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滸風景區(qū)游覽示意圖 薩爾滸風景區(qū)導游詞
1. 薩爾滸風景區(qū)導游詞
一、本溪水洞 無論如何都要去一次的景點,遼寧五個5A級景區(qū)之一,其實去本溪水洞最好的季節(jié)是冬季,因為水洞四季恒溫,冬天去不用再換棉衣,而且人少,附近飯店價格也便宜。去水洞乘船一定要給導游費,否則船就會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個來回,基本無法拍照。
二、赫圖阿拉老城 赫圖阿拉老城是一座集滿族歷史、文化、民俗于一體的歷史古跡。由清太祖努爾哈赤所建,并在此稱汗。除了游覽歷史古跡與老城風貌之外,景區(qū)里的演出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看點。節(jié)目內容飽滿,主要向游客展示滿族的文化特色。
三、本溪關門山。關門山位于遼寧省本溪縣南部,自古就有“東北黃山”、“東北桂林”之美譽。因雙峰對峙,一闊一窄,一大一小,其狀如門,故稱關門山。 關門山素有“東北小黃山”之稱,景色有五美:山美,山峰奇峭,拔地而起,峰頂松姿綽約,怪石林立,宛若天造地設的巨型盆景。水美,關門山水庫碧波蕩漾,兩崖青山倒映,搖槳劃船,其樂無窮。樹美,關門[1] 山樹木繁多,千枝競秀,尤以楓林秋色而聞名?;?,天女木蘭花和山杜鵑,漫山遍野,芬芳宜人。云美,云、山、美、霧渾然一體,分外嬌嬈,近年輕霧繚繞,撲朔迷離;遠處云蒸霞蔚,織云弄巧;山峰若隱若現(xiàn),嫵媚含羞。
四、醫(yī)巫閭山 絕對是東北第一佛教名山,玉泉寺、財神殿、望海寺、觀音閣……自古名山多寺,看看閭山有多少寺廟!醫(yī)巫閭山風景秀美,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典范,筆者認為閭山是一定要去一次的景點。 五、千山 千山也是遼寧十大名山之一,歷史、文化、風景都沒得說。景區(qū)有兩條登山路徑,一是從天上天往五佛頂進發(fā),山路較陡,大概三個小時。 二是從五佛頂一側登山,直接登頂。下山建議坐纜車,因為爬千山很累。 六、猴石山 因山峰之上有聳立一塊酷似“金猴拜月”的天然巨石,因此得名。猴石森林公園的山谷中間是一條小? ??,兩側排布一些分景點,所以上山下山各走一側,就不會錯過景點。
七、盛京驛站(偶有免費門票) 盛京驛站屬于舊址原貌重建的新建筑,主要向游客展示清代宮廷文化和東北的民俗文化。景區(qū)里的演出和活動很豐富,展館和展品也很有特色。去過的游客普遍認為景區(qū)很用心,只是離沈陽市中心太遠。注:盛京驛站經常會搞一些集贊送門票的活動,想去玩的朋友要留意官方消息。
八、華盛寺 華盛寺是沈陽最美的寺廟,寺院非常大,每一座廟宇都很有特點,且景色優(yōu)美。華盛寺距離盛京驛站很近,可以和盛京驛站組成一日游計劃。
九、薩爾滸景區(qū)(免費) 薩爾滸景區(qū)前身是大伙房水庫風景區(qū),因為歷史上這里上演過著名的薩爾滸戰(zhàn)役,因此更名。景區(qū)非常大,想通過一天時間都溜達一遍是不可能的。正門到水庫邊5公里,有游覽車,建議乘坐。景區(qū)里餐飲等收費也很合理,屬于良心景點。
2. 薩爾滸風景區(qū)介紹
薩爾滸風景區(qū)位于撫順東郊的薩爾滸風景區(qū),分八大景區(qū)。是一家全國較大的風景區(qū)?!八_爾滸”滿語,漢意“木櫥”,樹木茂密之意。薩爾滸風景區(qū)以大伙房水庫為主體,由壩前、德古灣、王copy杲山、薩爾滸、營盤、蓮花島、元帥林、鐵背山等八個主要景區(qū)構成。
這里山青、水碧、洞古、石奇,既有云山淡淡,煙水悠悠的湖泊水鄉(xiāng)風貌,又具峰巒疊嶂、溪谷縱橫的山岳景觀,更具得天獨厚的明清歷史文化內涵。附近有水域面積達110平方公里的的大火房水庫,它以著名的薩爾滸風景名勝為依托,正成為遼東一個引人注目的山岳湖泊旅游勝地。
3. 薩尓滸風景區(qū)
南門屬于景區(qū)正大門,來時主干道,而北門則是景區(qū)后門,屬于節(jié)假日開放期間,便于分散人流。
4. 薩爾滸風景區(qū)指示圖
不屬于!薩爾滸屬于遼寧省撫順市.
5. 薩爾滸風景區(qū)在哪
1、游水庫(大伙房水庫);
2、下大坑(撫順露天礦大坑);
3、進監(jiān)獄(戰(zhàn)犯管理所);
4、學雷鋒(雷鋒紀念館)。 撫順景點撫順四大景的上水庫、下大坑、進監(jiān)獄、學雷鋒上水庫是大伙房水庫、下大坑是亞洲最大人礦坑西露天坑大坑、進監(jiān)獄是曾關押日本最重要的甲級戰(zhàn)犯以及末代皇帝溥儀的戰(zhàn)犯管理所、學雷鋒就是望花的雷鋒紀念館、又有中華寺、皇家極地海洋世界(亞洲最大)、平頂山白骨館、努爾哈赤滑雪場、高爾山千年古塔古寺、羅臺山莊、元帥林國家公園、世界文化遺產永陵、猴石國家公園、三塊石國家公園、紅河谷飄流、紅河谷風景旅游度假區(qū)、薩爾滸風景區(qū)、雁鳴湖風景區(qū)等很多景點。
6. 薩爾滸風景區(qū)景點介紹
從撫順北站步行約420米,乘坐15路公交車,經過3站,到達勞動公園站步行約3公里就到達薩爾滸風景名勝區(qū)。
薩爾滸風景區(qū)位于遼寧省撫順市東郊的薩爾滸風景區(qū),總面積達268平方公頃,分八大景區(qū)。這里山青、水碧、洞古、石奇,既有云山淡淡,煙水悠悠的湖泊水鄉(xiāng)風貌, 又具峰巒疊嶂、溪谷縱橫的山岳景觀,更具得天獨厚的明清歷史文化內涵。附近有水域面積達110平方公里的的大伙房水庫, 它以著名的薩爾滸風景名勝為依托,正成為遼東一個引人注目的山岳湖泊旅游勝地。
沈陽車主自駕游:撫順薩爾滸風景區(qū)-遼東大地的風景明珠! 薩爾滸
沈陽車主自駕游:撫順薩爾滸風景區(qū)“薩爾滸”是滿語,漢譯為“木櫥”意思是在此山森林茂密,歷史上的薩爾滸一帶是北方古老女真族(即滿族前身)繁衍、生息和清王朝龍興之地,1619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指揮的薩爾滸山之戰(zhàn)成為滿族西進遼沈、定鼎中原的序幕。撫順薩爾滸風景區(qū)內山青、水碧、洞古、石奇,既有云山淡淡、煙水悠悠的湖泊水鄉(xiāng)風貌,又具峰巒疊嶂、溪谷縱橫的山岳景觀,更具得天獨厚的明清歷史文化內涵,被譽為是鑲嵌在遼東大地上的一顆風景明珠。
沈陽車主自駕游:撫順薩爾滸風景區(qū)-遼東大地的風景明珠!
景區(qū)特色:薩爾滸風景名勝區(qū)以大伙房水庫為中心,沿湖有按分布有白龍山(壩前)、王杲山、德古灣、蓮花島、營盤三島、薩爾滸山、元帥林(即張作霖墓園)、鐵背山八個游覽區(qū),每個游覽區(qū)都獨具特色,各有千秋。
沈陽銀河汽服:沈陽車主養(yǎng)車用車全攻略!
沈陽車主自駕游:撫順薩爾滸風景區(qū)-遼東大地的風景明珠!
沈陽車主自駕游:撫順薩爾滸風景區(qū)-遼東大地的風景明珠!
明軍以弱擊強掃蕩作戰(zhàn)宣告亡國開始:1619年4月14日薩爾滸之戰(zhàn)爆發(fā) 薩爾滸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chuàng),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1619年4月14日:薩爾滸之戰(zhàn),后金軍大敗明軍,從而改變了遼東戰(zhàn)略格局。
薩爾滸之戰(zhàn),是明軍一次愚蠢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
在對敵人虛實并不清楚的情況下,明軍過于輕敵滿清實力,高估自己的戰(zhàn)力。
明軍主帥胡亂指揮,分散部隊兵力,加上孤軍深入,導致災難性慘敗。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國號“大金”。
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攻占了大部分女真部落。
其實,努爾哈赤的統(tǒng)一幾乎是必然的。
就像當年成吉思汗可以迅速統(tǒng)一蒙古,這是因為蒙古已經逐步發(fā)展為幾個大部落聯(lián)盟,各聯(lián)盟都具備相當的實力。
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xiàn)類似于三國演義那樣的兼并。晉軍只要打敗蜀漢和東吳就可以統(tǒng)一全國,而不需要像當年曹操那樣,征戰(zhàn)幾十年,消滅一個個小諸侯。
在努爾哈赤統(tǒng)一女真之前,各部也具有了強大的力量,形成了幾個巨頭,才出現(xiàn)了迅速的統(tǒng)一。
實際上,即便沒有努爾哈赤這個人,也會有別人來統(tǒng)一女真,客觀條件都具備了。
然而,在女真統(tǒng)一以后,因為本來各部落就很強,迅速具備了強大的軍事實力。
比如攻打烏拉部落的時候,努爾哈赤已經可以出兵3萬;攻打葉赫時,則可以出兵4萬。
眾所周知,當時滿清的軍隊戰(zhàn)斗力很強,官兵作戰(zhàn)不怕死且很有技巧,實戰(zhàn)經驗豐富。
客觀來說,如果努爾哈赤只是有三四千人,明軍想要將他徹底消滅已經不太容易,更別說已經有了好幾萬精兵。
實際上,此時遼東的軍事形勢已經急轉直下,努爾哈赤占據了一定的優(yōu)勢。
對此,大明這邊茫然無知:至在1615年,努爾哈赤建立后金國的前一年,薊遼總督還向朝廷奏稱努爾哈赤對大明“唯命是從”。
1618年,滿清軍隊開始南侵,2萬大軍越過遼東邊墻攻占清河堡(今遼寧本溪)。
清河副總兵鄒儲賢、游擊張旗、守備張云程戰(zhàn)死。
由此,大明遼東防御體系遭到嚴重沖擊,也標志著滿清開始公然和大明為敵。
這種情況下,大明的軍事高層做出一個決定:趁著滿清剛剛崛起,一舉將其殲滅。
這個決定本身并不能說是錯的,前提也要看你有沒有這個實力。
此時已經是明朝末年,關內關外都陷入混亂和崩潰中。
關外遼東明軍只有6萬人,分散在各地駐守,能夠使用的機動兵力只有2萬多人。
明軍因長期欠餉、裝備低劣、訓練不足,戰(zhàn)斗力相當低下,很多部隊只能勉強守城。
努爾哈赤統(tǒng)一女真以后,總兵力已經增加到6萬多人,戰(zhàn)斗力相當強悍。
顯然,依靠區(qū)區(qū)2萬多明軍,不足以打垮滿清6萬多大軍。
這種情況下,大明只得從福建、江西、浙江、四川、山東、山西、陜西、甘肅、南京等地抽調部隊援遼。
這些部隊分屬不同地區(qū),戰(zhàn)斗力有高有低,從沒有協(xié)同作戰(zhàn)過。
即便如此,明軍總數只有8萬人,僅僅比滿清兵力只是略多。
加上戰(zhàn)斗力的差距,明軍的綜合戰(zhàn)斗力根本不如滿清。
自然,明軍還有女真葉赫部1萬人,朝鮮1萬人助戰(zhàn),可惜他們心懷鬼胎,只能壯聲勢而已。
明軍最大的優(yōu)勢是大將軍炮、虎蹲炮、佛朗機炮等火炮,這是滿清沒有的。
可惜,火炮在那個年代并沒有很大的殺傷力,不是決定性力量,尤其難以克制速度很快的騎兵,也不能用于快速的野戰(zhàn)。
北方明軍的步兵火器,主要是三眼銃,而不是鳥槍。
鳥槍就是火繩槍,是當年在朝鮮繳獲日寇的武器,隨后大明進行仿制。
鳥槍的射程超過100米,精度一般,需要采用排槍方式射擊才能對付強敵。
所謂的鳥槍,是指火繩槍的擊發(fā)機構很像小鳥一樣,而不是說精度可以打下小鳥。
實際上,這種滑膛槍采用圓形彈丸,超過50米就會有很大精度誤差。
即便如此,火繩槍還是比較精良的武器。它最大的特點可以迅速訓練,一二個月就可以培養(yǎng)出大量火槍手,尤其適合防御作戰(zhàn),射程可以壓制弓箭。
不過,北方明軍卻很少使用鳥槍,而多使用三眼銃。
中國北方的風很大,火繩槍采用老舊的開放式火藥巢,火藥很容易被風吹掉。
至于三眼銃,只可以連射三槍的霰彈槍。
這武器沒什么好說的,射程也就30米,靠霰彈傷人。
顯然,如果敵人騎兵已經沖到30米內,使用三眼銃是極為危險的,需要火銃手具有很好的射擊技術和心理素質。
換成普通人,拿著三眼銃面對騎兵,直接嚇尿出來也是尋常事。
相反,滿清由于是游牧漁獵民族,成年男人為了打獵和作戰(zhàn),大多擅長弓箭和冷兵器搏斗。
努爾哈赤都不需要額外訓練,現(xiàn)成就有幾萬弓箭手和強大的騎兵步兵。
而這些滿清士兵的綜合戰(zhàn)斗力甚至武器,除了火炮一項以外,都是強于當時的明軍。
所以,明軍在野戰(zhàn)中的戰(zhàn)斗力壓根沒有任何優(yōu)勢,甚至還大大不如滿清軍隊。
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明軍還犯了根本性的錯誤。
在己方戰(zhàn)力不足的情況下,明軍還荒唐的分兵4路,每一路只有二三萬人甚至一二萬人。
可見,明軍根本沒有把滿清放在眼中,它執(zhí)行的是掃蕩,而不是主力會戰(zhàn)。
在明軍看來,恐怕只要大將杜松的3萬多人就可以擊潰滿清,其他幾路只是防止敵人逃竄。
這邊,滿清則聰明的多,采用了正確的戰(zhàn)略。
畢竟?jié)M清軍隊已經激烈廝殺了20多年,作戰(zhàn)經驗極為豐富,不是菜鳥。
他們集中主力,準備將分散的明軍各個擊破。
滿清首先攻擊,實力最強的西路軍杜松3萬多人。
杜松此時還不知死活,留下2萬駐守薩爾滸山的大營,自己率領1萬多人輕裝渡過渾河,進攻界凡城下以北的吉林崖。
這里就要說說杜松。
杜松是一員猛將,戰(zhàn)斗經驗也比較豐富,長期在陜西和東北和胡人作戰(zhàn)。
史書說:杜松與胡騎大小百余戰(zhàn),無不克捷。
杜松作戰(zhàn)勇猛不怕死,如果是低級軍官是非常優(yōu)秀的品質。
然而,杜松是指揮3萬多人的指揮官,過于勇猛就會成為魯莽。
他對于女真人的戰(zhàn)斗力比較輕視,才輕易孤軍深入。
其實,杜松之前已經犯過類似的錯誤。
萬歷二十二年,蒙古騎兵大舉入侵,杜松率領2000多騎兵出擊,將蒙古前鋒擊敗。
明明人家只是前鋒,杜松卻魯莽的認為蒙古人已經戰(zhàn)敗,立即率部追趕。
結果,他的部隊遭遇蒙古主力伏擊,兩個副將一死一傷,杜松自己也身負重傷,士兵損失一半。
幸虧此時明軍延綏總兵麻貴的增援大軍趕來,殺退蒙古人,杜松才得救。
可見,杜松并不是一個做大將的材料,性格急躁、魯莽。
只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杜松也竟然成為明軍主力的指揮官。
這邊,努爾哈赤集中4萬大軍,首先攻破駐守薩爾滸山的2萬明軍,再轉頭對付杜松親自率領的1萬人。
明軍寡不敵眾,3萬多人很快就全軍覆沒,杜松也被射死。
不過,杜松死的時候倒是頗有骨氣。
中箭負重傷以后,杜松仍然堅持作戰(zhàn),拒不投降。
滿清士兵見他是一個大將,蜂擁而上揮刀砍殺,將杜松砍成碎片。
杜松主力滅亡以后,明軍損失接近一半實力,理應迅速撤退。
北路軍馬林的2萬多大軍,得知杜松戰(zhàn)敗,竟不立即撤退,反而就地防御,還將兵力分散為3股。
史書記載:馬林挖掘三層塹壕,將火器部隊列于壕外,騎兵殿后,又命部將潘宗顏、龔念遂分屯大營數里之外,以成犄角之勢,構成一個品字形。
如果換成平時,面對的是弱敵,馬林就地防御是沒有錯的。
可是,此時敵我力量懸殊,另外兩路明軍又相距較遠,這就分兵固守,豈不是坐以待斃?
這里是女真人的地盤,他們對地形非常熟悉。
滿清集中全部6萬主力,以泰山壓頂勢頭猛攻而來。
馬林才知道情況不對,已經無法變陣。滿清軍隊分別吃掉馬林的3股部隊,他們相隔幾公里,不能互相救援。
潘宗顏、龔念先后戰(zhàn)死,部隊也被消滅。
馬林知道不是對手,率領數千殘部撤退,逃出戰(zhàn)場。
很多人指責馬林臨陣脫逃,但滿清戰(zhàn)史認為馬林是親自指揮作戰(zhàn),在戰(zhàn)局不利時候突圍。
滿清沒有必要美化敵人,看來馬林確實沒有扔下部隊逃走,所以戰(zhàn)后他沒有受到懲處,皇帝仍然讓他駐守開原。
實際上,馬林當時的情況危急,強行突圍也未必能夠逃得掉,就地防御是一種選擇,只是他低估了滿清的攻堅能力而已。
隨后,清軍繼續(xù)攻打開原,馬林奉命守城,最終力戰(zhàn)而死,并沒有逃跑行為。
可見,馬林并不是懦夫,也是一員猛將。
馬林的戰(zhàn)敗和杜松是有很大不同的,他采用防御的方法總體是對的,只是低估敵人的戰(zhàn)斗力。
這些簡易野戰(zhàn)工事,難以擋住滿清的沖擊。
在北路、西路明軍都被殲滅以后,剩下的明軍只有3萬多人,已經不可能同6萬女真大軍對抗。
東路軍劉綎的1萬多人頗有戰(zhàn)斗力,連續(xù)前進300多里,擊潰滿清軍隊。
劉綎已經62歲高齡,一生經歷了無數戰(zhàn)爭,包括緬甸戰(zhàn)爭、入朝抗日、播州之役、平定楊應龍等等。
劉綎戰(zhàn)爭經驗豐富,這一路作戰(zhàn)也沒有什么問題。
關鍵是,他的實力太弱,只有1萬多人,不可能獨立和滿清6萬大軍對抗。
然而,古代信息傳遞很落后,劉綎并不告知其余兩路軍隊已經戰(zhàn)敗。
滿清打垮北路軍以后,以2萬人牽制攔路的李如柏明軍,其余4萬人則猛擊劉綎1萬多人。
劉綎知道中計,率部一邊激戰(zhàn)一邊撤退,苦戰(zhàn)數日,被清軍團團包圍。
此時明軍已經無法救援劉綎,劉部只能自生自滅,奮力死戰(zhàn)。
雖然劉部造成滿清軍隊很大傷亡,最終仍然全軍覆沒,劉綎也戰(zhàn)死。
劉綎戰(zhàn)死的時候很悲壯,身中幾十箭。
劉綎有個養(yǎng)子叫做劉招孫,背著義父的尸體繼續(xù)苦戰(zhàn),殺死數人后寡不敵眾而死。
這對父子死在了一起。
由此,只剩下李如柏這一路了。
李如柏曾經在哥哥李如松麾下,參加過援助朝鮮攻打日軍的壬辰倭亂。
同時,他的父親遼東總兵李成梁和女真人打了幾十年較多,對他們的戰(zhàn)斗力是有所了解的。
李如柏的經驗比較豐富,認為局勢并不如總指揮楊鎬想的那么樂觀。
在其余3路高歌猛進的情況下,李如柏的2萬多人始終進展緩慢。
事實證明,李如柏的顧慮是正確的。
果然,西路軍杜松、北路軍馬林先后被殲滅,劉綎軍被圍。
楊鎬命令李如柏迅速北上救援劉綎,但李認為自己即便能夠趕到戰(zhàn)場,劉綎早已覆滅。
而滿清軍隊有6萬,完全可以同時對付劉綎和李如柏。
所以,李如柏率兵去救援,反而會被敵人合圍。
由此,李如柏迅速撤退,并沒有救援劉綎,成為唯一保存完整的明軍。
可笑的是,此戰(zhàn)結束后,李如柏被扣上臨陣為敵的罪名,被迫自殺。
至于胡亂指揮作戰(zhàn)的楊鎬也被關押,直到崇禎2年的1629年才被殺死。
此戰(zhàn)明軍傷亡高達4萬5000多人,參戰(zhàn)的8萬人損失一半以上,損失火器2萬多支,元氣大傷,多年沒有恢復。
此戰(zhàn)失敗,在于根本沒有搞清楚戰(zhàn)場的實力對比,誤以為滿清還是當年的野蠻部落,不堪一擊。
明軍的部署完全是圍剿弱敵的態(tài)勢,根本不是同強敵作戰(zhàn)的戰(zhàn)術。
如此荒唐的部署導致全面失敗,也是情理之中。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