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身浴德?靜而正之?——“中國教師?敬德會講”第三講圓滿結(jié)束

歡迎點擊上方藍色字“海淀教育”關(guān)注我們

“德是為師之本,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p>

3月19日,北京市海淀區(qū)敬德書院、中國教師報、《中國教師》雜志社與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家書院聯(lián)合舉辦的第三次“中國教師·敬德會講”在敬徳書院拉開帷幕。此次會講主題為“傳統(tǒng)文化與教師德行”,希望力求通過演講和討論,著力建立起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文化與教育、思想與實踐之間的橋梁。

來自教育部、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海淀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等地的專家學者們參加會講活動并進行了主題演講,80余位全國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及媒體人士參與了會講討論。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敬德書院榮譽院長樓宇烈在發(fā)言中表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是立國之本,而師德則是教育之本。他說,《儒行》中講了道德的16個方面,簡單歸納后就是“誠敬”二字。教師的德行也要注意 “誠敬”為本。教育部基礎(chǔ)教育一司司長王定華從“立德樹人”的出處講起,引用《左傳》《管子》中的“立德、立功、立言”等論述,說明當今師德建設(shè)的重要性。他認為,加強傳統(tǒng)美德教育,是凝聚中國力量的重要的基礎(chǔ)。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時俱進、兼容并蓄,正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來源。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長江學者石中英把儒家文化和西方哲學相比較,從本體論和人性論的角度出發(fā)來分析教師德行。他認為,德育的基本價值在于做新民,在于育民德,而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的功利需要。江蘇蘇州第十中學校長柳袁照從自身的辦學實踐出發(fā),以莫言和高考作文為例,講到了傳統(tǒng)詩性文化的堅守。他提出,這種堅守就是一種情懷,而做有情懷的教師,則是教師的品行之一。

活動中,與會者還與各位專家展開互動討論,討論主題涉及德育、文化、精神和師德等方方面面,在師德建設(shè)、教師品行等問題上,形成了共識。

Hash:5377862303808b83c3dd93a81dee671356aa17e7

聲明:此文由 海淀教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