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平狗肉

 樂平狗肉這一傳統(tǒng)食品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特別是樂平的“清蒸狗肉”是最具有樂平特色的傳統(tǒng)做法,歷經(jīng)數(shù)百載而不衰,樂平狗肉的制作工藝匠心獨運,望之黃瑩油亮,聞之香氣撲鼻,食之回味無窮。

樂平狗肉是用蒸、煮相結合的方法烹制作冷盤食用的風味食品。因系用文火不加鹽煮熟,具有肉味鮮嫩,軟硬適宜,鮮美爽口,營養(yǎng)豐富等特點。食用時調味作料講究,獨具一格。

樂平狗肉清煮白切。煮時放入大量的茴香、八角、大蒜、生姜,注入谷酒,水開后還要放入些許蘿卜,紅棗。

一般要用文火煮燜一夜。天光微量,撈出狗肉,放在竹匾上攤涼。然后一副擔子,前狗肉、谷酒,后小桌板凳佐料,走街串坊,到村去鎮(zhèn)。小販特別喜歡到煤礦邊,拉長了嗓子吆喝道:“剛出鍋———狗肉”。見有生意便論斤稱兩出售。一般先稱后切,放在盤里,灑上紅辣椒粉,也有要加上蒜泥的,當然這是粗淺的吃法。隨后擺在小矮桌上,一口谷酒,一口狗肉,說上一通不著邊際的話題。賣狗肉的只在有空時,不是聽上兩句,就是插上兩句,他生怕怠慢了顧客。一般礦工出井,半斤狗肉半斤酒,活血壯陽,正得其時。

樂平狗肉皮糯、肉香、骨酥。沒有皮的狗肉,燒煮出的肉不凝;蕓蕓眾肉,豬肉肥、牛肉腥、羊肉膻,唯獨被狗肉占去“香”;只有骨酥之時,狗肉與骨可脫,因此樂平的狗肉是帶皮去骨。江西樂平狗肉與四川花江狗肉烹制不同:花江狗肉是放在火鍋上涮,蘸著佐料吃;也與延邊朝鮮族狗肉吃法不同:延邊的狗肉肥腴,一般與凍豆腐煮著吃。而樂平狗肉清煮白切,盡得狗肉之本色原味。盡管做此生意的都是小本買賣,一副貨郎擔即可,但樂平的狗肉生意一直不錯。食者往往是圖狗肉香糯,也圖谷酒醇厚。樂平狗肉一年之中只在深秋到翌年清明上貨供應,這正體現(xiàn)中國人樸實的飲食天人合一思想。

雅自有雅的高貴,但俗亦有俗的可愛,吃樂平狗肉無疑是市井風俗。

其實狗在古時候便排入六畜之列,吃狗肉定是地方風俗。其中似乎粗俗武人為多:漢劉邦帳下的樊噲在當時就是一位不錯的殺狗師傅;《水滸傳》中的花和尚魯智深是在吃了一條狗腿、大量谷酒后才一膀子掀倒了半山亭。也似乎是吃狗肉才長力氣,前面樊噲、魯智深是例,礦工喜好狗肉也是信此如此。礦工累了一班,酒足肉飽醺醺然樂陶陶地搭著衣服,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