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峰深山里有這樣一座久負盛名的千年古剎!快進來看看!

赤峰香山寺是塞外頗有名氣的一座漢傳佛教寺院。該寺最大的特點是被群山環(huán)抱,屬于“山包寺”類型,而且已逾千年。這在佛教寺院中是比較罕見的。

該寺距赤峰城區(qū)僅45公里的路程。雖然筆者生于斯,長于斯 ,多年來卻無緣前去觀瞻。近日,聽說通往該寺的旅游公路已經(jīng)修好,自忖機緣已到。

“百聞不如一見”,聚餐期間,幾家老友一商量,6月28日一早,便驅(qū)車前往。

有導(dǎo)航相助,順風(fēng)順水,一個多小時,便來到了赤峰市松山區(qū)城子鄉(xiāng)西部的香山腳下。

抬望眼,整個香山峰巒疊嶂,萬木蔥蘢,漫山遍野的松榆柏楊林中,隱約閃現(xiàn)出翼角高聳、琉璃瓦頂,描金彩繪的寺院建筑,給本來就清新脫俗的香山增添了幾分虛幻神秘色彩。

香山寺位于香山中峰上,坐北朝南,整體面積6500平方米,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

該寺的山門牌坊有兩道。第一道在山腳下,我們在這里停車,大家合上一張影,然后驅(qū)車沿著蜿蜒陡峭的山路直奔中峰寺院。

于山半腰的二道山門牌坊

拾階而上仰視寺院殿堂

柳暗花明~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千年古剎,果真氣勢不凡。

因為該寺是依山而建,山下是逐級而上的山門,山上中軸線的殿堂建筑也一層比一層高。

懷著恭敬之心,我們進入了該寺第一個殿堂,這就是“天王殿”。該殿和其它寺院一樣:中供大肚彌勒佛;彌勒佛左右分列著四大天王像;背后為護法神韋馱。

大肚彌勒佛是人們熟知的一尊佛,也稱之為彌勒佛的化身,是中國民間自己打造出來的。

其原型是一個名叫契此的和尚,是五代明州人。他體態(tài)肥胖,大腹便便,常常錫杖上掛著布袋游方化緣。故稱“布袋和尚”。后梁貞明二年,契此圓寂前留下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彼纬鐚幦?,岳林寺住持為他建閣塑像。

后來大肚彌勒形象就流傳開來,成為佛寺的定制。

四大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護法天神。印度早期佛教中就有四大天王形象。

現(xiàn)在我國寺院中保存的四大天王像是國產(chǎn)的: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寶劍,象征風(fēng);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象征調(diào);北方多聞天王手持雨傘,象征雨;西方廣目天王手纏螭龍,象征順。

這種象征“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四大天王,比印度象征“地水火風(fēng)”的四大天王,更容易被國人所理解和接受。

韋陀菩薩是佛國非常著名的護法神,從他的稱號就可以看得出來,菩薩擔(dān)任護法神屬于高職低配。他原是一位古佛化身,以行慈悲故而被稱之為菩薩。

韋陀實屬印度血統(tǒng),傳入我國后被徹底漢化。在中國佛教寺院中,韋馱菩薩造像常威武屹立在靠近寺院門口的天王殿內(nèi),背對著彌勒佛,面向大雄寶殿。其形象大多為身穿甲胄的雄壯武將,手持金剛杵,亦稱降魔杵。

“天王殿”上面的殿堂是“觀音殿”。該殿中供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由來,版本很多,其情節(jié)大同小異:傳說楚莊王有三個女兒,均到了出嫁年齡,父王為她們擇婿,獨三女兒妙善至死不嫁,執(zhí)意出家為尼。其父大怒,把她趕出王宮。妙善出家修行三年,證得菩薩果位。

莊王后來重病,危在旦夕。妙善化一老僧前去啟奏:“此病需用親生女兒手眼才能治好!”但大女兒和二女兒都不肯獻出手眼。經(jīng)老僧指點,找到了妙善,為報父王養(yǎng)育之恩,她毅然斷手剜眼。莊王病好了后非常感動歉疚,問妙善需要什么回報。她說: “我不要江山,也不要財富,只求父王建一座寺院,女兒要終身侍佛?!?

莊王滿足了女兒要求,大興土木建起了香山寺。寺院落成后,大殿上要為“三皇姑”塑像,雕塑匠請示莊王: “把三皇姑塑成什么樣子?” 莊王道:“ 全手全眼!”雕塑匠卻誤聽成千手千眼,于是就塑成了一尊千手千眼的“三皇姑”塑像。這就是漢傳佛教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來歷(藏傳佛教,如承德外八廟普寧寺供奉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其含義與漢傳佛教有所不同)。

在該殿里,文殊菩薩居左,她是四大菩薩之首,是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象征著“智慧”。她在世俗中的影響遠不及位居第二的觀世音菩薩,但在佛教界地位卻不同尋常,山西五臺山是她的道場,其坐騎是一頭青獅。

普賢菩薩居右,象征著“實踐”,四川峨眉山是她的道場。其坐騎很特殊,是一頭六牙白象,現(xiàn)實世界里不存在這個物種。

觀音殿右側(cè)配殿有兩個殿堂,一個是“三大士殿”,所謂"大士",梵文意思是"偉大的人",是對菩薩的通稱?!叭笫俊币话闾刂赣^音,文殊,普賢這三大菩薩。

在該“三大士”殿,中供的菩薩是圣觀世音造像,她象征著“慈悲”,其道場是浙江普陀山。請注意:這個配殿供奉的圣觀世音和大殿供奉的千手千眼觀世音形象迥然不同。由此說明觀世音菩薩具有三十二應(yīng)身的出神入化神通。

觀世音菩薩居左的是文殊菩薩,居右的是普賢菩薩。

還有一個殿堂是“地藏殿”,中供的是地藏菩薩,左脅侍少者為道明法師,右脅侍老者為閔公。地藏菩薩象征著“愿力”。是幽冥教主,重點教化陰間。

安徽九華山是其道場。這里有個故事:當(dāng)時九華山土地都在員外閔公名下,地藏向閔公化緣,閔公問:“你要化什么?”答:“化一袈裟之地用以棲身”,閔公毫不猶豫答應(yīng)了。于是地藏展現(xiàn)神通,將袈裟一抖拋了出去,立刻覆蓋了九華山99座峰。

閔公遂折服,讓兒子道明隨之出家,隨侍左右。后來,閔公也出了家,并以其子道明為師。

觀音殿上面的殿堂是“大雄寶殿”,該殿是全寺中最宏偉、最豪華的建筑。

大雄寶殿中供奉的三尊佛造像一般有“橫三世佛”,“豎三世佛”和“三身佛”。這三種造像區(qū)分的難度很大,簡言之:“橫三世佛”是按空間范圍劃分的,居左的是東方凈琉璃世界藥師佛;居中的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居右的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豎三世佛”是按時間先后劃分的,居左的是過去佛,即燃燈佛;居中的是現(xiàn)在佛,即釋迦牟尼佛;居右的是未來佛,即彌勒佛?!叭矸稹笔歉鶕?jù)大乘佛教教理表現(xiàn)釋迦牟尼佛有三種不同的身體,居中的是法身佛,即毗盧遮那佛;居左的是報身佛,即盧舍那佛;居右的是應(yīng)身佛,即釋迦牟尼佛。

分辨的要點:居左的藥師佛結(jié)手印或持缽、藥丸、塔,居右的阿彌陀佛結(jié)手印或持蓮臺,為“橫三世佛”;居左的燃燈佛不持物或結(jié)手印,居右的彌勒佛結(jié)手印或持凈瓶,為“豎三世佛”;居中的法身佛結(jié)禪定印,居左的報身佛結(jié)與愿印,為“三身佛”。

綜上所述,該寺的三尊佛為“橫三世佛”。

大雄寶殿環(huán)圍被供奉的是十八羅漢。佛教認為一個人因為修行的功夫不同,故取得的成就也有高低之分,每一種成就叫做一個果位。“阿羅漢果”在大乘佛教中低于佛、菩薩,為三等出世圣人。在小乘佛教修行中則為最高果位,這個果位有三大功德:可以幫人除去生活中的一切煩惱;可以接受天地間人天供養(yǎng)。

佛教里最為著名的阿羅漢是“十八羅漢”,指的是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其名字為:坐鹿、歡喜、舉缽、托塔、靜坐、過江、騎象、笑獅、開心、探手、沉思、挖耳、布袋、芭蕉、長眉、看門、降龍、伏虎等羅漢,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

大雄寶殿“三世佛”背后塑有一堂“海島觀音”浮雕圖。

整幅圖面以腳踏鰲魚觀音菩薩為中心,左為童男善財童子,右為童女龍女,以山巒起伏、波濤洶涌為背景,描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始成佛的故事。

這是佛寺里一大組最熱鬧的群像。海島上塑有一百多個人物。“五十三參始成佛”故事,說的是善財童子一共參拜了比丘、長者、菩薩、婆羅門、仙人等53位名師,歷盡千辛萬苦,用一顆百折不撓的赤誠之心和行動經(jīng)受了嚴峻考驗,最后終于實現(xiàn)了成佛的愿望。

寺院左邊山頭上有一處“黃龍洞”,其洞幽深寬敞,龍王頭戴流蘇王冠,十分威嚴,端坐中央,享受著信徒的供奉,周圍五彩龍體浮雕,圍繞著龍王上下盤旋飛舞,顯得非常生動祥和。

佛教里也有龍的形象,如“天龍八部”,其職責(zé)是護法神。但這尊龍王似乎是道教里的人物,充分表現(xiàn)了人們期盼風(fēng)調(diào)雨順,追求幸福生活的心情。

由于時間關(guān)系,香山寺還有一些景點尚未看到,留點懸念更好。總之,該寺可謂歷史悠久,始建于遼代,即公元989年【統(tǒng)和七年】,距今已經(jīng)一千多年了。碑文記載:香山寺重修于金泰和六年(1206年)。是一個多達五十余間的古建筑群,是本地區(qū)久負盛名的漢傳佛教大寺院之一。

民國初年,廣大信徒按照“三皇姑”出家的故事重修廟宇,俗稱“香山廟”。傳說當(dāng)時建廟歷經(jīng)多年,所有木料來自河北圍場縣境內(nèi)。因當(dāng)時運輸不便,在洪水季節(jié)捆成木排,用水沖到嘎河川(現(xiàn)王府鄉(xiāng)附近)截住,再轉(zhuǎn)運到香山。所用的磚瓦,就是近年來附近考古發(fā)現(xiàn)的缸瓦窯所產(chǎn)。古代修香山時,因道路狹窄崎嶇,又缺少車輛,全靠的是黎民百姓,善男信女們肩扛人背運到山上。

建設(shè)中的香山寺

十年浩劫毀于“破四舊”狂潮,寺院殿堂一日之間化為灰燼,只留下斷壁殘垣一堆碎磚爛瓦。三十年后的1996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在多種因緣合和下,再次舉行了奠基儀式。

近幾年,重建了規(guī)模宏偉的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及山門牌坊、三大士殿、地藏殿、念佛堂、齋堂、寥房等。

目前香山寺的殿堂和環(huán)境尚在建設(shè)中,院內(nèi)堆了不少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平時游客香客,都不是很多,旅游公路雖然已經(jīng)建完,旅游班車剛剛開通,游客可以從赤峰坐班車直達寺院。

要點提示:赤峰香山寺應(yīng)該是一座以供奉觀世音菩薩為主的漢傳佛教寺院,其依據(jù)如下:1、作為漢傳佛教,佛寺都有一定的布局模式,中線建筑物一般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佛殿~法堂~藏經(jīng)樓。香山寺的中線建筑物布局是:山門(牌坊)~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這種布局不言而喻:處在大雄寶殿前的觀音殿是主供佛殿。2、香山寺的主供不僅是觀世音菩薩,而且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赡苡腥艘獑?,觀世音和千手千眼觀世音是兩尊菩薩嗎?答:是兩尊,但又不是兩尊。這涉及到佛教法身、報身、應(yīng)身概念。又問:什么是法身、報身、應(yīng)身?答:簡言之:佛菩薩法身無影無形,報身只有一個,應(yīng)身數(shù)不勝數(shù)。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就是漢傳佛教傳說的一種應(yīng)身,亦稱變化身(正文有詳細說明)。3、香山寺在歷史上曾有一度時間叫“香山廟”,民間也有叫“皇姑廟”的。但我們認為,這種稱呼決不是隨意叫的。因為如果正宗的漢傳佛教場所,只能稱之為“寺”,而不應(yīng)該稱之為“廟”(藏傳佛教另當(dāng)別論)。所謂廟,是供奉神鬼或祖先的場所,神鬼和祖先在這里是可以轉(zhuǎn)化的,也可以說,許多廟里供奉的神鬼實際上是人的偶像化。觀世音菩薩本身是佛教人物,其供奉場所理應(yīng)叫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應(yīng)身為何叫“三皇姑”?因為她是世俗之人修行得道的結(jié)果,其供奉場所叫“寺”亦可,叫“廟”亦無不可,這樣詮釋就名正言順了。

作者/元亨利貞 審稿人/秀才 責(zé)任編輯/秀才 扶蘇 責(zé)任美編/文化小哥

Hash:c966427047fe7ab466d4c59a9e74b3135f25ef64

聲明:此文由 赤峰文化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