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梭子花邊

早在清朝以前,蓬萊手工編織就以制作精細,質地優(yōu)佳著稱于世。1840年 鴉片戰(zhàn)爭以后,為適應對外貿易的需要,在原有手工編織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梭子花邊這一新工藝。1890年前后,當地花邊商人通過澳大利亞傳教士 對外經銷這種產品。到本世紀初,經營花邊店鋪達15家之多,從事梭子花邊生產的人員一度達到5000多人。用金屬或牛角制成小梭子,內裝棉線,編織者左手牽出鏃頭,右手捏梭進行穿引圈結,編織出一種梅花型的圓韻花邊。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裝飾欣賞的效果。圖案美觀,工藝精致,色澤素雅,層次剔透,質地挺拔,紋樣秀麗。 1980年,在全國工藝美術質量評比中,榮獲國家金質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