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

坯質(zhì)好、質(zhì)明亮、面下呈斑點、隱紋、冰花。為歷代珍品。產(chǎn)于汝州市。

汝瓷在我國宋代被列為五大名瓷(汝、官、鈞、哥、定)之首,當時被欽定為宮廷御用瓷。產(chǎn)于河南臨汝,隋煬帝大業(yè)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臨汝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州是汝瓷的故鄉(xiāng),汝瓷造型古樸大方,其釉如“雨過天晴云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土質(zhì)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汝瓷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贊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云破處”之美妙,溫潤古樸。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稱。北宋時汝瓷器表常刻“奉華”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榮記。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nèi)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被稱之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1952年,周恩來總理指示“發(fā)展祖國文化遺產(chǎn)、恢復汝窯生產(chǎn)”。經(jīng)過上百次實驗和研究,1958年汝瓷之鄉(xiāng)汝州汝瓷一廠專家們第一批燒制出第一批豆綠釉仿汝器物,1983年8月汝窯天藍釉經(jīng)過汝瓷廠專家試燒成功并得到陶瓷專家的鑒定,均達到和超過宋代汝窯水平。從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張名片。汝瓷的典型特色是:“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

 物產(chǎn)豐富的汝州本是商賈集聚之地,文化積淀由來已久,貞觀盛世使汝州經(jīng)濟得到了空前的繁榮。汝州陶器的發(fā)展促進了陶瓷業(yè)的興盛,從汝州瓷業(yè)的興盛說明汝州早在遠古時代,造瓷工藝已較先進。 汝瓷在我國宋代已位居汝、鈞、官、哥、定五大名窯之首,產(chǎn)于河南臨汝,隋煬帝大業(yè)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臨汝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瓷始燒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國陶瓷史上占有顯著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戰(zhàn)亂不息,興盛前后不過二十余年,所以彌足珍貴。汝瓷傳世品稀少,全世界現(xiàn)僅存65件,分別存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17件、臺北故宮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達維德爵士基金會7件,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館、美國克利夫芝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館和私人典藏約10余件。 汝瓷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贊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云破處”之美妙,溫潤古樸。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稱。北宋時汝瓷器表??獭胺钊A”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榮記。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nèi)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被稱之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據(jù)古陶瓷專家陳萬里先生推論:“從宋微宗崇寧五年,上溯到哲宗元祐元年,是汝瓷發(fā)展的鼎盛時期。當時,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統(tǒng)治者認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選為皇室御用珍品,亦稱汝官瓷。

“汝瓷”燒造地

北宋時間,北方燒造青瓷中心在汝州(時屬直隸州即現(xiàn)今的汝州市),當時(公元1102—1127年)汝州轄管郟縣、龍興縣(現(xiàn)今寶豐縣)、魯山縣、汝陽縣(伊陽)、葉縣、襄縣等地(據(jù)《中國美術(shù)史》記載)。汝州四方燒造青瓷器的古窯遺址很多,形成“汝河兩岸百里景觀,處處爐火連天”的繁榮景象。南北兩大瓷區(qū);北區(qū)從北汝河北岸汝州市區(qū)張公巷、文廟,大峪鄉(xiāng)的東溝、陳家莊至黃窯到臨汝鎮(zhèn)的坡池;二是以北汝河南岸的嚴和店起沿東南方向延伸至羅圈、桃木溝和清涼寺、梁洼,直至段店,方圓300多平方公里、上千座窯爐。鼎盛時窯爐達到了300多處,影響擴及到內(nèi)鄉(xiāng)、宜陽、新安及黃河以北等地,是汝窯生產(chǎn)歷史上的昌盛時期。 汝州東北方燒造的是稍有花紋裝飾的青瓷,釉色極潤澤而帶蔥綠是早期的產(chǎn)品;南方燒造的,多有印花或刻花的裝飾,隱隱浮現(xiàn)在透明的艾綠釉之下,但制作時代可能晚到南宋;市區(qū)出土的大多是汝窯新窯器,多為天青色汝官瓷。汝瓷還生產(chǎn)有天目瓷、白瓷、花瓷及茶色釉瓷等。

燒造“汝瓷”主要原料

唐代,汝州所轄臨汝、寶豐、魯山等地有著豐富的陶土和茂密的樹林,大量的方解石、鉀鈉長石、黃長石、砂巖石、半坡土、葉臘石、瑩石、硬質(zhì)高嶺土,軟質(zhì)高嶺土、石英等主要原料分布地域較廣,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ōu)勢,為汝瓷生產(chǎn)提供了便利條件(從汝州城北的唐代墓中,曾出土一件殘破的天藍釉汝瓷碗,屬晚唐時期產(chǎn)品。1988年9月于魯山縣段店古窯址,亦發(fā)現(xiàn)殘破天藍釉汝瓷缸,屬唐代早期產(chǎn)品)。北宋時期官府在汝州設窯場,其產(chǎn)品稱之為“汝窯”。 “汝窯”出現(xiàn)的時期在越窯衰敗之后,產(chǎn)品主要供宮中御用,御揀退之件,方許出賣,近尤難得。汝窯胎質(zhì)細潤,多數(shù)象點燃過的香灰色。透過釉底處微微帶些粉色,不同于同時期的其他青瓷,風格獨特,呈現(xiàn)一種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有的稍淡,但離不開天青這個基本色調(diào)。汝瓷釉汁瑩潤,多豆青、粉青、月白、蔥綠等。通體有細片,底有芝麻細小支釘,是支燒的痕跡?,F(xiàn)存故宮博物院的“汝窯弦紋尊(奩)、洗”,是古陶瓷中罕見的珍品。

相關(guān)歷史記載資料

宋·周輝《清波雜志》、陸游《老學庵筆記》、周密《武林舊事》、杜綰《石譜》、歐陽修《歸田集》、明·曹昭《格古要論》、《正德汝州志》等書,曾記載有汝瓷的始況。 “汝窯宮中禁燒,內(nèi)有瑪瑙末為油(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彼稳巳~寘《坦齋筆衡》清說郛本,曾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钡馁澱Z。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遷,由于長期兵災戰(zhàn)禍,汝窯被毀,技藝失傳。雖然元、明、清歷代民間窯場仍然不斷燒制,但因種種原因,均未成功。民國27年到30年(1938至1941年),資本家李紹初曾在汝州蟒川嚴和店汝窯舊址建窯試仿汝瓷,亦未成功。 原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馮先銘說:“汝窯釉色最難仿,比定、鈞、耀等窯難度大的多,不易仿制,因此傳世制品根本無亂真之作。”正如清道光年間,督學孫灝詩云:“青瓷上選無雕飾,不是元家始博殖。名王作貢紹興年,瓶盞爐球動顏色。官哥配汝非汝儔,聲價當時壓定州。皿蟲為盅物之蠹,人巧久絕天難留。金盤玉碗世稱寶,翻從泥土求精好。窯空煙冷其奈何,野煤春生古原草?!痹娙藢θ甏勺髁烁叨仍u價,但也表達了他對汝瓷失傳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