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鄉(xiāng)里安放著一段舊日時光 當年的人大多都不在了

作為旅游自媒體自認為見過太多的懷舊之地,比如大別山里的老宅;太行山里的老廟;貴州的千戶苗寨;內蒙草原上的知青部落村,而這次到吉林柳河卻見到了消失了多年的五七干校,有些詫異,如今是省級為文物保護地。

這座五七干校依山傍水,雖然山不太高,水不算多,環(huán)境還是非常幽雅而寧靜的,算得上是個世外桃源之地。古老的柳樹隨風搖曳,小鳥藏在樹蔭里嘰嘰喳喳,地上的小路鋪的是當?shù)靥赜械?a href='/huoshan43/' target=_blank>火山巖石板,時光似乎停留在了某一個時刻。

院門極其簡練,幾根木樁一戳,頂上搭上一溜茅草便是個門,讓人想起了那句:“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钡拿?。黃泥紅瓦的老屋高大而寬敞,門前栽種著紅花小蔥、葡萄辣椒,雖然看似甚是不搭,一切卻又是那樣的和諧自然。院角上像大多數(shù)東北住戶一樣,有一座類似于高腳屋的木樓,里面堆滿了玉米、高粱或者是木頭絆子,好似主人從未離去。當年這里長大的孩子,我想絕不會忘懷。

瓦房是坐西朝東的一大溜,據(jù)守護的大姐說這里曾經(jīng)是萬歲軍抗美援朝回來后的的軍營。其實里面每套大致是分為四間一家,三間臥室一間伙房同時兼具了客廳的功能。當然三間臥室的任何一間也可以當做書房。房間非常大,即使有一盤土炕,也不影響放些坐柜、五斗櫥、縫紉機、自行車等家用物品。

在后面的工作區(qū)也有單身宿舍,并且有集體的食堂,可以說是食宿無憂。這樣的條件當時橫向比較的話,比當?shù)?a href='/laobaixing/' target=_blank>老百姓的條件好了許多。同行的蔣總說:搞個民宿也是挺好的。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老人家在五月七日說了幾句話,大意是要牢固軍民關系,解決干群關系,辦個社會大學堂。于是,當時的柳河就辦了一個農(nóng)場取名“五七干?!?,成為了全國第一家“五七干校”。保留下來無疑是十分有意義的。

雖然說是五七干校,里面也保留了滿族的民宅和鮮族的民宅,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尤其是滿族保留了“生下孩子掛起來”的那種搖籃,在努爾哈赤的老家赫圖哈拉村我也看到了相同的搖籃,據(jù)說是努爾哈赤也是在這樣的搖籃里長大的。

“五七干?!碑斈甑墓ぷ鲄^(qū)現(xiàn)在成立了一座“五七干校”博物館,里面真實而詳實的紀錄了當年的時光,對于后人了解那個時代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Hash:dd1afb0a3cdc29397f4928f233f1a39af53a6dbc

聲明:此文由 王喜慶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