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怎么養(yǎng)梭子蟹?

導讀:家庭怎么養(yǎng)梭子蟹? 一、家庭怎么養(yǎng)梭子蟹? 二、梭子蟹養(yǎng)殖技術一畝地能養(yǎng)多少? 三、飼養(yǎng)梭子蟹的技術

一、家庭怎么養(yǎng)梭子蟹?

將梭子蟹放入水槽中,加入干凈的海水,用充氧機沖氧。

二、梭子蟹養(yǎng)殖技術一畝地能養(yǎng)多少?

池塘條件

北方養(yǎng)殖選擇的池塘面積一般以10—20畝的中、小型池塘為宜,要選擇水源充足、無污染、小雜魚蝦貝類資源豐富、進排水方便的海區(qū)附近的池塘。池深要在5米以上。池子底質以泥沙質較好,池底要鋪沙15公分左右。

梭子蟹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池塘的整理:池塘整理主要是清除池底過多的淤泥,翻松曝曬池底,另外還要維修塘堤、閘門、水渠等配套設施。

第二步:設置障礙物:為了便于蟹苗休息和隱藏,當整修好池塘后,還要在池底放上水泥管、瓦片、竹筒等障礙物。

第三步:進水并繁殖餌料生物:清塘半個月以后,就可以開閘進水,為了防止一些有害生物進入池子,可以用60目的篩絹網過濾海水,池水深度一般保持在80公分左右,池塘進水后,要施用化肥來培育餌料生物,一般N肥在1.5kg/畝,P肥為0.3kg/畝,并且要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30公分左右。

蟹苗放養(yǎng)

1.來源及選擇:蟹苗的來源主要有捕撈天然海區(qū)和人工培育兩種,苗種的規(guī)格一般選擇80只/kg較好,要求蟹苗規(guī)格整齊,體質健壯,附肢齊全,活力強,軟殼率小于10%。

2.放養(yǎng)時間:我們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中旬放養(yǎng)。

3.水質要求:水溫要在18℃以上,日溫差要小于8℃,鹽度為18—32,酸堿度為7.8~8.6,氨氮含量要小于1毫克/L水體,溶解氧大于5毫克/L水體,透明度保持在30~40公分。

4.放養(yǎng)密度:一般80-100只/㎏的蟹苗,放養(yǎng)密度應控制在1000~1500只/畝。

梭子蟹的日常管理

1.水質管理:在7月份,要每隔2—3天換水1次;8—9月份,要每隔1—2天換水1次,10月份,要每隔4—5天換水1次,具體換水量和換水間隔時間應該就天氣、水溫等環(huán)境因素而具體變化。

2.投喂:三疣梭子蟹屬雜食性,它以新鮮的低值魚、蝦、貝、蟹等為主要餌料。每天的投喂餌料量要根據蟹子的大小而有所不同,養(yǎng)殖前期一般按蟹子總體重的8%左右投喂,中期為12%,后期為5%;當秋季水溫降到10~15℃的時候,每天的投餌量應為總體重的3%,要按照早晚各投喂1次、早上少投、傍晚多投的原則投喂,當日平均水溫在10℃以下時,不用投喂餌料。

3.巡池管理

要早晚各巡視塘1次,巡塘期間要仔細觀察梭子蟹的攝食和活動情況,注意池水的變化,檢查池子中的殘渣餌料情況,及時的調整投喂量和換水量。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做好防洪、防臺風的準備工作。要經常查看閘門的攔網和堤壩是否有破損和漏洞,若發(fā)現(xiàn)問題要盡快修復。

收獲操作

梭子蟹收獲時間應在秋末,當水溫降到15℃以下,梭子蟹不再繼續(xù)增重時應及時收獲。適時起捕梭子蟹,是優(yōu)質、高效、高產的關鍵。應根據梭子蟹是否進入膏蟹期,銷售價格和天氣條件來決定起捕時間。一般起捕時間安排在12月份為佳,下雨天不應起捕。蟹子少量出池時可在夜間用蟹籠或抄網撈取。大量出池時應在閘門固定網籠袋,利用退潮放水,使梭子蟹隨流進入籠袋中,當塘內水排到最低時,可用鐵耙順著塘底慢慢耙動。遇到蟹體時小心挑起,用小抄網撈入籮筐或水桶。起捕的梭子蟹要用橡皮筋縛住兩只鰲足,以防在籮筐或桶中相互扯咬或外逃。

梭子蟹的高效混養(yǎng)

可控生態(tài)混養(yǎng)技術,是提高養(yǎng)殖池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降低養(yǎng)殖成本,減少養(yǎng)殖風險,提高養(yǎng)殖收益,是養(yǎng)殖人員一直追求的目標。筆者就梭子蟹與脊尾白蝦池塘混養(yǎng)過程中的幾個關鍵點? ??括如下:

1.清整池塘,肥水很重要。池塘進水50公分用漂白粉消毒,殺死橈足類,清除敵害生物等。施尿素或發(fā)酵消毒過的雞類、豬類,使水色呈黃褐色或黃綠色。

梭子蟹2.梭子蟹苗和蝦苗的投放。梭子蟹苗一般在5月中下旬投放,宜選擇土池育苗的Ⅲ期幼蟹,每畝投放1公斤,投苗時注意規(guī)格齊,體質壯的苗種。脊尾白蝦蝦苗是以抱卵蝦自繁的方式,本地以6月下旬投放無損傷,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游動活潑的抱卵蝦每畝1.5公斤,這段時間投放,小白蝦出苗齊,病害少,有利蝦、蟹生長,便于生產管理。

3.池塘水的管理,防止“倒藻”和缺氧。池塘納藻換水后,穩(wěn)水解毒最重要。有條件的池塘,建議每間隔5-7天更換一次水,進水后要用消毒劑全池消毒,細菌的進入,底質的好壞是養(yǎng)殖成功的關鍵,養(yǎng)殖人員要定期改善池底,宜一周改底一次,以防缺氧,減少發(fā)病率。常關注天氣驟變,嚴防“倒藻”。水色過濃,透明度低于30厘米時,要排掉上層池水,加注新鮮海水抑制藻的繁殖,也可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對水體消毒,施用微生物劑來恢復水色;要加強日常檢查、記錄,及時開起增氧機,特別是傍晚和夜間,通過增氧機來增加池水的溶解氧,保持一個好的水色。

4.餌料的投喂。要堅持多餐少量,勤查多看,注意餌料新鮮適口,要提高餌料的轉化率,減少糞便,保證蝦、蟹吃飽不浪費,養(yǎng)殖前期可投放一些EM菌等生物制劑來分解氨氮,改善池底,防止池塘缺氧中毒。

5.及時剔除公蟹。為減少養(yǎng)殖成本,提高養(yǎng)殖收益,建議養(yǎng)殖人員在7月上旬至8月底釣出公蟹,不但改善池塘的養(yǎng)殖密度,還節(jié)約餌料成本,而且到梭子蟹交配季節(jié),如公蟹過多,塘內會出現(xiàn)梭子蟹間相互殘殺,影響?zhàn)B殖戶的經濟效益。

6.做好梭子蟹秋冬季的育肥。育肥時期,可通過補充有機鈣質,增加梭子蟹殼的厚度和硬度,從而起到增重的作用,養(yǎng)成的中后期,多投一些低值貝類,以促進蟹性腺的發(fā)育和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

7.輪捕5厘米以上的脊尾白蝦。養(yǎng)成期,根據市場行情,可用地籠等網具有計劃地輪捕脊尾白蝦上市,留小捕大,鮮活銷售,可控制池內脊尾白蝦的密度,防止缺氧,及時回籠資金。

8.病害防治貫穿于養(yǎng)殖時的全過程。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保持良好的池塘水質環(huán)境,是養(yǎng)殖成功的根本。

三、飼養(yǎng)梭子蟹的技術

梭子蟹養(yǎng)殖時間短,發(fā)展速度快,規(guī)模大,那么飼養(yǎng)梭子蟹有什么技術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飼養(yǎng)梭子蟹的技術,一起來看看。

飼養(yǎng)梭子蟹的技術 一、 場地的選擇與構建

梭子蟹養(yǎng)殖以土池為佳,養(yǎng)殖場應選在沿海泥質或砂質潮間帶以上的荒灘、鹽堿地,一般要求潮差較大、潮流暢通,鹽度較穩(wěn)定、池塘進排水方便等為好,最為理想的是位于潮間帶,利用潮差納水。池底以細沙底為佳,沙質底的池中其它生物含量較少,病毒的寄生宿主少,可減少疾病的發(fā)生。海水鹽度一般在20~35之間,pH在7.8~8.6之間,遠離污染源,水質達到國家漁業(yè)水質標準,水電等設施配套齊全,交通便利。池塘面積為5畝~20畝,單塘面積超過10畝時宜用塑料網插底將大塘分隔,以防止由于水溫和水質的變化使梭子蟹集中而導致局部密度過大,造成相互殘食。水深1.5米~2米為佳,池塘水過淺不利于梭子蟹的棲息和生長。進排水方便,在池塘四周挖寬4米、深0.5米的環(huán)溝,加高池埂1.2米,每只塘口設置進排水涵洞各1個,每兩排塘口建進排水渠道各一條,設進排水閘門、攔網等。塘底有向排水閘門的降坡度,四周? ??內有兩米寬左右的緩坡,以便進排水,同時也利于梭子蟹活動,邊坡面積大,坡比為1:2。 池底鋪設中、粗砂,用石頭、混凝土制件、瓦片等設置壁障,構成梭子蟹隱蔽場所,減少蟹間自殘,每汛能自然納潮10天左右,并備有提水泵,以確保小潮時養(yǎng)殖水源的供應,另外要配置適量的增氧設備。梭子蟹無打洞越堤的習性,不必設置防逃設施。

二、放養(yǎng)前的準備工作

1、清池與消毒

放養(yǎng)前兩個月排干池水,根據池底的污染情況決定清池方法。如果池底黑化層在10cm以下,可將池底翻耕,充分氧化曝曬,曝曬時間要在1個月以上;如果池底黑化層超過10cm以上,要將淤泥徹底清除出池塘。養(yǎng)殖池的消毒一般選用生石灰或漂白粉,不僅能夠殺滅有害生物,還能有效改善底質,生石灰用量一般為100kg/畝~150kg/畝,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5%)用量一般為30ppm~50ppm。方法是先將池內進水30cm~40cm,選擇晴好天氣,將消毒藥物兌水化漿后全池均勻潑灑,再畝施15千克茶籽餅,清除肉食性魚類和吞食蟹苗的水生動物,2天~3天后將水排凈晾曬,直至藥性消失。一般在當年養(yǎng)殖結束后的秋末或初春進行清池。

2、進水與施肥

放苗前7天~10天,待消毒藥物毒性消失以后用60目的篩絹網過濾進水40厘米~60厘米,然后施氮肥20毫克/升,或施發(fā)酵過的有機肥料如雞糞等,肥效較長。施肥方法是將發(fā)酵好的糞肥裝入網眼稀疏的蛇皮袋內,將袋子放入池塘四周水體內或將袋子垂掛在進水閘周圍水體中,雖然肥水時間較長,但不易污染水質,操作簡單且方便。用無機肥肥水時一般選擇尿素、過磷酸鈣等,全池均勻潑灑,用量一般為2kg/畝~3kg/畝,肥水后的池水顏色呈黃綠色或黃褐色,池水透明度為30cm~40cm?;蚝蛎缭辞闆r投放些花蛤、縊蟶等貝類作為混養(yǎng)品種,以利養(yǎng)殖中后期水質、底質調控或作為活體餌料。

三、梭子蟹種放養(yǎng)

1、苗種的選擇

梭子蟹有青殼、黃殼、花殼、紫殼四種,以青殼蟹品質最好。放養(yǎng)的蟹種要求體型正常、殼硬,體質健壯,生活力強,不易抓捕,軀體完整,步足齊全、無損傷。

2、蟹苗運輸

蟹苗運輸多采用干運法,也有采用塑料袋裝的濕運法。

2.1、干運法

(1) 蟹苗用干運法所需自然條件 一是保持運輸箱內濕潤,不能干枯。在運輸途中要選擇人可食用的清潔水,用噴霧器噴灑如霧狀,濕潤蟹苗。二是運輸時要選涼快一點的時候運,天氣太熱了不行,容易造成死亡。 據試驗,蟹苗離水24小時,成活率達90%以上;離水36小時,成活率為60%~80%;離水48小時以后,成活率約為30%。 因此,在運輸途中如果氣溫高、通風好、水分蒸發(fā)快,就會嚴重影響運輸的成活率。

(2)蟹苗運輸箱的制作與裝運 箱體長60厘米左右,寬45厘米左右,高10厘米,箱的四個側面要開紗窗,紗窗大為4厘米×(15~30)厘米,紗窗均用塑料紗布或者用聚乙烯絲織網制作。網目為1毫米左右,以不跑蟹苗為宜,以能通暢的交換氣體為宜。也可用竹篾編成籮筐(50厘米×50厘米×50厘米),筐內墊上蒲包,再墊上嫩水花生枝葉,放上蟹苗(以不能爬動為宜),加蓋扎牢起運。

(3)裝箱注意事項 ①運輸箱裝運時,要防曬、防雨淋,苗小、體弱經不起這種折騰,應保持濕潤、通氣與陰涼。②如果將蟹箱套疊成一大箱,大箱內也不要裝得太多(5箱左右),這大箱內約裝蟹苗1千克左右即可。③設置專人使用噴霧器給蟹苗灑水。④如路程太遠,運輸時間超過了36小時,建議在途中選擇水源條件好的、水質好的地方暫養(yǎng),再起運時除去死蟹。 蟹苗運輸要 記牢,保持濕潤很重要; 運到池邊先濕水,水溫一致再放苗。

2.2水運法

規(guī)格0.8米×0.4米的塑料袋,盛水10千克,內放經海水浸泡并消毒洗凈的稻草或蓬松的海草作隱蔽物,以防止稚蟹抱團而受損傷,每袋放稚蟹50克~100克,充滿氧氣后扎緊袋口,要求盡量在10小時以內運到養(yǎng)殖塘。

3、放苗的時間與密度

通常在在5月中旬~6月上旬放苗,一般放養(yǎng)100-300kg/只左右的蟹種,放養(yǎng)密度要根據苗體大小、放養(yǎng)季節(jié),餌料情況和池塘水質等條件而定。初期放苗密度為每畝3000只~4000只。

4、放苗

當池水溫度穩(wěn)定在15℃以上時,可放養(yǎng)蟹苗。蟹苗應先在育苗池中降溫3天,再放入池塘中,這樣可保持較高的成活率。放苗時要注意育苗場與養(yǎng)殖池的水溫差保持在5℃內,溫差降到3℃內為佳,同一養(yǎng)殖池放同一茬苗,減少因大小不均導致自殘現(xiàn)象的發(fā)生,提高成活率。

四、養(yǎng)成管理

1、餌料的選擇與投喂

梭子蟹屬雜食性。除吃貝類、魚蝦類外,還吃海藻的嫩芽、其他動物的尸體和糞便、蝦類的配合餌料等,主要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大面積養(yǎng)殖以投喂低值貝類為好,其次為鮮雜魚?;\養(yǎng)梭子蟹基本以投喂低值魚蝦類為主。 體重為0.8g的幼蟹,日攝食量為體重的80-90%,隨著體重的增長,攝食量相應的減少。體重30g的個體日攝食量為體重的20-30%,體重達到 50g以上的個體日攝食量為體重的10%左右。體重小于20g的個體,不分晝夜活潑攝食,超過20g的個體只在夜間攝食,因此,養(yǎng)殖前期(約20天~30天),應每天投喂2次~3次,其中1次輔以添加量為1‰~1.5‰的生物免疫生長劑藥物配合飼料,其后每天傍晚投喂1次。投喂量與養(yǎng)殖密度、梭子蟹的大小及溫度等條件有密切關系。一般情況下,日投餌量為蟹重的5-10%,日投2次。投餌量必須四定,即:定時、定量、定點、定質。定時即早晨投喂日餌量的30%,晚上70%;定量,就是要定期測定梭子蟹的數量和重量,以確定合理的投餌量;定點,就是要固定地點投餌,一般將餌料撒在池塘四周固定的邊坡上;定質,就是要確保餌料的鮮活,保證質量。注意,一般以投餌后3個小時的攝食情況來衡量投餌量的多少,并給予及時調整。天氣沉悶或降大雨時,餌料應少投或不投。投餌量還與水溫有關,水溫在20-27℃時食欲旺盛,生長迅速,應多投餌,水溫下降至15℃以下時,高于32℃時,可少投, 8℃以下停止投喂。梭子蟹攝食時會沿池壁及障礙物活潑游泳,故可沿池壁或障礙物投餌。池塘內養(yǎng)殖的蟹子分布并不是均勻的,往往集群分布在深水、朝陽避風區(qū)。平時投餌時應細心觀察,在蟹子集中區(qū)域重點投餌。在脫殼時必須滿足投餌量,避免發(fā)生相互殘食。

2、水質水溫調控

梭子蟹在透明度高、清澈見底的池塘,成活率較低。所以在養(yǎng)殖過程中要適當肥水,要掌握好水色、透明度與換水量的關系。七月以前,透明度可控制在30厘米左右,日換水量10-20%;七月以后,池水透明度可控制在40厘米左右,日換水量20-30%。另外梭子蟹在蛻殼期間耗氧量比平時要大數倍,如換水不及時,會因缺氧導致死亡。 在整個養(yǎng)殖過程中水溫要求在17℃~30℃,最高水溫不應高于30℃,超過30℃梭子蟹有死亡的危險,當水溫低于15℃,則影響梭子蟹攝食。甚至停止攝食。海水鹽度要求在20‰以上,低于20‰容易導致蟹子死亡。

3、日常觀測

要加強日常觀測,每天凌晨和傍晚各巡塘一次,觀察水質變化,檢查蟹的活動、攝食情況,檢查池子中的殘渣餌料情況,及時的調整投喂量和換水量。檢修養(yǎng)殖設施,發(fā)現(xiàn)問 題及時解決。 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做好防洪、防臺風的準備工作。每15天進行一次生物觀測,測其甲長、甲寬和體重,檢查其生長情況以衡量養(yǎng)殖效果。對水溫、鹽度、pH值、溶氧等指標也定期測量,做好記錄。

每一口養(yǎng)成塘都要建立養(yǎng)殖日志,內容包括清塘、苗種來源、苗種規(guī)格、放養(yǎng)數量、放養(yǎng)日期、水質調控、飼料來源、飼料種類、投喂數量、病害情況、用藥種類、漁藥名稱、漁藥生產廠家、用藥劑量、用藥數量、用藥方式、用藥頻率、產量和銷售去向等。

4、 雌雄分養(yǎng)

雌雄混養(yǎng)的養(yǎng)成率極差,故有條件的地方可雌雄分養(yǎng)。9月份以后梭子蟹進入交配期可起捕部分雄蟹,使雌雄比逐漸減少為3∶1、5∶1,直至10∶1。雄蟹達到商品規(guī)格以后隨時出池,雌蟹在冬季卵巢成熟后出池。雌雄分養(yǎng)有利于雌蟹的生長,也免遭蛻殼時雄蟹交尾時帶來的傷亡,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并提高了餌料系數。

五、梭子蟹的繁殖

進入8月下旬,此時已有成熟的成蟹開始交配,其天然產成熟最小雌梭子蟹背甲寬13cm體重230克。人工養(yǎng)殖的背甲寬12cm即可盡享交配。除兩性成熟的個體交配外,尚未完全發(fā)育成熟的雌體有時也可接受交配。交配是在雌雄個體蛻殼后進行的,交配時間從數小時到1天~2天不等,當雌蟹甲殼硬化到相當程度后雌、雄蟹即分離。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攝食,積累營養(yǎng)供卵巢發(fā)育,每年11月到歷年2月,雌蟹性腺發(fā)達,橘紅色的卵巢已擴展到胸部兩側,正是“肉肥膏滿”的冬季捕撈季節(jié),在我國沿海產卵期由南向北向后推移,廣東、福建沿海產卵期較早,為3-4月,黃海為4-5月,浙江沿海每年4-7月為產卵季節(jié),產卵盛期為5月,每年4~5月,雌蟹洄游,聚集于近岸淺海港灣或河口附近繁殖,雌蟹在產卵的同時釋放貯存在受精囊內的精子,使卵子受精。產出的受精卵抱在腹部的腹肢上,每只雌蟹繁殖季節(jié)能產2~3次卵,總數約幾十萬至二百萬粒,雌蟹的抱卵量與其個體大小成正比(一只500克的親蟹可抱卵150萬粒),剛產出的卵為黃色,約2周后變?yōu)楹诤稚1研烦dв渭涸诤涌趨^(qū)排幼,形成春汛,這時多見到抱卵蟹或空殼蟹。受精卵在蟹體上孵育,15天~20天左右(水溫18℃~20℃)卵膜內的幼體(稱為原蚤狀幼體)即以背刺刺破卵膜而孵出體外,開始幼體發(fā)育。孵化為兇從滋澹營浮游生活,共5期,梭子蟹一生要多次脫皮發(fā)育才能成熟,從受精卵蚤狀幼體到大眼幼體到幼蟹經歷了多次變態(tài)發(fā)育,第5期蛻皮后進入大眼幼體期,再經1次蛻皮即成為幼蟹,幼蟹一般經歷了多次變態(tài)發(fā)育,幼蟹一般要經過12次-13次脫殼發(fā)育才能成熟,一般壽命約3年。三疣梭子蟹成長很快,最大體重可達0.5千克。成熟的梭子蟹在仲秋過后,水溫逐漸降低,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育肥和成長后成熟的梭子蟹陸續(xù)向越冬場回游,此時形成蟹汛,正是冬季捕撈的最好時機,冬眠后的雌蟹來年產卵后,可繼續(xù)脫殼生長,第三年還可以產卵繁殖,雄蟹在第二年越冬洄游前大量死亡。

六、梭子蟹的疾病防治

隨著養(yǎng)殖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梭子蟹病害的發(fā)生也越來越頻繁,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保持良好的水質,投喂優(yōu)質餌料,在高溫期間定期拌投維生素,做好梭子蟹的疾病預防工作。

1、 疾病預防

(1)對養(yǎng)殖用水進行過濾,防止敵害進入;

(2)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水體,改善水質和改良底質;

(3)保持養(yǎng)殖水環(huán)境的穩(wěn)定,防止梭子蟹出現(xiàn)應激反應;

(4)投喂優(yōu)質新鮮餌料,高溫期間在餌料中添加適當的防病 藥物,用藥按DB330900/T006―2002(舟山市地方標準 水產健康養(yǎng)殖藥物使用規(guī)定)執(zhí)行,建議使用抗菌抗病毒的中草藥,如大蒜素等藥餌(按使用說明書)。杜絕使用高毒、高殘留漁藥。

2、常見病害防治

2.1 、病毒病

病原主要有疽疹病毒及小核糖核酸病毒。多發(fā)生在5-10月份,病蟹行動遲鈍,呈昏睡狀,蟹爪無力,血淋巴變白,肝胰腺膿腫變白,腐爛發(fā)臭,死亡較快。此種病主要是以預防為主,①適量換水,用機械增氧。②餌料中加入免疫多糖連續(xù)投喂一周。

2.2、 細菌病

梭子蟹被細菌感染后,常表現(xiàn)兩種癥狀:(l)甲殼和附肢等部位凹陷潰爛,如甲殼病;(2)引起局部組織器宮感染或轉為全身性敗血癥,在整個生活史中都可能受細菌感染而發(fā)病,主要有弧菌病及細菌性甲殼病。

對細菌性疾病,日常應加強養(yǎng)殖管理,避免機械性損傷,發(fā)現(xiàn)病蟹害要及時清除,以防疾病蔓延。養(yǎng)成期要降低養(yǎng)殖密度,提高餌料質量和換水率。對于患病的蟹可全池潑1-2ppm的土霉素治療,也可在餌料中加入1‰的恩諾沙星連續(xù)投喂。

2.3 真菌病

常引起梭子蟹真菌病的病原一般有水霉菌、毛霉菌或鏈壺菌等。此病多由菌種侵入受傷的梭子蟹身體表面所致,病蟹行動遲緩,攝食減少,傷口不愈合,傷口部位組織潰爛并蔓延,最后死亡。

對于真菌性疾病,日常管理時應徹底消滅敵害生物,減少河蟹在捕撈、運輸、放養(yǎng)等過程中的機械損傷。病蟹可用5%食鹽水溶液浸洗5-10min,并用5%碘酒涂抹患處。

2.4 寄生蟲病

多由固著類纖毛蟲如聚縮蟲、杯體蟲或鐘形蟲等引起。病蟹體表長滿許多棕色或黃綠色絨毛,行動遲緩,對外界刺激不敏感,最終因無力蛻殼而導致死亡?;疾∑陂g可用①15-20pp生石灰全池潑灑并更換l-3次病蟹池水。②0.5-1ppm的新潔爾滅與5-10ppm的高錳酸鉀混合液浸洗病蟹。其它還有才女蟲、阿腦蟲及蟹奴等寄生蟲病,一般從蟹體表或內臟都能看到蟲體,流行季節(jié)一般為7-10月份或開春。梭子蟹活動少時易得此類病,一般可用0.5ppm高錳酸鉀或0.7ppm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殺滅。

2.5 環(huán)境引起的疾病

池塘底部有毒氣體硫化氫、氨及生物毒素和高濃度用藥引起的急性中毒。病蟹背甲后緣脹裂出現(xiàn)假性“脫殼”或三角膜出現(xiàn)紅黑泥性異色或腹臍張開下垂四肢僵硬而死亡。一般要加強水體管理,定期用沸石粉或“氨凈”處理底質。發(fā)生中毒癥狀要立即更換池水,換水量為池水的30%-50%。營養(yǎng)性脫殼不遂、肝腫大或其他內臟疾病,一般為缺少鈣磷或脂肪攝入過多引起,也有因缺乏維生素等引起。因此,平時飼料中應適當添加脫殼素、磷酸二氫鈣及各種維生素,可減少此類病害的發(fā)生。

七、梭子蟹的收獲

1、起捕時間

養(yǎng)成梭子蟹收獲時間在秋末,當水溫降到15℃以下時,梭子蟹不再繼續(xù)增重,應及時收獲。適時起捕梭子蟹,是優(yōu)質、高效、高產的關鍵。應根據梭子蟹是否進入膏蟹期,銷售價格和天氣條件來決定起捕時間。下雨天不應起捕。雄蟹在分養(yǎng)、育肥后,可于11月份收獲上市,雌蟹遲至12月中旬性腺成熟,育成膏蟹,可根據市場行情陸續(xù)上市。若要留到春節(jié)前后銷售,應提高水位或者采用塑料大棚進行保溫,保持水溫在2℃以上。

2、起捕方法

流網捕獲:傍晚開始放流網,每隔2小時收網一次,一夜可捕獲4次~5次。

蟹籠捕獲:夜間開始放蟹籠,每隔3小時收蟹籠一次,一夜捕獲3次。

網袋捕獲:在排水閘門口固定網袋,利用退潮放水,使梭子蟹隨水流進入? ??袋中,可捕到部分梭子蟹。

干塘捕獲:將塘水排干到最低處,用鐵耙慢慢地順著塘底耙動,遇到蟹體時將蟹小心挑起,用小抄網撈入籮筐或水桶。

把捕獲的梭子蟹大螯用橡皮筋綁緊,以防在籮筐或桶中相互扯咬或外逃。用海水沖冼干凈后裝入籮筐,干運上市(2℃~4℃氣溫下,梭子蟹干露24小時,成活率可達90%)。

3、暫養(yǎng)

有條件的,可將起捕的蟹綁螯足后放入暫養(yǎng)池內待售。

4、商品梭子蟹的運輸

1、草包法:把梭子蟹的蟹鉗用皮筋纏住,腹面朝下,放入用低溫海水泡濕的草編包內,每放一層,上面鋪一層,上面鋪一層的海藻(如鼠毛藻),直到放滿草包,把草包扎緊,在長途運輸中注意保持草包濕度,在途中可對草包淋水。草包法可在低溫情況下運輸比較合適。

2、降溫冬眠法:把梭子蟹的蟹鉗用皮筋纏緊,用2-4℃低溫海水對梭子蟹短時間內降溫,促其冬眠,放入泡沫塑料箱內保溫保濕,即可長途運輸,此法方便可鑒。

3、充氣法:把梭子蟹螯鉗用橡皮筋纏緊,放入蟹箱內,然后把蟹箱放進運輸容器內,保持水溫13℃,充氧運輸。

養(yǎng)殖梭子蟹的問題 1、養(yǎng)殖水質

過去一般只注重pH、O2、溫度、鹽度,對鈣(Ca2+)重視不夠。實際上鈣對蟹類、蝦類、貝類的生長至關重要,稍有不足梭子蟹就生長緩慢或脫殼困難。池塘內的需鈣生物密度遠比自然海區(qū)要高,相對來說對鈣的需求量也大,光是依靠換水,絕對供不應求,尤其是在養(yǎng)殖中后期。中途施加生石灰是一種有效的措施,既可增加鈣源,又可調節(jié)pH值,但次數過多或用量過大,勢必會殺傷一些有用的細菌和微生物,使池塘中的生態(tài)失去平衡。建議各位在養(yǎng)殖過程中經常添加些貝殼粉,以增加水體中的鈣源。

2、養(yǎng)殖周期長、需要渡夏的池塘,必須配備增氧設備

梭子蟹由于白天生活在底層,開始缺氧時往往不容易發(fā)現(xiàn),但等你發(fā)現(xiàn)時,后果已經造成。所以在氣溫高、氣壓低的季節(jié),要隨時開機增氧。

3、梭子蟹“胃口”與水溫關系密切,20--30℃時攝食旺盛,其余溫度“胃口”不大。

4、池水鹽度在1.015以上、沙質底或泥沙質底、平均水深1.5m以上養(yǎng)殖區(qū),成品梭子蟹體色好看,附肢干凈,較接近天然梭子蟹,商品價值較高。鹽度在1.010以下、泥質底、平均1m左右養(yǎng)殖區(qū)的成品梭子蟹,體色較差,附肢臟,并且腹部發(fā)黃,商品價值較低。

?

Hash:3cdd8eda361b1aebe71d1089a708cf4b638d9341

聲明:此文由 leaf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