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高中的孩子積極面對人生

大家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如自己的意嗎?
  學業(yè)順利、家庭和睦、事業(yè)蓬勃,是我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目標,總的來說也都是為了自己順心如意。相比高中孩子,成年人的成熟在于多數(shù)狀況下我們可以接受“不如意”的事實,可以接受這個世界并不完美。
  讓高中孩子意識到不是所有的事兒都能稱心如意,但如何讓他們接受這個事實的同時,又能積極樂觀地面對?
  一個孩子如果明白事情不能稱心如意,因此變得消極,甚至自暴自棄,就是得不償失的。很多父母為了早日讓孩子體會到社會的殘酷,選擇了「打擊」式的教育方法。孩子無論做什么,都會告訴孩子「不夠好」。久而久之,孩子確實不以自己為中心了,但更讓自己變得邊緣化,性格上也會產(chǎn)生自卑。
  我們必須弄清楚一點,意識到世界并不如自己所想,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一步,同時也是妥協(xié)的一步。當我們要把這種思維傳達給孩子時,要明白到這種挫敗感會給孩子帶來的情緒,包括失望、憤怒與難過。而家長和教育者需要做的,就是將這種情緒的負面影響縮小,轉(zhuǎn)而成為積極正面的情緒。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讓他了解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順從自己的心意:
  要求的合理性(reasonableness)
  面對孩子的各種要求,家長需要判斷這個要求的合理性。如果孩子的要求可以幫助他在這個年齡階段受益,就可以答應孩子。如果這個要求對于孩子只有壞處,或者超出父母承受范圍,就得告訴他,這個要求是不合理的。
  需要和想要(need vs want)
  家長需要分清楚,什么是孩子需要的,什么是孩子想要的。有一些孩子想要的玩具和游戲,可能本身并不是真的喜歡,而是從同學那里看到,出于虛榮心,于是也想要。
  孩子提要求的方式(manner of asking)
  孩子在提要求的時候,如果能心平氣和地講出道理,就可以考慮滿足他,因為這也是培養(yǎng)他提要求的一種方式。如果孩子習慣用在地上打滾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則需要堅定地拒絕,如果因此滿足他,會造成讓他認為只要撒潑打滾就能被滿足的錯誤觀念。
  歸根結(jié)底,家長需要一套規(guī)則來限定孩子的需求,這個規(guī)則可以有一定彈性,但不能通過嘴巴告訴孩子,而應該從行為上讓孩子明白這些道理。只有當孩子明確了解到哪些是父母會答應,哪些又是父母一定不會答應的,才會讓他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順自己的心意。
  在此之后,教育心理學家會建議家長可以通過兩個方法來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認知:
  努力就會有回報
  有時候家長并不是不能接受孩子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是不希望孩子不勞而獲。因此當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家長需要讓孩子明白這并不是不可能,但需要看孩子付出多少的努力。
  比如在和孩子下棋的時候,孩子無法接受失敗,氣餒地不下了或掀翻棋盤,就和暗暗學習如何下得更好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在孩子認真思考之后,家長可以適當?shù)刈尯⒆于A一盤,讓孩子體會到思考的樂趣。孩子在意識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稱心如意的同時,還需要知道,有些事情并非絕對,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的。
  沒有人是萬能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人就是他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孩子覺得事事都能順自己心意,本質(zhì)上還是覺得家長可以滿足自己的一切愿望。很多父母也喜歡在孩子面前營造萬能的假象,享受被孩子崇拜的感覺,其實并不一定有益。
  家長可以在適當?shù)臅r候讓孩子明白自己并不是萬能的,因此也無法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告訴孩子自己做不到其實并不丟臉,與其做孩子的英雄,做孩子的朋友更加重要。去理解和幫助孩子,讓孩子對自己的盲目崇拜,變成理性的尊敬。
  其實,現(xiàn)在很多家長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是一種偷懶的教育方法。孩子要什么買什么,說到底就是掏錢刷卡的事情。但如何讓孩子認識到這個世界并不是事事順心,并幫助他樂觀面對,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則需要家長的耐心,和成為榜樣的決心。

Hash:c6bcdaba7eff5098bf244b5bb39bad933b0ffc40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