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際耘廬馮氏家族傳承概說

明清之際耘廬馮氏家族傳承概說

文|張猛

鐘埭街道花園村所在地原有一園,據(jù)傳是清人高士奇晚年隱居平湖時所居住的別墅——“北墅”,其前身為明人馮汝弼筑造、馮汝弼曾孫馮洪業(yè)增修之“耘廬”,后由馮氏家族后人賣于清人陸光旭,改名為“桂山堂”。陸光旭因言佛老之事獲罪之后,陸氏家族后人又將“桂山堂”轉(zhuǎn)賣于高士奇,遂定名為“北墅”,在傳承數(shù)代之后,毀于清代晚期的太平天國運動。

自“耘廬”到“桂山堂”再到“北墅”,該園傳承三百年之久,歷經(jīng)馮汝弼、陸光旭、高士奇等數(shù)個才思敏捷、名重一時的詩人、作家、學(xué)者,見證了原平城北三百年的文采風(fēng)流。高士奇是一代學(xué)者、詩人、康熙帝師,所著《北墅抱甕錄》、《北墅詩紀(jì)》讓“北墅”之名留諸史冊;馮汝弼、陸光旭亦是一代作家、學(xué)者、名宦,文采風(fēng)流,各有佳作存世。清代詩人、畫家陸增有詩一首記錄耘廬盛況,詩曰——

耘廬北墅任題名,勝概堪夸金谷爭??上O時文酒盛,風(fēng)流云散送人行。

然而,斯人之文章俱在,斯人所取園名俱在,斯人卻已不在,斯園也已不在,無論是“耘廬”與馮汝弼、“桂山堂”與陸光旭還是“北墅”與高士奇,早已湮沒于歷史深處,遺跡蕩然無存,身影模糊不見,徒讓人心生感慨,扼腕嘆惜。

但也尚可探賾索隱,細(xì)讀耘廬開創(chuàng)者馮汝弼及其代表作《漢塘紀(jì)事》,并就馮汝弼所在的耘廬馮氏的家族傳承進行梳理,或許能撥開歷史的迷霧,尋找耘廬馮氏傳承百年的家族密碼。

耘廬開創(chuàng)者馮汝弼及其代表作《漢塘紀(jì)事》

馮汝弼,字惟良,號祐山,生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卒于明萬歷五年(1577),明代作家、學(xué)者、官員,耘廬開創(chuàng)者,耘廬馮氏百年傳承中具有家族開創(chuàng)性地位的核心人物。

一、馮汝弼的生平事跡

嘉靖十年(1531),馮汝弼考中辛卯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列第三十六名;第二年,即嘉靖十一年(1532),考中壬辰科進士,列三甲第十八名,授官行人司行人,正式步入仕途。兩年后,馮汝弼調(diào)任工科給事中,奉命視察光祿寺和盔甲廠,彈劾宦官張時等人侵吞公家財物,張時因此被逮下獄。當(dāng)時,嘉靖皇帝的寵臣、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汪鋐居功自傲,恃寵而驕,徇私枉法,科道言官薛宗鎧、葉洪等人多次上疏彈劾,均被駁斥。馮汝弼見狀,投袂而起,說:“擊之不勝,則其志益驕,事有不可言者,吾當(dāng)以死爭?!庇谑?,他懷著死諫之心寫下了著名的奏疏《劾汪鋐疏》,其中羅列汪鋐收受賄賂、擅判刑罰、誅殺諫官、欺君罔上等數(shù)款罪行。汪鋐因此被罷官,馮汝弼也因觸犯皇威而被貶為南直隸潛山縣(今安徽潛山縣)縣丞。

在潛山縣丞任上,馮汝弼組織編纂了潛山縣首部縣志,結(jié)束了潛山縣沒有縣志的歷史。后來,馮汝弼又先后調(diào)任常熟知縣、余干知縣。在常熟知縣任上,他“筑三丈浦、蓮涇諸河石閘,重修縣志,立法均田,減耗數(shù)萬”,頗有政績。在余干知縣任上,他“核虛糧悉去之,監(jiān)司頒其式”,聲名卓著。之后,馮汝弼因功升任太倉州知州。在太倉知州任上,他“革富人供應(yīng)”,立法均役,修筑海塘,擒拿盜賊,為官清廉,享有盛譽。再之后,馮汝弼調(diào)任揚州府同知,因與上司政見不合,辭官回鄉(xiāng)。臨走之前,他對前來催促他收稅的朝廷使者說:“世道如是,安能朘民脂要仕譽耶?”由此可見他的拳拳愛民之心。

返鄉(xiāng)之后,馮汝弼將常熟均田法告知嘉興知府趙瀛,將太倉均役法告知平湖知縣顧廷對,均田法、均役法隨后的實行,給平湖百姓謀了很多利。當(dāng)時,倭寇肆虐海上,馮汝弼建議浙江督撫修筑平湖縣城,并帶頭捐輸。后倭寇大舉進攻平湖,百姓躲進平湖縣城賴以保全。據(jù)馮汝弼《當(dāng)湖剿寇紀(jì)事》記載,嘉靖三十五年(1556),抗倭沈莊大捷的戰(zhàn)前會議就是在他家中召開的,馮汝弼堅決抗擊倭寇的言論促成了尚書趙文華、總督胡宗憲等人的抗倭決心,最終取得了沈莊大捷。平湖抗倭勝利后,陸杲倡議修建報本塔,馮汝弼堅決予以支持并出巨資協(xié)助修建。馮汝弼還在大災(zāi)之年出米數(shù)百石賑濟平湖百姓,并立義冢,代舉婚喪,為家鄉(xiāng)做了很多善事。而他一生中做的最大的一件善事,就是在嘉靖末年到萬歷初年修筑了漢塘(嘉興塘)平湖到嘉興段五十四里及石橋堰四十余所。馮汝弼去世后,平湖人特地建了祠堂紀(jì)念他,明神宗萬歷年間,朝廷因其長子馮敏功的功績而追贈他為山東參政。

二、馮汝弼的代表作《漢塘紀(jì)事》

馮汝弼著述甚豐,著有《補備遺錄》(紀(jì)建文時事)一卷,《祐山集》(含文集、詩集、雜說等)十六卷,《三蘇文纂》、《史案》若干篇,均錄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并留傳于世。馮汝弼諸多篇章中,《漢塘紀(jì)事》文采最佳,感情最深。

《漢塘紀(jì)事》原文較短,全文如下——

嘉靖辛酉冬,余行自漢塘至郡。忽風(fēng)雨大作,見兩涯斷岸泥濘,仆夫牽挽及行道,徒涉顛頓,入水前后,相繼飄泊,有至不起者。余不忍見也。歸辦竹木磚石,沿堤修筑五十馀里。不終歲而竊取圮壞者居多。自是十馀年,時圮時葺。即今萬歷開天,余年七十六矣。自念去日苦多,恐不能為久長計。於是蓄料鳩工,修建石梁木梁三十二座,修筑石堰土堰一十五處。余自歸田以來,上愧國恩,下慚民隱。見聞所及,不容自己。為吾子孫者,稀有馀力,當(dāng)世葺之。若其未備,則不能無望於吾邑同志諸君子云。

《漢塘紀(jì)事》是馮汝弼寫的一篇紀(jì)事文章,除標(biāo)點符號外,僅有191字,敘寫了他修建漢塘(嘉興塘)平湖至嘉興段沿岸道路、橋梁的始末及其感想。

嘉靖四十年(1561)冬,馮汝弼沿漢塘去嘉興,“忽風(fēng)雨大作,見兩涯斷岸泥濘,仆夫牽挽及行道,徒涉顛頓,入水前后,相繼飄泊,有至不起者。”見此情景,他心有不忍,歸家后開始置辦竹木磚石,修筑漢塘五十余里。自嘉靖末年經(jīng)隆慶到萬歷初年,前后十余年的時間,漢塘“時圮時葺”,終究不夠通暢。明萬歷元年(1573),馮汝弼已七十六歲高齡,他“自念去日苦多,恐不能為久長計”,于是,他“蓄料鳩工,修建石梁木梁三十二座,修筑石堰土堰一十五處”,憑一己之力修筑了平湖到嘉興的漢塘沿岸的石橋、木橋、石堰、木堰,使行人與牽夫行走在漢塘路上,免去顛簸勞頓之苦。如此曠日持久的浩大工程,沒有殷實的家底、超凡的毅力和無私的奉獻是絕對完不成的,馮汝弼有如此寬廣之胸懷,值得后來者向他致敬。馮汝弼在文中還告誡子孫繼續(xù)關(guān)注漢塘修筑的后續(xù)事宜,“稀有馀力,當(dāng)世葺之”,這既是他常熟知縣任上、太倉知州任上修水閘、筑海塘諸事的延續(xù),是他一生的“見聞所及,不容自己”,更是他自謙“歸田以來,上愧國恩,下慚民隱”而奮起有為,以上報國恩、下饋黎民的實善之行。

在馮汝弼的諸多篇章中,《與大兒敏功書》也非常重要。該文是馮汝弼在長子馮敏功考中進士后,寫給他的一封“家書”。他在文中指出:“汝祖為官一生,聽命全無機心;汝父但知盡己之職,在內(nèi)不附權(quán)要以為援,在外不徇撫按以求薦,此吾家法,汝之所當(dāng)世守者也?!币源嗣銊铖T敏功持身以正,不可隨波逐流。他還特意指出:“所議均徭便民事,縣中已行。我家雖每年出銀二百兩,然通縣之人富者有補費,貧者無力差,萬人之福、萬年之利也,可為一快。本縣賑濟,我家出米二百石,俱舂白送納,貧民得沾實惠矣?!鼻拔奶岬?,馮汝弼將太倉均役法告知平湖知縣顧廷并大災(zāi)之年出米數(shù)百石賑濟等,諸種善行在此可以得到確證。

明清之際耘廬馮氏的家族傳承

馮汝弼所在的耘廬馮氏是平湖百年望族,以詩書立世,孝友傳家,人才輩出。除馮汝弼外,馮敏功、馮洪孜等也考中進士,馮俊、馮伯禋、馮伯禮、馮洪業(yè)等俱是舉人出身,所謂耘廬馮氏一門五代三進士四舉人,另有太學(xué)生馮敏効、馮伯禎等有秀才功名在身者多人,是名副其實的書香門第、科舉世家。據(jù)程楷《天啟平湖縣志》、彭潤章《光緒平湖縣志》及馮伯禋《先兄正伯行狀》等記載,耘廬馮氏“世居海鹽大易鄉(xiāng),宣德間析地隸平湖,為平湖人”。

以下,我們簡要介紹馮汝弼之父馮俊,子馮敏功、子馮敏効,孫馮伯禮、馮伯禎、馮伯禋,曾孫馮洪孜、馮洪業(yè)等人的生平事跡。

一、馮俊生平事跡

馮汝弼祖父馮澄,號若淵,事跡無從考證。馮汝弼之父馮俊,字世英,號居易,明成化十九年(1483)癸卯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曾任垣曲休寧、館陶教諭,獲嘉、遂平知縣。擔(dān)任垣曲縣教諭時,“垣曲僻邑,罕知學(xué)”,馮俊“句授字解,捐俸資給,人士競奮,始以功名顯”。擔(dān)任遂平知縣時,“遂平故無城,流寇作亂”,馮俊“簡民兵,誓死守,賊知有備,引去”。

馮俊辭官回鄉(xiāng)后,居住在“友峰書屋”,“杜門高臥,絕跡公庭,簞食瓢飲,晏如也”,安貧樂道,頗有正人君子之風(fēng)。馮俊是耘廬馮氏家族第一個考取舉人功名并走上仕途的人,他三任教諭、兩任知縣,愛民如子,頗有政績,歸鄉(xiāng)之后更是深居簡出、勤儉持家,他的清廉、愛民為由他做前導(dǎo)的耘廬馮氏打上了深深的官德烙印,更是奠定了這個百年望族孝友、篤行的家風(fēng)。

二、馮敏功、馮敏効生平事跡

馮敏功,馮汝弼長子,字元卿,號小山,生于明嘉靖五年(1526),卒于明萬歷十三年(1585),嘉靖四十一年(1562)考中進士,名列二甲第三十六名。初授禮部主事,歷任禮部員外郎、郎中、江西布政司參議、山東按察司副使等職,勤政愛民,頗有政績,累升山東布政司左參政,但因與權(quán)貴政見不合,辭職歸鄉(xiāng)。后又被任命為漕運總督,治理內(nèi)河,殫精竭慮,死于任上。臨死之前,馮敏功對他的兒子馮伯禮說:“吾死有賻,其歸之官,以佐堤?!瘪T敏功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愛弟敏効尤篤”。明神宗萬歷年間,贈太仆寺卿。

馮敏効,馮汝弼季子,字忠卿,號季山,生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卒于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貢生。馮敏効“少善屬文”,“工詞賦、大小行書”,但經(jīng)歷坎坷,科舉不暢,“七舉不第”,之后,他“杜門著述”,著有《小有亭集》三十卷、《字學(xué)》一卷、《史纂》一卷。

馮汝弼次子馮敏勛,《祐山雜說》中曾有提及,英年早逝,事跡無從考證。

三、馮伯禮、馮伯禎、馮伯禋生平事跡

馮伯禮,馮敏功之子,字節(jié)之,號讓伯,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舉人。馮敏功死后,馮伯禮謹(jǐn)遵遺命,將撫恤金交給官府,用于修筑寶應(yīng)湖的護堤。馮伯禮“性任俠”,“生平好讀異書,詩學(xué)劉長卿”,著有《春秋羅纂》十二卷、《剩言》一卷。馮伯禮繼妻查氏“事母以孝聞”,《光緒平湖縣志·人物·烈女一》有傳。

馮伯禎,馮敏效長子,字正伯,號敬初,生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卒于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馮伯禎聰慧好學(xué),早年入南京太學(xué)求學(xué),曾多次參加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皆未中。明萬歷十一年(1583),馮伯禎母沈氏病重,馮伯禎遍尋醫(yī)書、遍求名醫(yī),“割左股置藥中”,兩年后,沈氏去世,馮伯禎“方就試南都,心動棄試事,宵馳至句容,聞訃,哭聲動途人,抵家,哀毀骨立”。萬歷二十二年(1594),馮敏効病重,馮伯禎“衣不解帶者五月,便溺必手自為之”。馮伯禎傳承耘廬馮氏孝友之家風(fēng),與馮伯禋、馮伯禮等交好,“視馮伯禋若其身,視禋諸子如其子,動語憂樂,呼吸與共,以視從弟讓伯如之,以視女兄若弟如之”。馮伯禎工詩,“精少陵、青蓮諸家言”,著有《兩生草》、《一轂編》、《青陽集》等。

馮伯禋,馮敏效次子,字欽仲,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卒于明天啟六年(1626),萬歷三十四年(1606)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舉人。馮伯禋“少稟至性,嘗斷指療母疾”,因叔父馮敏勛早逝,出繼為嗣。生母沈氏死后,馮伯禋因已出繼,按例可以不用守制,但他生性純孝,哭著說:“伯禋何忍獵名忘母?”于是,放棄了當(dāng)年的科舉考試。馮伯禋與馮伯禎“友愛甚篤”,伯禎死后,他“撫孤侄不啻己子”。著有《虛舟蓬門》等。

四、馮洪孜、馮洪業(yè)生平事跡

馮洪業(yè),馮伯禮之子,字兼山,號茂遠(yuǎn),又號當(dāng)湖學(xué)人,生于明萬歷十二年(1584),卒于清順治十八年(1661),萬歷四十三年(1615)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舉人。馮洪業(yè)“性至孝”,馮伯禮死于燕地之后,他“徒跣奪喪,扶柩歸”。馮洪業(yè)母親查氏所住樓房失火,他“冒烈焰負(fù)母出,眉顙俱焦”,查氏病后,他“劇指以療”,世人都稱他是孝子。著有《易羨睡庵六書》,編纂《日耘廬匯箋》千余卷。

馮洪孜,馮伯禋之子,生于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卒于明崇禎十五年(1642),明崇禎十三年(1640)考中進士,名列第三甲八十四名。曾任南直隸繁昌縣(今安徽省繁昌縣)知縣,為官清廉,多有惠政。耘廬馮氏洪字輩中,馮洪復(fù)、馮洪行也因其孝友品行名列《光緒平湖縣志》。

自明弘治十一年(1498),馮汝弼出生到清順治十八年(1661)馮洪業(yè)卒,163年間,耘廬馮氏開創(chuàng)者馮汝弼和他的子孫敏、伯、洪三輩中,《天啟平湖縣志》、《光緒平湖縣志》記載的有十人,加上馮汝弼之父馮俊、馮伯禮繼妻查氏,則有十二人進入縣志,永留青史,實現(xiàn)了馮伯禋在給其兄馮伯禎所寫的《先兄正伯行狀》中所說的:“百世后或亦知有馮正伯?!钡拇_,今人仍然知道明清之際平湖原城北這片土地上曾有過耘廬馮氏,曾出現(xiàn)過馮汝弼、馮敏功等彪炳史冊的卓越人物。

耘廬馮氏何以人才輩出,傳承近兩百年呢?從馮俊、馮汝弼、馮敏功、馮洪孜等人的生平事跡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yōu)楣賱t勤政、廉潔,為家則孝友、篤行。勤政、廉潔、孝友、篤行等優(yōu)秀品質(zhì)世代相傳,是耘廬馮氏傳承百年的家族密碼,也是我們今天所要傳承和弘揚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價值之所在。(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Hash:2fa9ac166a6f712f30aca238d8ec79095d0b600b

聲明:此文由 虎齋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