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街頭巷尾,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有鹵煮火燒的居家,過去更有肩挑小擔的商販出售這種食品。特別是夕陽斜下之時,鹵煮小腸開鍋出售,從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它那特有的香味兒,好吃這口兒的,都聞香而望,要一碗鹵煮小腸和一二個鹵煮火燒,既解饞又解飽,是人們十分喜愛的一種街頭小吃食品。 鹵煮小腸又稱鹵煮火燒,已有百余年歷史了。這種食品起源于宮廷,后經改進,演化為鹵煮小腸。清宮廷中有一道名為“蘇造肉”的菜肴。據(jù)愛新覺羅·溥杰先生的夫人浩著的《食在宮廷》中介紹,乾隆45年(1780年)清高宗乾隆巡視南方,曾下榻于揚州安瀾園陳元龍家中。陳府家廚張東官烹制的菜肴,乾隆十分喜愛,后張東官隨乾隆入宮,曾任熱河行宮主料御膳房事。張東官是蘇州人,知乾隆喜愛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藥料烹制出一道肉萊供膳。這九味香藥料,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節(jié)氣不同,用不同的數(shù)量配制,這種配制的香料煮成的肉湯,因張東官是蘇州人,就稱“蘇造湯”,其肉就稱“蘇造肉”了。后來傳人民間,加入用面粉烙成的火燒同煮,便成為大眾化的風味小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