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的身世是怎樣的?
導讀:鄭和的身世是怎樣的? 鄭和本姓馬,叫馬三寶,因在靖難之役立功,被朱棣賜姓“鄭”為何朱棣不賜他姓“朱”?
鄭和(公元1371~1435年)。明.云南人,字三寶。他本姓馬,回族。
鄭和曾從燕王(朱棣)起兵有功,擢內(nèi)官監(jiān)太監(jiān),賜姓鄭。時稱三寶太監(jiān)。
朱棣即接帝位,欲招諭外國,自永樂至宣德三十年間命鄭和赴南洋各地七次,經(jīng)歷三十余國,先后至占城、爪哇、蘇門答臘、暹羅、錫蘭山、沙里灣泥等三十余國,最遠達紅海???,非洲東岸。
據(jù)史料記載,明成祖(朱棣)曾派遣鄭和至西洋(今南洋及印度洋沿岸),前后六次,最遠至東非,加強了大明與亞非各國在經(jīng)濟、文化上的交流。
有關(guān)“三寶太監(jiān)”鄭和的人生經(jīng)歷和“航海外交”的遭遇,《明史》有傳。
另,相關(guān)資料有:明.茅元儀《武備圖志》刊有鄭氏航海地圖。鄭和隨行人員鞏珍撰有《西洋番國志》,譯員馬觀撰有《瀛涯勝覽》、費信撰有《星槎勝覽》,皆存。
鄭和本姓馬,叫馬三寶,因在靖難之役立功,被朱棣賜姓“鄭”為何朱棣不賜他姓“朱”?
賜姓為什么一定要賜國姓呢?古代賜姓作為一種制度,是存在很多不同的情況的。
一、賜姓的原始含義是一種人身支配早在中國的大地上剛剛有姓氏之分的時候,賜姓就作為一種制度出現(xiàn)了?!独m(xù)文獻通考》里傳說:
黃帝姓姬, 炎帝所賜也。堯賜伯夷姓曰姜,賜禹姓曰姒;賜契姓曰子……
這些早期賜姓的記載,雖然不能得到考古學上的證明,但卻側(cè)面反映了在當時的政治社會條件下,賜姓是部落首領或是當時的王,將姓氏作為一種資源進行賞賜分配的現(xiàn)象。換言之,這跟賞賜一些財務、地盤,沒有區(qū)別?!毙辗翘熳硬荒苜n“,同時也說明了賜姓是一種權(quán)力的物質(zhì)表現(xiàn),賜姓的行為也是一種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而在這種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中,本質(zhì)的意義就是天子對臣民人身的支配。
有趣的是,這些早期的賜姓,幾乎沒有賜”國姓“這種現(xiàn)象,這些姓氏雖然是由天子所賜,但卻沒有”國姓“,這是因為,在帝制出現(xiàn)之前,天子雖然是天下的共主,但并不能與天下等同。
二、”國姓“與帝制時代到了秦漢時代,中國進入帝制時代,君主、皇帝成了擁有至高權(quán)力的人,”家天下“真正變成了現(xiàn)實。在這種情況下,皇帝的姓氏不僅代表了皇室,而且代表了朝廷、國家,那么,賞賜姓氏的最高表現(xiàn)就是賜予國姓了。早期如漢朝,《史記》記載:
高祖封項伯等四人為列侯, 賜姓劉氏。
委敬勸高祖都關(guān)中… … 賜姓劉氏。
晚期如明朝,”太祖義子數(shù)人如李曹國、文忠沐、西平英, 都督何文輝、徐司馬及元帥文剛、文遜等,皆踢國姓“。
總之,賜國姓是與帝制相關(guān)的一種榮譽制度。
三、賜姓并不總是賜國姓這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賜壞的姓氏。
如三國時,“吳孫皓以孫秀奔魏, 改為厲氏”;
梁朝武陵王蕭紀謀逆,賜姓饕餮氏;
隋朝, 楊玄感起兵反隋被梟首, 隋煬帝賜為梟氏;
最多的是唐朝,包括武則天,如武則天將唐高宗的王皇后和蕭良娣殺了還不算, 改后姓蟒,,良娣姓為梟;
清代,雍正皇帝改的著名的阿其那、塞斯黑,都是兇姓。
另一種,則是賜非國姓的好的姓氏,也就是題主所說的情況,馬三保被改為鄭和。其他的例子還有:
漢朝被俘虜?shù)男倥萃劳踝?,被賜姓金,也就是金日磾;
唐朝的員半千, 其先彭城劉氏,以忠烈自比伍員,因賜姓員;
唐朝的桓彥范,賜姓韋。因為韋在唐朝時,是極為尊貴的大姓。等等。
但這一類賜姓,其尊貴性要低于國姓。鄭和就屬于這一類。
四、鄭和為什么被賜姓鄭?根據(jù)現(xiàn)有的資料,? ?能確實與鄭村壩有關(guān)系。鄭村壩,就是今天北京大家熟悉的”東壩“。
《潞城考古錄》載:“通州西北二十里有安德鄉(xiāng),地名壩上,通人稱曰北壩,都人稱曰東壩,即鄭村壩也”。
靖難之役時,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圍攻北京,大軍駐扎在鄭村壩,北京被圍的非常緊急。朱棣前來攻打時,時為燕王府宦官的馬三保,獻計獻策,朱棣擊潰李景隆,占領鄭村壩,解除了北京的包圍。馬三保立下大功,因此以鄭村壩的”鄭“賜名。
這一說法是目前較為通行的說法,但嚴格的說還有一些疑點,比如正史里沒有記錄為什么賜姓,鄭村壩之說,也缺乏其他證明。但姑存此說吧。
Hash:0677e9231fc135ca901aab23187c9dc9ba133d82
聲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