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馮宅,孝行天下——有故事有風(fēng)景,你還不來走走嗎……
初見時李拜天老師就跟我說:“你應(yīng)該把平陽幾個有特色的村莊寫一下!”
老師的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里,如果要寫這個系列,
我心中馮宅便是第一個,2014年去的馮宅村,
在建的村里孝行文化禮堂建設(shè)讓我震撼不已,
當(dāng)時寫的“美麗馮宅 孝行天下”現(xiàn)在的瀏覽量已經(jīng)達27萬,
多年后提筆,那份美景仍然躍現(xiàn)眼前!
【馮宅村】是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萬全宋橋南片的一個行政村,距平陽縣城昆陽僅5公里。馮宅村內(nèi)民風(fēng)古樸淳厚,笛聲悠揚,郁郁古榕,臨水吟唱,整個村子散發(fā)出悠悠江南古風(fēng),村民生活怡然自得,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特色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
【歷史淵源】馮宅村內(nèi)民風(fēng)淳樸,環(huán)境優(yōu)雅,村中以馮氏居民為主,約占70%,也因當(dāng)年馮氏祖先首先在此開荒,故名有“馮宅”之稱。根據(jù)村中老人歷代傳述,馮氏祖先曾于北宋末年跟隨岳飛連年征戰(zhàn),后因戰(zhàn)功,分配于永嘉(今溫州)一帶做官,于是在此開枝散葉。其中有一支脈在瑞安梅源定居,后又遷徙至平陽宋橋開墾新的家園,一片欣欣向榮,其他姓氏的人也紛紛入住,這便是第一批馮氏在宋橋的原住民。
南宋末年,由于戰(zhàn)亂,這一脈的馮氏家族由此家道中落,為了使得馮氏后人在戰(zhàn)亂中得以保存,馮氏祖輩將一部分馮氏子女紛紛寄托在外姓人家中。其中便有一人名曰伍端三,此人乃如今欄桿橋村的先祖,他曾受惠于馮氏祖輩,念念不忘感恩戴德之心,撫養(yǎng)馮氏后人馮德四成人,并將自己的愛女嫁于馮德四為妻。馮德四自小目睹家道中落,無奈寄人籬下,一直不忘光復(fù)馮氏門楣。于是在其成人娶妻后,毅然決然地帶著馮氏后人在附近荒地開墾新的家園,決定重現(xiàn)馮氏當(dāng)年風(fēng)光,而作為岳父的伍端三也相當(dāng)支持女婿的作為,在物質(zhì)上給予資助。
終于在不懈的努力下,建設(shè)成了如今馮宅的原始模型。隨著歲月的變遷,馮宅堅強地在歷史軌跡里存在著,而馮德四這種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也一直流淌在馮宅人的血液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交通: (請不認(rèn)識路的伙伴們還是乖乖地打開高德地圖好了?。?/p>
1、平陽往瑞安方向,沿104國道行駛,見馮宅村指示牌往左側(cè)轉(zhuǎn)彎。
2、瑞安往平陽方向,沿104國道行駛,見馮宅村指示牌往右側(cè)轉(zhuǎn)彎。
這是一個恬靜的小村,無論是路、河、林、房,這里幾乎樣樣都是小規(guī)格,卻不給人逼仄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活脫脫一個“世外桃源”。
近年來,僅省級榮譽,馮宅村就獲得了“省級文明村”、“浙江省森林村莊”、“浙江省宜居示范村”、“浙江省100個最美鄉(xiāng)村”等多個稱號。
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而馮宅村的文化中心便是”孝“字,走進村里,”孝“文化無處不在!
傳承孝悌,祥和馮宅!(哈哈,貌似我是馮宅村干部一樣,拼命宣傳!別誤會,真的不是馮宅村委成員
)
亭前的小石獅!
亭內(nèi)頂上的花紋!這些都是手繪的,可都是精細(xì)活??!
亭子內(nèi)地上鑲的是國寶熊貓圖案!
看到逍遙亭!突然想起徐克版的《倩女幽魂》中寧采臣看畫中的那首詩: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好一個只羨鴛鴦不羨仙,張無忌最后與趙敏歸隱,令狐沖最后與任盈盈也是退出江湖,江湖多陰惡心,只有經(jīng)過的人才知道,爭來爭去,為的是什么?只有自己過的好,才是真實的!!。。。。(喂,喂,那個
,不是讓你寫散文,不要感慨那么多,不要扯那么遠(yuǎn)了!)這樣啊,本來我還想對比一下張無忌和令狐沖呢~
紅紅的”二十四孝文化”長廊,走上一回絕對讓你長知識!
石欄上刻都是三字經(jīng)上的名句!
亭內(nèi)頂上都是手繪的畫,我和孩子都抬頭看,然后給孩子們講,就是一路看下去,脖子有點累,不過欣賞美的東西,酸點值得!
花木蘭代父從軍!
頂上所繪的都是關(guān)于中華二十四孝美德的典故!
PS知識點(二十四孝):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guān)系的道德準(zhǔn)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yuǎn)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jīng)濟得到恢復(fù)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于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xué)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xué)而》)的修養(yǎng)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xué)》、《孝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后世儒家尊他為“宗圣”。
百里負(fù)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fù)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fù)米,哪里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zé)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xiàn)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戲彩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xué)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后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jié)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nèi)(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jīng)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行傭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zhàn)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yǎng),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后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雇工供養(yǎng)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xué)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shù),袁術(shù)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shù)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shù)見他小小年紀(jì)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后,博學(xué)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jīng)》,撰寫《太玄經(jīng)注》。
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nèi)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chǎn)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yǎng),對母極孝。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dān)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fù)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些糧食供養(yǎng)母親?!碑?dāng)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yǎng)孩子。
扇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嵯臅r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jīng)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zāi),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zāi)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
拾葚異器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dāng)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饑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饑。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么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涌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愿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fēng)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涌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yuǎn)走江邊了。
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y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yán)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shù)莖嫩筍。孟宗大喜,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后果然病愈。后來他官至司空。聞雷泣墓
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xué)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yè),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當(dāng)風(fēng)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彼虝鴷r,每當(dāng)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臥冰求鯉
王祥,瑯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隱居二十余年,后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nóng)、司空、太尉。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人稱“山南”。當(dāng)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yǎng)婆婆,如此數(shù)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愿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后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只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于放下父親跑掉了。
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jīng)刺血書寫《金剛經(jīng)》,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后,決心棄官到陜西尋找生母,發(fā)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于在陜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
嘗糞憂心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yù)感家中有事,當(dāng)即辭官返鄉(xiāng)?;氐郊抑?,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y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兇,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于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fā)現(xiàn)味甜,內(nèi)心十分憂慮,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后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并守制三年。
滌親溺器
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yīng)盡的職責(zé)。
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貧窮 恣蚊飽血,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qū)趕,擔(dān)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長廊中的壽星!
往觀潮亭走的頂上也是繪滿了畫~
孩子一眼就看出來了,因為是每年寒暑假必播劇《西游記》中的片段!
這個文化長廊絕對是花了功夫的,邊屋檐的柱都是手繪的!這活精細(xì)的~
公共設(shè)施(WC、垃圾筒)都很干凈,說明有專人打掃!
亭子對面的寺廟,今日閉門,進不去!
從亭子往河對面望,便是馮宅村的文化禮堂!
路上再回頭看亭子,真不錯,真美啊,不比西塘景觀差吧!不想平陽的鄉(xiāng)村也很美!
村民悠閑自在!
村里門口的泰山石,一直有吉祥如意、富貴長壽、鎮(zhèn)宅懾邪的特殊寓意,是中國最具靈氣的石頭之一,據(jù)說, “泰山石敢當(dāng)”有:“石敢當(dāng),鎮(zhèn)百鬼,壓災(zāi)殃,官吏福,百姓康,風(fēng)教盛,禮樂張”之頌,因此,“泰山石敢當(dāng)”被尊為“鎮(zhèn)宅之寶”。
村里的大榕樹講壇!
騷年們,你們這架勢難倒是華山,哦不,馮宅論劍嘛?江湖的未來都看你們了!
水中的倒影!水天一色!
紫藤花開的時候這條長廊應(yīng)該更美吧!
馮宅村的文化禮堂,也是馮宅原來的祠堂?。ó?dāng)時去的時候還在建中,現(xiàn)在去的伙伴可以看到更美的?。?/p>
屋角的龍栩栩如生!
下面便是我所說的發(fā)現(xiàn)的另一個感動的地方,馮宅村傳承孝悌,上面亭子里的是古代的二十四孝,這里便是現(xiàn)代的孝,大家請仔細(xì)看,我不一一講了!有特別敏感的請準(zhǔn)備紙巾??!因為我自己看著看著眼睛不覺濕潤了,想想自己有時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回家,面對長輩的時候發(fā)泄,想想這些年讓父母操了不少心,想想真不應(yīng)該!
龍舟!每年端午時會用上哦!
沿岸的美麗風(fēng)景!
你還記得小時候的這些游戲嘛?
如果到馮宅村游玩后,我建議伙伴們再向前驅(qū)車一會,到這里的普門寺看一下,
莊嚴(yán)的寺門口~
進門一看見就是千圣殿,起初偷偷地拍,突然后面主持冒出來嚇一跳,以為不讓拍照,不想他很和善地說:“施主,你可以進到千圣殿里看看!”內(nèi)心狂喜!
所以人生的路上也就一樣,總是這樣遇上各色各樣的人,有喜歡你的人,無條件幫助你,不喜歡你的人,即使你付出再多他還是討厭你,所以不要因為別人改變最初的自己,因為這個世界上你只有一個人,別人無法取代!
傳統(tǒng)的東西就是精細(xì),連窗戶都是!
這是起初不敢進去時拍的!
在經(jīng)得主持同意后現(xiàn)在隨便拍!
做工精致的佛帳!
我是信佛的,所以拜拜~~~
拜菩薩時孩子驚呼:“媽媽你快看!”哇!原來是千佛!
真的是嘆為觀止,其實路上其實只是覺得這個禪寺好大所以想進來看看,寺內(nèi)裝飾華美起初想偷拍,但是主持和善開明,還讓我看了禪寺內(nèi)的鎮(zhèn)寺之寶“千佛”。
每尊菩薩都是鍍金的,而且雕刻栩栩如生,真的是太讓人感嘆了!
藥王樓!
千手觀音!
小木魚、中木魚
缽,估計法海用的也就這樣的~
大大木魚~
不用特別說明了的吧~
寺后的小亭子~
僧侶們的衣服隨風(fēng)而舞~
陽光射進殿里~
進去后看見的是右鼓樓~
左邊是鐘樓!
寺門口的小石橋!
陽光撒在河面波光粼粼的~真的美!
門口有一塊空地,可以放風(fēng)箏。
身邊不缺少美,而是在于你是否認(rèn)真去感受了,
一葉知秋,不知不覺秋天來了,
周末帶上孩子,一起來美麗馮宅,
感受一下這傳承千年的“孝”文化!
讓我們一起跟著孩子成長,
如果世界是一本書,
我愿意和你一起慢慢讀!
來源:(小藩鼠時光日記)
Hash:360c78229d9f7fd8aca7def00d051da05516efc6
聲明:此文由 平陽旅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