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直接建在千年古墓上的縣城博物館

“人文視野”

講述景觀背后的人文內(nèi)涵

這是視野第67篇文章

作者:木子弓長@驢游記

中國,從私人到國家級的博物館,數(shù)量可謂成千上萬,大名鼎鼎的如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等等,但有這么一座縣級博物館,鮮為人知,也沒什么知名的藏品,不過在這座博物館里不僅有一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整個博物館辦公樓圍住古墓,任何辦公室開門便可見墓,這在國內(nèi)也是獨一無二的奇特。

在一座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古墓的辦公樓里辦公,有事沒事還可以探一探古墓,這會是一種什么體驗呢?

江西吉水縣博物館,或許你連這個縣名都沒聽說過,不過你肯定聽說過這座縣城的一些名人,南宋詩人楊萬里,民族英雄文天祥,《永樂大典》總篡解縉,嘉靖狀元、地理學家羅洪先,總有一個你是聽說過的吧。

“一科三鼎甲,一門三進士,百步兩尚書,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九百十知州,十里九布政”,吉水縣是一座有1300多年歷史古縣城,廬陵文化發(fā)源地之一,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古便是“文章節(jié)義之邦,人文淵源之地”。

吉水縣博物館門口掛著兩塊牌子,一處是國家重點博物館,為什么會是重點,我估計是因為有那座古墓。

另一塊牌子就是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吉水東吳墓”,其實這座千年古墓早在2013年就已經(jīng)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吉水博物館位于縣城內(nèi)105國道旁,本身沒太多看頭,實物不多,文圖介紹較多。

當你走進館內(nèi),一座三國時期的古墓展現(xiàn)在你眼前時,這才是這座博物館的精髓。

問題來了,這是哪個朝代誰的墓?為何會在這里?博物館建筑為什么又會圍繞古墓而建?

吉水東吳墓,被專家們稱為"江南第一墓",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大墓,據(jù)考證墓主應該是吳大帝孫權(quán)之子,東吳第二位皇帝孫亮的姨丈,騎都尉譚紹。

這是一座大型的藻井磚室土墩墓,從這一點也可以斷定墓主生前身份很高,官階當在二品至三品之間,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那么這座墓為何會在這里呢,譚紹是廬陵人,東吳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吳主孫亮被廢,譚紹與家屬也被送回本郡廬陵。死后,他的妻子遵照他的遺愿將他安葬在文江河畔,所以這座墓本來并不在這里。

這座墓本來位于吉水縣郊恩江北岸,是19901年8月京九鐵路施工中發(fā)現(xiàn)的,因三堆高高的封土,像當?shù)赜脕?a href='/jisi/' target=_blank>祭祀神靈的齋飯,故當?shù)厮追Q“三碗齋”。

1991年8月,江西省文物局做出易地保護,搬遷古墓的決定,按原式重建于縣城龍華大道東側(cè),1992年7月竣工。2001年建成環(huán)繞古墓的博物館,從此吉水縣博物館就成為國內(nèi)罕見的與大型古墓保護相結(jié)合的遺址博物館。

這就是這座古墓以及博物館的來龍去脈,古墓早年已經(jīng)被盜,不過發(fā)掘時仍出土了120余件隨葬品,有銅、鐵、陶、瓷、石質(zhì)器皿等。

有人說古墓墓頂堆東、西、北三個土包,象征三國鼎立,意味著一天不看到三國統(tǒng)一,一天死不瞑目。這個估計有點扯了,譚紹又不是皇帝,估計也不會有這個雄心大志。

好了,古墓和博物館的來由基本也說清楚了,這里的工作人員和這座古墓已經(jīng)共處了差不多20年,真是低頭不見抬頭見。

館長室正對著古墓最古老的一部分,盡管是異地重建,但1700多年的歷史印跡依然寫在了墓磚上。

外地朋友來了,除了可以在辦公室坐下來喝杯茶之外,還可以帶他鉆鉆古墓,這恐怕也是一個難忘的回憶。

中國有很多著名的博物館,但你可能不會想到,在鮮為人知的小縣城里,卻藏著這么一座神奇的博物館。

作為隋朝便已建縣千年古縣吉水,當然不止這么一座千年古墓,往北200米的縣氣象局里還有《永樂大典》總篡,大學解縉墓,此外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燕坊古村,峰巒疊嶂的大東山、峰頭如筆的文峰山、古木參天石蓮洞、繁花似錦的桃花島等等,畢竟作為江西十大文化古縣之一,也不是浪得虛名的。

Hash:441256d271667d23c0df5c75437a892dd9deddda

聲明:此文由 走吧自駕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