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文物那些事兒之張家灣城遺址及通運橋(第2期)

運河作為人類偉大工程遺產(chǎn),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流,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漕運通道經(jīng)濟命脈。

2017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京城市副中心時指出,通州有不少歷史文化遺產(chǎn),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2017年7月1日,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調(diào)研大運河文化帶時強調(diào),大運河是流動的文化,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chǎn),推進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利用,進一步擦亮世界認可的國家文化符號。

通州作為京杭大運河北起點,歷經(jīng)千年、綿延百里、貫穿古今、融匯南北,是大運河遺產(chǎn)最豐富、最厚重、最精華、最特色的區(qū)段之一,承載了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孕育了無數(shù)寶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案敝行?a href='/wenwu/' target=_blank>文物那些事兒”,帶您了解通州解獨一無二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chǎn)。

今天,請和小文一起

去看看通州不可移動文物

張家灣城遺址及通運橋

的前世今生

張家灣遺址

年代:明

地址:通州區(qū)張家灣鎮(zhèn)張灣村舊址南口

范圍:東臨京杭大運河故道,南臨蕭太后運糧河,東北臨通惠河故道,北為村中閑置地

占地面積:3520平方米

2013 年10月被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jù)當?shù)亻L久以來流傳的說法,張家灣村在遼代時為蕭太后的養(yǎng)馬圈,以北齊所筑土長城遺址為其東圍墻。蕭太后運糧河于此匯入潞水(白河)。元代時,萬戶張瑄督查海運至此,才開始漸漸有張家灣之名,通惠河亦于此匯入潞水。此處為大運河北端大型碼頭,因此成為水陸要沖。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為保衛(wèi)漕河命脈和拱衛(wèi)京師,加強防備蒙古兵侵擾,而搶筑張家灣城。

城不方正,隨河就勢,只有北垣稍直,余墻均有彎曲。四面各建有城門樓一座,互不直對,在東垣西折處辟有一扇便門,又建有3處水關(guān)。后于萬歷三十三年(1605)、四十年(1612)、崇禎四年(1631)重修,清代也曾“間有修葺”,但無記載。至光緒九年(1883)時,城墻多圮,而城樓尚堅固,啟閉如舊。1937年“七七事變”后,此城為日寇占領(lǐng),開始拆城墻、建炮樓。1945年9月,國民黨軍隊占據(jù)此地,拆除各城樓。1958年后,生產(chǎn)隊拆除城墻磚塊賣錢?!拔母铩逼陂g,城心夯土全部被挖用。今所余城址,均因單位或村民依靠殘城作為院墻而有所保留。

張家灣城遺址西段長約200米,今只余內(nèi)甃磚壁,殘高1~3米不等;東段長約120米,其中近南門一段20米,于1992年按原貌重修,其余的則按原狀修繕。2007年,南門城樓按原樣重修門洞、城臺。該村舊址到處可見到城磚殘塊,且有不少帶有印記,諸如“直隸常州無錫縣造”“嘉靖三十八年窯戶耿珍造”等,均系蘇、皖地區(qū)燒制。

通運橋

年代:明

地址:通州區(qū)張家灣鎮(zhèn)張家灣城 遺址南

通運橋在張家灣城遺址南蕭太后運糧河上。此橋建于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稱南門板橋。因橫跨在蕭太后河上,又俗稱“蕭太后橋”。橋南為京杭大運河北端貨船碼頭,南北物資交易運送均經(jīng)過此橋,經(jīng)年累月,不堪重負,時圮時修,影響運輸。故在萬歷三十三年,明神宗敕建石橋告竣,賜名“通運”。

咸豐元年(1851),通州紳士丁鶴皋捐資重修橋面;咸豐十年(1860)八月,英法聯(lián)軍自天津入犯北京,聯(lián)軍燒殺淫掠,途經(jīng)此橋。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lián)軍重蹈舊轍,再踐此橋。“文革”期間此橋遭到嚴重破壞。2002年,張家灣古城文化景觀被列為北京“人文奧運”六大景區(qū)之一——通州運河文化景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北京市文物局撥款近百萬元,對此橋進行修繕。2003年竣工且斷絕汽車通行,以保護橋體安全。

該橋南北向,為三券平面石橋,全長39米,寬10米。橋身由花崗巖石塊砌成,中券弦長9米,側(cè)券弦長7米。出任江淮流域之官員,入貢北京之使節(jié),南去北來之文人墨客,走水路者多于此上下船,曹雪芹祖孫三代來往于京寧之間,亦于此登舟南去,下船入京。

續(xù)

發(fā)現(xiàn)更多精彩

關(guān)注公眾號

Hash:c6d30c501ad06366605c787b5f95f5402f416b11

聲明:此文由 發(fā)現(xiàn)北京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