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靴

藏靴是生活在牧區(qū)的藏族、蒙古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用品。從出土文物的考察中發(fā)現(xiàn),早在新石器晚期,青海都蘭縣一帶就有革履靴鞋了。這種原始的靴鞋,原料為牛皮,用較厚的牛皮作底,薄一點的作面,底和面的縫合則用牛羊皮條,鞋口前端還有帶毛的牛羊皮裝飾。這種靴鞋或許可以說是藏靴的祖先吧。不過,它的后代經(jīng)過漫長的發(fā)展變化,已經(jīng)更為精致、美觀、合理、實用,能適應牧民群眾在特殊的自然條件下生產(chǎn)、生活的需要,從而深受歡迎。 青海藏靴,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它造型美觀,形式多樣,隔潮保暖,防水耐磨,而且久穿不易變形。這和生產(chǎn)過程中選料考究、加工精細的傳統(tǒng)工藝技術是分不開的。一張生牛皮要經(jīng)過熟皮、染色,變成手感柔軟,不干裂,無皺紋,色澤透亮的縫靴革,然后按圖形分片裁出,用定形木植頭依型縫制,靴底用牛皮5至7層,用麻繩縫制,納靴底時不僅要求計碼均勻、前后端正,而且每只靴底的針碼不能少于57至58針。總之制作工藝要求嚴格,十分講究。 由于各地區(qū)間條件的不同,藏靴生產(chǎn)從材料到樣式形成不同的規(guī)格和品種。從用料的不同,有全牛皮藏靴、條絨腰藏靴、花措穩(wěn)腰截靴之分;形式上有長腰、短腰之別;用途上又有單、棉之不同。此外,還有騎馬穿的長筒靴,定居穿的氈靴,喇嘛穿的中筒紅布腰靴等。玉樹地區(qū)稱為"山巴"的長筒藏靴很有特點,裝飾味濃,黑色靴面正中有金色線條,兩側有對稱的紅色或紫色條飾,長筒上沒用彩色疆精條裝飾,靴頭尖向上翹,不僅實用,而且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