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東山書院記

本圖文為作者原創(chuàng)首發(fā),轉(zhuǎn)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文:溫州旅游體驗師鄭明曉,字愚之,號云溪山人,喜歡山水與旅行,自云“心與山俱寂,鳥與林同歡。人生本平淡,流水自涓涓?!?/p>

圖:溫州旅游體驗師林鴻麟(零碎伯伯)。

東山書院為吾郡最早之書院,初在蓋華山,蓋華山在郡城東,又稱東山,“東山書院”名由此來。北宋時王開祖(1035—1068)于此講學,倡導修已治人,發(fā)明經(jīng)義,從者達數(shù)百人,永嘉理學亦從此始。

王開祖后,周行己(1067-1124)在松臺山麓小雁池創(chuàng)辦浮沚書院(1111-1120),傳授“洛學”;隆興元年(1163),毛崈主持城南茶園寺學塾,聘陳傅良(1137-1203)主講,其時葉適(1150-1223)師從毛崈,身受其教;乾道十三年(1177),陳傅良創(chuàng)建仙巖書院;大觀三年(1109)陳經(jīng)邦、陳經(jīng)正兄弟受業(yè)于程頤、程顥,學成回鄉(xiāng)主持南雁會文書院講席。宋時永嘉書院眾多(12座,占了全省四分之一),學風日盛,承前啟后,“永嘉學說”亦由此出,永嘉“讀書之郡”,東山書院實有首創(chuàng)之功,有宋一代,溫州出了文進士1371人,這個數(shù)字,放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的。

嘉靖年間,東山書院曾毀于臺風,后由知府龔秉德重修,清雍正年間巡道芮復傳移建于城東南積谷山東南麓。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巡道徐綿、知府李琬、知縣崔錫相繼重修,延請名師主持講席,著名學者孫擴圖、張振夔、孫鏗鳴、王德馨、王棻等曾任書院院長,書院也迎來了“全盛時期”之百余年。

孫鏘鳴(1817-1901),字韶甫,號蕖田,晚號止庵,瑞安人,孫衣言弟、孫詒讓叔,19歲中舉人,25歲中進士入翰林,為入清以來200年溫州學人所僅見。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散館授編修,二十七年(1847年)充會試同考官,清朝重臣李鴻章、沈葆楨恰在這一年進士及第,他因此也獲得“天下翰林皆后輩,朝中宰相兩門生”的贊譽。孫鏘鳴前后五年,執(zhí)掌東山書院逾三年。而其兄孫依言在瑞安城安城北辦詒善祠塾,后其侄樸學大師孫詒讓更是領導溫處十六縣創(chuàng)辦新式學校三百余所,瑞安孫氏一門為溫州的教育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東山書院全盛時期,“兩郡之士負笈來游者日益眾”,其舍宇容納不下。乾隆二十四年(1759),溫州知府李琬另建中山書院,同治二年(1863),東山書院并入中山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樸學大師孫詒讓提議改中山書院為溫州府學堂,舊式書院最終告別了歷史舞臺。上世紀初,東山書院雖不復書院功能,但仍是文人墨客雅集之場所,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曾作“慎社”聚所,“慎社”中多名家大家,林鹍翔、夏承燾、梅冷生等多為其成員。

東山書院毀于解放前,2020年重建并對外開放。

新建的東山書院位于積谷山東麓飛霞洞之下,主樓兩層,坐南朝北,三開間,四角翹起如翼,一樓兩側(cè)及正門兩側(cè)有美人靠,一樓檐下懸“東山書院”,二樓檐下懸“東南鄒魯”,遠望即見。

臺東、西、北三面女兒墻,門臺在主樓東、副閣西女兒墻凹折處,門上有“飛霞猶是 ”四大字,門前回文聯(lián)“臥樹樓臺樓樹臥,飛霞洞口洞霞飛”由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長張宗祥撰。

東山書院主樓東有“晚晴閣”,閣名由書畫家陳樹岡書,閣聯(lián)“無盡奇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由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長趙樸初撰并書,聯(lián)源自弘一法師詩“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詩句。晚晴閣小巧玲瓏,襯托起主樓的厚重古樸,右有一樹,樹斜臥于晚晴閣之上,狀如“臥樹”,樹下有“臥樹樓”刻石,臥樹樓原在積谷山飛霞洞山腰,樓觀三層,因其旁謝客石有樟樹一棵,樹成臥姿而名,清道光八年(1828)始建,道光二十七年(1841)秋毀于臺風,咸豐七年(1857)復建,1927年毀于大火,現(xiàn)臥樹尚在,而樓不復。東山書院有門洞通后山,其上有磚刻,前面“尋隱”,背面“謁儒”。

轉(zhuǎn)至主樓,門前有“吾人歌詠唱康樂,自古江山說永嘉(清李鑾宣撰)”“宛在水中一鏡波光新畫本,少焉月出半簾花讀書聲(清周少蓮撰)”兩聯(lián),樓東墻有“出廊薄游有文成錦繡詩唾璣珠莫以清寒負風月,登樓一笑看柳綴黃金花堆白玉盡將富麗壯湖山(清曾詠春題積谷山題飛霞洞聯(lián))”。

入屋,中堂有孫擴圖《憶江南 溫州好》組詞,東壁有東山書院介紹及歷代執(zhí)掌書院名人介紹。西壁為溫州各地書院介紹。上二樓,中堂掛”東山風雅”額,及“觀天地事萬殊一致,集古今文諸賢同群”“不分新舊惟求實,兼愛自他所謂公(宋恕聯(lián),陳出新書)”諸聯(lián)。樓中桌椅、茶幾,文房四寶俱全。推窗而望,樹木古樸,綠意幽然,儼然畫框。

積谷山素有“山之勝甲一郡”,其巔有留云亭,山人常登其巔,吟有《留云亭》詩,詩曰:“留云亭上白云悠,人去山空啼鳥啾。月照秋潮郭璞井,池生春草謝公樓。飛霞洞外崖刻在,積谷山中仙跡留。千載古城今不見,高樓矗矗夜燈流。”舊時有“飛霞春曉”、“池塘春草”、“山樓夜雨”、“赤壁夕照”、“碧波秋月”、“雪岸歸鴻”、“帶橋殘雪”、“雪亭松濤”八景,山中有飛霞洞、小赤壁,其西南麓有池上樓,兼有二十八宿井之冽泉(積谷山下古井)、義井。

東山書院實讀書之清幽之處,孫依言南雁會文書院聯(lián):“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輩讀書多”,東山書院是溫州第一座書院,也是溫州眾多書院中的代表,見證了溫州古時讀書之風。

東山書院之重建,既有助于溫州人了解溫州書院歷史和溫州先賢們的讀書事跡,也有鞭策和鼓勵今人之意。

作者其他游記 :《云溪山人 游記 合集 》 《永昌堡懷古》

-End-

閱讀是一種智慧!

贊評 是一種動力!

轉(zhuǎn)發(fā)是一種美德!

分享好文,

讓更多好友受益!

歡迎微友們投稿:

Hash:f3bf3e3c1384f96438ae23433d3c657323165238

聲明:此文由 溫州旅游體驗師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