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腳下與宏村齊名的另一個古村落 因藏了個男孩得福報
沒想到一年之后,我又一次來到徽州,又一次邂逅我曾書寫過的那個“到了這里便打心底喜歡上了,愛上了”的地方。
我總認為,若無相欠,怎會相見??磥磉@是一個我還沒有讀懂的地方,每次來去匆忙、走馬觀花,自然是略見一斑。我想,對于這個深藏著千年故事的地方,還是應(yīng)該從開篇讀起。
“西遞——白云深處仙境,桃花源里人家”我們的車子從黃山市朝著黟縣行駛的路上就看到了大幅的廣告牌,當(dāng)我站在村口,抬頭仰望藍天白云下巍然聳立的牌樓時,頓覺這張“封面”里的故事就夠我品讀半晌。
相傳,當(dāng)年唐朝昭宗皇帝李曄為避朱溫之亂,帶著一家老小從長安逃往洛陽。沒想到途經(jīng)河南陜州時,皇后生下一個男嬰,為防不測李曄只好將其托付給在陜州做官的徽州人胡三,胡三秘密地將太子抱回徽州婺源隱居,倍加小心地養(yǎng)育皇子,為他改名胡昌翼。
那年朱全忠對昭宗皇帝李曄全家大小200多口人盡殺之,唯有胡昌翼藏在徽州而幸免一死、獨存于世,成了李唐王朝留下來的唯一皇子,實為“唐太子明經(jīng)胡”始祖。
胡昌翼21歲時金榜題名,養(yǎng)父胡三拿出當(dāng)年皇子御衣,告訴了他的身世。昌翼德得知身世歷史后,決定一生不仕;他耕讀于鄉(xiāng)間,講經(jīng)于僻壤,就這樣胡昌翼成了隱居婺源幽谷的學(xué)者。
而讓胡家遷居西遞的胡世良則是胡昌翼的第五代世孫。傳說北宋皇祐元年胡世良從婺源去金陵,路過西遞,發(fā)現(xiàn)這里山色如黛,碧水雙流,獨具慧眼的胡世良便決定把西遞作為胡氏家族的休養(yǎng)生息之地。
在之后的千年時光里,胡氏后人在西遞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開枝散葉、春華秋實。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我漫步在西遞白墻灰瓦、高低錯落的老宅間,目光所及之處,那些鐫刻在門檐、圓柱上的一幅幅楹聯(lián),讓我真切感受到胡氏家族世代秉承著“耕以致富,讀能榮身”的傳家耕讀精神,那些高聳的馬頭墻和貼磚門坊更彰顯著胡家昔日的財富與榮耀。
當(dāng)我在西遞一座座古老而精致的樓閣宅院里驚嘆不已時,聽村里人念叨“一個胡貫三,半個西遞村”,才知道西遞這些高墻大宅許多都與一個人有關(guān)。
胡貫三,大概是明經(jīng)胡氏二十四世祖。他不僅是西遞個赫赫有名的人物,也是江南六大富豪之一。胡貫三祖孫三代,經(jīng)商四方,為官多任,為西遞留下了凌云閣、惇仁堂、迪吉堂、履福堂、膺福堂、篤誼堂、篤敬堂等多棟古建筑。
坐落在西遞村中心的胡氏祠堂是西遞保存下了的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的歷史建筑,“敬愛堂”三個字格外醒目。敬愛堂始建于明萬歷28年,重建于清乾隆年間,古時候,徽州人認為“舉宗大事,莫最于祠,無祠則是無宗,無宗則是無祖”。
敬愛堂的享堂門上有一個大大的“孝”字,是南宋大家朱熹所書,據(jù)說當(dāng)年朱公寫了“忠、孝、廉、潔”四個字,但文革期間被毀,只有這個“孝”被一位村民拿回家當(dāng)糧倉蓋,才得以留存。
千百年來,西遞人始終遵循“孝治天下”,他們世代銘記著先祖不懼殺頭之罪、舍身救皇子的善行之舉,祖祖輩輩尊老愛幼,鄰里互助,和睦相處。
“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這是西遞村里有名的楹聯(lián),西遞人秉承先祖遺風(fēng),他們認為積善才是最好的家風(fēng);他們懂得讀書求知才能興旺昌盛。
我忽然覺得,西遞之美皆有善,友善的老屋,友善的人,就連村里的大黃狗也顯得十分友善。
雖然我這一次的西遞之行仍十分匆忙,沒有顧得上坐下了品一杯黟縣徽茶,沒有抽出空嘗一口徽娘私房菜,沒能在小女子客棧睡上一宿,但卻有酒足飯飽的滿足。
感謝西遞讓我收獲了最本真的人之善,最淳樸的傳家寶。再見了西遞,我與西遞還會再相見;西遞的故事,我還沒有讀完。
【作者簡介】三姐姐: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專欄作家、旅行家。
【版權(quán)聲明】本圖文版權(quán)歸三姐姐所有,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商用。
Hash:f85e1a6ed3f9a20f45c7760ab08493ea85a7a315
聲明:此文由 三姐姐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