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筍是梅州大埔的特產(chǎn),甘中帶苦,苦中帶甜??喙S一般有三種做法:燜煲、炒、拌,風味以咸鮮清淡為主。其中就以苦筍煲最為人熟悉,是一道特色客家菜,是客家飲食文化的體現(xiàn)。
梅州特色“大埔苦筍煲”采用山上野生苦筍,搭配豬腳腕肉或三層肉、客家酸咸菜、黃豆、蠔豉一起燜煲,將肉片跟筍片夾在一起吃,口感獨特,而苦筍甘爽清涼的余味涌起,回味無窮,更具有消炎、清腸胃積熱等保健作用。
苦筍又名甘筍、涼筍,野生于重山峻嶺之中,其呈苦味的糖甙有刺激巨噬細胞生成的作用,該細胞有防癌解毒的功效;筍含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蠕動,從而縮短膽固醇、脂肪等物質(zhì)在體內(nèi)的停留時間,故苦筍有減肥和預防便秘、結(jié)腸癌等功效。苦筍質(zhì)地脆嫩、色白,清香微苦,回甜滑口;以春末出土的筍苞為佳。
苦筍不但有佳肴原料,而且還可入藥。宋代文學家、詩人蘇東坡稱贊苦筍“待得余甘回齒頰,已輸巖蜜十發(fā)甜”;宋代另一大詩人陸游還親自烹制苦筍,有詩曰:“薏實炊明珠,苦筍饌白玉……山深少鹽酪,淡薄至味足?!敝嗅t(yī)認為苦筍味甘、淡、微苦,寒,有清熱利尿、活血祛風功用,可治風濕、食積、咳嗽、瘡瘍等癥。
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苦筍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熱黃,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熱氣、益氣力、利尿、下氣化氮,理風熱腳氣,治出汗后傷風失音”可見苦筍是醫(yī)食俱佳的珍稀竹筍。
大埔苦筍煲做法:
材料:苦筍、咸菜、五花肉、黃豆、姜。
1.苦筍和酸咸菜洗凈,然后苦筍和酸咸菜切段,用清水浸泡20分鐘;
2.黃豆用溫水浸泡30分鐘,姜切片;
3.五花肉切片燒熱鍋下少許油,將五花肉放進鍋里煎炒,去油,翻炒成淡黃色后起鍋;
4.將煎干油后的五花肉放進砂鍋,浸泡好的苦筍、酸咸菜、黃豆、姜片一并放進砂鍋,加水沒過材料,大火煮滾后,改小火慢慢煲30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