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大觀園”——孫橋黃家莊園覓蹤

上世紀70年代黃家莊園

黃家莊園七門之一

黃家莊園石雕——獅子繡球

1784年,曹雪芹《紅樓夢》成書,書中元妃為省親大別墅題名大觀園,詩曰:“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賜大觀名”。半個世紀過后,1835年,京山孫橋黃家歷時五年建成黃家莊園,規(guī)模宏大,設計精巧,建筑考究,工藝精湛,后被人稱為京山的“大觀園”,為孫橋之大觀,聞名遐邇。時過境遷,孫橋境內嘉靖貢米的傳說源遠流長,明代進士郝敬碑墓猶存,革命老人張文秋故居風雨憑吊,只遺黃家莊園幾成傳說,湮滅無跡,只能從黃氏后人和文史專家、學者的只言片語中,窺探一二,實在可惜。

2012年6月11日一大早,天氣晴朗,官橋鋪村六組退休小學教師高宏金正在屋前翻曬小麥,地面上古樸的青磚,條形方石,在陽光下隱隱透著古老的清幽。作為黃家莊園黃氏第18代,他和妻子黃在瑜(黃氏第17代孫黃兆楚的大女兒)所居住的村莊正是當年黃家莊園的所在。綠樹掩映的村莊,紅瓦白墻的小樓點綴其中,一派現(xiàn)代氣息。

高家屋后不遠,有一排整齊的平房,高老師介紹,瓦房正是當年用黃家莊園所拆石料而建,門楣、門體、門檻一體均是從莊園房子上拆下來的。走進細看,雕花的石鼓、石墩、精刻獅子滾繡球的門楣、巨型的方磚條石,依然可以讓我們想象當年“京山大觀園”的恢弘華美氣概。

百年繁盛起高樓

中國,建筑往往與人密不可分。一座建筑往往是一個家族的故事,正如大觀園之于賈家,喬家大院之于喬家,牟氏莊園之于牟家。中國人大都視房屋為安身立命之本,千百年來,民居建筑多被賦以家族興旺發(fā)達的象征之意,許多人一旦事業(yè)有成,無不維修祖居建筑、宗祠或建造精美的住宅光耀門庭。黃家?guī)X上的黃家人也未能免俗。黃家莊園正是黃氏家族鼎盛時所建,一個半世紀的光陰里,它的興衰也演繹了一部黃氏家族命運變遷的傳奇。

黃氏祖籍江西,后遷至京山。說到黃家的興起,黃家后人至今不掩其自豪。“三篇錦繡文章起家,興家建業(yè)四百年”的一句老話,道出了黃家的傳奇起家史。相傳,黃氏第五代孫黃振邦,因得罪縣令被誣告三年抗稅不交,被打入大牢,憑著其一紙訴狀和兩篇文章,成功洗脫罪名,冤情得申,誣告縣令則被罷官。封建社會,一個官民對立的官司,得此峰回路轉,個中情狀可稱傳奇,可惜年代久遠,三篇文章不得可見,官司詳情亦不可知。但或有感于此,詩書傳家之精神在黃家一脈相傳。

19世紀中期,黃家在京山已至九代。世代詩書傳家,經營仕途,朝中為官者眾多,廣置田地,家中財富雄厚,成為一方豪族大家。此時的黃家有良田十萬余畝,地跨京山、鐘祥天門等周邊縣市,可謂“人走萬里不飲別人水,馬行千里不吃別家草”,黃氏富足可見一斑。

建造黃家莊園的為黃家的一位正四品武官,人稱“武舉三大人”。得稱“武舉三大人”,也有一番典故。首因其是武舉出生,兼有三大特征;一是身材高大,有兩米之高;二是飯量驚人,一頓早飯,須十根油條,十個雞蛋,一升炒米;三是力氣大,據(jù)傳練功所用大刀162斤。武舉三大人,因保國安民有功,朝廷給假一年,遂決定建造黃家莊園。他專程請人從北京繪制了圖紙,從江西運回了上等石料,從湖南購進湘杉,募集各種能工巧匠一百多名,在官橋黃家?guī)X一字并開18個窯廠,燒制建房所需各種磚瓦。

1835年8月,擇吉日,黃家莊園正式動工,工地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接號上工,鳴鑼開飯。先建正屋,三年建成,后建偏屋,兩年始得,前后五年竣工。整個莊園占地二十余畝,庭院層疊,環(huán)環(huán)相扣,房間不計其數(shù),外人進入,無人引導則很難走出。莊園建有七個大門,門上各雕有一出戲劇,人物精雕細琢,惟妙惟肖,其中,最大的一個大門內有天井四十九個,這就是后來黃家莊園被人稱為四十九天井莊園的緣由。門口建有石鼓墩、上馬石、石馬槽,每個馬槽皆長五尺,寬二尺,兩頭雕有石猴,可供拴馬。屋內雕梁畫棟,紋飾精美,栩栩如生。園內后花園桃花、牡丹、荷花、桂花梅花等四季鮮花盛開,假山、亭臺、樓閣美不勝收。整個莊園建造,集當時建筑、繪畫、雕刻工藝之大成,完工后曾轟動一方,后被人稱之為京山“大觀園”。此后百年間,黃氏家族蒸蒸日上。

一朝湮滅無覓處

家國一體,一個家族的興衰總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時過境遷,晚清之后,中國逐漸衰落,國家風雨飄搖,社會動蕩不安,詩書、仕途傳家的黃家也開始沒落,但在京山仍不失為一方大家族。此時京山境內盜賊四起,燒殺搶掠,鬧得民不聊生,其中尤以楊集磨棋觀的桂老九、趙大發(fā)和遼角山的汪幺、白鵬兩股土匪聲勢最大,經常對孫橋一帶的老百姓燒殺、搶劫。國民政府多次進行圍剿,均未能剿滅。黃家作為當?shù)氐拇蟮刂?,也深受匪患之害。恰逢黃家第16代孫黃雨山掌家。他早年留學日本,頗有見地,回國后,見時局不安,遂不愿為官,不聞政治,安守祖業(yè),但長于交際,交友眾多。見匪患猖獗,深感其一日不除,難保一方安寧,遂決定和政府一道聯(lián)合剿匪,出資組織兵士一千余人,一舉剿滅了遼角山的匪患。

遼角山匪患剿滅后,黃雨山又受命與楊集磨角觀土匪交涉招降事宜。多次交涉無果后,土匪對黃家剿匪懷恨在心,又覬覦黃家財產,于一九三零年陰歷六月初四,集結匪徒三百余人,前往黃家莊園,支起三腳架,用石墩撞開大門,大肆強掠財物,搶劫過后,用煤油潑灑,燃起大火,揚長而去?;鸸馊炯t了黃家?guī)X的天際,因莊園面積太大,大火三天三夜才得以撲滅。遭此大劫,“京山大觀園”大部分建筑付諸一炬,只殘存下少量房屋。

匪患過后,黃家江河日下。隨后,日本侵華戰(zhàn)爭開始,黃家部分有識之士遠走他鄉(xiāng)。黃家嫡脈仍堅守祖業(yè),此時黃雨山二子均已長大。大兒子黃照楚早年求學于北京的外國語專門學校,畢業(yè)后娶其同學天門人蔣婉婷,回鄉(xiāng)后,在黃家莊園設立私立學堂,開課授學。二兒子黃熙楚武漢求學后,回鄉(xiāng)從政,曾任國民政府的京山縣黨部成員,積極抗日。在孫橋至今流傳其秘密救助美國飛行員的故事。1944年,美國一戰(zhàn)斗機在武漢參加對日寇的戰(zhàn)斗中被擊中,飛行員負傷跳傘后降落孫橋,被黃熙楚所救,幫其躲過了日軍搜查,后經精通外語的大哥黃照楚翻譯溝通,黃熙楚親自帶領武裝人員將其秘密護送至當時的老河口軍用機場。分別之際,美國飛行員將一枚戒指留給其作為了紀念,據(jù)傳戒指現(xiàn)仍在黃家后人手中。

解放后,黃照楚、黃熙楚作為大地主均被槍斃。黃家莊園沒收歸公,部分房子分給了當?shù)氐母F人,有些則作為了人民公社的辦公場所。黃家嫡系一脈中黃照楚的兩子求學后,留居湖南工作,黃熙楚五子則遷居武漢。

文革期間,為配合政治斗爭的需要,毀損后的黃家莊園被稱為四百年罪惡之家,再次聲名鵲起,作為憶苦思甜的反面教育基地,開展階級教育。在縣博物館至今保留著一組黃家莊園的黑白照片,拍攝于文革期間,照片中,原黃家丫鬟瞿世英在黃家莊園的荷花池、槐樹塘、牡丹亭、干爺樹等遺跡前向前來的絡繹不絕的參觀者講述辛酸血淚史。時至今日,瞿世英老人已過世,很多事情也再不能知。

再至七十年代中期,在一場“新農村建設”中,人們拆除了這個莊園僅存的房屋,用拆下來的青磚、石料作門面墻體,建設了一排整齊的瓦房,就是前文中高家屋后的瓦房。

歷經一個半世紀的風雨洗禮,黃家?guī)X上,昔日嘆為觀止的“京山大觀園”只剩幾片殘留。

悠悠至今思文化

細數(shù)下來,黃家大觀園已消失了幾十年,但在一些專家、學者口中提起,總帶著一種惋惜的意味,惋惜中有對其消失的遺憾,更多的是一種對文化的嘆息。正如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所說:“建筑是文化的記錄,它是一種歷史,反映著時代的步伐?!鼻О倌陙?,中國人精心營造自己的房子和庭院,在這一獨特的空間里寄托追求,融會民族文化的精髓。

而黃家莊園之所以能夠讓大家如此推崇、惦念,大概就是它的建筑、繪畫、雕刻工藝中折射出的文化魅力,一磚一瓦、一門一窗都有文化交織其中。

風水學上來講,黃家莊園選址和朝向也大有講究。黃家莊園坐落的黃家?guī)X,是虎爪山向東延伸的九大山崗中,居中且最大的一個,九崗相連,在當?shù)鼐陀芯琵斚潞Vf。在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認為任何事都是不偏不倚,即所謂中庸之道,表現(xiàn)在建筑上,就是居中的思想,正所謂以中為貴。而龜作為中國吉祥四靈“龍、鳳、龜、麟”之一,是長壽吉祥的象征。莊園坐西北而朝東南,在家居風水學上,則是民居最佳的方位,不同于皇家,坐北朝南更好一點,因自古以來便有“南面為王、北面為朝”的說法。

莊園房屋以四合院為建構組合單元,院院相連,房屋大進深,多天井,布局對稱。最大的大門內,有天井49個之多。在江漢平原冬夏季節(jié)分明的氣候中,天井則利于夏季通風,冬季采光,使屋內夏涼冬暖。同時,雨水從天井四方屋檐落下,保持屋內地面干燥的同時,也稱為“四水歸池”,意為“四方之財歸于己家。莊園內房屋眾多,為避免大雨時內澇,莊園地下建有溝寬可容一人通過的排水溝相連,遇水則可及時排除,再大的雨也不會積水。設計如此周密精巧,對比今日,動輒大雨,便內澇成“?!钡默F(xiàn)代化都市,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建筑智慧。

黃家莊園墻頭采用了徽派馬頭墻的樣式,層疊的飛檐仿佛有一種氣將屋檐向上托舉,壯觀之余更有一種飛動輕快的韻味。同時,馬頭突起,在發(fā)生火災的情況下,也可起到隔斷火源的作用,而“一馬當先、馬到成功”的美好寓意更顯示了黃家人“讀書作官”的理想和追求。

莊園修建運用了大量石料,因此石雕也成為了其一大特色。大都是淺浮雕,雕刻精妙且寓意美好。如拴馬石槽上的石猴雕刻,用“猴”諧“侯”,取馬上封侯之意;雙獅滾繡球的雕刻,表示喜慶吉祥歡樂之意;仙鶴、梧桐與鹿的雕刻,則寓意鹿鶴同春,可以說,整個建筑,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處處寄托了居者的美好愿望。

可惜的是,“武舉三大人”的美好愿望,終究沒能抵過世事變遷。塵煙散去,舊址換上新樓,只遺親歷莊園興廢的幽幽石雕,讓人無盡遐想、唏噓,流年已換,老屋不在,前塵隔海?。ㄔ瓌?chuàng): 羅月 李文華 )

Hash:57f0f3944c2e14e99ee1661ede1b47ec57e76c23

聲明:此文由 微京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