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皋城址沐古風 虎牢關上留“故”城

滎陽歷史悠久,有史以來,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發(fā)生過許多彪炳史冊的重大事件,影響了中華文明的進程。在滎陽市汜水鎮(zhèn)西關行政村周圍大伾山的溝壑峰嶺之上、天下名關虎牢關的西側(cè),保存著一座重要的古城遺址,它就是和滎陽故城齊名的歷史名城——成皋古城。列為第四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皋城又稱虎牢城、呂布城,位于大伾山頂。之所以被稱之為成皋古城,因為它以成皋為中心,以東以西是一個十分奇特的古老地區(qū)。它的古老,名字可以遠溯上古。它的奇特,在它的山險、山雜;在它的水兇、水怪。在這兒,河洛相會;在這兒,河濟相會;在這兒,大河先是拐彎兒東北奔流,濟瀆穿河南溢、東行;在這兒,邙山頭嘎然而止于河洛;在這兒,由嵩山北麓伸出了支脈大伾山,硬攔大河斜向東北;在這兒,跨汜水(錦陽川)又東出一條支脈敖山(廣武山),連連綿綿威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

根據(jù)汜水縣志記載,成皋城城址北瀕黃河,東臨汜水河谷,西、南臨深淵大溝,平面呈不規(guī)則的梯形,北寬南窄,面積約60萬平方米。城墻依山就勢,凸凹曲折,很不規(guī)則。西城墻其走向大體為西北—東南方向,南北長約700米,南城大體為東西走向,東西殘長約600米(含被農(nóng)民修窯院挖去部分),東、北城墻不明(可能已被河水沖毀和建筑民宅時挖掉)?,F(xiàn)存城墻以西墻最為高大(俗稱跑馬嶺),最高處10米以上,一般2—5米,寬一般20米左右,最寬處約40米。夯層明顯,厚度在0.06—0.13米之間,夯窩圓形,底有圓、圜2種。西墻尤以北端臨河處,最為雄偉,號稱點將臺。在城內(nèi)曾發(fā)現(xiàn)夯土基址和戳印有陶文的陶器等。城內(nèi)除農(nóng)田外,大部分為東西向的大沖溝,溝內(nèi)分布著密集的現(xiàn)代村莊。

至今,文物部門勘測,成皋城遺址北墻已淪于黃河,東墻淪于汜水;南、西城墻僅剩數(shù)段,殘垣約長1500米;墻體最高處10余米,城基最寬處60余米;夯筑水平較高,夯層約8厘米,仍清晰可見。

成皋城始筑于何時?

目前尚未見到確切的記載。但根據(jù)《戰(zhàn)國策》和司馬遷的《史記》等書的相關內(nèi)容,可以推知,成皋城至遲應在戰(zhàn)國中期的公元前四世紀筑成(韓國所筑);而根據(jù)城墻的結構及夯筑特點分析,其筑造年代也不會晚于戰(zhàn)國時期,二者在時間上是一致的。

戰(zhàn)國中晚期,這里是韓國西部邊疆的重要門戶。公元前571年,晉國用孟獻子的計謀:“請城虎牢以逼鄭”,在虎牢筑城并駐軍。韓滅鄭之后,都于新鄭,而在大河南北分別有兩大片土地。河北岸以上黨(今山西長治)為中心,稱為“上地”。而都城至“上地”之間,只有不足百里的狹窄通道,稱之為“河上走廊”。為了保持”河上走廊“的暢通,韓國方才認識到建設軍事城堡的重要性,從而經(jīng)營了東邊的滎陽城和西邊的成皋城。成皋城構建時間,約在公元前375年至公元前311年之間。韓國建立成皋城的目的,是為了鞏固邊防的需要。果不其然,成皋城建立不久,便迅速成為中原地區(qū)爭戰(zhàn)的一個焦點,成為天下矚目的名城。

自建立到廢棄的一千年間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

首先,長期控扼古代交通要道。成皋城所處的位置,傍依古虎牢雄關,正是東方六國與西方秦國往來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黃淮海平原與西部山地丘陵地帶的交界處,成皋城居高臨下,正好控扼著這一東西交通的要沖。

其二,由于其控扼交通要道,加之又瀕河臨澗,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自建立之后,它就一直被作為兵家必爭之地。戰(zhàn)國時,它是韓國西部邊陲的重要門戶,對此,《戰(zhàn)國策》多有記述。如,蘇秦說韓宣王:“韓北有鞏、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陽、常阪之塞……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陽、成皋,今茲效之,明年又復求割地……”(《戰(zhàn)國策·韓一》)張儀說楚王:“大王不與秦,秦下甲兵,據(jù)宜陽,韓之上地不通。下河東,取成皋,韓必入臣于秦……”(《戰(zhàn)國策·楚一》)特別是秦末漢初的成皋之戰(zhàn),那是我國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曾被人譽為改變我國歷史命運的100場戰(zhàn)爭之一。當時劉邦項羽曾反復爭奪此城?!妒酚洝?a href='/huainan/' target=_blank>淮南衡山列傳》有“絕成皋之口,天下不通”之語,《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中有(劉邦)“與劉邦戰(zhàn)滎陽、爭成皋之口,大戰(zhàn)七十,小戰(zhàn)四十”的記載等。劉邦一度把其作為東進中原的戰(zhàn)略據(jù)點。到以后三國、南北朝隋唐等朝代,也都在此發(fā)生過激烈的戰(zhàn)爭,如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唐初秦王李世民與竇建德決戰(zhàn)的“武牢之戰(zhàn)”等,因此,它是我國古代一處名副其實的古戰(zhàn)場。

其三,在古代政治、經(jīng)濟方面,也曾一度發(fā)揮過重要作用。成皋城在建成后近一千年的時間內(nèi),作為地方行政機構治所的時間長達數(shù)百年,其中主要做過西漢、三國曹魏、西晉、北朝成皋縣的治所,也做過北朝時的東中府、成皋郡的治所等。

其四,是古代文人墨客視為懷古、憑吊的一處勝地。歷史上各代在成皋城一帶留下的詠贊詩賦名篇,蔚為大觀,其中著名者有晉代的潘岳,唐代的張九齡、賈至、王維、呂溫、柳宗元,宋代的司馬光,等等。

小編語:成皋控山帶河,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是兩京東出西進的門戶,具有“絕成皋之日,天下不通”(《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的形勝。兩漢、魏晉、北朝等歷史時期,成皋城還長期是成皋縣、成皋郡等行政建置的治所,成為管理一方行政中心的長達數(shù)百年,是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一座古城和名城。

責編:張智|編輯:趙曉暉

來源:滎陽新

Hash:218307ac0da18c203290ec502a39ecce39e47024

聲明:此文由 滎陽發(fā)布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