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這座古鎮(zhèn)是麗江十年前的樣子 有著一座馬幫走過的古橋

大理劍川有一個叫沙溪的古鎮(zhèn),這里被譽為世上現(xiàn)存最后的茶馬古道,南方絲綢之路的分支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以及十年前的麗江的樣子。

而在古城外,寺登街東面的黑潓江上,靜靜地臥著一座名為玉津的古橋。玉津橋為單孔石橋,長35.4米,寬5米,凈跨12米,拱高6米。兩邊有石板護欄,橋面的青石板上有一個個馬幫踩出的馬蹄窩,橋拱頂上南北各雕了兩只鰲頭遙望上下游江面。

橋與古鎮(zhèn)緊密相連,不僅是茶馬古道時期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通道,還極大地方便了兩岸居民的出行。從馬幫時代過來的沙溪人民,現(xiàn)在的生產(chǎn)生活還與馬匹有著密切聯(lián)系,馬匹依然是橋上常見的景象。

津橋的由來:明朝時期,這里原有一座木橋,1639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旅游到此,曾從木橋上走過并將足跡記載到他的游記里:“沙溪之水流其東,有木梁東西駕其上,甚長”。那時,江水曾好幾次沖毀木橋,斷絕兩岸交通,殃及人民,“百姓多有怨難”。到了清代乾隆年間,當?shù)赜謱⑵涓慕ǔ墒?a href='/jingdian/28933' target=_blank>板橋,當時,趙州師荔扉先生在劍川辦教育,在橋上題聯(lián):“石可成梁,從今不唱公無渡;津真是玉,到此方知水有源?!边@即是玉津橋橋名的來了。

清晨的薄霧中,村民們出城勞作,夕陽的余暉下,歸家的人大步流星,相遇或交集都不重要,即使擦肩也不留半點痕跡。

暮色中,總是先聽到馬鈴鐺后,沒多久就會有馬隊過橋,有時候是游客,有時候是下班回家的馬隊。

早晨,來往玉津橋的都是當?shù)氐拇迕瘢慰投歼€在客棧里睡懶覺呢。在路口買了一杯熱鮮奶就了一個煎餅,分了一小半給廣場上的流浪狗,早餐就這樣了,時間多著呢,就在玉津橋上放空來了,來來往往還是背著背簍的婦女和扛著鋤頭的男人都是往地里干活的人。

Hash:47a0f8500e57dffa05ee3fc7049df6249be638dc

聲明:此文由 婷仔的潘多拉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