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旗羊肉

新巴爾虎右旗是呼倫貝爾草原的核心區(qū)域,牲畜頭數(shù)達500萬只。2010年,“西旗羊肉”通過了地理標識保護產(chǎn)品認證。

西旗羊肉富含高蛋白,低脂肪,瘦肉率高,肌間脂肪分布均勻,富有人體所需各種氨基酸和脂肪酸,容易消化,是制作“涮羊肉”和“手把肉”的最佳原料。

其干物質(zhì)的含量最高可高達51.97%,比一般羊肉高4.59%。西旗羊肉肉質(zhì)化學成份中,脂肪酸的不飽和程度低,脂肪品質(zhì)好。肌肉的脂肪酸主要由-酸、軟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亞麻酸組成,占91.5%。西旗羊肉還含有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各種氨基酸含量較高、搭配合理,特別是谷氨酸和天門冬氨酸的相對含量比其它羊肉高,使得西旗羊肉鮮嫩可口,味道特別好。西旗羊肉中谷氨酸的含量很高,羯羊肉為14.5mg/100mg,人體必需的幾種氨基酸含量也很高,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賴氨酸的含量很高,羯羊肉為7.15mg/100mg,氨基酸的含量略高于一般羊肉,羔羊肉則明顯高于一般羊肉。

新右旗(西旗)西旗羊肉,自古就享有盛名,據(jù)《扎萊諾爾文化之旅》、《新巴爾虎右旗志》、《蒙元文化》、《新巴爾虎蒙古族史話與民間傳說》等書籍記載,呼倫貝爾名字就來源于新右旗,呼倫貝爾羊來自原蒙古羊。成吉思汗在呼倫湖畔迎親時(《鐵木真湖畔娶親》)所吃的蒙古九珍中,蒙古羊就是其中一珍,九九全羊席和肉制品制成的餡餅,又香又脆,成吉思汗用贊嘆口氣稱其為“長到十八歲吃過最香的飯”(《成吉思汗0湖畔娶妻》)。史載長春真人丘處機于公元1220年來到呼倫貝爾呼倫湖畔,平時以素為食的丘處機,吃了西旗羊肉后贊不絕口,并把呼倫貝爾白蘑和金針菇等做湯,將西旗羊肉切成片狀一同放入鍋內(nèi),待熟后沾腌制而成的野韭菜花而食,其味道別具一格。后來丘處機將此吃法傳授給蒙古族人民(《木炭火鍋涮羊肉》)。明朝明成祖來到呼倫湖畔祭敖包,他按照蒙古族習慣,把蒙古族最高的祭祀品呼倫貝爾羊用來祭祀,得到蒙古族牧民的認同,與當?shù)厝嗣癞a(chǎn)生了共鳴(《明成祖達賚湖畔祭敖包》)。清雍正十年(1732年)至清光緒六年(1880年),清朝為了加固邊防,先后移住6000多人,其中把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移來自愿入籍的巴爾虎蒙古族2400人,按索倫兵制編成兩翼八旗,稱兩翼八旗為新巴爾虎,通過放牧擴展了蒙古羊群。新中國成立后,先后有原國家副主席-、原國家領導人-、原天津市副市長孫海麟、0中央政治局華北局-李雪峰及全國知名人士葉圣陶、老舍、曹禺、梁思成、吳組緗、翦伯贊等前來參觀視察,均對西旗羊肉給予了極高的贊譽。

截止2008年牧業(yè)年度牲畜頭數(shù)達219萬只,年出欄100萬只,年加工羊肉產(chǎn)品20000噸,目前已經(jīng)開發(fā)出幾大系列、數(shù)十種產(chǎn)品,其中包括速凍精制羔羊肉卷、帶骨羊排、凈小腿肉、羊頭肉、羊蹄等產(chǎn)品,遠銷北京、天津、上海、青島、廣東、河北、東北三省及韓國等國際市場,產(chǎn)品供不應求,深受客商和消費者的好評。隨著旗里招商引資和旅游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西旗羊肉的市場和知名度不斷的提高,市場需求量供不應求,呼倫貝爾羊以其獨特的純天然、無污染、無膻味,肉質(zhì)鮮嫩的特點有效引起了國內(nèi)國外游人的信賴。尤其經(jīng)過企業(yè)國際體系認證和有機認證,此產(chǎn)品將大量打入國內(nèi)國際市場,其前景大為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