車馬坑,配置分別為二馬、四馬、六馬一駕,古書曰“天子駕六”,一車六馬的出現(xiàn),彰顯其墓葬級別之高。如今已在車馬坑原址上建設(shè)了條件優(yōu)越的展廳,游客得以直接感觸觀古代的車馬儀仗。
從熊家冢返回旅館時,考察團特意繞道沙市萬壽塔畔,以觀長江之浩蕩。荊江大堤始建于東晉,號稱金堤,歷代不斷修葺,至20世紀50年代后形成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大堤高出地面10余米,望之巍巍。萬壽塔建于明代,原本高高矗立在江堤上,如今由于堤防層層加碼而矮了半截,超過7米的塔身陷在泥土之中。當?shù)厝耸繉?998年的抗洪場面記憶猶新,談及當時險情,無不心有余悸。眼前水面開闊平緩,江上船舶徐徐劃過,很難想象當年洪水滔天的情景了。江漢平原地勢卑濕,如今萬里安瀾,端賴大堤固定河道。上古洪荒之時并無堤防阻礙,長江奔出三峽,經(jīng)沙市后分出夏水、涌水等眾多支津,漫無邊際地向東散去,兼之漢水北注,遂在荊州到武漢間形成沼澤、江湖、陸地并存的云夢大澤,其壯闊景象,如《水經(jīng)注》所說:“沔水(漢江)又東得浐口,其水承大浐、馬骨諸湖水,周三四百里,及其夏水來同,渺若滄海,洪潭巨浪,縈連江沔”。反映戰(zhàn)國經(jīng)濟制度的重要文物鄂君啟節(jié),其銘文記錄了楚國舟車并用從事貿(mào)易的境況,正是古代地貌的真實體現(xiàn)。
三、從荊州到荊門
荊州、荊門原來皆屬荊州地區(qū)。1979年以荊門縣城關(guān)及其附近地區(qū)設(shè)荊門市,仍為荊州地區(qū)所轄,1983年荊門市脫離荊州地區(qū),改為湖北省轄,自此荊州、荊門在行政區(qū)劃上完全分離,這也帶來了出土文物歸屬、管理上中的一些問題。由荊州古城至荊門市區(qū),有80多公里路,沿途皆為重要古跡。5月6日考察團在彭浩老師的帶領(lǐng)下,由荊州博物館出發(fā),一路北行,踏訪紀南城、郭店、紀山、包山,最后到達荊門博物館。
上午8時30分,汽車駛出荊州北門,經(jīng)由襄沙公路抵達紀南城南垣。紀南城距離荊州城5公里。紀南城者,楚之郢都也。所謂紀南,紀山之南也,此名得之甚早。《左傳·桓公二年》杜注曰:“楚國,今南郡江陵縣北紀南城也。”從考古勘探可知,紀南城自春秋晚期開始營建,直至戰(zhàn)國后期,在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后漸被廢棄。紀南城周長15.5公里,面積為16平方公里,是明清荊州城的3倍多。城垣為泥土夯筑,保存較好,殘存高度可達7米多,而城墻的寬度尚有10~14米。城外則有護城河環(huán)繞,痕跡清晰可辨。時下城內(nèi)城外皆為稻田,城內(nèi)還有村莊,居民住宅多為兩三層樓房,紅色的屋頂掩映在綠樹之中。20世紀20年代開修連通襄陽和沙市的襄沙公路,這條湖北省最早的公路,穿越紀南城南垣,縱貫城內(nèi)鳳凰山,斜抵東城垣后,路基壓城墻而北上,對古城遺址造成不少破壞。是日我們的汽車就停在公路穿南城垣的豁口處,下車步行向西登上城墻,行至其側(cè)之夯土高臺四望,天氣晴和,視野開闊,此臺就是當?shù)厝怂Q的“烽火臺”。
紀南城遺址
“烽火臺”之得名,乃以訛傳訛所致。城旁的夯土高臺,東周時曾有房屋建于其上,據(jù)推測,該處遺址或為瞭望臺。臺基西側(cè)有護城河,現(xiàn)在呈池沼狀。向城內(nèi)北望,隆起的高崗即是“鳳凰山”。鳳凰山高出地面約10米,很是平緩。鳳凰山上有數(shù)以百計的秦漢墓葬,出土有數(shù)百枚簡牘,對研究漢代契約、賦稅、律令制度都有重要意義。特別是2004年鳳凰山東側(cè)的松柏一號漢墓出土的簡牘,記錄漢文帝時期發(fā)布的“令丙第九”之獻枇杷令,對研究漢代律令體系很有價值。獻枇杷令木牘現(xiàn)在陳列于荊州博物館展廳內(nèi),而展廳外恰恰遍植枇杷樹,果實橙黃,枝葉翠色欲滴。遙想當年,南方的枇杷采摘后需“日夜走”送往長安,不知多少吏民要為此法令付出辛勞。眼前的鳳凰山草木茂盛,郁郁蔥蔥,其東坡下密布東周臺基,規(guī)模宏大,具備楚國宮殿區(qū)的規(guī)模,而進入秦漢時代,此地荒為墓葬區(qū),楚文化遺存已遭滌蕩。秦漢墳?zāi)贡椴紝m殿區(qū),打破臺基,甚至蔓延到城垣上,都顯示出郢都在被秦軍攻破后,即被廢棄。鳳凰山西坡下有古河道自城外蜿蜒流入在城中,匯入另一條古河道后東折穿出東垣,昔日此水可通長江。彭浩老師站在臺頂,娓娓談及當年考古往事,眾師生皆聽之入迷。彭老師繼而詠讀屈原《哀郢》之“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并指點地名方位。龍門者,郢都之東門也。屈子乘舟行吟,其情其景,宛在眼前。而“曾不知夏之為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的詩句,不正是當下的寫照嗎?
辭別紀南城繼續(xù)北行,不多遠就便來到荊門市沙洋縣境內(nèi)。沙洋縣的行政建制亦屢有變化,自1949年以來,或為沙洋鎮(zhèn),或為沙洋市,或為沙洋區(qū);或?qū)俳昕h,或?qū)偾G門縣。1998年重設(shè)沙洋縣,歸荊門市管轄,而大名鼎鼎的郭店一號楚墓就在沙洋縣境南部。
郭店1號楚墓是一座小型墓葬,被發(fā)現(xiàn)于1993年8月,當時被盜嚴重,是年10月以后,荊門市博物館對墓葬進行搶救性清理發(fā)掘,出土了804枚楚簡,其內(nèi)容包括《老子》《五行》等大批先秦道家、儒家著作,是當今世界文化史上的大事,影響相當深遠。而這些竹簡也是研究先秦法律思想史的珍貴資料,特別是對思孟、黃老法律觀以及戰(zhàn)國刑名思潮的考辨,都有重大價值。而眼下,這座聞名遐邇的墓葬遺址,尋找起來卻非常困難。
郭店楚墓位于襄沙公路的西側(cè)郭店村一組,距紀南城9公里。彭浩老師依據(jù)記憶中的幾處“標志性建筑”,指揮司機將汽車駛進村中小道。這里正處于“新農(nóng)村建設(shè)”的熱潮之中,農(nóng)民大多搬離村落,遷往統(tǒng)一規(guī)劃的城鎮(zhèn)社區(qū)居住。原有房舍皆被夷平,所謂“標志性建筑”基本都化為烏有。田間道路坑坑洼洼,狹窄而塵土飛揚,四下人煙稀少,偶有路人經(jīng)過,亦不曉墓在何處。幾經(jīng)周折,終于抵達墓地所在的郭店村一組。舉目望去,荒草間有座磚房,裊裊炊煙升起,似乎有人居住。走進一看,一位大嬸正在做飯。彭老師詢問郭店楚墓何在,爽快的大嬸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計,掩門而出,帶我們前往墓址。原來墓址就在剛才經(jīng)過的路邊,只不過野草過膝,文物保護單位的標志已經(jīng)看不見了。田埂邊還停了輛工程車,有工人正在栽桿拉線。我們初以為他們正在布設(shè)電線,詢問后方知這是在安裝攝像頭。這片低矮的土崗,分布了大量的戰(zhàn)國楚墓,攝像頭的安置,正是為了監(jiān)控墓葬園區(qū),以防盜掘。
郭店一帶屬于紀山墓葬區(qū),此處的戰(zhàn)國貴族墳塋不計其數(shù),大量寶藏埋藏其中,故成為盜墓者的天堂。政府對盜墓者的打擊十分嚴厲,僅附近因盜墓而被判死刑的村民就人數(shù)不少,但重利之下自有勇夫,看來這個古老的行當還會繼續(xù)繁榮。紀山亦為一座小山,山坡上有紀山寺。停車探訪,發(fā)現(xiàn)廟宇建筑多為新建,濃妝艷抹,工藝粗俗。唯大雄寶殿后之“三寶殿”,仍存晚清余風,黑瓦飛檐,高甍凌虛,氣度與其他建筑截然不同。然而此殿久已破敗不堪,半邊房檐坍塌,尚不知將如何維修。
相較而言,包山楚墓的位置就好找多了。離開郭店村,繼續(xù)沿襄沙公路北行,約14公里后便抵達“包山大?!?。包山位于襄沙公路東側(cè),現(xiàn)屬荊門市沙洋縣十里鎮(zhèn)王場村管轄。由襄沙公路到包山,需跨過荊沙鐵路,而包山楚墓即是為配合荊沙鐵路修建而發(fā)掘。包山本為崗地,高出周圍地面2~6米,崗地上排列有5座戰(zhàn)國中晚期的大墓,其中2號墓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好。其主人官居左尹,在楚懷王時期主管楚國的司法工作。包山2號墓出土竹簡448枚,內(nèi)含大量司法文書,對研究戰(zhàn)國法制史具有重要的意義。同行的考察者中,彭浩教授是包山楚簡的整理者,張伯元教授撰寫有包山案例的專著,王捷老師的博士論文亦是包山楚司法簡研究,大家對包山的情感不言而喻。只是現(xiàn)在“大?!币褵o影無蹤,墓地發(fā)掘之后這里成了一個大坑,后來墓坑被回填,回填區(qū)略有下陷,所以看起來不但無“山”,相反,要比周圍的地面還低洼些。古墓雖已不存,但有新墳出現(xiàn)。包山2號墓前新添兩座今人墳塋,去年彭老師、王捷老師來此考察,尚未見此新墳,而今清明剛過,獻祭之花枝已搖曳其上。古往今來,天地為逆旅,萬物為過客,顯赫也罷,平庸也罷,終化一抔黃土。
包山楚墓北接十里鎮(zhèn),此時已近中午,大家遂前往十里鎮(zhèn)用餐,餐后直奔荊門市博物館,與荊門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座談。荊門博物館的龍永芳館長熱情接待了考察團一行,王捷老師做了題為“包山楚司法簡所見案例與訴訟程序”的精彩演講,從法律史的角度重新梳理簡牘、進一步厘清古代司法程序,從中能發(fā)現(xiàn)很多有意思的問題。在座各位老師都對法律史,特別是先秦、秦漢法律史如何與考古學的結(jié)合的話題十分感興趣,大家就簡牘的字體、形制、編聯(lián)痕跡、簡背記號、紅外版本優(yōu)劣等具體問進行研討。會后,龍館長陪同考察團參觀了博物館的陳列,大家如愿以償?shù)乜吹搅斯?號楚墓中的兩件帶有傳奇色彩的陪葬品:東宮之師(杯)杯與雙龍首玉帶鉤。前者的“東宮”二字,令墓主身份撲朔迷離,后者在發(fā)掘之后得而復(fù)失,失而復(fù)得,更折射出諸多嚴峻的社會管理問題。郭店1號楚墓面積不大,級別不高,陪藏品也不算特別豐富,然而其中的文物質(zhì)地精良,充滿文化氣息,以致有人猜測墓主可否是陳良、慎到甚至屈原,雖然某些論說或近無稽,但考古之魅力,也正在這里。
從荊門返回荊州,已是傍晚6時多了。次日考察團將前往武漢,并由武漢中轉(zhuǎn),開赴隨州。
四、武漢的一天
荊州、武漢均位于長江之畔,而武漢地處長江、漢江交匯之津渡,三鎮(zhèn)雄峙,乃四通八達、人煙輻輳的大型都市。我們從荊州來到武漢后,將溯漢江而上,追尋周代“漢東諸姬”的遺跡。5月7日上午8時10分,考察團從荊州出發(fā),乘坐動車于上午10時2分抵達武漢的武昌火車站,并在武昌火車站附近的賓館住下。
幾年前,華東政法大學古籍所讀書會讀《左傳·桓公六年》至“漢東諸姬,隨為大”一句時,恰逢隨州葉家山出土了大量西周曾國的青銅器。曾和隨是什么關(guān)系?古人只知南方之隨,不知南方之曾。曾即隨還是曾非隨,大家討論很激烈,這時筆者初次對曾國產(chǎn)生了興趣。后來公布的隨州文峰塔墓地出土春秋曾侯輿編鐘銘文則基本印證了曾國就是隨國的推測,而這個古國,幾乎完全是靠出土資料重新躍入今人視野的。曾人作為“諸姬”之一,在西周時深入漢水流域,成為周人布置在南方最前沿的同姓封國,與楚人犬牙交錯地居住,彼此防范,互有攻守。東周時楚國日益強大,曾國淪為楚國的附庸。然而曾國仍然勢力強大,甚至在吳國攻打楚國的那次著名戰(zhàn)爭中還保衛(wèi)了楚國,但最終仍不免被楚國吞并的命運。2012年的炎炎夏日,筆者在我國臺灣地區(qū)拜訪了“中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的陳昭容教授,熟諳兩周銅器的陳教授提示筆者應(yīng)當注意湖北棗陽郭家廟出土的曾伯陭鉞銘文,因為這段銘文和法制史的內(nèi)容息息相關(guān)。自此之后,筆者始終沉浸在那18字的銘文中。能親眼看看曾伯陭鉞,親臨出土地踏訪,則成了自己的心愿。
曾伯陭鉞
5月7日下午,筆者前往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拜訪了凡國棟老師。凡老師一直參與隨州曾國墓地的考古工作,并對文峰塔墓地出土的曾侯輿編鐘銘文有深入研究。提到曾國考古,凡老師如數(shù)家珍,侃侃而談。關(guān)于曾人的祖先南公、曾國的族姓歸屬、曾國文化與周文化、楚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凡老師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湖北省考古所位于湖北省博物館的對面,凡老師帶領(lǐng)筆者前往湖北省博參觀。湖北省博正在舉辦“穆穆曾侯——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考古成果匯報展”,凡老師親自導(dǎo)覽解說。展品如有銘之西周銅器、兩周之際的人工制墨、弋射工具、樂器等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首次轟動世界的曾國青銅器,乃是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墓編鐘。曾侯乙墓編鐘及其他陪葬品也收藏在湖北省博。筆者以前曾來這里參觀過,當時就驚訝于編鐘、鼎、鑒、壺等禮器的巨大體積: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國何以有如此磅礴的氣魄,心中對此充滿了疑惑。此次順道再度觀賞曾侯乙墓文物,心中轉(zhuǎn)而充滿期待,期待親臨其出土地點考察,而次日,筆者就將抵達曾侯墓葬的發(fā)掘地——湖北省隨州市了。
五、隨棗走廊的曾國遺跡
古人從中原的洛陽過方城山至南陽,再至襄陽,最后到江漢平原、云夢澤,所行經(jīng)的路線要穿過夾于湖北省大洪山與桐柏山之間的隨棗走廊。隨棗走廊呈西北—東南走向,西北接襄陽,經(jīng)棗陽、隨州,東南抵達云夢。隨棗走廊位于漢水之東,這一帶自古以來就發(fā)現(xiàn)了很多兩周遺跡,如云夢縣附近的安陸,北宋時曾出土過著名的西周古彝“安州六器”,其中甗銘文云:“王命中先省南國,貫行,藝居在曾”,意思是周王命令貴族中省視南國,打通道路,并在曾國設(shè)立行宮。周人南下的諸據(jù)點中,曾國最為重要,乃是其大本營所在,而曾國就位于今天的隨州,近年葉家山、文峰塔曾國墓地的發(fā)掘,表明其國都可能就疊壓隨州市區(qū)之下。
5月8日上午考察團成員們在住宿的旅館開會交流心得,小結(jié)荊州行程,推敲下一步計劃。午后3時10分轉(zhuǎn)道漢口車站,乘坐動車前往隨州,而部分有事的成員則先行返滬。動車跨越漢江,一路向西北方行駛,車窗外天氣晴朗,陽光明媚,高低起伏的山岡上遍植小麥,色澤金黃,麥浪翻滾。途經(jīng)云夢縣城時,鐵道邊的“睡虎路”路牌從眼前閃過。據(jù)考古簡報,睡虎地秦簡即出土于此。4時20分動車到達了隨州車站。
考察團預(yù)定的賓館在涢水之南。涢水原為漢水的支流,后經(jīng)改造,直注長江。此河流經(jīng)隨州城南,水面寬廣。河畔畔楊柳依依,草坪與灌木相間,漫步其中,十分舒適。河南岸丘陵綿延,植被茂密,兼之城市道路寬闊整潔,令人心曠神怡。河北岸則是著名的文峰塔西周遺址了,而今這里高樓林立,完全是現(xiàn)代都市景致,路旁不時有雙人自行車駛過,更充滿了休閑的氣息。
5月9日上午9時許,考察團成員來到位于隨州城區(qū)西北郊的隨州博物館,拜訪了正在這里工作的文峰塔、葉家山考古發(fā)掘領(lǐng)隊、湖北省考古所的黃鳳春教授??脊抨牭墓ぷ鞯攸c位于博物館西門內(nèi)的地下室內(nèi),在此設(shè)有庫房和辦公室。黃教授首先帶領(lǐng)大家參觀了庫房,詳細講解了葉家山、文峰塔墓地出土的曾國文物。葉家山位于隨州市東北約20公里漂水之濱的隨州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葉家山也是一處崗地,高出周圍農(nóng)田8米左右。2010年12月底當?shù)卮迕衿秸恋貢r發(fā)現(xiàn)了一批銅器,之后由湖北省考古所主持發(fā)掘,出土了大量文物,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曾國文物,時間段在西周早期。在葉家山文物庫房中,大家首先見到的是數(shù)量眾多的曾侯諫器。曾侯諫為西周早期的曾國國君,從文物的形態(tài)和其他考古發(fā)掘可知,曾侯家族具有濃郁的周人特色,風格與中原王朝相一致;小巧的
子鼎銘文事關(guān)重大,據(jù)李學勤先生考證,其銘文與周初成王的歧陽之盟有關(guān),黃教授談到自己對此銘文,特別是對
字的釋讀意見,而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兩塊銅錠,則意味著在西周早期,曾國已可能控制銅料、自制銅器。文峰塔墓地就在市區(qū)附近,屬于著名的義地崗墓群之一部分,是春秋時期的曾國君主墓葬。這里出土的曾侯輿編鐘銘文最為重要,對曾國的祖先,曾、楚、吳的關(guān)系都有交代。進入文峰塔庫房,大家就被一對手持鉞的銅器所吸引。據(jù)黃教授介紹,此對青銅器出土于文峰塔111號墓,其中一件殘破嚴重,另一件保存較好。古人持鉞的形象躍然而出。而展架上的“隨大司馬戈”則是在曾國墓葬中首次發(fā)現(xiàn)的“隨器”,對曾隨關(guān)系之斷定具有重要意義,黃教授興致盎然地講述了其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文峰塔墓地出土文物還在整理之中,庫房中的工作臺上擺滿了有待拼接、修復(fù)的青銅器,而墻壁上懸掛著由考古人員擬制的江漢地區(qū)周王朝勢力范圍圖,使鄂、曾、楚的三國關(guān)系一目了然。參觀完庫房后,考察團成員與黃教授座談,了解隨州地區(qū)曾國墓葬的出土情況、學術(shù)界的相關(guān)論爭,獲益匪淺。
與黃教授一道用過午餐后,考察團成員前往隨州博物館展廳參觀文物陳列。隨州博物館氣勢恢宏,展品豐富,其中有尤以安居羊子山出土的西周早期鄂侯諸器、義帝崗出土春秋時期曾少宰諸器及曾仲姬壺、擂鼓墩2號墓出土的戰(zhàn)國曾侯器、編鐘等最為引人注目。曾鄂對峙、曾國的逐步壯大,都可以從青銅器的演變中反映出來。擂鼓墩2號墓出土九鼎八簋陳列十分有趣,一方面可以看出其禮制等級相當之高,據(jù)禮制,這本是天子享有的規(guī)格;另一方面銅器工藝又比較粗糙,其中一鼎的三足甚至安錯了位置,重心極度不穩(wěn)。個中原因值得思考。
博物館西門對面低矮的山崗即是著名的擂鼓墩。順山坡小路緩緩走去,綠樹成蔭,時見農(nóng)人菜園,時聞雞犬之聲,很有野趣。不多時便來到山崗頂部,四下望去,皆平疇沃野,遠近景物一覽無余,農(nóng)田、村落、社區(qū)、高樓,盡收眼底。時近黃昏,微風吹拂,令人心胸開闊,舒暢無比。古人擇選墓址,極用匠心,曾侯乙墓正坐落在這處風水寶地上。曾侯乙墓發(fā)掘于1978年,當時為轟動全國的大事,曾侯乙墓出土的上萬件文物,現(xiàn)已在湖北省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等機構(gòu)收藏,而墓坑原址則建立展室,可參觀其龐大的外槨結(jié)構(gòu),展室中還懸掛著一些當年發(fā)掘時的照片,以供游客參考。曾侯乙生活的時代是戰(zhàn)國早期。據(jù)文峰塔18號墓出土的銅器可知,曾侯乙之后還有位叫曾侯丙的國君存在過,再后來其國其史皆湮滅無聞了。曾侯乙墓地在戰(zhàn)國中期就已被盜,[1]證明此時此地已非曾人所控制,或曾國已亡。巨大的青銅器、規(guī)模驚人的編鐘都成為最后的輝煌,落水流花終去也。
其實曾人所處的環(huán)境,本來就在王朝的邊緣。與楚國等南方勢力抗衡、互有進退的狀態(tài)貫穿了整個曾國史,在隨州之西棗陽郭家廟的西周晚期曾侯墓地旁,赫然遍布大量東周時代的楚國墓地(九連墩墓地)即是最好的說明。2002年出土曾伯陭鉞的郭家廟墓地之側(cè),2014年又出土了兩周之際的曾國國君墓葬,并被列為2014年的全國考古十大發(fā)現(xiàn)之一,明天我們將到現(xiàn)場參觀其遺跡。
棗陽位于隨州之西,再往西則是襄陽。清人儲家珩詩曰:“蘆陂堰畔柳含霜,八萬山頭日色黃。行盡重崗九十九,棗陽西去是襄陽。”我們將從隨州出發(fā),歷棗陽而西,先至襄陽住宿,然后從襄陽東折棗陽,這樣做是為了交通和住宿的方便。5月10日上午8時23分,考察團乘坐動車,9時50分即抵達襄陽。稍作休整后,大家先來到襄陽博物館欲欣賞那件著名的曾伯陭鉞,不料這日庫房的負責人員赴武漢公干,要到5月12日才能從庫房中調(diào)出這件文物,而5月12日我們已經(jīng)返回上海了。無法看到曾伯陭鉞,實在遺憾。可是人生、社會乃至萬事萬物不都是如此嗎?希望與失望并存,才是世間之常態(tài)——曾伯陭鉞,后會有期!午后我們包了輛出租車,趕往棗陽郭家廟。
郭家廟墓地位于棗陽市吳店鎮(zhèn)的東趙湖村,從我們住宿的襄陽市樊城區(qū)到棗陽市吳店鎮(zhèn),有90多公里,行車需一個半小時。汽車駛離襄陽市區(qū)后過唐白河,不久便上了漢十高速公路,郭家廟墓地的首次發(fā)掘,即是配合這條高速公路的建設(shè)而開展的。車子駛?cè)霔楆柧硟?nèi)后,從吳店出口出來,順中興大道南行而東折,沿鄉(xiāng)村道路開往郭家廟。村道兩旁樹木筆直,山崗起伏,“行盡重崗九十九”的詩句至為貼切。村中農(nóng)作物以小麥為主,間有稻田,體現(xiàn)出南北交匯的特征。抵達東趙湖村,一時不能判定墓葬位置,司機遂向村民打聽。熟料村民警惕性很高,詢問我們是否是來“挖寶的”(盜墓人),眾人大笑。后經(jīng)郭家廟墓地的工作人員解釋,這里的確盜墓現(xiàn)象嚴重,就在我們來的前幾天,剛抓獲4位盜墓嫌疑人。還是司機聰明,將汽車開上全村的制高點——穿越高速公路的便橋上眺望,馬上看到了墓葬區(qū)工作機構(gòu)的活動板房,下橋在村中小道上蜿蜒前進,最后終于順利抵達郭家廟墓地。
郭家廟墓地俯瞰圖
在墓地值班的棗陽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了考察團。廣義的郭家廟墓區(qū)范圍相當大,其中又可分為郭家廟墓區(qū)(狹義,北)和曹門灣墓區(qū)(南)兩部分。眼前正在發(fā)掘整理的乃是曹門灣墓區(qū)。進入曹門灣墓葬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些規(guī)模較小墓坑。這些墓坑均分布在略略隆起的崗地上,不少已經(jīng)回填。而崗地的最高處,則是一座大墓,呈東西向,墓道長11米,寬7.8米,墓室長11.3米,寬8.5米,深8米。由于剛下過雨,墓坑中都是積水。這座大墓雖然在歷史上屢遭盜擾,但仍然出土了大量文物,尤以編鐘、編磬、古瑟為重要,這些文物,我們在湖北省博物館的展覽中已經(jīng)欣賞過了。大墓后面則是車坑、馬坑、車馬坑。其中1號車坑中排列著實體車25輛,象征車3輛;1號馬坑則有殉葬馬50匹上下。車坑、馬坑上均覆蓋著簡易的彩條塑料布大棚,里面悶熱無比。而連綿大雨則使坑沿有坍塌的危險。墓葬區(qū)出土的銅器上有寫鑄造了“曾子壽”字樣,各種跡象都表明,這里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國國君墓地。登上大墓旁的土堆向西北瞭望,就是2002年就已發(fā)掘的郭家廟墓葬區(qū)(狹義),而在那片墓葬區(qū)北部臺地偏東處,有座帶墓道、重棺一槨的墓葬(GM21),曾伯陭鉞正是在這里出土。這件造型獨特的鉞上的銘文說,曾伯鑄造了這件兵器,用以推行法律,治理人民。曾伯陭為何許人也?他是曾國的國君嗎?他為什么要在兵器上鐫刻這樣的語句?種種疑問給今人留下無限思索的空間。據(jù)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說,2003年郭家廟墓葬區(qū)(狹義)發(fā)掘結(jié)束后,墓坑便已回填,已無痕跡。眼前所見,唯土崗、池塘、荒草蔓蔓而已。
六、襄陽印象小記
5月11日我們由襄陽返滬。在襄陽的時間總計不到1日,中間還往返棗陽一趟。然而在短短的時間里,襄陽仍然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先是襄陽博物館,該館建在古昭明臺的原址上,登臺北望,可見襄陽城北門臨漢門。襄陽博物館藏品以三國文物著稱,在展廳中,一匹與真馬大小相同的青銅馬昂首嘶鳴,傲然矗立。這匹銅馬出土于樊城,為漢末三國的作品。三國時,關(guān)羽攻打襄陽,曹軍駐守樊城,關(guān)羽初以水淹七軍而告捷;后來失荊州,走麥城,其坐騎赤兔之馬或許就威武如斯吧。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荊楚江漢,演繹了多少故事!其次是漢水與城墻。與荊州一樣,襄陽的城墻保存完好,北垣之外即滔滔漢水。昭明臺正對臨漢門,這座城門俗稱小北門,與大北門(拱辰門)同側(cè)。城樓壯麗,巨大的城磚甚至有的為宋代所制。拱券門內(nèi)懸“北門鎖鑰”四字,外懸“臨漢門”三字,分別為清代與明代的地方官員題寫。臨漢門外的江面寬廣而清澈?!对姟吩啤皾h之廣矣,不可泳思”,而同行的襄陽籍博士生劉丁,卻極善游泳于廣闊漢水,自言泅渡江中遭遇洪流之驚險往事,令人稱嘆。其三是襄陽的方言與飲食。歐陽修詩云“嗟爾樂哉襄陽人,萬屋連甍清漢濱。語言輕清微帶秦,南通交廣西峨岷”?!罢Z言輕清”,的確如此,今日的襄陽腔調(diào)接近河南南陽,兒化音多,言情狀景,活靈活現(xiàn),與武漢、荊州差異很大。襄陽飲食則偏辣,豪爽。早餐的標配為牛肉面與黃酒。清晨在街頭食肆用早餐,牛肉面店鋪旁為牛羊肉鋪,鐵鉤懸掛肉扇,霍霍磨刀割賣。常有時尚少女落座于大排檔,對老板喊說“一碗面、加碗酒”,喝酒吃面,正可謂“嗟爾樂哉襄陽人”。
襄陽博物館三國銅馬
5月11日上午9時50分,考察團乘坐動車離開襄陽,12時26分抵達武昌車站,然后從武昌火車站搭乘地鐵到武漢車站,乘坐下午3時1分的高鐵,于晚上7時53分抵達上海虹橋車站,本次考察順利結(jié)束?;氐缴虾:?,碩士生黃海在5月15日下午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的讀書班上做了相關(guān)考察的報告。參加考察的成員們聽取報告,并對其中的細節(jié)加以討論、修正,此后筆者整理相關(guān)資料,撰寫了這篇考察記錄。錯誤之處,祈請讀者諸君指正。博士生劉丁繪制了考察線路圖,在此特致謝意。
2015年6月4日初稿
6月28日定稿
本文原刊于《出土文獻與法律史研究》(第4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華政法史
Hash:df421e23ba1cb9831868260cbd1d6aae4b774f1e
聲明:此文由 雅理讀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